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永遠無法達到光速(內含中文視頻)

2021-01-07 天文在線

視頻版權 :Kadi Runnels; 字幕翻譯 :天文志願字幕組(有錯誤的地方望各位指出)

解說詞

(翻譯:天文志願字幕組,若有錯誤,歡迎指出)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已經被物理學界所公認為最成功的理論之一

就目前的理論來看,都難以證明狹義相對論是錯的

然而,為了弄清楚狹義相對論

我們必須絞盡腦汁通過思想實驗來理解

光的波動、非同時性和移動觀察者等概念\N來接受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理論邏輯

所有這些迷惑不解的概念,\N請您觀看下面的關於狹義相對論的思想實驗

我的目標是讓你更加

直觀的了解狹義相對論,而絕不採取繁瑣的數學公式。

那,讓我們開始吧!首先,讓我們從伽裡略相對性原理開始,\N這個理論所說的是一切力學規律

在所有慣性系中是等價的。換句話說,如果力學系統中所有有關元素

被給予相同的的速度和方向的激勵

那麼這個系統的的運動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在後文中,激勵的概念將十分重要。基於此,

假設在一個參考坐標系中,加入了推力作為激勵

想像在你的靜止車道上垂直投擲一個球,它會正常直線下落

現在想像假設你和小球都在一輛\N以60英裡每小時的速度向西行駛的車輛中

從地面上看,如果你向上拋起小球,它在向前運動的同時

還會以60英裡每小時的速度向西運動,呈弧線下降

那麼,如果我問你看到的小球是什麼狀態呢?你會很迅速的告訴我說

就和平常靜止時一樣落下啊!沒什麼特別的

顯然,正是由於對稱性,我們才能做出這種假設

這個關於伽裡略相對性原理的例子告訴我們

力學定律在慣性坐標系中是等價的

實際上,地面參考系就是地球表面,它以幾千英裡每小時的速度

繞著地軸轉動,也繞著太陽公轉

甚至整個星系也是繞轉的

所以所有的慣性參考系都是遵循這一規律的,換句話說

沒有任何辦法可以確定你在絕對意義上的靜止或運動

只有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才有意義。這就叫做

相對性原理

好的,現在我們花幾分鐘來簡單說說

電磁波

電磁理論描述了存在於電荷、電流、磁鐵和光中的

固有規律

在19世紀,人們認為電磁場中的電磁波

與物理學中的波的形式是等同的

沒過多久,電磁波就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來了

並且證明了光波也是電磁波的一個特定頻率段的分支

電磁波的傳遞會產生電磁場

光波的傳播速度可以達到

30萬公裡每秒。

這就給伽裡略相對性原理理論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為了說明清楚

我們將採用水波模擬光波\Nan analogy—water waves.

假設你在一個湖裡划船,你丟一個壘球到水裡

濺起的水波紋會呈圓環狀

向四周漫去。水波紋會使你覺得好像隨著水波在動

當你在水波中心,你可以通過丟出壘球確定你是否處於靜止狀態

觀察你是否還處於水波紋中心

來確定你是否在運動

如果此時你移動了,你會發現你離水波環中心遠去

你沒有待在圓環的中心

我們做這個實驗來確定你是運動還是靜止狀態,\N似乎是與相對性理論相悖的

但請記住,你只是根據水波這個參照系

來定義你的運動

所以,根據這一觀點,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思路來研究電磁波和光

那就意味著人們可以

通過測量光波來判斷我們的運動

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曼徹爾森和愛德華.莫理做過這樣的實驗

他們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物理運動

都遵循這個定律,一年中有好幾次地球的運動速度超過了60公裡每秒

這個實驗顯示了之前的理論是存在問題的,電磁場並不像

湖水實驗一樣擁有穩定的背景

相反,電磁場和其他場一樣

這也意味著每秒30萬公裡的光速是一成不變的

即光速恆定理論

但是,這怎麼和伽裡略相對理論契合呢?

伽裡略的相對論說如果伽裡略在以1000公裡每秒的速度向你移動

同時他還向你照射一束速度為30萬公裡每秒的光

那麼那束光將是以30萬零1000公裡的速度達到你身上

這與與光速恆定理論相悖

這與倡導理論物理學的科學家亨利·龐加萊、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亨德裡克·洛倫茲,\N甚至建立時空新理論的數學家赫爾曼·閔可夫斯基的理論都大相逕庭

無論如何我們都認為沒有慣性參考系沒有優劣之分

光速在所有慣性坐標系中是恆定的理論正確的

拋開愛因斯坦和落倫茲的最初想法

假設每個人都在宇宙的中心。不,實際上\Nthe fact that everyone thinks they are in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No, really — all

所有的觀察者都假設呆在光源發出的地方,也就是光波的中心

並且不受光波移動的影響

這個方法是替代伽裡略相對論的狹義相對論之父提出的

所以我們需要證明相對性原理與光速恆定理論的相稱性

讓我們重溫一下落倫茲和愛因斯坦發現的落倫斯坦相對論

相對論的理論模型是需要建立在一個任何點和

任何方向本質都相同的幾何結構。在數學定義上

有三種這樣的幾何結構

我們先看看一個不滿足這一特性的幾何結構

在立方體中,不是任意兩個點都具有相同的特性。\N比如,這兩個點幾何特性相同

但這兩點不同

適合這一理論的是平面。因為平面的定義是無限大的

所以平面上的任何點都可以作為平面的中心

再就是球體。如果這是個足夠圓的理想的球體,任何點

都可以看成是球面一定意義的中心或者極點

在以上兩種幾何結構中,每個點的本質的一樣的

第三個,也就是最後一個,卻不太像前述的三種幾何結構

我們在三維空間裡也不太好描述它。它叫做雙曲性平面

我們會用它來幫助理解相對論

讓我們看看,均勻的平面代表伽裡略相對論

而雙曲性平面代表落倫斯坦相對論

那麼\NSo here we go…

想像一下一個轎車以一定速度在一片空地上行駛

依據牛頓力學觀點,轎車可以以任意速度向任意方向行駛

轎車可以看做是蜂窩狀網格平面的一個點

從一塊移動到另一塊比如說10英裡需要一個激勵,

記住,激勵就是進入一個新的參考系下的一個力

這個圈上的每個點在不同方向上,都是每小時10英裡的速度

這個圈上的點會呈現出每小時20英裡的速度

這個蜂窩狀網格平面遵循伽裡略相對論原理。\N注意沒有哪個蜂窩片是特殊的:我們可以隨便移動

使得任何一個蜂窩片都可以成為中心

仙子,我將要闡明以下事情:沒有什麼物體的移動速度可以超過光速

轎車移動的速度就是這些圓圈標明的速度

比如,這個點表現為1/2光速

如果你把這個圓圈想像成你的餐盤,\N在上面以任何速度運動的物體都可以

看做是在圓圈上運動的上千個原子的集合

那麼,新的網格狀片狀組合看上去像這樣。重要的是你要理解

這些塊越靠近邊緣越細小。每塊都擁有相同能量的激勵

但是尺寸越靠邊越小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永遠無法超光速。如果要加速

你需要一個確切的激勵,移動到下一塊片區。但是當你接近光速時

每個片區以同樣的激勵能量,但是能帶動的距離越來越小

所以光速除了是一個有限的每秒多少米數據外

也是你到達某一地的極限速度

所以當你比較這兩個網格狀平面的時候,\N前一種表現的是伽裡略相對論

速度是增加的,每個片區增加激勵或改變是相同的

和你觀察的參考系無關

在表現落倫斯坦相對論的網格平面中,每一塊片區都增加相同的激勵

但是它完全取決於你觀察的角度

如果你站在遠處觀看,激勵和片片會顯得很小,但是如果你站在

中心或者近處看,它卻顯得很大。

從視覺上,你可以想像網格會被像這樣從一個圓圈

向另一個圓圈移動,所有的片區壓縮在一起

他們分布開來,佔據整個空間

所以,每一個片區都可以作為它自己的中心

那麼,每個片片上看到的光速都是一個環繞它自己的圓環

現在你也許明白了,在洛倫茲斯坦相對論中,\N每一個觀察者看到的光都是

從他們輻射出去,不論觀察者處於任何運動狀態

觀察者都是看到這樣一個完美圓環

還有一件事需要提一下,\N那就是伽裡略相對論與洛倫茲相對論是相近的

只要速度很小。比如,1000個原子直徑圓環所呈現的

人類運載工具的典型速度是很難被扭曲的

當它接近光速的時候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給大家呈現了一個嶄新的

關於空間和時間的畫面,這比許多經典物理界理論

更深刻和成功

我希望我能持續關注關於時空和能量的話題

但現在還太早

但願我已經給您一個關於狹義相對論的淺顯認識,藉此希望您能了解

為什麼不能超光速

我也歡迎任何對狹義相對論話題感興趣的朋友,關注視頻製作者M.C. Esche的節目woodcut Circle Limit III

了解更多有趣話題

我的下一個視頻將在Schrdinger發布\N(觀看更多中文天文視頻歡迎關注weibo天文在線)\N【也歡迎您加入我們字幕組,私信koukou零度星系(南充)】

天文在線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是怎麼知道光速無法超越?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靜止
    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靜止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向人類陳述了一個事實,他告訴我們,光速是這個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僅能接近、無法超越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該理論是人們認識宇宙的基礎,也是科學家們普遍認同的理論,愛因斯坦的思想還表明,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均以一個固定的速度在時空中運動,該速度名為光速,或許你會感到這種觀念十分怪異,實際上這也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無法觀側到相對論效應的原因。
  • 光子是用什麼「動力」瞬間達到光速的?
    但是,我們知道,宇宙中信息、物質、能量的最快傳播速度是光速,這是光傳播的速度(真空中約為3*10^8m/s)。但是並沒有什麼給光加速,為什麼光的速度就可以這麼快呢?
  • 為何人類無法達到「光速」?用「相對論」中的公式告訴你答案
    為何人類無法達到「光速」?用「相對論」中的公式告訴你答案目前「光速」是我們人類科技的一個「瓶頸」,無論科學家們怎樣努力,都始終無法把任何物體的速度加到光速,只能讓它們的速度達到光速的99.99999……%,始終無法跨越最後那0.000……01%的鴻溝。仿佛光速是我們「三維空間」當中的一個法則,是我們三維科技的「天花板」,始終可望而不可及。
  • 光速飛行會看到什麼?人類能達到的最高速度是多少?我們能達到光速嗎?
    我們不僅看不到這種奇怪的場景,而且本身來說,有質量的物體也無法達到光速,因為根據狹義相對論的說法, 有質量的物體速度越高,它所包含的能量越大,越接近光速,它所包含的能量會接近無窮大;雖然我們無法達到光速,但是並不妨礙我們想像達到光速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什麼?發表在《物理專題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就對達到光速以後看到的場景做了描述:
  • 達到光速的方法很簡單,但很難辦到,還有為什麼不能超光速
    我們研究速度,不斷的給物體增加速度,但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最高速度就是光速,每秒可以行走30萬千米,這只是近似值,實際上是達不到的。在目前的理論上,光速不可超越,也不會被減速,它的傳播速度只與傳播介質有關。自從光速最高原理產生以後,各種超光速的說法不斷出現,因為速度有上限了,打破極限是人類的本能,不管能不能打破極限。
  • 中子星每秒轉速達到上千轉,速度超過光速了嗎?
    說中子星轉速超過光速的人是把中子星看得太大了。中子星其實是一顆很小的恆星屍骸,其轉速再快,也超不過光速。中子星一般半徑約10公裡,也就是20公裡左右的直徑,周長也就是60幾公裡,每秒鐘轉1000圈也就6萬多公裡,怎麼會超過光速呢?
  • 既然電子的速度不能達到光速,那為什麼電流的傳導速度卻是光速?
    答案就是光速。我們都知道,電流是電子的定向移動產生的,電子雖然很小,但是它還是有質量的,現在的科學家們已經計算出了電子的質量為 9.10956 x 10^-31 千克。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提出一條物理學的鐵律,即凡是有質量的物質都不可能達到光速,迄今為止,這一鐵律都未曾被打破過。
  • 光速為什麼是宇宙最快速度?如果能超越光速,會發生什麼變化?
    光速為什麼是宇宙最快速度?如果能超越光速,會發生什麼變化?自從人類開始大力發展科學,就一直有一個充滿野心的夢想,那就是實現星際旅行,在一些科幻電影裡面做一點都有體現,但是想要真正的實現星際旅行,我們就要達到宇宙的最快速度,根據目前科學的定義,光速是目前宇宙當中的最快速度。達到了30萬公裡每秒,可是人類目前最快的速度也不過72萬公裡每小時,也就是深入太陽日冕層的帕克探測器。
  • 為什麼沒有東西能夠超過光速?
    你可能會以為,要想達到每秒鐘30萬公裡的速度,只要增加所施加的能量就可以了。但我們發現,電子是不可能達到那麼高的運行速度的。貝託齊的實驗顯示,增加能量之後,電子的運行速度並不會簡單地成比例增加。到了後來,就算施加了大量能量,電子的速度也只能加快一點點。這一速度會不斷接近光速,但永遠無法真正追上光速。
  • 為什麼不能超過光速?科學事實和理論分析給出了答案:光速是極限
    但我們永遠不知道它們是否能跑完那段距離。畢竟,在如此長的一段時間內,它們很容易與某個宇宙物體相撞,而且它們發出的信號將在大約十年後停止到達地球了。那麼,為什麼它們不能以光速發射信息,或者為什麼它們不能在太空運動中發展成這樣的速度呢?首先,讓我們看看在物理學中,為什麼光速是一個常數?為什麼任何物理物體的運動速度都無法越過它呢?
  • 1克物質達到光速要多少能量
    人們測得的光速是299792458米/秒,宇宙中所有有質量的物體都是無法超過這個速度運動的,但是人們始終不信邪,雖然現實做不到,但每天我們依舊可以看到許多試圖打破光速不可超越這一結論的實驗構想出現。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些思想實驗為何也做不到突破光速。
  • 中子星的重力是地球7000億倍,從上面掉下,能達到光速嗎?
    引言:愛因斯坦對於光的研究表明了人類在理論上是無法通過主觀能動性來達到光速,這是對人類速度最大的限制。既然人類怎麼主動也無法達到光速,那麼讓物體自己在一顆具有足夠強重力的星球上做自由落體運動,它能夠達到光速嗎?
  • 以接近光速相向或背向而行的兩物體為什麼相對速度不是兩倍光速?
    其實相對論也有一個速度公式:把數帶進去一算,你就會發現,約等於15m/s,和牛頓理論算出來的是一個數,但是其實還有微小的差異的,這個差異在小數點後15位,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感覺在宏觀低速下,牛頓理論精確無比的原因,這位這個誤差,比絕大多數的儀器都還要小。
  • 為什麼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的光速不能被超越?
    在宇宙中,物體(能傳遞信息)最快的速度是光速,而且物體速度在光速的情況下,會發生很多神奇的事情,比如物體的速度達到光速,時間就會停止,按照狹義相對論的說法,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光速,只能逼近光速,更是不可能超光速。那麼速度的上限就是光速了嗎?
  • 相對論光速系列總結篇:光為了與眾不同,為何如此拼?
    光這個又古老又神秘的東西,實在是隱藏了太多秘密,接下來相對論繼續給出了第二個關於光速反常識的結論:光速是所有物體運動速度的上限。為什麼物體的運動速度的上限呢?我在《為什麼物體的速度無法超過光速?光又為什麼能達到光速?》裡給出了答案,並且提前給出了運動物體的質量公式。
  • 引力波和輻射(內含中文視頻)
    NI know we』ve been talking about gravitational waves quite a bit here on the Guide to Space,在幾集之前我暗示過引力波很有可能用來探測合併的中子星你知道 一旦更加靈敏的儀器上線 物理學家就會調試它們好吧 在提到這之前物理學家們就已經探測到了現在很滑稽得成了過時的視頻
  • 光速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什麼?
    那光為什麼會這樣擁有這樣的速度?它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光不需要動力,基本粒子天生就擁有光速,而光沒有靜止質量,它沒有被希格斯場所減速,而其他基本粒子因為擁有靜止質量,因此被希格斯場所減速,所以達不到光速。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光速還能摧毀恆星?光速究竟有多快,一光年又有多遠?
    愛因斯坦相對論指出當一個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其能量也在增加。當無限接近光速時,物體的能量也可以達到無窮大。假如一顆子彈以光速撞擊地球,那么子彈也能夠摧毀整個地球。甚至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也會在光速的衝擊下崩潰成碎片。在《三體》中摧毀恆星的就是這樣的「光粒」打擊。光速究竟有多快?一光年究竟有多遠?
  • 如果人類速度達到光速,心跳頻率還是60-100次左右嗎?
    首先,人類不可能達到光速(絕對速度),那麼就假設十分接近光速!如果你一十分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你的心跳還是每分鐘60下左右嗎?或者你的心跳接近停止?都對,又都不對!為何這樣說?很簡單,要看相對誰,也就是說相對哪個參照系!
  • 光速是怎樣測算出來的,為什麼光速不能被超越?
    眾所周知,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我們的討論範圍不包括量子力學)。光速在真空中傳播每秒鐘約30萬公裡(299792.458km/s),太陽光以光速傳送到地球需要大約8分鐘的時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他的相對論裡提出光速是不可以超越的,那麼為什麼光速不能被超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