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三維城市模型

2020-12-11 探測者科技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探測者說:如果3D正在成為空間數據基礎設施的新常態,那麼如何將其應用到城市環境中呢?荷蘭城市鹿特丹以擁有歐洲最大的港口而聞名,該市正在為下一步作準備,開發一個與實體城市類似的數字城市。「鹿特丹數字城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規劃和管理的效率。但與此同時,市議會正在尋找能幫助人們將數字世界融入現實世界的應用程式——或者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相反的情況?

「鹿特丹數字城市」的起源

數據顯示,65萬鹿特丹居民中有60%的人在職,超過一半的人單身或單親,30%的人年齡在25歲以下。

「鹿特丹數字城市」的項目經理羅蘭範德海吉登說:「想想我們如何購物、工作、找路、休閒、交流?我們希望通過建立一個數字城市平臺來幫助鹿特丹市民。兩年前,我們致力於350個智慧城市項目。但即使我們做了1000個這樣的項目,如果它們沒有相互聯繫,仍然不能使鹿特丹成為一個智能城市——所以聯繫就是一切開始的地方。」

開放數據標準

該平臺旨在利用開放數據標準互聯與鹿特丹相關的應用程式。它應該呈現當前可測量的物理現實的連續圖像。有多少輛車經過一條特定的街道?是否佔用了特定的停車位?一個地區有多少人?路燈壞了嗎?公共垃圾桶滿了嗎?現時的空氣質素如何?

由於大多數應用程式都有一個位置組件,因此物理現實的3D面向對象數據模型是這個「數字孿生」最有效的方法。三維地形正在建設中。這些建築已經準備好了,每個人都可以將他們的數據連接起來。它被設計成一個智能查詢環境,越來越多的物體,如燈柱、街道家具和公共垃圾箱也可以用3D。轉換仍然是一個挑戰。

羅蘭範德海吉登說:「大多數公司都願意提供他們的數據,我們必須轉換它,使其他各方能夠通過數字雙平臺來構建信息服務。我們與City GML、BIM-IFC、WFS和Sensorthings API等合作。這個平臺將會有軟體將BIM和傳感器數據連接起來,以一種開放的方式。此外,即使供應商在國際開放數據領域扮演重要角色,GIS數據也需要額外的工作。大多數軟體都可以將各種數據格式作為輸入處理,但是提取數據格式是另一回事,而且常常需要付費才能獲得幫助。所以,我們又回到了WFS標準。」

沒有宏大的設計

贏得這場區分化戰爭的策略是避免自上而下的「宏大設計」。「這些設計就像藝術品一樣——有了箭頭、梯形和蜘蛛網,它們幾乎可以掛在家裡的牆上,但它們太複雜,無法實現。」當大家最終達成一致時,你可以重新開始,因為技術設計已經過時了。

"作為技術人員,我們也可以把東西做得非常『先進』,導致你迷失在無數可能性中的系統。另一方面,只聽你的潛在客戶也不行。他們傾向於對當前使用的系統做一些小的改變,這樣就會忽略了整體的情況。在鹿特丹,我們一直在尋找『意願的聯盟』,以確保有足夠的能量在需求方和供應方之間玩這個反覆的遊戲」項目經理繼續說:「我們尊重城市各部門的自主權,因此不想改變他們的流程:儀錶板或數據倉庫,但是他們必須在這些筒倉門自動化提取數據到一個開放的數據標準。」

他的十人團隊可以將一半的時間用於數字平臺。現在,他們都在關注一些功能:轉換、API策略、安全與隱私、瀏覽、連接到其他項目、數據市場功能需求和供給的平衡、數據存儲等。「據我所知,其他所有荷蘭城市開放數據平臺都是沒有地理功能的數據中心。在鹿特丹,我們明確地確保每個數據集中都有一個位置組件。「他說。

一點創新就能走很長一段路——記荷蘭全自動化地籍

通過數位化轉型,構建現代公用事業

業務案例

數據存儲是另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了處理如此大量的數據交換,雲存儲是不可避免的。「幾家歐洲和世界領先的公司來我們的市政廳做了精彩的演講。他們想要安裝所有必要的網絡基礎設施,管理所有你能想到的數據,而且是免費的。」他說。

「平臺即服務」聽起來對我們的經理很有吸引力,他們總是在尋找節約成本的方法。但在鹿特丹,我們意識到,這樣一種商業公司成為所有數據流的中間人的安排,使城市成為自己數據的無能為力的消費者。

與地方當局保留對數字城市的管理相比,將會有更多的安全、隱私和財務方面的擔憂。這並不意味著該平臺的商業案例很簡單;它不僅被視為對整個城市的一項投資,而且還有望獲得一些利潤。他預計,在未來幾年內,該平臺可能會有一些出售信息服務的客戶。這些服務可以是實時的,但也可以基於人工智慧來分析趨勢。

應用程式

通用平臺將於2022年發布。首批申請將涉及建築許可。另一個早期的應用程式將使用增強現實。人們將能夠掃描建築工地信息面板上的二維碼,並在屏幕上看到新建築的BIM模型,同時用智慧型手機直向建築區域。第三個應用是獨立的公民參與遊戲化城市發展項目。人們必須考慮到他們選擇的後果,並將能夠在他們共同創建的3D環境中虛擬移動。

到目前為止,這些功能都是獨立的應用程式。「但在不久的將來,數字城市將成為一個IT生態系統,這是一種相互聯繫的交叉,所有這些都基於同一種對現實的看法。」他說。

例如,鹿特丹有一個位於海平面以下5米的三維電子水模型,顯示了如果某一堤壩被突破,城市將如何被淹沒,它也有附帶有交通模型。但是,為了查看在發生洪水時應該使用哪些道路進行疏散,需要一個結合這兩個數據模型的額外應用程式。

一個簡單交叉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可以打開新的可能性。例如,公共垃圾箱裡安裝了傳感器,用以顯示垃圾箱的滿度。當鹿特丹家庭護理機構的管理者們發現這些數據的存在時,他們立刻意識到他們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些數據。家庭護理專業人員的工作時間非常緊張。當為顧客把垃圾倒進公共垃圾箱時,如果他們事先知道最近的選擇已經滿了,最好的選擇在哪裡,就可以節省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下一代

羅蘭範德海吉登以鹿特丹的年輕人為例,說明了在社會、物理和數字環境之間建立流動邊界的必要性。雖然他們可能在當地上學,但由於社交媒體和網路遊戲,他們形成了數字社區的一部分,他們的朋友不在隔壁,而是在世界各地。

「如果越來越多的人把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一個『虛擬』世界裡,這對鹿特丹在25年後意味著什麼?這對他們在數字城市平臺上尋找的功能意味著什麼?」他問道。「根據我們的現實編寫的平臺與2045年人們的生活方式無關。我們甚至不能問自己正確的問題。我們看著這個城市,就像我們一直知道的那樣,再加上一些額外的數字選項。但那不是未來的城市;它超越了一個新的層次。在未來,大多數人將主要生活在數字現實中,它將與你能想像的一切交織在一起。這就是我們要努力預測的。」

譯自 Frédérique Coumans 英文原著,原著發表於 Gim-International 。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探測者科技編譯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點個讚再走!

相關焦點

  • 鹿特丹,阿姆斯特丹一個美麗的城市
    與許多其他荷蘭城市不同,鹿特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徹底摧毀。但它把戰爭的結束變成了重建自己進入現代城市的機會,並擺脫了17世紀的舊貌。現在鹿特丹充滿了鋼結構建築,寬闊的街道,高樓大廈以及荷蘭許多其他城市所缺乏的其他現代化跡象。如果在荷蘭有一個城市,我相信鹿特丹就是這樣。
  • 鹿特丹:低調且隨和的城市,去多少次都不會膩
    與歐洲大多數城鎮不同,甚至與荷蘭其他地方不同,這是一座極其現代化的城市,不僅僅是體現在高樓大廈,跟隨在於街頭的每一處都有著別具匠心的涉及,每一棟樓長得都完全不同,整座城市被無數設計師的才華所覆蓋。鹿特丹之立體方塊屋鹿特丹就比如說,晚上回賓館時路過的這處立體方塊屋,當時只是覺得很奇特,一個個小房子像是斜放的魔方,窗戶朝向地面,荷蘭經典的黃色和青色,有著很強大的視覺衝擊,無處不再昭示著這是一座現代而前衛的城市。當初做攻略的時候,並沒有特意提及過這裡,後來才這知道,原來這還算是一處景點。1984年,皮埃特·布羅姆設計了立體方塊屋。
  • 鹿特丹案例:展示海平面下城市
    在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鹿特丹案例,參觀者將在9分鐘內感受這種「天有不測風雲」。在「水城鹿特丹」中,參觀者還能走進透明的「流動房屋」,體驗生活在水上的感覺。水廣場、綠色屋頂等一系列獨具匠心的設計,將參觀者引進一個濃縮版的鹿特丹。「水城」裡體驗水下生活作為一個三角洲城市,鹿特丹的水資源管理技術位於世界前列。
  • 鹿特丹:即使你不會英語,也一定要去的一個城市
    #01 關於鹿特丹這個學期一共去了兩次鹿特丹,一次是單純旅行,一次是逛博物館。這是一個很神奇的城市。當我告訴我爸我去鹿特丹了,他就馬上說那是成龍拍《我是誰》的地方,我就想說,這個城市竟然連我爸都知道。這個城市在二戰期間被嚴重摧毀,據說當時德國空軍對這座城市狂轟亂炸,整個市中心被完全破壞,教堂也被炸成一片瓦礫。
  • 城市更新典範鹿特丹是如何從「港口城市」變為「文化之都」的?
    並非所有城市都如此幸運,能如維也納、紐約、巴黎那樣,擁有一塊集中傳承和展示城市記憶的「文化樂土」。在大多數城市中,文化碎片散落於城市的各個角落,難以構建完整的城市記憶。甚至因為規劃失序,讓城市記憶面臨湮滅的危機。如何將文化融入中心城區的城市更新,拼接起被水泥森林割裂的城市記憶,是全球大城市面臨的共同難題。在這方面,荷蘭鹿特丹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 旅遊勝地——荷蘭鹿特丹,獨特風車,帶你走進荷蘭新興城市鹿特丹
    而今天,我們要講到的一處旅遊勝地就是荷蘭的第二大城市鹿特丹。【鹿特丹的地理特點】鹿特丹不僅是荷蘭的第二大城市,同時它還是歐洲第一大港口,它的位置是在萊茵河與馬斯河的交匯之處。其實說來鹿特丹城市名字的由來也十分有趣,名字來源於市中心的一條小河鹿特河以及英文裡壩的單詞dam。
  • 開源軟體分享-基於JS的三維地圖,可加載3D模型/BIM模型
    最近一個朋友的一個項目需要在web上實現三維地圖的功能,並且要能將車輛等3D模型放置在三維地圖上進行數據驅動,動態參數展示等功能。、傳統BIM模型。如果是3Dmax等模型可以通過搜索相關轉換工具轉轉為gLTF/3D Tiles等模型格式。
  • 詳細介紹VB.NET三維模型
    詳細介紹VB.NET三維模型 在圖形設計尤其是三維模型的顯示和操作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卻不多,這裡介紹了VB.NET三維模型的實現,希望對大家有幫。
  • 鹿特丹景點:曾經的小漁村,現在成為一座大城市,看看它的變化吧
    荷蘭鹿特丹,是荷蘭的地界,曾經這裡也是個大港口,氣候也還是很不錯的,其實大多數歐洲的城市,都是很適合旅行的,這次就來了解一下鹿特丹吧。小孩堤防風車村,很壯觀的傑作,吸引著很多的遊客到來這裡。在荷蘭這裡也是很有名的景點,它可以說是風景的樣板了。
  • 鹿特丹的人文情懷是這世間絕無僅有的體會!
    鹿特丹的名字來自於在市中心注入新馬斯河河的小河鹿特河和荷蘭詞Dam(壩)。它位於荷蘭西南部萊茵河口地區新馬斯河兩岸,是歐洲最大的港口和荷蘭第二大城市。同時,它也是一個低於海平面的城市,40%的面積都低於海平面。它還被譽為「歐洲較現代化的城市」。
  • ToPoGun(數位化三維模型軟體)使用手冊
    ToPoGun(數位化三維模型軟體)是一款功能非常強大的地圖烘烤和重鋪路面的設計軟體。ToPoGun具備有可植性,是一個獨立的應用程式,用戶可以快速上手熟悉基礎編輯、基礎創建、繪畫、橋接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 讓城市在地圖上「站」起來 重慶全域實現三維實景地圖
    讓城市在地圖上「站」起來 重慶全域實現三維實景地圖 原標題:   3D魔幻重慶不僅城市是立體的,地圖也有了立體的。4月12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勘測院發布重慶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實景三維建設成果,整個重慶8.24萬平方公裡首次實現了全市域不同數據源、不同尺度實景三維模型全覆蓋。這也是全國首個省級全域實景三維模型系統。
  • 鹿特丹,全世界的港口
    或許是由於近日來一直遊蕩在歐洲的「小城鎮」,甚至沒有見到什麼劃破天際線的建築,而在這裡,俯瞰鹿特丹全城和面前的斜拉索橋,讓我感到一種別樣的開闊感和包容感。 我們聊起了湖南旅行分別之後彼此的生活,聊到了我的旅行,也聊到了她對鹿特丹這座城市的感情。
  • Solidworks三維模型如何導入Matlab教程
    本文主要講述如何將在Solidworks中繪製的三維模型導入Matlab中,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首先,你電腦裡必須安裝有Solidworks和Matlab兩款軟體,其中Solidworks最好是2016版以上,Matlab最好是2018版以上
  • 荷蘭的鹿特丹,廢墟後重建的城市,你去看過這裡的一切嗎
    但這個認識只是片面的,如果你去過荷蘭的鹿特丹的話,那麼你對荷蘭的認識一定會大大的改變的。鹿特丹是荷蘭這個國家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它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在13世紀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個小漁村,因為靠近鹿特河,並且當時為了抵擋洪水在河上修建了一個大壩,所以名字就這麼來了。
  • 陝西:秦兵馬俑二號坑有了"三維數字模型"
    新華網陝西頻道3月31日電(記者馮國)陝西省文物局30日在西安主持了「秦俑博物館二號坑遺址三維數字建模」項目驗收會,專家組現場對模型進行了測試,認為這是國內大型遺址保護領域首次應用三維數字模型技術,為大型遺址的信息提取、管理及數字博物館的建立,具有典型示範作用
  • 衛星影像也能實景三維建模——用三維遠觀地球
    空間信息的應用已經逐漸從二維到三維上進行轉變。在三維場景中,地物的表達更詳盡,對各種應用和分析的支持度會更好。傳統的實景三維模型都是通過由航片獲取,在遇到航空管制或者飛行困難區域,數據獲取本身會有一定難度。另外,對於大面積小比例尺的三維模型獲取時間太長,運算效率慢,難以滿足大場景實景三維建設的需求。
  • 荷蘭兩大城市感染數字上升,鹿特丹學生特別須留意
    荷蘭的兩大城市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的疫情都不容樂觀。 從荷蘭中央政府的疫情控制板的資料看出,與昨天相比,阿姆斯特丹及周邊地區的感染人數急劇上升。 昨天,在100000個人中有2.7人檢測為陽性,而今天是4.4。 今天,該地區有47例新病例,而昨天為29例。
  • 阿姆斯特丹或海牙或鹿特丹,誰是荷蘭的門面?
    風車之國荷蘭有三座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這三座城市在荷蘭以及世界上的地位是什麼樣的呢?換言之,誰是荷蘭的老大。阿姆斯特丹有名分地位,雖然不承擔實際上的首都職能,但就城市規模來說,確實是荷蘭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還有一個認為自己要強於海牙的理由:著名的阿賈克斯隊,歐冠四冠王,就位於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說我們的阿賈克斯隊給荷蘭掙了多大的面子,你不知道?海牙哂道:世人知道阿賈克斯隊,又有幾個人知道阿賈克斯位於阿姆斯特丹?
  • 荷蘭鹿特丹中央火車站
    鹿特丹中央火車站是一個在荷蘭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每天約110000名的客流量,公共運輸終端已成為許多遊客的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除了高速列車的歐洲網絡(HST),鹿特丹中心也連接到輕軌系統,Randstad鐵路。隨著兩個HST和Randstad鐵路在鹿特丹中心的實施開放,日常遊客數量到2025年將增加到約323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