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傷口小而深要打破傷風針
魯北晚報訊 本周(3月5日—3月12日) 濱州120急救中心共出車1023 次,救治病人711人,其中外傷(包括車禍)143人,心腦血管疾病78人。
隨著天氣越來越暖,春暖花開,人們開始紛紛走出家門,走到郊外呼吸更多的戶外空氣,而這個時節也是容易磕碰擦傷的時候,有了傷口要提防破傷風,很多人不注意,往往可能釀成悲劇。破傷風怎麼預防呢?預防破傷風最主要的一定要注意傷口的處理。
>>正確處理傷口是關鍵
前幾天,市民張先生腳被釘子扎了很深的傷口而且流了血,起初沒拿著當回事,可幾個小時後,張先生便覺得腳部肌肉僵硬,頭髮昏,疼得厲害,家人見狀趕緊撥打了120急救中心電話送往醫院。
「破傷風桿菌的特性是怕氧氣,在有氧的環境下是無法生存的,因此,傷口處理才是首要的條件。」醫生說,對於一些傷口較淺的皮外傷,可以用雙氧水來清洗創面,讓傷口充分接觸氧氣,保持通風,就能大大減少破傷風桿菌的生存率。 「不過,傷口較淺的皮外傷若有異物進入皮膚或有傷口化膿等症狀,應立即送醫院處理。」醫生提醒說,傷口有汙染,傷口小而深、容易形成相對封閉的厭氧環境的,就需要打破傷風針。
「因傷口感染破傷風是很兇險的,但機率很小,主要還是取決於受傷時傷口深淺、被汙染程度、利器來源等。」濱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分析說,「一般來說,醫院的醫療器械是經過嚴格消毒的,應該不存在破傷風桿菌,而用來擦拭的餐巾紙就很難說了,所以市民如果受傷最好選擇到醫院治療。」
>>不同傷口有不同處理辦法
「手上、胳膊上、腿上磕碰出傷口對於春季來說是常事,如果傷口不大的話,就不需要包紮吧?」很多市民會有疑問。
對此,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醫生介紹,要分情況而定。如果皮膚破損程度不大,只是小的擦傷、裂傷或輕度的燒燙傷,可以直接暴露傷口;如果受傷部位在顏面部,一般也應直接暴露傷口。如果孩子受傷的是手掌、腳部等易摩擦的部位,或傷口較深,而小孩又比較好動,家長沒有太多時間照顧的話,建議用消毒紗布包紮傷口。
記者 劉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43-5301097,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