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午,也就是這篇文章發稿的時候,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正在平安夜等待著聖誕老人的到來。
科技巨頭參與追蹤聖誕老人
而就在此時此刻,美國有一個軍事機構卻嚴陣以待,打開了全美所有的相控陣雷達,監視著太空中的一舉一動。
這些時刻準備發射攔截飛彈擊落可能來襲的洲際飛彈的監測系統們,今晚卻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追蹤聖誕老人!
這就是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今夜,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主頁全部換成了聖誕老人追蹤行動,向全球數以萬計希望知道聖誕老人行蹤的人們提供他的實時行蹤。
圖源:noradsanta.org
到今年為止,北美防空司令部已經連續追蹤聖誕老人64年,這已經成了美國的一大聖誕傳統。
這一傳統始於 1955 年,當時位於美國科泉市的 Sears Roebuck & Co。刊出一則廣告,為那些想要與聖誕老人通話的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電話號碼,但由於疏忽,這一號碼印錯了。
▲紀念退役上校哈裡·舒普,NORAD最早的聖誕老人追蹤者(圖源:維基百科)
於是,孩子們本該打給聖誕老人的電話卻接通了 CONAD 總司令的「熱線」。
當時負責軍務的哈裡·舒普上校命令部下用雷達檢測一下,看看聖誕老人是否有從北極向南出行的跡象。打進這個電話的孩子們及時得到了聖誕老人的最新行蹤,追蹤聖誕老人的傳統就這樣誕生了。
1958 年,美國和加拿大兩國政府成立了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即 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簡稱 NORAD)。這一組織接過了追蹤聖誕老人的重任。
從那以後,NORAD的全體官兵、家人和朋友成為志願者,犧牲私人時間接聽世界各地的孩子們打進來的電話,回復他們發來的電子郵件。
現如今,像谷歌、微軟這樣的科技巨頭也參與進來,利用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數據為孩子們繪製地圖,以展示聖誕老人的雪橇正在哪裡飛行,直到聖誕節早晨。
今年的行蹤追蹤門戶包括Alexa、OnStar、Twitter、Facebook、Instagram,以及總部位於費城的IT和國防承包商Cesium為行動裝置開發的3-D應用程式。
這些應用程式將地理空間和衛星定位技術與高解析度圖像結合在一起,顯示了恆星、太陽和月亮的實際位置,以及它們在聖誕老人旅途中任何一點所投射的陰影。
▲聖誕老人飛行路線南北橫掃,總體自西向東,會在當地時間24日晚12點左右飛過上空,上圖中聖誕老人正在美國上空,標記過的歐洲、美國東部表示已經飛過(圖源:noradsanta.org)
矽谷大佬們的聖誕禮物
當然,矽谷大佬們不會僅僅追蹤聖誕老人,他們不少親自下場給網友送聖誕禮物。
據CNBC12月24日報導,美國密西根州一名女子謝爾比參加了95次RedditGifts的交換活動,她在今年聖誕節前夕幸運地收到了富豪比爾·蓋茨送出的大禮包。
據報導,謝爾比收到的「聖誕大禮包」重達88磅(39.9公斤)。當她去聯邦快遞取包裹的時候,包裹太大了,根本塞不進她的車裡。他們必須先拆開包裹,把禮物裝進幾個小箱子裡面。
謝爾比曬出的聖誕禮物(圖源:Reddit)
謝爾比打開大禮包後,發現了七盒不同口味的奧利奧餅乾、一個吊床、一個《哈利·波特》版聖誕老人帽子、兩大盒精緻的樂高遊戲還有一款手工縫製的毯子,上面的圖案是任天堂經典遊戲《塞爾達傳說》的場景,謝爾比的貓也收到了一些零食和小玩具。
據悉,這位微軟創始人、美國第二大富豪每年都會參加RedditGifts的秘密聖誕禮物交換活動,給其中Reddit網友配對以送禮物。
去年,蓋茨將一盒冰箱大小的貓主題禮物送給了一位匿名的愛貓人士。而2017年,網友瑞秋(Rachel)則收到比爾蓋茨的大禮盒:裡面滿是化妝品,指甲油,書、毛絨玩具等。
2018年比爾蓋茨送出聖誕禮物(圖源:推特)
谷歌玩的比較大,他們直接以員工的名義,向學校捐出了價值3000萬美元的Chromebook筆記本電腦、手機和相關的技術支持服務。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則更喜歡收禮物,貝佐斯表示,他最愛的聖誕禮物是建築玩具。
貝索斯稱,每年都會得到一種新的建築玩具,多年來,構建事物讓他受益匪淺。「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我一直喜歡建築玩具,而且我非常喜歡它們。」
世界聖誕節,中國製造
毫無疑問,由於文化和假期上的差異,國外的聖誕節氣氛比中國濃厚得多,不過這濃厚氣氛中,洋溢著滿滿的中國氣息。
12月22日,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發表了一篇題為「聖誕節由中國製造」的文章,表示全球近2/3的聖誕節裝飾品都來自同一個中國城市。
這裡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聖誕市場:塑料聖誕樹上掛滿了聖誕球、小天使和聖誕星等小裝飾,胡桃夾子、馴鹿雪橇、電子蠟燭等聖誕用品琳琅滿目,各種語言的「聖誕快樂」標語與冷杉圖案的帽子、襪子和服飾相映成趣……這是位於中國東部義烏市的聖誕用品市場,這裡供應了全世界60%的聖誕裝飾。
據BBC報導,佔地400多萬平方米的義烏市場有6萬多個攤位,每天客流量多達4萬人,其中至少5000名是外國買家。義烏及周邊地區有750個公司生產聖誕裝飾品和其他節慶用品。上萬名工人熟練地將勞動成果從流水線上送下,打包運往世界各地。
義烏聖誕帽生產車間(圖源:BBC)
即使在貿易戰時期,義烏的聖誕業務也進展順利。當地海關的數據顯示,從1月到10月,訂單數量同比增長24%,聖誕訂單已經超過19億元人民幣。
除了聖誕飾品,聖誕禮物也同樣來自中國。據美聯社報導,美國人消費的價值上千億美元的聖誕禮品中,近80%來自海外,近45%由中國生產。
美國作者薩拉在《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一書中記錄了她們家庭的生活歷險,薩拉發現,她收到的39件聖誕禮物中,有25件是「中國製造」。
歐洲國家也對中國的聖誕禮品青睞有加。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導,該國玩具市場80%的產品都是「中國製造」,本土產品只佔6%。
《費加羅報》不無失望地寫道,今年有2/3的法國人表示願意購買本國生產的玩具,但法國玩具市場仍然是「中國製造」的天下。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稱,中國工廠引領著西方聖誕節的消費潮流,全球聖誕禮物約60%來自中國。
12月13日,中美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美國玩具行業協會第一時間發表聲明歡迎。美國「聖誕老人」們也終於鬆了口氣。
截止發稿,根據「追蹤聖誕老人」的網站上實時顯示的數據,目前送出的聖誕禮物數目已經超過55億件,這其中又有多少是「中國製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