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超過光速?科學事實和理論分析給出了答案:光速是極限

2020-12-16 悟空科學世界

1977年,美國航天局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目的是為了探測星際空間,在40多年裡,它們飛行了數百億公裡。根據研究人員估計,第一個光年裝置將在大約四萬年後被淘汰。但我們永遠不知道它們是否能跑完那段距離。畢竟,在如此長的一段時間內,它們很容易與某個宇宙物體相撞,而且它們發出的信號將在大約十年後停止到達地球了。那麼,為什麼它們不能以光速發射信息,或者為什麼它們不能在太空運動中發展成這樣的速度呢?

首先,讓我們看看在物理學中,為什麼光速是一個常數?為什麼任何物理物體的運動速度都無法越過它呢?

光速是如何變化的?誰證明了這一點?

在歷史上,伽利略和胡克等著名科學家認為,光子在太空中的運動速度是絕對最大值,是終點,而且所有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能逾越光速;但約翰·克卜勒、笛卡爾則認為,光速是無限的。事實證明,伽利略和胡克的理論是正確的。

1676年,丹麥科學家奧拉夫·羅默有史以來第一次估計了光速,而且估計值與光速的真實值比較接近,即:220 000公裡/秒。後來,隨著對光的研究,人們對光速的數值有了更精確的估計。例如,科學家詹姆斯布拉德利,利用光的畸變這一原理,證明了光速的有限性,並計算出這一數值為308 000 km / s。

在19世紀,法國科學家阿曼德斐索在實驗室中得到了一個比較準確的光速值,即:313,000公裡/秒。1950年,根據某種原理,來自瑞典的科學家貝奇斯傳德也測得了一個光速值,即:299 793.1 km / s。

再後來,隨著具有穩定輻射頻率的雷射光學裝置出現後,它能記錄光子的準確速度,即:299 792 458 m / s。但是,這是一個極限值,即使到今天,有了足夠的先進科學技術,我們也不能逾越這個值,那麼,在理論上,我們能突破這個速度的極限嗎?

如果你以光速移動會發生什麼?

今天,人們提出了一個假想,就是去發明一種扭曲引擎的裝置,這種裝置的作用能使物體在太空中的移動速度比光快,注意這種想法的依據是在於空間幾何的扭曲。但是,對於飛船本身而言,這種變形不會受到暗物質某些動力的影響,這種效應被稱為「阿爾庫維耶雷泡沫」。當然,這一切也只是個構想罷了。

時空

根據時空連續體的物理模型,我們得知,宇宙中所有存在的物體都處於一個坐標系中。其中一個軸為時間,另一個則為運動速度。同時,我們還需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所有人都在不斷地運動著。

時間可以表示為一條有分界線的直線,代表過去和未來的時間。打一個很形象的比方:想像一下,你正駕駛一輛汽車,突然間剎車失靈,這時你能控制的只有方向盤,也就是說,你能控制汽車在一個巨大的物體上的運動,甚至假設在一個無窮無盡的軌道上運動,這就叫「時間」。你既不能加速,也不能減速,更不能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唯一做的是,就是正確地處理和避免在這條直線上無休止的障礙。

當然,許多科學家認為,在時空連續體中可能也會有例外,比如「蟲洞」。這是一種隧道,通過它你可以在空間和時間上立即移動。實際上,它們的存在尚未得到證明,也許是因為它們不穩定,也許有尺寸太小。但是,根據「狹義相對論」和「時空模型」中所描述的細微差別,我們的宇宙某些部分是可以相互連接在一起的。

注意,在地球上模擬蟲洞是不可能的,因為能量不夠。順便說一下,這種細微的差別也不能超越光速。

速度更快,質量更大,能量更多,時間更短

讓回到剛才提到的坐標系,一個軸是時間,另一個則是空間速度。研究表明,隨著速度的增加,物體的運動時間將變慢。

對此,愛因斯坦描述了這個驚人的現象,並給它命名為「相對論時間膨脹效應:

如果在A點放置兩個同步運行的時鐘,我們將其中一個以恆定的速度沿一條封閉的曲線移動,直到它返回A(需要記錄時間),那麼當它到達A時,這時鐘的時間將落後於保持靜止的那個時鐘………。

事實證明,不能超過光速運動。

下面說說超光速運動,它的不可能性與物體質量對運動速度的依賴性有關。如果你把最簡單的粒子加速到光速,那麼它的質量將增加到無限大。如我們從物理課上所知道的那樣,要確保一個大質量物體能運動的話,那就需要大量的能量。然而,在地球上我們還找不到這樣一個大能量的來源。

那麼,為什麼電磁輻射中的粒子能以這樣的速度運動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光子沒有質量,也沒有電荷,就像所有無質量粒子一樣。除了光子之外,我們現在還知道其他兩種沒有質量的粒子,即:引力子和膠子。

相關焦點

  • 光速是怎樣測算出來的,為什麼光速不能被超越?
    眾所周知,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我們的討論範圍不包括量子力學)。光速在真空中傳播每秒鐘約30萬公裡(299792.458km/s),太陽光以光速傳送到地球需要大約8分鐘的時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他的相對論裡提出光速是不可以超越的,那麼為什麼光速不能被超越呢?
  • 為什麼要用光速衡量宇宙,超光速1萬倍的量子糾纏豈不是更合適?
    以目前的宇宙學理論,我們的宇宙直徑大約為920億光年,這就顯得我們用光年衡量宇宙有點吃力,因為光年在宇宙尺度下顯得極其微小。我們之所以用光速衡量宇宙,並不是由於光速是最快的速度現象,而是因為光速是最快的信息傳遞的速度。
  • 為什麼物體運動不能超過光速?世界的因果律會瞬間土崩瓦解?
    在這個全新的理論中,宇宙中的一切物體的運動速度被規定都不能超過光速。這個和過去的物理學格格不入,甚至有些蠻橫的規定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以及為什麼物理學家對超光速就那麼諱莫如深呢?不過如果我坐上一個0.5倍光速向前運動的火箭,我看到電筒的光還是以光速向前運動,而且沒有上火箭、靜止著站在地面的其他觀察者看到的光也是以光速向前運動,這就實在是太奇怪了。二. 實驗與兩大基本假設在電磁學理論剛出來的時候,物理學家們對光速不變這樣的推論其實是拒絕的。這太違反直覺了,一定是電磁學理論在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 從多高的地方落下,物體的速度才會超過光速?
    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物體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因為會有一個質增效應,接近光速時質量趨近無限大,因此無論怎麼加速都不能讓它再加快一點速度!但有網友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天體的引力和它們的質量成正比,質增效應導致引力增加,物體靠近速度會更快,如果有一個足夠大引力和無限遠的自由落體距離,物體會超過光速嗎?
  • 這些速度都比光速快!但為什麼不違背相對論?
    學過物理學的同學們,心中都有一種默認的「真理」:那就是宇宙的速度極限是光速,沒有任何速度可以超光速!前有麥克斯韋的方程組暗示著光速不變,中間有邁克耳遜莫雷實驗給予的實驗支持,最後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提供的理論驗證。可以說,在現代人的心中光速不變是亙古規律,光速極限也是永恆概念!
  • 量子糾纏的速度超過光速了嗎?答案顛覆認知!
    但其實大家都誤解了,光速不可超越只是信息傳遞不可超過光速,而與之無關的現象超過光速則並沒有什麼問題,那麼為什麼不能超過光速,又有哪些超過光速的現象,不妨來盤點下!為什麼不能超過光速?當然洛侖茲的解釋是令人信服的,但很可惜他仍然在死守以太的概念,儘管當時已經對於光速呼之欲出,但洛侖茲失之交臂!洛侖茲在1899年和1904年對洛侖茲變換做了補充和修正,並且在1904年以論文《以任意小於光速的系統中的電磁現象》中的洛侖茲變換已經非常接近於現代的洛侖茲變換概念!
  • 為什麼量子糾纏超越光速至少10000倍!但卻不違背相對論?
    為什麼量子糾纏超越光速至少10000倍!但卻不違背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指出,光速是不可超越的,也就是說,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但是為什麼量子糾纏超光速至少10000倍但卻並不違背相對論呢?狹義相對論的速度極限僅指物質的運動。如果某種速度現象不是物質的運動,沒有相對論的約束,有可能超過光速嗎?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不是物質運動的速度,相對論就不會產生約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科學家得出量子糾纏超過光速的絕對結論,但它得到了許多權威人士的支持。瑞士科學家最近表示,他們已經在實驗中證明,糾纏亞原子粒子之間的信號傳輸速度遠遠快於光速,達到光速的一萬倍。
  • 達到光速的方法很簡單,但很難辦到,還有為什麼不能超光速
    不僅如此,速度還關係著人類探索宇宙的事業,就像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等等,如果我們達不到這些速度,就不要談什麼探索了,只能通過望遠鏡觀看星空而已,而人類很容易被眼睛欺騙,更何況離我們那麼遠的事情,所以,如果我們的天文學和宇宙學只是建立在天文望遠鏡上的話,那是沒有意義的。
  • 為什麼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的光速不能被超越?
    有人就想到了相對速度,假設有一個點,以這個點為起點,兩個物體向相反的方向運動,以其中一個飛船作為參考系,根據牛頓力學中的速度疊加公式另一個飛船相對於這個飛船的速度就是兩倍飛船的速度,如果飛船的速度超過一半光速,那麼他們的相對速度不就超過光速了嗎?超過光速後,時間不久倒流了嗎?
  • 還認為光速最快?科學家發現兩種速度,比光速快上萬倍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也可以在介質中傳播,其傳播速度就叫做光速。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當屬真空中的光速,約每秒30萬公裡。這一點在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驗證出來的「光速極限」理論中也有所體現,而且該理論從20世紀初到現在一直未被推翻。期間,科學界也一直在努力地探索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只是沒有取得任何的突破而已。
  • 為什麼沒有東西能夠超過光速?
    想像一下,你正在朝一扇門走過去,每次走的長度都是你現在和門之間距離的一半。嚴格來說,你永遠也走不到門跟前,因為每走一步之後,你和門之間仍然存在一定距離。貝託齊的電子加速實驗遇到的也是類似的問題。但光也是由一種叫做光子的粒子構成的。為什麼這些粒子就能達到光速,電子之類的粒子就不行呢?
  • 到底是光速快還是人的思維快?思維的速度是否超過光速?
    我們經常說宇宙的速度極限是光速。那有沒有比光速還快的速度現象?如果對量子力學有了解的讀者,會異口同聲地說:量子糾纏。那量子糾纏比光速快,到底對不對?答案是既對也不對,要是看限制性語境。如果你只是問,宇宙中存在比光速還快的速度現象嗎?那答案是量子糾纏,且毫無爭議。注意這時候問得只是速度現象。如果你問信息和能量的最快速度現象可以超光速嗎?那答案就是:沒有。光速依舊是信息和能量傳遞的最快速度。
  • 時間和光速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越接近光速,時間越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表明,時間的流逝速率會隨著速度的增加而變慢。速度的極限是光速,速度越接近光速,時間越趨於靜止。那麼,時間和光速之間存在什麼關係?不過,相對論禁止宇宙飛船的速度加速到光速。如果假設速度足夠接近光速,比如光速的99.999…999%,飛船上的時間也可以過得非常慢,近乎於停止,上述假設的情況仍然還是成立的。不同參照系中的時間流逝速率不是完全相同的,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光速不變原理,時間和光速之間確實存在某種意義上的關係。
  • 為什麼引力波會以光速傳播?
    為什麼重力的速度,你可以想像它可以取任何值,必須與光速完全相等?也許最重要的是,但我們怎麼知道?想像一下,如果突然使出終極宇宙魔法,讓太陽消失,會發生什麼。如果這樣你就不會看到天空變暗8分20秒,這是光從太陽到地球大約1.5億公裡所需要的時間。但萬有引力不一定是相同的。
  • 從牛頓力學到分析力學看量子態坍塌是什麼?為什麼光速恆定?
    對於任何經驗,人類其實都可以發明出無數種理論工具來對原經驗的加工放大,理論僅僅是人類意識工具化的結果,但是幾乎99.9999999999999999999999%的人都會把工具本身的「構件」當作真實的存在,並且還會向其他人解釋這些構件為什麼存在,以怎樣形式的存在。
  • 兩艘飛船接近光速相對飛行,它們的相對速度會超過光速麼?
    我寫文章有一條主線,會慢慢由淺入深的講一些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東西。但是,中途如果有一些讀者問的非常多,而且很有代表性的問題,我也會單獨寫一些文章來專門解釋。我公眾號裡也有一個專門的素材用來歸類這些不同的文章,既有講科學基礎方法論的,也有介紹相對論主線的,還有各種常見問題和相對論周邊的,希望到時候能夠形成一個相對論的文章生態圈。
  • 光速每秒是多少公裡,它的動力來源於哪裡?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非常的好奇,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科學家給出的猜想!如果有人問你,物體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光速,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由靜止質量的物質它的速度只能夠無限的接近光速但是沒有辦法到達,原因就是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它的質量也會達到無限,這個時候要推動物體也需要無限的能量,既然物體的速度沒有辦法達到光速,那麼宇宙中是不是存在光速運行的物體,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這種物質就是我們每天都會見到的光,對於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 光速為什麼被限制為30萬公裡/秒,而不是10萬或100萬,或無限?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過去,光的速度被認為是無限的,無論距離多遠,光總是能夠瞬間到達。但後來的一系列實驗表明,光速並非無限,只是非常快。通過測量可知,光速為30萬公裡/秒。自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之後,人們認識到,雖然光速不是無限快,但這個速度卻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任何物體和信息的傳播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那麼,光速為什麼會被限制為30萬公裡/秒,而不是10萬公裡/秒或者100萬公裡/秒?為什麼光速剛好就是速度極限呢?
  • 如何論證宇宙極限速度?用光速的真空速度能代表光速是最快的嗎?
    宇宙確實擁有極限速度,不然粒子無法凝聚就不會存在物質而失去宇宙的存在性。我們目前沒有發現比光速快的質量物質。光是質量最輕的物質,除非你有證據找到比光快的物質存在不然暫且相信光速是最快的宇宙速度。有幾種情況速度快過光速比如宇宙重力、地球重力,銀河系重力,太陽系重力,黑洞重力。
  • 光速不變的真相,西方科學從這走向死胡同!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空間中確實連續著某種媒介,這樣一來,物理學又一次革命就來了。現在的問題是,既然空間中連續著某種媒介,為什麼會出現光速不變現象呢?當年正是麥可遜-莫雷的光速不變實驗改變了物理學的走向,使科學否定了以太觀。在這裡,我們先要回顧一下以太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