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春生在介紹宮血幹細胞相關科研內容。他的研究團隊目前面向社會募集經血捐獻者。受訪者供圖
官方稱宮血幹細胞目前仍在科研階段,不具備投入正式臨床治療準入條件
新京報訊 (記者王煜 實習生歐夢雪)浙江大學教授項春生的研究團隊,從女子經血中分離出宮血幹細胞,用於臨床疾病的治療研究引發關注。新京報記者獲悉,目前團隊正面向社會募集捐贈者。
有人指出,這一研究技術難度大,且宮血幹細胞不在衛生部門批准的可用於臨床治療範圍內,其實際效果目前存疑。浙江溫州附一醫血液科主任俞康指出,「宮血幹細胞」研究,目前尚在科研階段,距離正式臨床治療,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研究團隊招募經血捐獻者
3月8日,一則《宮血(經血)捐贈和臨床研究志願者募集》的消息,成為網絡熱點。消息中稱,浙江大學醫學部研究團隊,面向社會徵集宮血捐贈者,並鼓勵20歲到35歲之間的女性參與,招募人數為80名。所募集到的宮血,將被用於分離宮血幹細胞,並進行醫學研究。
這一研究,由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項春生主持。
公開資料顯示,「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因此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在醫學界,幹細胞被稱之為「萬用細胞」,「生命種子」。
項春生表示,比如治療白血病的骨髓移植,其實質是通過移植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讓患者身體機能恢復正常。此外,用臍帶血治療貧血、癌症等疾病,其原理,依然是通過幹細胞,使身體內的病變器官再生。
項目研究團隊稱,女性經血當中的宮血幹細胞,是目前已知的人體細胞中,自我複製與定向分化能力較強的一種幹細胞。項春生介紹,宮血幹細胞來源於女性的子宮內膜,通過經血排出體外。由於可以常規和安全地從所有育齡婦女中,通過採集經血獲得,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宮血幹細胞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目前完成369人次收集
截至昨日,項目團隊共接入全國各地詢問電話875個。工作人員從中選取年齡在25歲到45歲之間的女性進行檢驗。目前,累計完成369人次的宮血收集。
一位研究人員介紹,一份宮血樣本從進入實驗室開始,需要經歷病原體檢測、宮血幹細胞分離、細胞數量、活率檢測、培養、凍存等一系列工作,到最終得出實驗所需數據,大概需要30天的周期。
按照研究團隊的說法,接下來,團隊還將向社會徵集240位宮血幹細胞志願者,應用於治療肝硬化的臨床研究。捐贈者籤署捐贈意向書後,在經期前兩日預約,獲取包括衛生棉或月事杯在內的經血採集套裝,採集後聯繫工作人員進行樣品回收即可。
■ 延展
宮血幹細胞未具備臨床治療條件
質疑者指出,女性整個月經周期血量在七十毫升左右,其中的幹細胞量極少,此外,經血裡的衛生度不好控制。因此,目前所謂從「大姨媽採集宮血幹細胞」,實施難度很大,不排除有炒作之嫌。
對此,項春生表示,「宮血幹細胞」的真正來源是子宮內膜,這種幹細胞可以在體外擴增,「可以培養擴增很多倍」,「20毫升的經血從裡面分離的幹細胞,足夠給一個成年人2-3個療程的用量」。項春生表示,要保證沒有病原體、沒有微生物,因此需要設計排除微生物,「這是整個研究的核心技術,用到臨床上面肯定要經過一個嚴格的鑑定」,所以目前這項研究,仍然在臨床前階段。
浙江溫州附一醫血液科主任俞康表示,宮血幹細胞「可以通過實驗室採集,但是想從經血中提取幹細胞用於臨床治療還有漫長距離。」
記者從浙江省衛計委獲悉,早在2016年8月1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即發布《關於開展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幹細胞用於臨床治療必須經審批,「未經批准嚴禁用於臨床」。其中,目前得到批准,被允許用於臨床治療的包括骨髓、外周血、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宮血幹細胞目前仍在科研階段,除極少部分實驗外,尚不能投入正式臨床治療中,也不具備準入條件。
■ 對話
國外已有宮血幹細胞藥物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項春生表示,「姨媽血治病」只是一種大眾說法,嚴格說來並不準確。項春生說,國際上目前已經批准的幹細胞藥物,大概有10多種,其中就包括宮血幹細胞藥物。宮血幹細胞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國內的研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新京報:為什麼會關注到從經血中獲取幹細胞這一領域?
項春生:2010年左右,我剛從國外回來。在國外,我是從事生物技術研究,屬於當時生物、醫學領域裡面比較前瞻性的技術。在那個時候,也開始關注和從事一些幹細胞方面的研究。回國以後,這方面研究就繼續進行了。
新京報:怎麼看待有人將這一研究,簡單概括為「姨媽血可治病」?
項春生:不是「姨媽血」可以治病,而是「大姨媽」裡面分離的幹細胞可以。
新京報:捐獻志願者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項春生:最基本的條件是要排除病毒類的病原體,包括B肝、梅毒以及愛滋病等,對身體健康這方面要求比較嚴格,要求經血裡面不能有任何病毒。
新京報:這一方面,捐獻者需要注意什麼?
項春生:首先捐獻者應該根據前幾年,或者最近的體檢結果來衡量自己是否具有資格,還有包括,半年之內有沒有生過重大的疾病,做過重大的手術,獻血期間有沒有重大的感染,比如感冒。
收到樣品以後還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測,保證樣品裡面沒有這些問題。總的來說,是一個經血的採集收集。
新京報:目前國內外這一領域研究存在怎樣差距?
項春生:國際上目前已經批准的幹細胞藥物,大概有10多種,其中就包括宮血幹細胞藥物。包括加拿大、韓國、日本都是走在比較前面的。目前來說,國內的幹細胞研究,主要在衛計部門領導下,作為一個臨床項目研究來做。國內目前在新藥研發方面,跟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