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軍醫大學和重慶市醫療隊支援武漢戰「疫」紀事

2020-12-20 上遊新聞

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多名隊員在鄂火線入黨。

重醫附一院援武漢國家醫療隊重症病區主任周發春查房並和隊員討論救治方案。

重慶醫療隊醫護人員在武漢市沌口方艙醫院巡床查看完患者肺片後,得到患者的稱讚與感謝。(本組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重慶日報消息,新冠疫情發生後,駐渝的陸軍軍醫大學先後派出3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組),重慶市也先後派出9批醫療隊馳援武漢。聞令即動,醫療隊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在疫情防控戰場上發起一次次衝鋒,在戰「疫」一線勇當先鋒,為百姓築起守護生命和健康的堡壘。

「軍人,就該在戰『疫』時打衝鋒」

從除夕到4月中旬,陸軍軍醫大學共3批醫療隊(組)、近400名隊員奮戰在武漢。80餘天的時間裡,他們在金銀潭醫院、火神山醫院、泰康同濟醫院進行醫療救治,挽救一個個生命。

除夕夜,陸軍軍醫大學第一批醫療隊星夜馳援武漢。在這支以感染、呼吸、重症為主的精幹隊伍中,有不少是多次參加過各種疫情防控戰鬥的「老兵」,他們戰勝過「非典」、出徵過汶川、抗擊過伊波拉。

「早一分鐘收治,病人就多一分生的希望。」最初,醫療隊進駐的是金銀潭醫院。醫療隊護理組組長、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宋彩萍帶領幾名一起抗擊過伊波拉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用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完成將普通病房改造成傳染病用房的重任,為及時收治患者贏得寶貴時間,也為醫務人員的安全保障築牢防線。

在金銀潭醫院,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接收兩個病區,5個小時內就收治72名患者,隨之全面展開工作。

2月初,醫療隊轉戰剛修好的火神山醫院。熟悉場地環境、設計工作流程、配備急需的器材、藥品,醫療隊再次火速做好病人收治前的全面準備工作。

在醫療隊專家組的帶領下,醫療隊隊員奮戰在火神山感染一科;2月中旬開始,全軍感染病研究所所長毛青帶領部分隊員奮戰在綜合科。堅決做到應收盡收、建立專家會診機制、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和「話療」、全力做好救治……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發揮專家團隊的核心作用,將「小湯山經驗」「抗埃經驗」結合實際運用到這次的工作中,不少患者被治癒後從這裡走出。

2月13日,陸軍軍醫大學第二批醫療隊到達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同樣,這支隊伍不加休整就投入戰鬥。他們在24小時內接管該院原有的方艙病房,並緊鑼密鼓投入新病區的籌建中。隊員們合力奮戰48小時,順利開展收治工作,單日最高收治量曾達383人。

提早發現並及時幹預患者由普通型轉化為重症型、由重症型轉化為危重型,是提高救治率的關鍵之一。為了提高患者救治率、降低病亡率,隊長吳昊和專家團隊仔細研究了上百個病例,提出「綜合評估,早期預警,體系作戰,精準施治」16字方案,並總結提煉了6個核心指標和10餘個外圍指標,形成疾病轉化早期預警體系,一旦患者病情發生變化,醫療信息系統就會實時報警,醫護人員及時進行幹預,有效防止患者病情惡化。

此外,醫療隊「幹細胞治療、託珠單抗治療」等5類創新方法,為「一人一案」精準救治提供支撐;由插管分隊、護肝分隊、護心分隊等專業隊伍構成的救援隊,為「身心並護」體系作戰提供了保障。

一次次無畏衝鋒,一天天無悔堅守,醫療隊迎來了武漢的春暖花開。「軍人,就該在戰『疫』時打衝鋒,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是我們要戰鬥的地方。」火神山醫院副院長、陸軍特色醫學中心主任徐迪雄說。

88人火線入黨

自1月28日起,重慶市先後派遣9批醫療隊、815人馳援武漢,其中醫生198名、護士593名(其餘人員24人),先後在金銀潭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沌口方艙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等10餘家醫院開展醫療救治和心理幹預服務。

「每批醫療隊均在抵達武漢後的第一時間建立醫療隊臨時黨總支或黨支部。」重慶市衛生健康委規劃處處長、重慶市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指揮部指揮長王世純介紹,醫療隊共成立臨時黨總支2個、臨時黨支部10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在醫療隊中,進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拔管脫機等危險操作的,往往是黨員帶頭衝鋒。第八批醫療隊在到達武漢的第二天就緊急進艙,首批進入病區收治病人的46名「先鋒隊」中,38人是黨員。通過廣大黨員的示範帶動,醫療隊廣大團員青年和群眾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有402名隊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88名隊員火線入黨。

「病友自治管理,難事黨員先上!」第九批醫療隊在沌口方艙醫院建立病區流動黨支部,實現病區管理「三自主」:病區患者自主完成環境整理、自主排班協助發放飲食、自主組織病友開展活動,在減輕醫護工作強度的同時建立良好醫患關係、病友情誼。

施救重症患者

成立醫療、護理、院感和質控專家組;運用分組、分類、分區治療模式管理患者;建立各類醫療制度,針對重症患者實行醫療組包區、醫生包床、協調補位機制等,重慶市醫療隊在武漢積極開展各類高超的醫療技術,針對重症患者實施醫療救治任務。

2月26日,第八批醫療隊與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實施ECMO(體外膜肺,俗稱「人工肺」)治療患者,這是重慶市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武漢實施的首例體外膜肺治療。

「體外膜肺手術難度高、風險大,操作複雜。」該醫療隊醫療組組長、重醫附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周發春告訴記者,團隊與死神賽跑,經過大大小小几十個程序,將已經處於氧耗竭邊緣的71歲患者的氧飽和度提升,為下一步治療爭取了時間。

負責重症病區的醫療隊每日召開專家組例會,實行「三必討論」,即死亡病例、疑難病例、高風險技術必討論;對有高炎症反應的危重症患者積極開展血液淨化治療;爭分奪秒為危重症患者緊急創建臨時ICU病區;對不同情況的患者,實施「一人一策」的精準醫療……各醫療隊總是竭盡全力精準施治,有效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3月26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最後21位病人出(轉)院。其中,年齡最大的出院患者95歲,這名患者是重慶醫療隊在武漢治癒的年齡最大的患者,有七八種基礎疾病。

「醫療隊成立覆蓋呼吸、重症、中醫和護理等專業的醫護團隊,開展中西醫結合抗病毒等治療方式緩解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同時通過調理老人的腸胃、防止其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等綜合治療,最終讓老人轉危為安。」第三批醫療隊副領隊賴曉東介紹。

由15名護士組成的重慶市第二批醫療隊,對口支援金銀潭醫院,難度高、任務重,隊員承受的心理壓力極大。醫療隊積極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做到醫療隊隊員「零感染」。

特色治療受好評

針對不少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重慶第十二、十四批醫療隊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採取五行、五音療法,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針對患者病程、病症,開出不同的藥方;教患者打八段錦、太極拳,晚上還用中藥給病人浴足;為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醫療隊收集了53首養生音樂,甚至還針對病人的情況差異,為他們搭配不同的「音樂套餐」。

「一些病人由於不懂醫學專業知識,會害怕、焦慮或恐慌;身處最前線的醫護人員,也會因疲勞或病人離世,出現情緒低落等狀況。」重慶市第八批醫療隊隊長、重醫附一院副院長肖明朝介紹,此次疫情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傷害。因此,由重慶市第八批醫療隊倡議,武漢市第一醫院聯合前來支援的10支醫療隊,共同組建了「圓夢心理睡眠聯合幹預工作組」,成立首家「陽光醫院」。

重慶市第十六批心理援助醫療隊則對口援助武漢市肺科醫院等5家醫院,通過心理救援微信群、推送科普視頻、共建心理諮詢室等多種方式,為醫務人員和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幫助,成效顯著。

第四批醫療隊主持編寫了東西湖方艙醫院醫療核心制度,為方艙醫院平穩運行提供了保障,提出的「規範方艙醫院模式下中藥組方問題的解決方案」,為其他方艙醫院提供寶貴借鑑;第九批醫療隊規範管理方艙醫院病區,建立了三級診療制度,實現艙內、艙外三級醫師及時溝通、有效協作,極大減少艙內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也被其他方艙病區積極效仿並快速推行。

數據顯示,在支援武漢期間,重慶市醫療隊累計管理患者3002人,護理患者2220人,出院1397人,為醫護人員提供心理諮詢服務236人次,為患者進行心理幹預101人,累計培訓醫療隊和當地醫護人員5015人次,實現了「病患救治打勝仗、醫療隊員零傷亡」的目標;國家衛生健康委15次刊發重慶醫療隊的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收到感謝信167封,感謝簡訊、視頻等492條;2支隊伍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獎;9名隊員獲得「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各醫療隊被中央、國家級媒體報導20餘次,重慶、湖北等地方媒體報導600餘次,反映了重慶醫療隊同心戰「疫」,不遺「渝」力的動人事跡。

重慶日報記者 李星婷

原標題:生命至上 白衣執甲 我為先鋒——陸軍軍醫大學和重慶市醫療隊支援武漢戰「疫」紀事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沙坪垻區長常斌慰問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家屬
    中國網2月1日訊 1月31日,重慶沙坪垻區委副書記、區長常斌帶隊慰問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員家屬,向他們送上新春祝福。副區長周紅玲參加慰問。常斌說,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48名援鄂醫療隊員沒有退縮,舍小家為大家,體現了軍人的擔當,期待他們平安歸來。醫務人員作為疫情防控的主力軍,堅守在一線崗位上,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提供了最堅實的保障。他們能奮戰在一線,離不開家屬的默默奉獻,希望家屬們照顧好家庭,讓醫護人員在前線安安心心工作。
  • 踐行初心使命 戰「疫」敢打硬仗 ——全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所屬隊員來自多家單位,後方各級領導牽掛抗擊疫情一線,積極開展為出徵隊員解難題、送溫暖活動。陸軍、海軍、空軍3所軍醫大學組織走訪慰問活動,確保把組織的關懷送到每名隊員家庭。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工作。全軍各級黨組織認真履行領導責任,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加強組織領導,把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抓落地。
  • 正式掛牌,三軍醫大更名陸軍軍醫大學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了解到,原第三軍醫大學正式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
  • 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回歸
      廣東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各隊啟程返粵,湖北、武漢等地總以最高禮遇送別。來時義無反顧,回時依依不捨!  一剪梅 ● 江門市援卾抗疫醫療隊歸家 醫護人員不顧危,軍民聯控,戰「疫」將贏。曙光已現好回歸,帶著疲勞,留下心碑。創作自述:喜聞全國各地支援湖北抗擊疫情的醫療隊紛紛返回原地。已連續幾天全國各地以及湖北、武漢的新增病例清零,抗疫已見曙光,勝利在望!
  • 「我們的名字是人民軍醫」——空軍軍醫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記事
    編者按中宣部近日授予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等10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們是「抗疫英雄」,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在這個英雄群體中,265名空軍軍醫大學的醫護人員赫然在列。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
    重慶市政府採購中心受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委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等有關規定,現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活護理服務委託管理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歡迎合格的供應商前來投標。
  • 三所軍醫大學450人奔赴武漢,你知道這三所軍校多牛嗎?
    近日,隨著新型肺炎來襲,據人民日報報導, 空軍軍醫大學(西安)、陸軍軍醫大學(重慶)、海軍軍醫大學(上海)三所軍醫大學以及其附屬醫院各150人,共450人除夕夜奔赴武漢,組建支援湖北地區應對新型肺炎的疫情醫療隊。
  • 一起來聽聽九歲女兒讀給戰「疫」前線媽媽的詩
    一起來聽聽九歲女兒讀給戰「疫」前線媽媽的詩2020年02月03日 13:35 來源: 新華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各地多支醫療隊連夜馳援湖北  在那個夜晚有無數的媽媽離開孩子、告別丈夫趕赴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來自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岑媛
  • 青海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醫療護理隊、省紅十字會救護轉運隊武漢戰...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役中,我省支援湖北醫療隊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勇當捍衛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先鋒隊突擊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到武漢第二天,我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立即召開全體黨員大會,一致同意向省衛生健康委黨組申請擬成立我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
  • 加油:武漢必勝,中國必贏!
            當年全國人民馳援汶川大地震,今日舉國力量援手武漢重災區!        中國人最要緊的是團結,管他是什麼生物戰基因戰!
  • 陳善光視頻連線平潭支援武漢醫療隊:實驗區人民以你們為驕傲
    3月3日下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陳善光在實驗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視頻連線平潭支援武漢醫療隊成員,代表黨工委、管委會和實驗區人民,向奮戰在武漢戰「疫」一線的全體醫療隊員致以崇高敬意、表示衷心感謝。實驗區領導蔡福勇參加。
  • 醫生手記: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全力戰「疫」情!使命必達
    2月3日凌晨三點左右大家安頓好住宿後,不顧疲勞,當天下午1:50立即舉行了山東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動員部署會,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部署會後進行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講座,為科學防控做好了理論準備,最後進行了重溫入黨誓詞,將思想和行動進一步統一到抗擊疫情的決策中來。
  • 全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及時劃撥和配套相應黨費用於慰問一線醫務工作者和黨員幹部,支持基層黨組織購買防控藥品等物資,補助受疫情影響遇到生活困難的黨員、群眾。陸軍、海軍密切跟蹤掌握駐湖北部隊和湖北籍官兵家庭矛盾困難及親人健康安危等情況,積極發揮雙擁機制幫助解決問題。前方打硬仗,後方送溫暖。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所屬隊員來自多家單位,後方各級領導牽掛抗擊疫情一線,積極開展為出徵隊員解難題、送溫暖活動。
  • 「我們的名字是人民軍醫」
    中宣部近日授予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等10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們是「抗疫英雄」,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在這個英雄群體中,265名空軍軍醫大學的醫護人員赫然在列。
  • 2021陸軍軍醫大學招考文職人員公告
    3、資格條件:具有招考崗位所要求的專業技術資格和職資格條件業資格。 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外,報考初級專業技術崗位,以及博士研究生報考中級專業技術崗位的,不作資格條件要求。4、身體條件:符合《軍隊聘用文職人員體檢檢查通用標準(試行)》規定的標準條件。比如,男性身高160cm以上,女性身高155cm以上;任意一眼矯正視力不低於0.8 (標準對數視力不低於4.9 )。
  • 安徽援助湖北醫療隊的故事:一支隊伍,兩場戰「疫」
    安徽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有300名醫護人員,其中醫生100名、護士200名,是我省單次出徵規模最大的醫療隊伍。他們先是戰鬥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後轉戰武漢協和西院重症病房,是我省八批醫療隊中唯一連戰兩場的醫療隊。
  • 三軍醫大正式掛牌「陸軍軍醫大學」
    據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了解到,原第三軍醫大學正式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
  •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毛青:總在第一時間奔赴疫情...
    【奮鬥強軍·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光明日報記者 劉小兵 光明日報通訊員 左勝男 文玉潔  56歲,36年黨齡,39年軍齡,這是屬於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毛青的人生數字;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