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解讀四 | 人格權編
近日,小編精心梳理了民法典對九部現行法的實質性修改比對表,整理出民法典實質性改變了現行九部法律的法條構成要件、法律效果,影響民事主體權利義務關係等的條文內容。小編繼續為網友推送第四篇人格權編的實質性修改。
-
王利明:民法典開啟權利保護的新時代
民法典以民事權利的保障為核心,圍繞著民事權利的確認和保護而展開。可以說,民法典以民事權利的確認為經,以民事權利的保護為緯,編制了細密的民事權利保護屏障。民事權利的保護既是民法典的出發點,也是其落腳點。民法典總則編提綱挈領,通過抽象民事領域的共通性規範,構建了民事權利體系,並為各分編的展開奠定了基礎。
-
關係你我他 與生活同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人格權編解讀
今天的《民法典 大家談》欄目,縣司法局副局長賈文國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人格權編的意義和相關內容進行解讀。民法典之前,合同法與侵權法的兩個重要區別就是侵權法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而合同法不行。而此次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六條明確規定,合同違約如果對人格權產生損害的,則可以進行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就把人格權的地位或者說對於人的人格的尊重中提到了一個更高的位置。二是首次明確禁止性騷擾。民法典規定了具體的性騷擾手段,比如言語、圖像、肢體。性騷擾是當今社會較為常見的社會熱點問題之一,但是之前的立法中幾乎沒有涉及。
-
【名家說法】黃薇:民法典十個方面的制度創新解讀
民法典規定的主要內容包括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民事主體制度、監護制度、民事權利制度、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制度、民事責任制度、訴訟時效制度、物權制度、合同制度、擔保制度、人格權保護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收養制度、繼承制度、侵權責任制度等。這些都是民商事法律中的基礎性規範,為調整各種民事關係、解決民事糾紛、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和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治基礎。
-
《民法典(人格權編)》一般規定的體系構建
人格權制度維護人格尊嚴,便直接與此目標相聯。人格權制度規定得好,就是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助推劑。範式民法典和傳統民法理論多注重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係,存在著「重物輕人」的傾向。民法典以人為名,更應關注人的保護,尤其是人之尊嚴和自由的維護。我國《民法典》編纂正視了傳統民法典「重物輕人」的傾向與民法之「人法」本質的牴牾,試圖改變這一不甚合理的體例安排。
-
網際網路時代的人格權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誌發表重要文章明確指出,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而人格權在民法典的權利體系中,不僅僅是民事主體的基石,更是民事主體的核心權利。而在我國民法典中將人格權獨立成編,這不僅僅是立法體制上的創新,在人格權法的內容編排上更是符合當前網際網路時代下人格權的完善、拓展、運用的現實需要。
-
觀點|王利明:民法典開啟權利保護的新時代
可以說,民法典以民事權利的確認為經,以民事權利的保護為緯,編制了細密的民事權利保護屏障。民事權利的保護既是民法典的出發點,也是其落腳點。民法典總則編提綱挈領,通過抽象民事領域的共通性規範,構建了民事權利體系,並為各分編的展開奠定了基礎。在民法總則中,民事主體制度實際上確認了權利的歸屬;法律行為與代理制度實際上規範了主體行使權利的行為和方式;訴訟時效制度實際上是權利行使的期限規則。
-
【觀點】王利明:民法典開啟權利保護的新時代
可以說,民法典以民事權利的確認為經,以民事權利的保護為緯,編制了細密的民事權利保護屏障。民事權利的保護既是民法典的出發點,也是其落腳點。民法典總則編提綱挈領,通過抽象民事領域的共通性規範,構建了民事權利體系,並為各分編的展開奠定了基礎。在民法總則中,民事主體制度實際上確認了權利的歸屬;法律行為與代理制度實際上規範了主體行使權利的行為和方式;訴訟時效制度實際上是權利行使的期限規則。
-
解讀民法典|10萬字民法典,6組熱詞與你有關
解讀民法典|10萬字民法典,6組熱詞與你有關 2020-06-18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注】民法典解讀
(三)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法人制度為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公平競爭提供了基本準入資格和民商事行為規範;物權制度為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等公有制的實現、為保護和促進各類所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制度安排;合同制度為各類民事主體自由參與市場交易、實現經濟利益提供了基本行為準則。
-
【解讀民法典】人格權編有哪些法律規定及亮點?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部法典,民法典從編纂到頒行都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它標誌著我國民法體系進入新的階段,我國公民民事權利保護開啟新的徵程。新編纂的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 今天跟著普法小姐姐一起學習《民法典》人格權編的法律規定以及特色亮點吧。
-
民法典關於人格權的規定(律師信箱)
山西讀者劉子濤劉子濤讀者:關於你提出的人格權編隱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以下是相關解答。中國首部民法典中有不少創新性的亮點規定,其中人格權獨立成編的編纂方式,不僅是中國民法歷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世界民法典歷史上的首創,具有開創性的歷史意義。
-
王利明:民法典開啟權利保護的新時代(附民法典草案全文))
可以說,民法典以民事權利的確認為經,以民事權利的保護為緯,編制了細密的民事權利保護屏障。民事權利的保護既是民法典的出發點,也是其落腳點。民法典總則編提綱挈領,通過抽象民事領域的共通性規範,構建了民事權利體系,並為各分編的展開奠定了基礎。在民法總則中,民事主體制度實際上確認了權利的歸屬;法律行為與代理制度實際上規範了主體行使權利的行為和方式;訴訟時效制度實際上是權利行使的期限規則。
-
基層法官解讀民法典|人格權獨立成編,意味著什麼
基層法官解讀民法典|人格權獨立成編,意味著什麼 2020-08-20 2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拍了拍」你 人格權編重大亮點解讀
來源:上海虹口法院即將到來的民法典時代,我們有哪些人格自由,人格尊嚴可以受到法律保護?高科技、網際網路帶來的AI換臉、惡搞他人聲音、網絡暴力傷害了我,我可以尋求法律救濟嗎?騷擾簡訊、午夜來電、個人信息洩露、遭到了性騷擾,我該怎麼辦?想給娃取個詩情畫意或者世界名人的姓名需要注意點什麼?
-
石冠彬:民法典姓名權制度的解釋論
(一審稿)),我國民法典將採取人格權獨立成編的立法方案才最終確定。那麼,應當如何評價民法典的上述立法演變和民法典姓名權制度的相關規定呢?就此,筆者擬結合司法實務的立場,圍繞「姓名權的保護範圍」「姓名權應當如何行使」以及「如何認定侵犯姓名權」三個問題從解釋論的視角予以解讀,並就未來民法典司法解釋如何完善姓名權規範提供些許建議,以期能為理論界與實務界理解姓名權的相關規定提供一個觀察視角。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我國民法典中的人格權請求權
為了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全會關於「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的精神,落實憲法關於「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要求,綜合考慮各方面意見,總結我國現有人格權法律規範的實踐經驗,我國民法典將人格權獨立成編(第四編)。民法典人格權編不僅對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個人信息等具體的人格權益作出了詳細的規定,還規定了人格尊嚴、人身自由等一般人格權。
-
【法院說法】人格權的保護
【法院說法】人格權的保護 2020-09-29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網]民法典草案規定侵害人格權的禁令制度 及時制止侵害 有效...
即將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以下簡稱民法典草案)第997條明確規定:「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其人格權的行為,不及時制止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
最受歡迎的十大民法典講座請免費收藏
結合典型案例,系統講解了民法典有關人格權保障、隱私權保護、性騷擾防範、物業安保義務、生物基因技術研究底線等規定,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民法典如何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改革成果,回應生態環境保護等新時代要求。※ 收看講座視頻請識別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