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中元節禁忌

2021-02-17 海西大田

中元節禁忌

      1、姓名勿直呼晚上不要穿戴繡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連名帶姓的直呼別人名字,否則一旦給好兄弟聽到後,會趁機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時若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時,也千萬不要立刻回頭或回應。

  2、別拍肩膀從靈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別在頭及兩個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時候最好不要隨便拍別人的頭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讓好兄弟有機可乘。

  3、不可吹口哨,當心好兄弟喜歡你;經過墳地時,口中要不斷默念「對不起,打擾了!」並保持肅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對好兄弟的尊重。

    4、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5、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與鬼爭食,恐遭來厄運;

  6、床頭不掛風鈴,因風鈴會招陰;也不玩碟仙。住家門口前別種容易卡陰的榕樹,另外屋子內也別亂掛風鈴,不玩碟仙、不上陰廟,這樣可以減少陰靈上身的可能。

    7、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八字輕的人怕會撞見好兄弟;

  8、地上的零錢及紅包袋,不要亂隨便撿起來;不要隨便撿起路邊的錢,因為這些錢可能是好兄弟們的,要不然這些就是冥婚招親用的。

  9、路經喪事場所,嘴裡及心裡不可有不敬的念頭或言語;

相關焦點

  • 農曆7月15中元節的民俗禁忌!儘量不要做這幾件事!
    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七月半有很多民俗禁忌;民間在中元節這天會舉辦祭祀活動懷念親人,並對未來寄予美好的祝願。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在這天有些民俗禁忌,大家了解下;1;民俗中認為不要穿紅色的內衣褲,因為該月有很多做法事的,內衣褲是人體的第二層皮膚,所以夜晚少穿紅衣。
  • 農曆七月的民俗與禁忌
    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元節,也稱七月半。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官的誕辰分別是上元節(正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和下元節(十月十五)。中元節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民間中元節這一天會祭祀自己的的祖先,有些地區會放河燈,指引逝去的先人找到回家的路。
  • 中元節不能做的30個禁忌 2019年中元節起源傳說及習俗禁忌
    中元節不能做的30個禁忌是什麼?2019年中元節是幾月幾日,中元節是為了紀念誰?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稱之為「鬼節」,那麼中元節有什麼禁忌和傳統習俗呢?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整理與中元節相關的傳統習俗和禁忌30條。
  • 中元節的來歷和禁忌 最忌諱15條禁忌
    那麼中元節的來歷和禁忌是什麼呢?中元節最忌諱15條禁忌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  中元節是道與中國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二者能夠相應,主要是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  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期的宇宙觀,首過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
  • 中元節有哪些忌諱 鬼節九大禁忌了解一下
    中元節有哪些忌諱 鬼節九大禁忌了解一下時間:2018-08-20 18: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有哪些忌諱 鬼節九大禁忌了解一下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由很多民俗的,而中元節更是,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鬼節時必須知道的九大禁忌!
  • 中元節為什麼叫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中元節禁忌30條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稱之為「鬼節」,那麼中元節有什麼禁忌和傳統習俗呢?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整理與中元節相關的傳統習俗和禁忌30條。中元節鬼節幾點不能出門?鬼節當天晚上11點之後不建議出門,11點到凌晨的這段時間是子時也是一天當中陰氣最重的時間。
  • 【民俗文化】農曆七月的「鬼節」——中元節即將到來,這些風俗禁忌...
    此刻,我們進入農曆七月——也是我國傳統民俗中「鬼月」已接近半月,農曆七月七月中,最引人注意被稱為的「七月半」/「鬼節」的中元節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北京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 明天中元節,這15大禁忌千萬別犯!
    今天是8月14日,明天就是中元節了!大家除了祭拜祖先,還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不然容易招來麻煩! 什麼是中元節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我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 中元節了,這15大禁忌千萬別犯!
    中元節了,大家除了祭拜祖先,還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不然容易招來麻煩!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我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節日的意義在於緬懷先人和已故親朋,傳達思念之情。祭祖民間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民間通過一定儀式,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飯,直到送回為止。
  • 中元節是幾月幾日為了紀念誰?中元節不要出去玩的30條禁忌
    2019年中元節是幾月幾日,中元節是為了紀念誰?中元節為什麼不要出去玩?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稱之為「鬼節」,那麼中元節有什麼禁忌和傳統習俗呢?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整理與中元節相關的傳統習俗和禁忌30條。中元節鬼節幾點不能出門玩?
  •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七月十五鬼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氣息。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所以人們稱農曆七月為鬼月,七月十五日為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同時又被定為道家的中元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
  •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中元節的習俗禁忌盤點
    中元節的傳統禁忌中元節禁忌-夜遊八字弱的人在鬼節這一天千萬不要夜遊,因為這一天鬼門關大開 ,幽魂孤鬼都出來遊蕩,如果讓他看到了陰氣沉重的你,說不定會把你誤認為是同伴,將你邀請回家做客。
  • 2017年中元節哪一天?中元節有哪些禁忌 中元節禁忌及各地習俗盤點
    2017年09月05日星期二是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漢族祭祀先人的日子。對於中元節,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麼。到底中元節是什麼節呢?其實中元節就是我們俗稱的鬼節,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禁忌多,你一定要知道哦!
  • 細數「七月半」中元節習俗 「鬼節」禁忌要小心
    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2013年8月21日是「中元節」,中元節也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農曆七月,是民俗上的「鬼月」,在一般人眼中總有幾分神秘色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細數中元節的習俗和「鬼節」的一些禁忌。傳說在這一天,地府放出全部鬼魂,這天陰氣較重,那麼你知道中元節有哪些習俗嗎?你知道在中元節,有哪些禁忌嗎?
  • 中元節禁忌
    對於中元節,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麼。到底中元節是什麼節呢?其實中元節就是我們俗稱的鬼節,在每年的七月十五。
  •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中元節的習俗禁忌盤點(4)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了,關於中元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呢?
  • 今日中元節,這些禁忌你必須知道的!!!
    今日中元節,這些禁忌你必須知道的!!!  說到中元節,可能有不少人會覺得陌生,但如果換一種說法:鬼節,你一定會恍然大悟,並且想起小時候聽過大人們講的種種傳說、故事來。其實鬼節是民間對中元節的另一個稱呼,這一天是我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家家戶戶都要拜祭先祖。那麼2016年的中元節是哪天?幾月幾號?鬼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嗎?
  • 中元節!你知道中元節的來歷、風俗與禁忌嗎?
    現在想來那天應該是鬼節——中元節,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俗稱七月半,時間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少數地方在七月十四日)。那麼中元節是如何起源的呢?其一,源於民間的祭祖活動。直至今日,盂蘭盆會已成為中國民俗的一部分。那一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眾生,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於是七月十五這一天又稱「盂蘭盆節」。清代王凱泰寫了一首題為《中元節有感》的詩: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 「鬼節」七月半,農村的中元節有哪些禁忌?這些事萬萬不能碰
    在這一天,農村裡面的老頭老奶都會絮絮叨叨,告訴晚輩們一些禁忌。那麼在農村當中,中元節最常見的禁忌又有哪些呢?一、燒紙切勿隨意中元節燒紙必不可少。在中元節這一天,絕大多數地方都是需要燃燒冥紙的。在燒紙的過程當中,除了需要遵守現代的一些法規之外,在農村野外、墳頭上進行燒紙的時候,一定要雙膝跪下,對著墳頭。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一、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在我國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所以又叫做七月半,「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並相沿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