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青松:如何對待中美印?俄羅斯自我定位「善意中立」

2020-12-20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萬青松】

9月17日,中國外長王毅在結束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和蒙古國四國訪問後,在媒體公開闡述當前中美關係的複雜多變對中俄關係的影響,以及中俄在百年變局中的角色。

此前的9月10日,中俄外長在疫情之後首次在莫斯科舉行面對面會晤。同時,自中印邊境衝突數月以來,中俄印三國外長也終於在莫斯科見面。

伴隨著中美博弈的挑戰性和危險性不斷升級、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大國——中印關係正經受嚴峻考驗。而俄羅斯向印度出售武器的舉動,也讓輿論開始疑惑:身為重量級國際地緣政治玩家的俄羅斯,到底在中美、中印關係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僅從國內部分輿論的解讀來看,有一些人傾向於用「坐山觀虎鬥」形容俄羅斯。當然,出現這種觀點也很容易理解:說遠點,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維定式密切相關;說近點,是媒體觀察到俄羅斯在中美、中印之間不尋常的行為使然。

「坐山觀虎鬥」,斷章取義的俄羅斯角色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時值中美貿易戰愈打愈烈之際,2019年6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回答俄羅斯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戰的提問時,引用了一句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諺語,俄語原文是:「當老虎在山中打架時,聰明的猴子坐著觀看如何結束。」

話一說出口,國內外媒體緊咬不放,全方位解讀其中「深意」。最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不得不在6月12日的例行記者會回應外界關切,耿爽當時的回答是,「請不要斷章取義」,並詳細解釋稱,「普京總統在回答該提問時,首先引用了中國諺語『坐山觀虎鬥』,但隨即他又說:『一切都在變化,中國諺語描繪的情況也發生了變化。美國始終標榜自由貿易和世界經濟民主原則,但隨著競爭對手實力越來越強,美方進行各種限制,如發動關稅戰等,這將損害世界經濟。俄方將為公正、民主的貿易規則爭取空間』。」

從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來看,是否一部分媒體小題大作,答案不言自明。普京本意是否定「坐山觀虎鬥」,但有的媒體偏要大做文章,甚至完全妄顧上下文。如果再說遠點,身為大國總統的普京,非要當著中方領導人和臺下那麼多精英「失禮」,而且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那對他而言豈不是「失分」?!很顯然,這不是身為世界大國總統的普京的一貫風格。

如今,恰好時隔一年,中印邊境爆發衝突,迄今雙方關係沒有得到緩和,於是有部分輿論再次搬出「坐山觀虎鬥」,質疑俄羅斯在中印衝突中「支持印度」,包括籤署向印度出售33架新式戰鬥機的合同、答應印度提前交付一批S-400遠程防空飛彈系統等,「斷言」俄羅斯從背後捅了中國一刀。

對此,國內官媒也刊文回應這一說法,指出俄羅斯在中印衝突扮演的是調解者角色,近期中印防長、外長的會晤都是在莫斯科舉行,足以說明俄羅斯並沒有扮演「坐山觀虎鬥」的角色。

更何況,在中國文化語境中,「坐山觀虎鬥」中的猴子是聰明、機靈的形象,但在俄羅斯人眼中,猴子是弱小、狡猾的形象,想必俄羅斯也不會主動接受「坐山觀虎鬥」中猴子的角色。這個比喻並不適用。

視頻截圖

「善意中立」,保持獨立自主性

那麼,究竟該如何看待俄羅斯在中美對抗、中印衝突中的角色定位?筆者認為,俄羅斯近期的定位是保持「善意中立」的角色,其內涵是:中國作為俄羅斯最大最強的鄰國,俄羅斯主動與中國惡化關係完全不理智,而與中國合作,也並不意味著要聯合起來對抗美國和印度。

俄羅斯的這一定位主要源於其自身對美國與中、印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有著清楚的認識。俄羅斯看到美國與印度在戰略上幾乎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衝突。同時,美印又都與中國存在著戰略性矛盾。中美矛盾是全球性、結構性的,而中印矛盾則是歷史性、地區性的。因此,美印在對待中國的戰略上存在相互借重關係。而俄羅斯的介入可能會對中美印的關係都構成不利影響,甚至可能存在被迫捲入的風險,這並非俄羅斯希望的結果。因此,「善意中立」的角色更加適合當下的俄羅斯。

一方面,「善意中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美對抗成為俄羅斯內政的重要影響因素,尤其是惡化本國內部的「西方派」與「非西方派」的爭論。

俄羅斯知名評論家盧基揚諾夫指出,中美對抗影響俄內政的主要表現是俄國內的長期以來的「二元爭論」,即關於俄羅斯「融入歐洲」與「轉向亞洲」的新爭論。這一次爭論的起點是亞洲成為世界中心,歐洲逐漸邊緣化。中美對抗可能挑起歐洲與亞洲的新爭論,尤其是俄羅斯面臨周邊現實、議程和影響力的新變化,更多爭論如何在中美之間定位的問題,實質上會導致思考自身發展問題被邊緣化。他還警告,這也會使得俄羅斯本國的智力資源遭到浪費,不能聚焦本國發展,最終陷入一個封閉性的循環,將會損害俄羅斯的獨立自主性。

另一方面,「善意中立」可以避免給俄羅斯造成更多的戰略風險。俄國際事務理事會理事長科爾圖諾夫認為,對俄羅斯而言,扮演「坐山觀虎鬥」的角色似乎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在於21世紀的世界比美蘇對抗時期聯繫更加緊密,且更加民主化。中美關係惡化不符合俄羅斯的長遠利益,雖然可以從戰術上提升俄羅斯的重要性。但這些對抗終將導致更多的戰略風險,俄羅斯事實上可獲得的收益更小。不過,他也強調,中美對抗並不意味著俄羅斯不能扮演獨立自主的角色。

至於中印問題,俄羅斯官方既對作為中印衝突的調停人有比較冷靜的認識,認為俄幹預中印邊境衝突是不合理的行為,也表達希望三國可以繼續開展建設性協作的期待。同時,更一步強調與所有亞洲國家開展和平合作的外交方針,不搞選邊站,這一立場也可以從俄方「妥善」回應中印兩國訴求看出,包括「呼應」印度緊急從俄羅斯採購軍事裝備,以及給予中方(必要時)在政治外交層面的可能協助。

俄羅斯這一行為背後的深層次考量在於:防止美國倚重海洋地緣政治與大陸地緣政治的對抗邏輯,抓住中印衝突的機會進一步離間、分化中俄印三方合作,維持美國主導下的「歐亞力量平衡」。長期以來美國作為海陸型世界強國,其海外力量可以不必大規模直接介入歐亞大陸內部利益分配,而只需在大陸各個板塊的複雜互動過程中,加上一個砝碼,就很容易改變態勢,使之有利於海外地緣政治態勢。

而中印衝突就是美國需要利用的又一槓桿,既藉此進一步拉攏印度,在中俄印合作中打入楔子,尤其是為了分解三國在「非西方、反西方」組織(金磚國家、上合組織、中俄印三邊機制)內開展密切合作,並通過鞏固「印太戰略」以牽制中俄兩國在歐亞地區的強勢崛起以及對南亞和印度洋影響力的拓展,繼續維持陸海力量均勢。美國的這個意向,正是俄羅斯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9月10日,中俄印外長在莫斯科舉行會晤。圖自新華社

「善意中立」並不等於獨一無二

19世紀俄羅斯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曾這樣給自己的民族定位:「一個真正偉大的民族永遠不屑於在人類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也不屑於扮演頭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獨一無二的角色。」

事實上,與國內部分輿論認定俄羅斯扮演「坐山觀虎鬥」角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僅今年以來,俄羅斯具有半官方背景的重點智庫(瓦爾代俱樂部、高等經濟研究大學、俄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連續發布多份重量級研究報告,提出了一些俄羅斯的新國際定位方案,包括俄羅斯力爭成為「和平的捍衛者、自由選擇發展道路的擔保者、新不結盟運動的領導者、中美『霸權』之間的平衡者、地球環境的維護者」等。

從這些潛在定位來看,「坐山觀虎鬥」顯然沒有成為俄羅斯研究界的選項。當然,俄羅斯也不會止於「善意中立」的角色,而是要尋求與自己體量、能力且意願匹配的新國際定位。目前很難說,這種國際定位已經找到,但俄羅斯智識界圍繞這方面的討論已經展開,如從開放西方主義到狹隘民族主義、從警示經濟的限度到尋求更大俄羅斯使命的必要性、從關於民族的帝國性爭論到呼籲宏大的務實主義等等。在沒有找到真正屬於自身的新國際定位之前,俄羅斯基於國家利益的現實主義傾向依然會繼續發力。事實上,這也很好地印證了國際關係中關於「國家利益就是國家利益、容不得摻雜半點個人情感」的鐵律。

相關焦點

  • 時政宏評:德國版「印太戰略」對中國有利!
    「印度太平洋指導方針」可以看作是德國版的「印太戰略」,其中的決定具有爆炸性:它描述了德國對華政策的新定位,德國希望從現在開始加強與亞太國家的合作,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最好的結局是歐盟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其次是歐盟不要完全倒向美國。目前,中美都在拉攏歐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剛剛結束歐洲的訪問,中國外長王毅就開始了歐洲穿梭外交。顯然,中國對歐的工作起到了作用。
  • 萬青松:餘震不斷的歐亞,正在印證布熱津斯基的「黑洞」預言?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萬青松】 近來,歐亞地區越來越不平靜。 我們可以先按時間線來捋一捋:從6月中旬爆發的中印邊境衝突,到8月初因總統大選而延宕至今的白俄羅斯政治危機、當月中旬因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爾尼「中毒」引發俄歐關係緊張,再到9月底高加索地區「突發」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持續升級的軍事衝突——富有戲劇性的是,這場新衝突恰好發生在9月21日至26日俄羅斯舉行的代號為「高加索-2020」戰略戰役演習結束的第二天,以及10月5日在中國鄰國
  • 德民調:中美若冷戰,八成德國人選中立
    調查還發現,德國人對於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持悲觀態度,40%的受訪者認為,中美對峙局面有可能會演變為一場冷戰。在被問及「如果中美之間真的爆發新冷戰,德國應該站在哪一邊」?82%的受訪者認為,德國最好保持中立。《焦點》周刊稱,最新的民調沒有重現4月份調查出現的「親中疏美」現象。
  • 中美俄衛星定位精度對比:美國0.1米,俄羅斯1.5米,中國是多少
    因為它和國家研究的衛星定位導航系統息息相關,不管是衛星電視還是導航APP,都少不了衛星的幫助。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國家軍事領域的制導操作,衛星定位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國家軍事武器的打擊精確度。而目前世界上僅有三國擁有屬於自己的導航系統,分別是中美俄。那麼你知道他們各自的衛星定位精確度是多少嗎?
  • 中美貿易傳來重磅消息!中方釋放善意,美方也要有誠...
    中美貿易傳來重磅消息!中方釋放善意,美方也要有誠...中方釋放善意,美方也要有誠意!預計美國大豆等農產品將大量進入國內市場》首席記者喬林生在第12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即將召開之際,昨日晚間,傳來了一則關於磋商的最新消息:近期中國企業採購美國農產品取得進展。這則消息透露了採購的最新進展,同時也表明磋商前夕中方正通過持續的行動釋放善意和誠意。
  • 斯坦福19年研究中美俄印四國編程能力大比拼出爐,網友熱議:上過...
    虎撲5月15日訊 近日,斯坦福19年研究:中美俄印四國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生編程能力大比拼出爐。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詳細內容如下:作者對678名畢業於中國,364名畢業於印度,551名畢業於俄羅斯和6847名畢業於美國的計算機專業本科生進行了7項有關編程能力的指標進行了考核。
  • 以色列在中美之間如何站隊?
    美國和以色列的基本利益一致,但在對待阿拉伯世界的態度上有著巨大分歧,美國希望主導中東話語權,所以要防止中東誕生大國,他們支持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的中樞位置建國,主要目的是從地緣層面阻斷阿拉伯國家的整合,對猶太人的親近只是其次。
  • 從價值中立看政治合格的高考前置條件
    例如,筆者提出將高考定位為「學力」鑑定,也就是主張高考的目的主要是看哪些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習力。這是一個價值中立的概念。公共部門或者其他任何部門都不應該把自己認為「合格」或者「優秀」的人才定性好,然後送到指定高校去培養。筆者以為,有關部門應該中立化。高考就是一個學力鑑定而已。鑑定結果出來後,高校和考生自己去「玩」。高校要有清晰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 中美俄大博弈的歷史轉折點!
    事實上,中美俄三方關係中,俄羅斯的份量處於次等地位,中美將成為決定未來國際秩序的關鍵角色,但俄羅斯倒向任何一方,都會加重另一方的實力。2、中美俄三角關係目前博弈形勢2016年7月,有兩個重要事件,將決定未來中美俄三國博弈的走向。
  • 美國要我方關閉領事館,俄羅斯也曾被這樣對待,糞便都不能留
    有歐洲媒體在近期有關中美的新聞中作出了以上評論。近段時間華盛頓當局的確頻頻對華出招,繼針對中國科技型產業後,又對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予以了限制。美國參議院通過了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抖音國際版(TikTok),雖然只是在政府設備上禁止,但這已經表明了美方對這一中國社交軟體的排斥,很可能進一步將其趕出美國市場。與此同時,美國還對中國領事館「下手」!
  • 中美俄衛星精度對比:俄羅斯10米,中國0.2米,美國精度是多少?
    衛星定位技術無論是在民用領域,還是在軍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掌握全球衛星定位技術國家並不算多,而中美俄三國恰巧都是,不過三個國家雖然都有衛星定位技術,但技術的先進程度卻不一樣,這點主要體現在定位精度的差別。
  • 不妨對中美關係做更壞的心理準備
    如何看待這一系列言論,對於判斷川普上任後的中美關係具有重大意義,從歷史規律出發得出任何單一判斷都有可能誤讀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首先,大選後川普的對華政策言論與他對其它問題的言論有鮮明對比,一個明顯的參照物就是對俄羅斯的態度。
  • 俄羅斯對待這些中國人的做法,過分了!
    但是很多中國公民剛到俄羅斯,住所中沒有食物儲備,如何隔離14天?有的人僅僅是下樓去超市採購生活必需品就被抓個現行,被警察帶到「皇村」的「察裡津諾殘疾人康復中心」進行集中強制隔離。俄羅斯新聞網4日指出,在80名被遣返回國的中國公民中,有若干人正面臨新的刑事指控,他們被指在2日22日之前,違反俄羅斯的法律法規,來往於中俄兩國之間,倒運醫用口罩,非法牟取暴利,並涉嫌非法使用巨額現金和逃稅等罪名。
  •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中美關係面臨新機會 美國應承認中國對...
    美國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1日晚間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表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中美之間應該從高層會晤、專業人士以及工作層三個層次進行推進。與會的中俄專家也持同樣觀點。傅高義還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 ...榮休教授傅高義:中美關係面臨新機會 美國應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傅高義還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當日晚間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研討會以「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為主題,12個國家的32名知名專家參會。1日晚間首場研討會的主題為「亞太安全新形勢」,來自中、俄、美、印等國家的專家發表觀點。
  • 中美俄衛星精度對比:俄羅斯10米,美國0.1米,中國多少米?
    不過,衛星導航雖然能夠定位到用戶的大致位置,但因為存在各種幹擾因素,所以衛星最終定位結果和用戶實際所在位置還是有些許誤差。並且,不同衛星系統定位準確度也不盡相同,目前中美俄三國都擁有衛星定位系統,但三個國家衛星定位系統的準確度,卻是相差巨大。你知道最準的定位系統出自哪一個國家嗎?
  • 社評:中美良性互動是對大勢的從善如流
    中美副部長級經貿磋商正在舉行,為下月初的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做準備。中美近來都宣布了對部分商品的關稅排除,這些排除影響不了兩國關稅戰的整體形勢,但某種意義上構成了雙方的良性互動,對下月的高級別經貿磋商取得進展是有利的。  中美貿易戰形勢可謂撲朔迷離,雙方是處在相互衝突愈演愈烈的路上,還是打得越厲害越接近達成協議,真是很難說。
  • 「人言可畏」的世界,願你我都能被善意地對待
    「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願每個人都能被善意的對待。」今天是世界善良日,一個被賦予溫暖且充滿善意的日子。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裡,得到一份善意的對待仿佛有些觸不可及。前些日子,韓國f(x)女團成員崔雪莉因抑鬱症自殺。
  • 商務部:對美方釋放善意的行動表示歡迎 中美雙方工作層將於近期見面
    今天(9月12日),在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美方宣布將推遲加徵中國商品關稅的問題,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中方對美方釋放的善意的行動表示歡迎。對於中國企業採購美國農產品的問題,高峰介紹,中方企業已經開始就採購美國農產品進行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