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為什麼我國騙婚的男同性戀那麼多?該不該結婚

2020-12-22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同性戀是指一個人在情感、性愛、心理和社交上的興趣,主要對象都是同樣性別的人,而且這種興趣並沒有從明顯的行為中表現出來。簡單來說,就是那些跟同性產生愛情、戀慕、性慾的人稱為同性戀者。

6月第一天,楊麗萍的得意門生水月與同性戀人榕榕的一組婚紗照在凌晨流出,隨後熱度逐漸上升,霸榜熱搜第一,同時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同性戀話題又一次重回大眾視野。

根據衛生部的一份調查顯示,我國15~49歲的男同性戀者約佔性活躍期男性人群的2%-4%,按這個比例計算,我國至少有1000萬名男同性戀者

此外,美國學者金西對人類性行為作了大量調查研究後推斷,基本上或完全只有同性性行為者比例佔了14%左右

1、同性戀,不是病

同性戀是指一個人在情感、性愛、心理和社交上的興趣,主要對象都是同樣性別的人,而且這種興趣並沒有從明顯的行為中表現出來。簡單來說,就是那些跟同性產生愛情、戀慕、性慾的人稱為同性戀者。

關於同性戀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相關理論,目前絕大多數心理學家、醫學專家和科學家認為一個人的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

同性戀者通常會對同性的人感興趣,對同性產生愛慕,對異性卻表現出淡漠甚至是厭惡;同性戀者對異性沒有性趣,不會主動和異性談情說愛,會用自己的行動來表示自己的性取向,比如會不自覺地對同性表示出強烈的好感,或者對同性表露出「欲望」。

2016年一名叫西西的大學生,發現在自己的教科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書中,將同性戀列入「心理障礙」中的一項,和窺陰癖成了並列關係,甚至有汙名化的病態定義表述。


同性戀在教材中被定義為病態行為,那就意味著同性戀要治,而且能治好、甚至要及時挽救

於是西西給出版社寫了一封信,指出課本中關於同性戀表述的問題,但是出版社和廣東省新聞出版總局都認為這件事沒有錯。於是西西將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後來,出版社修改了部分關於同性戀病態的表述,並做了一些補充作為回應。

和西西經歷類似的不僅她一個人,在2015年,中山大學女學生秋白也意識到了這點,她是「反對恐同教材」的第一人。她在大學生健康教材中看到了對同性戀汙名化的表述,後來她將相關機構告上了法庭。

但是她的起訴之路並不順利,最終三訴失敗了,而且她面對著來自父母家人的壓力,在對這件事奔走時,自己的隱私也沒有得到保護。大多數人仍然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病,是能夠被治療的。

2、同性婚姻合法化地區越來越多

隨著人們對同性戀的了解,越來越多人接受並認可同性戀者,甚至對同性婚姻也越來越開放。

2014年9月6日,有一組同性婚禮照片在我國社交媒體上得到上萬次的轉發,他們是時任英國駐上海領事館的總領事戴偉紳和美籍華人張志鵠,他們是第二對在英國駐中國大使館登記結婚的同性伴侶

讓他們更為驚喜的是,輿論對於他們婚禮的反饋,張志鵠說,網絡上有關的文章和討論大部分都是正面的,都是祝賀和鼓勵,說我們不正常或罵人的最多不到10%。

張志鵠感嘆中國人對同性戀觀念的進步,以及對同性婚姻關係的開放態度,他認為2006年和2014年真的變化太大了,現在不論是同性戀者還是異性戀朋友都為我們感到開心。


近一個世紀以來,同性戀在西方一向為社會所不容,但是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通過同性戀權利運動很大地改變了人們對同性戀的看法。在越來越多的國家,人們對同性戀也越來越寬容,這也是一個基本趨勢。

英國就是同性戀合法化的領跑者,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法律上承認了同性婚姻,這其中也包括了中國臺灣。

3、為什麼很多人歧視同性戀

不可否認的是,仍然有一部分人歧視同性戀。首先,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婚姻就是為了繁衍後代,他們認為同性戀婚姻違背了人類繁衍的需要

這一點在一些反對同性戀的國家中也比較明顯,比如歷史上缺少人口的國家對同性戀都是比較嚴厲的,但不缺人口的國家對同性戀的態度就比較寬容。

為什麼有些人會歧視同性戀,這其中還存在著對同性戀的偏見,有些人把生育當成了工具,把偏見認為是原則。同性戀在一些地方仍然被視作是一種疾病,認為可以被矯正。

比如在厄瓜多,將近有200個「同性戀治療所」,這些診療所通過非常野蠻的方式來矯正同性戀者,對同性戀者進行強迫矯正,使其遭受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為了逃離夢魘,很多同性戀者只能偽裝成自己已經被治癒。

事實上,同性戀者的性取向是由同性戀的基因決定的,不能通過後天來改變,也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美國心理學協會發表了一篇科學文獻表明:經過長期的實驗記錄表明,同性戀是無法被「矯正」的,一個人的性取向是無法改變的。

延伸閱讀:為什麼我國選擇騙婚的男同性戀那麼多?

在我國,有很多男同性戀選擇了騙婚,究其原因,主要是這個社會上對同性戀存在偏見和歧視,尤其是父母家人對男同性戀強烈的生育要求,認為男性必須要給家裡留下後代,否則會被認為是不孝。

很多男同性戀者無法承受家人巨大的壓力,便選擇了騙婚,似乎只要完成生育任務就能得到解脫。

但是,同性戀騙婚會給同妻帶來巨大的傷害,讓另一半完全淪為生育工具,而得不到任何愛情回應,對同妻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

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能尊重和寬容這個世界上的同性戀者,消除對同性戀的偏見。

互動:你贊成同性戀嗎?

參考資料

[1]《李銀河:對待同性戀問題的中國智慧》.環球時報.2015-05-25

[2]《超半數大學生對婚前同居、同性戀話題表示接受》.中國婦女報.2020-03-30

[3]《大學生舉牌反教材歧視同性戀》.南方都市報.2015-03-2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結婚40年我還是處女」:同性戀騙婚背後是2000萬同妻的悲劇
    同性戀不可怕,可怕的是騙婚的同性戀。他們迫於社會或家庭壓力,選擇隱瞞性取向和異性結婚,把對方誆騙進有名無實的婚姻軀殼中。而這些嫁給男同性戀的女性,被叫做同妻。她們從步入婚姻起,就註定是悲劇的犧牲品。看著妻子自責痛苦,男子依然堅持:永遠不告訴妻子自己是同性戀。被感染已經非常不幸了,還得帶著對丈夫的愧疚病逝,這多殘忍啊?
  • 為什麼同性戀就不該結婚?
    但其實也沒有那麼簡單,有的時候事兒還挺多。」李先生對中國的婚姻習俗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他告訴我們,其實婚姻表面上看是一男一女在一起生活,但人們結婚早已不是只為了一起生活,而是為了結婚。這麼傻氣又愚昧的行為,所有的人都玩的不亦樂乎,似乎大家都不介意在婚禮上暴露智商。 為什麼不介意暴露智商? 「因為婚姻這件事情本來就挺愚蠢的,現在異性戀們都走的太遠,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了。」李先生感嘆道。異性戀婚姻就像一棵千年大樹,極其穩固,但其中心早已被白蟻蛀空。
  • 夏威夷通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法案 有望提振旅遊業
    夏威夷通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法案 有望提振旅遊業 2013-11-14 09:01:44 來源:中國日報網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簡訊CD至106580009009 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12日,美國夏威夷州參議院以壓倒性的優勢通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法案。
  • 日《外交學者》:中國會讓同性婚姻合法化嗎?
    該報導稱江蘇省已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相關視頻截圖的內容說,江蘇已列入全國的試點計劃,暗示指出同性戀最終或許會在全國各地具有合法性。文章指出,由於中國主流媒體並未提及任何此類計劃,上述視頻截圖有可能是偽造的。許多網民推斷認為它是用Photoshop圖像處理軟體做出來的。然而,圍繞這些截圖引發的討論讓人們了解到網民們對同性婚姻的有趣看法。一位轉貼截圖的網民說,「我並不知道它是真是假。
  • 英媒:中國受理首例同性戀婚姻維權案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受理了該國首例同性婚姻案件,這被認為是中國同性戀維權邁出的一步。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7日報導,孫文林(音)起訴民政局,原因是民政局拒絕了他與長期伴侶的結婚申請。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灣灣是如何成為亞洲第一「彎」的?
    今天(5月24日)下午四時,臺灣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宣布禁止同性結婚是違反憲法。此舉使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區。根據大法官釋字第748號解釋,臺灣政府《民法》關於婚姻的規定排除了同性,這與臺灣政府《憲法》保障的人民婚姻自由及人民平等權相違背。因此有關機關應在兩年內,依大法官解釋的意旨完成相關法律修正或制定。這意味著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將更進一步。
  • 英媒:中國男同性戀首次起訴被受理,爭取婚姻權利
    英國路透社1月6日報導,原題:中國男同性戀首次起訴,爭取婚姻權利一家法院受理中國首例同性戀婚姻案件。這一決定被認為是同性戀權益所取得的進步。儘管同性戀在中國並不算非法行為,且大城市同性戀現象不斷增多,但同性婚姻仍不合法,同性伴侶也不受到法律保護。
  • 美國婚姻制度變天 一夫多妻制合法化?
    中國日報網7月3日電(信蓮) 據美國媒體7月3日報導,受到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鼓舞,有的美國媒體和民眾打起了讓一夫多妻制(或一妻多夫制)同樣合法化的主意,並引發熱議。美國最高法院日前宣布同性戀人婚姻合法。有信仰一夫多妻制的人因此深受鼓舞。
  • 對同性戀結婚合法化態度是什麼?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
    會議中,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同志就「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問題回答記者提問。8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建立發言人機制舉行第一次記者會。中國網 張瑞宇 攝以下是會議實錄:臧鐵偉今日在記者會上指出,我國現行婚姻法規定的一夫一妻制是建立在一男一女結為夫妻基礎上的婚姻制度,該規定符合我國國情和歷史文化傳統。
  • 同性結婚合法化投票的結果是什麼?性取向測試完,讓你大跌眼鏡!
    從百度搜索的指數來看,很多人對同性結婚在我國合法嗎、同性結婚合法嗎、同性結婚哪個國家合法、同性結婚提案2019等熱點問題比較關注。本文就針對這個社會問題,來做一些分享。 不過,據2019年社交媒體關於同性戀結婚的投票活動,以及同性結婚寫入法典的問題,只是參與度比較高,最終,中國什麼時候可以同性結婚,還得理性去看待。因為這畢竟涉及到中國千年文化傳統的傳承,而且,同姓結婚有什麼忌諱,會產生什麼樣的社會影響都是需要考慮的。那麼,同性結婚要合法了嗎?
  • 同性戀的存在怎麼解釋?性取向測試題告訴你真相!超準性傾向測試題,比哈佛性向測試,百合性向測試更準的性取向測試題測試類小程序推薦!
    同性戀專屬俱樂部這樣的地方在國外並不少見。相較國內,國外的同性戀環境要開放和輕鬆得多,並且沒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傳宗接代等壓力。國外的同性戀者或者獨身,或者與同性同居,或者與同性結婚,很少進入異性婚姻,所以也就少了一個極富中國特色的現象——同妻。如果說同性戀相對異性戀是弱勢群體,那麼在男同性戀周圍,有一個更弱勢更隱秘的群體,就是同妻。
  • 500萬人投票贊同:同性戀婚姻,終於在中國合法了嗎? - 雷科技
    (網友甚至舉出了身邊朋友被騙婚的經歷)  3. 接受同性婚姻是世界多元化的一部分。  3   在這麼多聲音中,果果也看到也有部分網友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這麼多重大問題不去研究和討論,在網上當鍵盤俠吵得不可開交,有意思嗎? 果果的回答是:有,而且非常有必要。 首先,同性戀現象是一種事實,我們不能對事實視而不見。
  • 丈夫隱瞞同性戀取向騙婚,妻子怒至法院要求離婚和賠償獲法院支持
    張方覺得豆豆不嬌氣不鬧事,也是滿意的,於是相處半年多後,也就是2017年6月,兩人攜手在親友們的祝福聲中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但婚後,王豆豆驚訝的發現,張方一直很忙,經常以各種理由忙的夜不歸宿。即使有限的在家時間,也以身體很累拒絕夫妻生活,兩個多月過去了,王豆豆還是處女身。在共同生活過程中,豆豆還發現丈夫行為異常,與同性朋友之間有種說不出來的親暱關係。
  • 為啥中國出不了矽谷?那是我國人民對同性戀的態度太保守
    雖然《夜讀》有點八卦,卻是一個有節操的欄目,你覺得我會告訴你蒂姆·庫克本人就是矽谷的同性戀大boss麼?會告訴你當年馬克·扎克伯格的創業小夥伴已經和他的老公結婚了麼?統統不會,今天我們要談個嚴肅的話題:矽谷的同性戀平權運動。許多人只知道時尚圈是「十男九GAY」,卻不知道在科技圈,同性戀的比例也不小。
  • 填補了華語片空白,2018年臺灣電影最大黑馬怎麼就三觀不正了?
    據統計,早在十年前,我國的同妻數量就已經超過了1600萬。同妻,即指男同性戀的妻子。她們忍辱負重、委曲求全,不僅夫妻生活得不到滿足,還要默默承受來自家庭暴力、性病和愛滋病的威脅。而且根據社會學家的數據,在我國,有80%以上的男同性戀者會選擇結婚。其中超過9成的同妻在「婚姻」中遭受過家暴,包括肢體暴力和冷暴力。但受困於社會輿論和傳統觀念的限制,大部分同妻都不敢聲張自己的遭遇,甚至還於常年的壓抑生活中患上了心理疾病。
  • 美國同性戀老人相伴72年後結婚 中國會允許同性婚姻嗎
    近日,媒體紛紛報導美國一對同性戀老人相伴72年後結婚的新聞。同性戀老人相伴72年後結婚的故事發生在美國艾奧瓦州。據新華網報導,91歲的維維安·博亞克和90歲的艾麗斯·杜比本月6日完婚,她倆在少年時代相識,此後相伴72年。過去,受法律限制,兩人始終沒有舉行婚禮。艾奧瓦州2009年批准同性婚姻後,相伴72年後這對同性戀老人決定結婚。
  • 中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什麼時候能實現呢了解其立法空白的原因
    中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什麼時候能實現呢?隨著美國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中國社會各界也開始思考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問題。那麼,為什麼中國對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立法卻一直空白,連提上日程的動向都沒有?同性戀親友會的一位家長是省級人大代表,他說今年當地召開的人大會上,他發言說想要提關注同性戀人群的生活狀態的提案,然後,領導就找他談話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一:民意是基礎,中國民眾對同性婚姻的支持率還很低。
  • 這年頭女人都找女人結婚了,單身漢該怎麼辦?
    其實同性戀的問題在其他地方早就引起了注意,並且有地區是合法的。在1989年10月1日,丹麥成為第一個認可同性結合,允許同性伴侶進行登記的國家。放眼全世界,已經有26個國家全境同性戀婚姻合法了,美國部分州合法,但是在亞洲沒有一個地區開放同性戀婚姻合法。
  • 熱點|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戀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該事件推動了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在臺灣中小學的實施。這項《性平法》倡導的反性別歧視教育在臺灣校園推行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數據顯示,此間成長起來的臺灣年輕一代對於同性婚姻的接受度更高——臺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今年稍早時公布的《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顯示, 2015年認為「同性戀者也應該享有結婚的權利」的同意與反對者比率各為59%、41%,而且高等學歷、年輕族群的支持率更高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