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委員:希望女性如廁不再尷尬等待

2021-01-18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記者 沙兆華

【觀點】

希望湖南率先落實男女廁位比例,破解倒掛難題,讓女性如廁不再尷尬等待。

【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但毋庸諱言,公共場所、學校、旅遊景點、公園、高速服務區、醫院、電影院、車站等公共場合,女性「如廁」排長隊的問題尤為突出,已成為城鄉文明建設、人們生活品質提升的「硬傷」。2016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的配備比例提高到3∶2,人流量較大地區為2∶1,此標準於2016年12月1日起實施。標準儘管作出了解決廁位「倒掛」的努力,但我省絕大多數公共場所並沒有落到實處,女性如廁排長隊等待現象依舊司空見慣。

【建議】

按照國家標準配備男女廁位,與項目主體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各職能部門要將其納入公廁的達標改造擴建範疇,作為文明創建的重要計分項。要建立相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督查,通過方方面面的硬措施,倒逼各級各有關部門堅決將男女廁位配比落實到位。同時,根據特殊需要,還應適當設計無性別廁所、家庭型廁所、無障礙廁所,以方便特殊群體的如廁需求。

相關焦點

  • 深圳政協委員熱議:建「潮汐廁所」緩解女性如廁難
    活動中,委員建議,可以通過建「潮汐廁所」來解決公廁中女廁位不足導致的女性如廁難。男廁所空蕩蕩而女廁所排長龍,這在節假日人流較多的場所經常可見。對此,參加議事廳的現場觀眾在活動開始時,就強烈呼籲,要增加女廁位的建設,讓女性如廁不再難。對此,市政協委員劉波提出,可以用創新思路來解決:「要建很多女廁,來滿足高峰期女性上廁所問題,不現實。
  • 「潮汐廁所」破解景區女性如廁難
    男廁所空蕩蕩而女廁所排長龍,這在節假日人流較多的場所經常可見,在景區遊玩的很多女性朋友都曾遇到過這樣的尷尬,如廁需要排很長的隊,但隔壁男廁人卻很少,目前國內多個城市出現的潮汐廁所解決了這個難題。」潮汐廁所」借鑑汽車潮汐車道——廁所兩邊可以打通,採取人工智慧方式,出現男女如廁潮汐現象時,自動切換,優先向女性開放,並封閉男性方向的門。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廁所使用率。男女廁所之間的間隔牆並非固定,而是在底部裝著小輪子,可以推著來回移動。廁所管理員會根據排隊等候如廁的遊客情況,移動間隔牆,調整男女廁位的比例。
  • 各國幫孩子化解如廁尷尬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少國家開動腦筋,幫孩子們解決如廁尷尬。本報駐德國、日本、美國特約記者 青 木 李 瑩 張東秀德國從小就上「廁所課」德國民調機構調查顯示,目前德國有36%的孩子不願意在學校上廁所,原因是他們認為廁所衛生狀況差;約2/3的孩子表示,廁所保潔應該更加頻繁。
  • 東莞有了潮汐衛生間 女性如廁無須苦等
    節假日開車上高速,在服務區內「苦等」上廁所的經歷,相信很多女性都記憶猶深。南都記者從東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為配合東莞市「廁所革命」的推進工作,交投集團在虎崗高速大嶺山服務區新設立了潮汐衛生間,一改以往「男廁無人問津、女廁大排長龍」的尷尬,還結合不同人群需求,設置了多個特色功能衛生間,極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 政協委員熱議:深圳可建「潮汐廁所」解決女性如廁難
    活動中,委員建議,可以通過建「潮汐廁所」來解決公廁中女廁位不足導致的女性如廁難。可借鑑潮汐車道經驗男廁所空蕩蕩而女廁所排長龍,這在節假日人流較多的場所經常可見。對此,參加議事廳的現場觀眾在活動開始時,就強烈呼籲,要增加女廁位的建設,讓女性如廁不再難。
  • 公共場所幼童如廁尷尬多 建議:設立「親子廁所」
    同樣的,在城市公園、遊樂場和大型商場等公共場所,媽媽帶兒子如廁也會遭遇同樣的尷尬。8月8日、9日,我們進行了走訪調查。事件:爸爸帶女兒進男廁被指責上周末,市民曾先生帶女兒到家附近的公園遊玩。期間,兩歲多的女兒突然嚷著要上廁所。可是,問題來了。公園裡只有男廁和女廁,面對到底該去男廁還是女廁的問題,曾先生很糾結。
  • 南充市北湖公園,如廁有尷尬,人文關懷的「過」與「不及」
    南充市北湖公園,如廁有尷尬,人文關懷的「過」與「不及」。園方注重人文關懷,對保潔員有嚴格要求,地面不能有尿液。園方配置了吹風機,對著小便鬥的地面嗚嗚吹風。 為了更「保險」,保潔大媽手持大拖把,守候在如廁男士的旁邊,見到地面有尿液,立即擦拭。
  • 媽媽不在身邊,年幼女兒遇上「三急」,爸爸的如廁攻略尷尬又無奈
    01爸爸帶女兒外出,如廁成了大問題同事大軍即將晉升為二胎爸爸,家裡有個三歲的女兒,如今妻子二胎即將臨盆,當被問到希望二寶是男是女時,大軍乾脆地說:「當然是想要個兒子了!」朋友們都說他重男輕女,而大軍的解釋卻讓人意外,他說:「要是生個兒子的話,老婆就能省心省事一些,畢竟爸爸單獨照顧女兒多少有些不方便。」
  • 日本汽車站公廁如五星酒店 馬桶自選音樂遮如廁尷尬
    日本汽車站公廁如五星酒店 馬桶自選音樂遮如廁尷尬 (9/17)
  • 如廁聲音太尷尬?日本用森林之聲來掩蓋
    去別人家做客時借用衛生間,在裡面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的時候,又擔心聲音太響,很尷尬?不用擔心,日本已經發明出完美的遮音工具「聲音裝飾家」,這種設備可以在你如廁的時候發出大森林的美妙聲音,不僅可以完全遮蓋掉你的小便聲,還能讓你感到放鬆。
  • 蘇州現男女共用廁所使用時面對面 女士如廁不敢發聲音(圖)
    在節假日的景區裡,經常能聽到有女性就如廁問題抱怨。近日,蘇州平江路上出現了一家「男女共用廁所」,一個廁所內分成藍色和紅色兩種不同顏色的隔間,男性只能是用藍色隔間,女性則兩種顏色都能使用。廁所所在商家表示,這個廁所是免費對公眾開放的,設計初衷是希望店內能夠「多點創意」,也為女性如廁多提供一些選擇。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重慶也有類似設施。
  • 尷尬了!上海這個高檔別墅區居民洗澡如廁竟這麼費勁,水壓小到滅火...
    可是,消防車開進小區後,尷尬的一幕發生了:消防栓的水壓根本不夠!竟然沒足夠的水來滅火!這可把樓上樓下的住戶給嚇得半死。「幸虧不是樓上著火,樓上的水壓更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劉先生說,這件事過後,讓他對小區「斷水」問題忍無可忍。
  • 「廁所文化」體現日本人智慧 美妙音樂遮掩如廁尷尬聲
    日本公司最近推出一款智能廁所,如廁時可實時進行身體檢查。從如廁體檢到自動衝水到如廁時播放音樂,日本人的智慧在小小馬桶上展現無遺。這與他們的國民性大有關聯,也造就了日本獨特的「廁所文化」。日前,日本《產經新聞》以《「廁所文化」上的「中日摩擦」》為題,報導了中國遊客在日本如廁時的一些「不習慣」,報導稱中國遊客應當「入鄉隨俗」。
  • 我們一起來聊聊「如廁」這件羞於啟齒的事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後逐漸傳為「人有三急」,對此的一種解讀大致就是「如廁這件事是難以忍受的、亟待解決的事」。對於如廁這件事,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有講究,除了專門的「茅房」外,早在漢朝就有了「虎子」這種如廁工具。後來為了避開唐高祖李淵祖輩李虎的名諱,加之形狀演變為如桶一般,使用時姿勢似騎馬,所以叫做成為「馬桶」。此時大家是不是有了熟悉感?
  • 猥瑣男蹲伏女廁40分鐘,偷拍7段女性如廁視頻,系大學高材生!
    導語:大家都知道,女性天生就是社會弱勢群體,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比男性要脆弱,所以她們更容易成為不法侵害的目標。雖說現在的社會治安越來越好,針對女性實施的暴力犯罪逐年下降,但對於不法分子來說,他們侵犯女性的念頭並沒有被打斷,只是手段更加隱蔽,例如偷拍、騷擾等事件層出不窮,而且令女性更加防不勝防。女孩天生就比較膽小,她們中很多人在遭遇不法侵害後,因為害怕遭到報復而選擇忍氣吞聲。其實,面對這些不法侵害時的忍讓退縮,只會助長不法分子囂張氣焰,只有敢於反抗,才能保護自身權益。
  • 男廁鏡子正對小便器,門外看如廁過程一覽無遺,女網友:辣眼睛!
    然而,近日在成都東客運站就用這麼一所男廁的設計讓廣大男性同胞尷尬不已!在這間男廁內,洗手盆的鏡子居然設計成正對著小便器,站在沒門的門口,人們輕易就可以透過鏡子一覽男士的如廁過程。這樣的設計令很多男性非常尷尬,而一旁經過的女性朋友更是大呼:辣眼睛!這間令人尷尬不已的男廁就位於成都東客站的負一層美食城區域內,由於平日裡人流量很大,久而久之就有不少網友發現到了這個尖銳的問題。
  • 如何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六個信號出現,按五步走自主如廁並不難
    夏天到來,許多媽媽們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計劃給孩子進行如廁訓練了。特別是,當有計劃要送孩子準備入園的家長, 如廁訓練就顯得更加重要。在國外,有團隊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寶寶一歲半到兩歲之間進行如廁訓練是最佳時期。但是,我國父母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時間總體偏早,有的甚至從3、4個月大開始就開始大小便訓練。
  • 新媽媽坐月子最尷尬的事是什麼?大多產婦都經歷過,這4件尷尬事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新媽媽們覺得自己終於卸下了包袱,可以輕鬆一些了,可讓她們沒想到的是,產後還要面對一系列的尷尬事。隔壁嫂嫂剖腹產下女兒後,護士反覆過來問放屁了沒,嫂嫂覺得太尷尬了,然後就被護士催著喝白蘿蔔湯,接下來她又面臨如廁難的問題,每次護士都來問大小便解決沒,這時嫂嫂臉上總是露出尷尬的表情。
  • 中國景區內廁所革命如火如荼,出國旅遊應該怎樣如廁更方便呢
    國內旅遊界「廁所革命」如火如荼,新的系統上線服務萬千遊客,找廁所不再是囧事,這樣的尷尬局面著實讓人難受;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國的國家旅遊局和高德地圖就聯合發布了全域旅遊廁所導航系統,讓出去旅遊時找廁所變得方便了,省心了
  • 寶寶如廁實在難?父母記住3傷害3妙招,讓寶寶如廁不再難
    3)引導孩子自主排便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希望能夠儘早解決幫助孩子把屎把尿的情況聰明的父母一定要儘早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只有讓孩子儘快掌握了這種方法才能讓他們更好地照顧自己。但是對於孩子進行如廁訓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