4歲孩子哭鬧不停,媽媽靜靜地看著孩子鬧也不哄,爸爸:做得對

2020-12-24 母嬰育兒經M

4歲孩子哭鬧不停,媽媽靜靜地看著孩子鬧也不哄,爸爸:做得對

孩子在4歲之前已經有了自己的意識,並且對周圍的新鮮事物都很好奇。這個時候父母去阻止孩子的行為,那麼孩子會非常不高興的。那時候的孩子,還不能用語言完全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所以當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開始哭鬧不止,如果你的孩子身上也發生了這種狀況,你會怎麼做呢?

小劉從生完孩子以後就辭了職在家專心帶孩子,如今孩子已經四歲了。因為是家中的獨子,所以這個孩子得到了所有家人的寵愛,尤其是爺爺奶奶,對孩子所有的要求都會盡力滿足。如今,孩子到了該教育的年齡,有時候哭鬧後就會跑到爺爺奶奶那裡求他們撐腰做主。

對此,小劉也是非常無奈的。在爺爺奶奶的寵溺下,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現在已經發展到,只要小劉不達成他的心願,他就會像驢一樣在地上打滾,邊哭邊鬧。前兩天,她帶著孩子出去玩,孩子的背包裡全都是零食,但是看到路邊的棉花糖又忍不住要買,因為孩子太小,所以不想給他吃那麼多糖,所以就拒絕他了。這孩子一下驢勁就犯了,當時就躺在地上打滾邊哭邊鬧,哭鬧個不停,而小劉,雖然心裡氣到家了,但是臉上卻沒有一絲憤怒,只是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孩子在鬧而不哄。

過了一會兒後,她的孩子終於鬧騰的累了。她這才跟她的孩子說:剛才鬧得累嗎?鬧了以後我就會給你買糖嗎?如果達不成你目的,以後就不要這麼鬧了,你吃不到糖,還把自己搞得這麼累。

然後孩子立馬去跟爺爺奶奶告狀,老人對此表示不滿,告訴了自己的兒子,但是當孩子的爸爸聽到了孩子媽媽這樣的做法後,卻果斷的跟孩子的爺爺奶奶說:她做的對。

相關焦點

  • 孩子哭鬧時,別用這3種方法哄孩子,這是火上澆油
    今天,媽媽帶他出去玩時,看到小夥伴吃冰棍,他吵著也要吃,「寶貝,你還有些咳嗽,不能吃冰棍,等我們好了再吃」。4歲的嘟嘟開始大哭,「我要吃,我要吃。」不一會兒就哭得滿頭大汗。「別哭了,媽媽答應你病好了,就給你買好不好?」媽媽依然耐心地用商量的口吻和嘟嘟講道理,嘟嘟根本聽不進去,哭地更厲害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像唐僧念經一樣,重複著一句話:「我要吃,我要吃。」
  • 孩子哭鬧超過幾歲不能哄?比我們想像得要早,表現比年齡更重要
    2歲的二寶就是個很愛哭的孩子,稍有不順心就會哭鬧,有時候感覺哄也不是不哄也不是。比如,有一次和他去奶奶家,本來想收拾下東西就走,結果他不想走了。媽媽說要回家給哥哥做飯,他也不聽,就一邊哭一邊嘴裡「啊啊」著不讓媽媽離開。看他那可憐的樣子,只好讓爸爸回家給哥哥做飯,媽媽留下來陪他。
  • 「不買就不起來!」4歲女兒商場撒潑打滾,爸爸靜靜地看了3小時
    薛燦芝曾說,「讓孩子吃點苦,他會倍感生活的甘甜。」作為家裡的「小皇帝」,父母寧願自己吃點苦都不願意讓孩子受一點委屈。殊不知,長期處在溺愛環境中的孩子,反而會變得越來越任性。「不買就不起來!」4歲女兒商場撒潑打滾,爸爸靜靜地看了3小時。
  • 4歲女兒商場打滾,威脅「不買就不起來」,爸爸靜靜地看了3小時
    帶孩子外出購物時,有些孩子在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挪不開腳,當父母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時,孩子就會使出&34;大法,在商場一哭二鬧三上吊,而家長看到孩子這些作為,為了不那麼尷尬,也都會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回家後再去教育,但也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威脅時,則決不讓步,任憑孩子胡鬧。
  • 寶寶鬧情緒,哭鬧不停,情緒不穩?必須了解他的內心世界
    「動不動就發脾氣,就哭,哭個不停」,這些是很常見的現象,寶寶在這個時期:①語言表達能力低於實際思維能力寶寶在爸媽面前發脾氣、摔東西、要東西,甚至是哭、鬧、喊、叫,這些都不是因為他的性格有問題。於是便急得喊叫、大哭。另一方面,這個時期的寶寶確實內心有一種「求關注」的心態,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注意力和關注,而語言的表達不如哭鬧喊叫來的直接有效。那麼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要因為工作、生活辛苦,聽見孩子的哭鬧就不耐煩,更不能因此訓斥孩子。
  • 2歲孩子總是無故哭鬧,奶奶:是碰到髒東西了
    洋洋是剛滿2歲的小男孩,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個愛哭鬼,動不動就能哭上個大半天,家裡人對於他的哭鬧逐漸變得漠然了,孩子的性格就是這樣。慢慢長大一點了,小孩子開始有一些想法了,有些時候不讓他玩喜歡的小玩具也能滿地打滾哭個半小時,見多也就不當回事了。
  • "最慘寶寶"打預防針走紅,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爸爸樂得合不攏嘴
    寶寶處於成長階段,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流行病,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孩子打預防針,做好預防措施。提起打針,相信這是很多寶寶的&34;,我們家有個三歲的小孩,看見醫院就不進,護士拿出注射器他就哭,每次打針不僅寶寶哭的滿頭大汗汗,媽媽抱住寶寶也是累的一身汗。
  • 「最慘寶寶」打預防針走紅,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爸爸樂得合不攏嘴
    提起打針,相信這是很多寶寶的"噩夢",我們家有個三歲的小孩,看見醫院就不進,護士拿出注射器他就哭,每次打針不僅寶寶哭得滿頭大汗汗,媽媽抱住寶寶也是累的一身汗。但是有些寶寶就不一樣,打針不哭不鬧的,甚至還瞪大眼睛看著護士,這樣的寶寶平時都是很安靜沉穩的。
  • 小男孩躺地大哭半小時,媽媽全程在一旁觀看,網友:做得對
    談及孩子,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充滿濃濃的關愛同時又對孩子的任性和哭鬧頗為無奈。因為孩子年齡小,不懂得如何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往往會以哭鬧甚至撒潑打滾的方式來向家長表明自己的態度。 前幾日在網上有一個年輕媽媽靜看兒子在地上打滾大哭的視頻引起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雖然孩子哭的讓人心疼,但網友們卻對這位媽媽的做法稱讚不止。
  • 為什麼孩子已經很困了,還是哭鬧不睡覺,「鬧覺 」孩子這樣帶
    姐姐家的孩子總是喜歡鬧覺,一家人常常因為孩子哭鬧不睡覺輪流照顧孩子,這樣折騰了一個月下來,大人都被折騰的瘦了一圈,還是不見孩子消停,讓人奇怪的是,他們發現,孩子明明已經很困了,為什麼還是一直哭鬧不休,大人苦點累點也就算了,擔心孩子睡不好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於是一家人就帶著孩子找到了醫生
  • 父母學會這幾個妙招,孩子不哭不鬧
    孩子媽媽生氣地說:「孩子從小怕理髮,今天剛準備給他理髮,他就死活不肯,居然還逃跑要報警,真的氣人!」我耐心地勸說:「孩子怕理髮,是很正常的現象,只要我們耐心一點,講究方法,孩子就會不哭不鬧。」在生活中,很多孩子一理髮就哭鬧,甚至提到理髮都害怕。
  • 孩子哭鬧要挾?這位媽媽這麼做,4招輕鬆解決
    ,有的家長被孩子哭得心煩意亂,難免也會有情緒上的波動,從而忍不住動手打孩子,這是不可取的。打孩子更會讓情緒激動的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對家長留下害怕的印象,可能會導致親子關係,所以這一點千萬不能做,家長在孩子哭得時候,儘可能讓自己冷靜下來,才能更好的處理。
  • 孩子總是用哭鬧「威脅」父母,都源自於父母的一再妥協
    就拿哭鬧來說,哭,是孩子的天性,從剛出生,就是用「哭」來表達情緒的,這也成為了他們的慣用伎倆。當孩子哭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很心疼,總是想著各種法子哄孩子。這位寶媽也頓時委屈的哭了起來,生氣的說到:「孩子平時一直這樣,要什麼東西都得給他買,不給他買就大哭大鬧,孩子一哭,爺爺奶奶就心疼,恨不得天上的月亮都摘給他。今天逛商場他看上了一個兒童汽車,非讓給他買,那個汽車家裡已經有了,只是比這個小一點,我不給他買,他就哭,哭了一會看我還是沒給他買,就直接躺地上打滾哭。
  • 不滿足就哭鬧不止?面對孩子的「情緒勒索」,家長試試「冷處理」
    還是嬰兒的時候,一旦聽到爸爸媽媽有動靜就會哭鬧不止,抱起來搖啊搖,玩舒服了就不鬧了。當爸爸媽媽要把他放回小床的時候又開始哭,只得又抱起來,磨人的很。嬰兒的時候只能哄,等大一點,他兒子跟著逛商場想要玩具就抱著玩具不撒手,一屁股坐在地上犯渾。
  • 寶寶住院康復回家後,半夜醒來老是哭鬧不停,這是為什麼了?
    這次住院,檢查先是扎的指尖血,看到細菌感染嚴重了,說是要住院,住院以後又抽了血,可以說是把寶寶都嚇壞了,一直哭鬧,直到離開抽血的,我再不忍心都是沒有用的,檢查你敢說不檢查嗎?我們都不敢去賭,哪怕是萬分之一,檢查完了以後又要做皮試,看著她一直哭鬧著,我心都在滴血了,感覺就是自己不該回來,自己沒把她照顧好,讓她受罪了。
  • 孩子已經很困了,卻總是發脾氣不睡覺?孩子「鬧覺」這樣做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寶寶的睡眠從出生後就可以看出不同了,有些寶寶每次可以安靜的睡上幾小時,但是有些寶寶睡著之前總是要哭鬧一陣。明明很困,卻會發脾氣大哭,折騰好一會才肯睡覺。孩子明明很困,卻哭鬧著不睡孩子「鬧覺」是大多數家長都遇到過的一種情況,但是寶寶也並不是無理取鬧。
  • 了解孩子的情緒,從教孩子識別及命名他的感覺開始
    我們會常常看到有些孩子不知什麼原因,會不停地哭鬧,不吃飯,不睡覺,就是生氣發脾氣。最近我就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畫面是一位大約2、3歲的小男孩臉朝下趴在書店門口冰涼的水泥地上痛哭,年輕的父母在一旁冷靜地站著,看著哭鬧的孩子,既不打罵,也不哄勸,靜靜地等著孩子哭鬧完。
  • 媽媽不在家,爸爸都是怎樣帶孩子的?網友直呼:這絕對不是親生的
    爸爸帶娃,往往是最不讓人放心的,有人甚至用「爸爸帶娃,活著就好」這句話來形容這種場景,雖是調侃,倒也十分貼切了。那麼,你知道媽媽不在家的時候,爸爸們都是怎樣應付差事,怎樣「帶」孩子的嗎?組圖告訴你,爸爸們究竟有多「不靠譜」。
  • 孩子在哭鬧時有3次睜眼偷看,知道他們在看什麼嗎?治哭鬧秘籍
    而孩子爺爺奶奶做法多是:孩子想幹什麼,答應就行了,只要孩子不哭不鬧,幹什麼都行!一位6歲小男孩子媽媽說:我們家孩子奶奶是不打不罵,進屋給個糖就解決了,這就是奶奶的方法!這讓人想起一個男孩所說的:我想要什麼,哭兩下就行了!
  • 孩子哭了一定要「哄」嗎?
    孩子哭泣,父母看見孩子的淚水和哭聲,情感上的第一反應就是心痛和愧疚感。所以父母第一時間就會去哄孩子高興,希望孩子馬上能停止哭鬧。對於孩子的哭,有些家長持不同看法,有人說孩子哭是發洩情緒,大人不能讓他「不哭」;但也有人說,你不能縱容孩子撒潑哭,那是低情商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