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過節忙 新加坡甜品店湯圓種類推陳出新

2020-12-2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12月23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刊載文章,在冬至之時,介紹了新加坡本地四家甜品店的特色湯圓。據甜品店業者說,新加坡人仍重視冬至過節,每逢冬至湯圓賣得特別好,銷量飆漲至少一倍。

冬至吃湯圓是華人的傳統習俗,尤其是廣東人,認為「冬至大過年」。現代都市人生活忙碌,越來越少家庭在家搓湯圓。人們冬至吃湯圓更多是買冷凍湯圓回家煮,或向甜品店預訂。市面可買到的現成湯圓選擇很多。

五種口味選擇

祖傳三代老字號,75花生湯圓於1947年從惹蘭蘇丹的路邊攤起家。直到1975年正式遷入黃金熟食中心的75號攤位,故將攤位起名為「75花生湯圓」。

第二代傳人胡聚凌於80年代接手,改用機器磨米制湯圓,並順應時代潮流,增添芝麻餡、豆沙餡、芋泥餡多種口味。90年代,胡聚凌擴充生意,以「連鎖攤」面貌在各小販中心新登場。

這個湯圓家族生意,四年前由第三代胡文麒接棒,妻子沈子羚從旁協助丈夫打理業務。胡文麒說:「父母都上了年紀,無人繼承生意太可惜,就決定接手。」

福建與潮州人把湯圓稱為「鴨母淋」,在福建廈門,一直以來都是以花生做餡料。75花生湯圓攤位售賣的湯圓共有五種口味供食客選擇,包括:花生、黑芝麻、綠茶、芋頭及紅豆沙。食客品嘗湯圓時,除了花生湯,也可選擇薑湯、杏仁奶或龍眼紅棗湯。

花生與芝麻湯圓有濃濃的糯米香卻不粘牙,與傳統的花生湯相當匹配。沈子羚說,攤位生意在冬至和正月十五元宵期間特別好。除了住在黃金熟食中心一帶的老人,攤位也有一眾支持者,多年來追隨著他們,午餐時段也有許多上班族和年輕人來購買湯圓當甜品。

除了花生與芝麻湯圓,綠茶、芋泥餡料的湯圓在市場上較為少見。沈子羚笑說這些特別口味是由其婆婆所研發,為要讓食客有更多選擇,也成了攤位特色之一。

經過一整夜的熬煮,花生湯花生瓣浮現,呈乳白色,花生湯入口軟滑,滾燙地飄蕩出花生獨有的香味。沈子羚強調,不同季節來的花生軟硬度也有不同,他們會向供應商要求要質地較軟的花生。

考量到人工與成本,他們蔥019年起已不再手工搓丸制餡。胡文麒坦言,縱然工廠和手工湯圓的口感有所差異,卻是逼於無奈才做出的決定。如今攤位和指定供應商合作,生產專屬餡料的湯圓,從內餡到湯圓的外皮都嚴格把關。

堅持手工製作

以「農夫花生」起家的牛車水味香園甜品店,16年前由兩姐妹李美英和姐姐李蓮英共同開設,堅持手作傳統湯圓。湯圓餡料有花生和芝麻兩種,一口咬下湯圓,溼潤濃稠的內餡溢出來,搭配以老薑熬製的濃鬱薑湯,享用後感覺溫暖,美好滋味讓人相當難忘。

李美英認為,湯圓很百搭,口味容易被食客接受,許多外國旅客來新觀光,也慕名來吃湯圓。她說:「傳統廣東湯圓大都配薑湯一起吃。如果顧客要求搭配杏仁核桃糊或花生糊一起吃,應景冬至節日氣氛也無妨,我們也願意按照顧客喜好為他們準備湯圓。」

如今,越來越多家甜品店都走向工業化生產,兩姐妹卻堅持親手搓制湯圓,做出來的湯圓個個渾圓飽滿。兩人認為,傳統的東西不會過時,手工湯圓表皮較滑,加上新鮮自製花生餡和芝麻餡,口感與味道更好。

李美英說,以前手作湯圓的工序與現在不同,以前是磨米制粉造湯圓皮,先將米磨成漿,再用重物壓至成粿粹,現在人們改用糯米粉加水自製湯圓,製作出的湯圓皮卻不比以前來得順滑。

很多年輕一輩或許不知道,湯圓也可作鹹食。李美英說,她師傅做的鹹湯圓的做法是用豬骨或雞骨熬出上湯,然後加入豬肝、粉腸、青菜和湯圓。這是從前廣東人吃的鹹湯圓,搭配的湯圓是沒加料的糯米粉搓成的,而且都很小顆。老一輩的為討個好意頭,做鹹湯圓時會加條鯪魚,取其諧音,寓意年年有餘。

調整餡料甜度

雅柏熟食中心的甜品之家所售賣的甜品不少,其中,傳統花生與芝麻湯圓外皮柔軟中帶彈性,一口咬開,餡料隨即流出,多年來受到食客喜愛。創辦人黃妙鳳表示,攤位自2000年開創以來,一開始只賣芝麻糊、杏仁糊及腐竹白果薏米,只有冬至才推出湯圓應節。當年,所售賣的湯圓,從外皮到內餡,都是她親力親為的產品。

如今,湯圓天天供應,至於花生湯、薑湯及其他甜品則是天天以原材料製作,在自家中央工廠烹煮,也有人喜歡在芝麻糊、杏仁糊中加入湯圓同吃。湯圓甜餡多為花生與芝麻,用料紮實,香味濃鬱。一碗湯圓中有五個湯圓,吃起來也很有飽足感。

黃妙鳳說:「我們以前也曾推出過紅豆沙湯圓,但市場反應不是太好,就停售了。」餡料糖分高容易吃進過多的熱量,針對這點,黃妙鳳特別請其專屬供應商減少20至30%的餡料甜度。

每年冬至前後幾天,攤主會特別準備紅色湯圓,讓食客點一碗花生湯或薑湯,再加入不同餡料的湯圓。攤主堅持冬至不起價,最重要的是歡慶團圓,讓每個人都能吃上一碗湯圓。

豆花湯圓新吃

將傳統豆花、湯圓和仙草綜合在一起,這樣的一碗「黑白豆花加湯圓」,充滿創意與美味。由夫妻檔許國偉和顧玿如共同經營的梧槽豆花水於芽籠路24小時營業,開業至今已有15年,頗得大眾喜愛,老顧客也不少。

許國偉製作的豆花豆花水,與本地逾50年老字號梧槽豆花水有很深的淵源。他說,1957年,他的奶奶在梧槽路推車售賣豆花,其父親傳承了豆花配方,再教會他如何自製豆花與仙草。後來他在芽籠路開設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家店鋪,發現湯圓受到年輕人歡迎,便將湯圓納入餐單中。

許國偉說:「冬至吃豆花搭配湯圓,代表花開富貴,團團圓圓。」不愛吃豆花的食客可以點一碗豆奶加紅豆和湯圓,來個三合一,香濃的豆奶配上紅豆和花生餡湯圓,多層次的口感,又是另一番美味。豆花湯圓推出後,光顧吃湯圓的顧客群更趨年輕化,並以職業女性居多。

為了兼顧品質,店裡只售賣花生湯圓。此外,湯圓不會預先煮好浸泡在鍋子中,而是現點現煮,以保持湯圓的新鮮。由於冬至當天煮的分量特別多,需要特別小心,甚至得安排工人負責看火,以免將湯圓煮得過熟。

顧玿如指出,食客一般在冬至的一兩天前,就會來買湯圓或是打電話預訂。為了應付需求,她會準備比平日多出兩倍的湯圓數量,不只是華人,印度同胞和馬來友族也都愛吃豆花湯圓。「有一年我突發奇想,自己手作預備了許多傳統無餡料的小湯圓,把它們加入豆花裡,沒想到冬至當天下午就賣光了,很受食客歡迎。」

湯圓甜鹹湯幹皆美味

新加坡廚師鍾師傅是出生在中國香港的潮州人。他說,小時候過冬至,媽媽會給家人搓傳統小湯圓,紅、白兩色的小湯圓中沒有餡料,再加個雞蛋,配著一碗甜湯吃,暖心又暖胃。除了甜湯圓,上海人也愛吃鹹湯圓,裡頭裹著鮮肉餡,皮Q餡香。廣東人愛吃甜湯圓,多為裹著花生餡、黑芝麻餡的湯圓。

另外,他指廣東人有個傳統說法——冬至大過年,意指冬至的禮俗與過農曆新年相差無幾,在中國香港,各大粵菜館極為重視冬至,會推出特別菜單,在新加坡慶祝冬至的氣氛則沒那麼濃厚。

其實,不只是在冬至,鍾師傅平日在酒店也為上門用餐的食客準備甜湯圓作為甜品,包括:杏仁茶湯圓、紅豆沙湯圓、薑汁湯圓、擂沙湯圓等。其中,擂沙湯圓屬於湯圓幹吃,將帶餡湯圓煮熟,外滾花生碎粉而成。

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會一天天變長。農曆冬至是一年中排在最後的華人傳統節日。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根據氣候的變化規律,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每兩周定一個節氣,冬至是其中一個,一般是在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吃湯圓在明清時代已經約定俗成。據史料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一家人圍吃湯圓,象徵合家團圓,家庭和諧、吉祥。民間又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有添歲之意。(葉曉虹)

相關焦點

  •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冬至|冬至節日祝福|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相關內容 。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習俗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
  • 傳統仍受重視 今年新加坡更多人買湯圓過冬至
    傳統仍受重視 今年新加坡更多人買湯圓過冬至
  • 冬至吃湯圓作文(精選三篇)
    看來搓湯圓還有訣竅呢!我們一鼓作氣,繼續搓著。不一會兒就搓了兩盤。我看著那珍珠似的湯圓,饞得垂涎三尺。問媽媽能不能煮一盤給我吃,媽媽說:「好啊!」媽媽把水燒開,再把湯圓放進鍋裡,一個個小湯圓一齊貼在鍋低,不知它們為什麼和鍋底這麼親熱。媽媽把鍋蓋蓋上,一會兒直冒熱氣,媽媽忙掀開鍋蓋,呀!一顆顆小湯圓像一粒粒潔白晶瑩的珍珠在水裡上下翻滾追逐嬉戲。
  • 冬至吃什麼|冬至過節吃什麼|冬至習俗吃什麼
    冬至吃什麼|冬至過節吃什麼|冬至習俗吃什麼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過節吃什麼|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過節吃什麼|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2020年冬至馬上就要到了,下面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過節吃什麼、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今日冬至日-冬至日的民俗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
  • 冬至味道:五邑鹹湯圓
    這裡是中國僑都-五邑在僑都五邑,冬至通常會被稱作「過冬」。冬至那天大部分人家都會在家裡宰殺雞鴨鵝,全家聚餐,拜祭祖先等傳統風俗應節。據說唐代至今,五邑人對冬至這天都非常重視,即使到今天,部分企業仍有冬至放假讓員工回家過節的做法。也因為五邑人對冬至這麼重視,民間也有「冬(冬至)大過年」的說法。
  • 冬至做湯圓作文(精選3篇)
    好看的表演可多了,比如一(2)班同學表演的「冬至的故事」、還有二(2)班同學們表演的「唱童謠」……各個表演都好看極了。  搓過了湯圓,我們還沒吃自己搓的湯圓呢,下面我們就可品嘗親自動手搓的湯圓了。我們來到食堂,坐到自己座位上,夾起一口湯圓說道:「真好吃呀!」我和章子路誇道。  我感覺星期四的冬至活動真的很有趣啊!
  • 冬至,你們吃餃子湯圓了嗎?
    轉眼就是冬至的到來,你們都吃餃子湯圓了嗎?南北差異化,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不論是大節日還是小節日現在的人都講究一個儀式感,早晨起床手機開始震動,來自於朋友冬至的問候,讓我開始對節日有了依存感。尤其是對離家遠行的遊子來說,餃子就是家的味道,吃了餃子就是過節了。由此可見,不論你是哪裡人,恐怕都無法拒絕這樣的一道既美味又治癒,並且極具傳統文化情懷的美食吧。在南方,好像除了湯圓,大家也喜歡吃餃子,但是南方人主要是米飯為主,每頓的飯菜裡米飯是主食,必不可少的,南方人比較喜歡吃米食主要的原因有兩點。
  • 搓湯圓過冬至,體驗傳統習俗|城廂區幼兒園舉辦冬至主題活動
    活動中,各班教師通過讓孩子們觀看冬至過節圖片和相關視頻、念冬至兒歌、聽冬至故事,感受莆仙冬至傳統習俗。城廂區青山學校  在冬至來臨之際,青山學校幼兒園組織孩子們開展「濃濃傳統情,暖暖冬至日」的冬至搓湯圓、品湯圓的主題活動。
  • 冬至丨一個屬於餃子哥和湯圓妹的故事
    這一天,是餃子哥在南方過的第一個冬至,想起在北方,這一天他可是家家戶戶飯桌上最受歡迎的成員,可是南方的冬至日,餃子顯得有點形單影隻。一抹雪白,突然闖進了他的視野,他驚訝地抬頭,一個白皙的她,就站在他的面前,原來是湯圓童鞋。
  • 冬至來臨喜樂多,甜甜湯圓暖心窩
    「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為了讓患者和廣大員工在冬至吃上熱乎乎的湯圓,感受濃濃的家庭和節日氛圍,12月21日冬至上午,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精心準備了1200餘份美味的湯圓派發給患者和員工,大家一起過冬至,一起吃湯圓,讓大家感受到「家」的溫暖。
  • 閩南人的冬至
    除此之外,還要準備湯圓敬天空、供奉土地公等等。冬至掃墓     按照中國傳統節日,一般掃墓祭拜祖先是在清明節,但是在泉州部分鄉鎮地區,有冬至掃墓的習俗。    冬至這一天,不管多忙,大家都會回家掃墓,表示對已故親人的重視和悼念。    掃墓要準備金紙、供品等等,冬至要準備湯圓。
  • 冬至到了,北方吃餃子,而陽江卻吃沒餡還不圓的湯圓
    大家一定都吃過湯圓吧?那種粉粉糯糯的包著餡的湯圓,令人回味無窮。但是見過沒有餡的湯圓嗎?準確來說,應該是餡在外面,皮在裡面。這種傳統吃法,當地人叫做圓子,也叫鹹湯圓。這種湯圓的做法也十分的奇特,在煮之前準備好大盤的餡料,直接與麵皮一起放入水中,就像是煲湯一樣。
  • 紫帽紫星村老人搓湯圓話鄉情 提前過冬至
    晉江新聞網12月20日訊 昨日上午,晉江市紫帽鎮紫星村頂溪園自然村老年協會內湯圓飄香、笑聲四起。晉江市致和社工事務所的志願者們和村裡的老人一起和麵粉、搓湯圓,在歡聲笑語中提前過冬至。  「水燒開了嗎?我要開始和面了。」「來,我們幾個把凳子搬一起,面和好了就開始搓圓子了。」
  • 冬至習俗 廈門家家戶戶搓湯圓、「敬祖」
    ­  廈門市民俗學會副會長郭坤聰介紹,冬至的習俗,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過去廈門家家戶戶都要用糯米磨成粉,摻水後再用手搓成圓狀,稱作圓子。圓子有兩種,一種是裡面有餡的,一種是沒餡的,揉入白糖紅糖都可以。
  • 鳳凰縣箭道坪幼兒園:迎冬至 搓湯圓
    紅網鳳凰縣分站12月21日訊(通訊員 張翠華)「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過冬至,吃湯圓,是中國傳統習俗。為弘揚傳統節日,啟迪兒童心智,體驗冬至的到來,12月21日上午,鳳凰縣箭道坪幼兒園幼兒園開展冬至搓湯圓主題活動。
  • 迎冬至!萌娃包出花式湯圓
    「清明」「穀雨」「冬至」……今天(12月19日)上午,在南京市棲霞區邁皋橋街道的金寧新村社區多功能室,一場以「童心暖冬至 湯圓都配齊」為主題的冬至活動正熱鬧舉行,來自金寧新村社區、楓盛家庭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與一群萌娃熱情互動,並用包湯圓的方式來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傳統節日——冬至。
  • 別問了,廣州的冬至,真不止吃湯圓!
    但其實,冬至並不只是吃湯圓餃子!特別是在廣州,冬至的習俗和美食,你都完全了解嗎?舊時的冬至習俗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現代廣州人的冬至美食如今,過冬沒有從前那么正式,大家聚在一起吃頓團圓飯,已經是最好的慶祝。不過,在許多廣州人看來,湯圓、腊味糯米飯還是必不可少!湯圓
  • 又是一年冬至——你pick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冬至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每年公曆12月21-23日左右,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意味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 冬至要吃湯圓是為什麼?冬至吃湯圓的寓意由來及傳說介紹
    2017年冬至到了,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2017年冬至具體時間)。那麼冬至吃什麼好?冬至的飲食習俗各不相同,江南一帶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為什麼吃湯圓?冬至吃湯圓有哪些寓意?詳情如下:冬至吃湯圓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