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休教授傅高義:中美關係面臨新機會 美國應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2020-12-15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郭媛丹】美國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1日晚間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表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中美之間應該從高層會晤、專業人士以及工作層三個層次進行推進。與會的中俄專家也持同樣觀點。傅高義還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當日晚間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研討會以「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為主題,12個國家的32名知名專家參會。1日晚間首場研討會的主題為「亞太安全新形勢」,來自中、俄、美、印等國家的專家發表觀點。

傅高義是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這是他首次參加香山論壇,在發言中他表示:「現在我們必須設法重新贏得其他國家的信任,雖然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難恢復,但我們必須與其他國家恢復合作的傳統,發揮更專業的作用。」傅高義表示,目前中美關係處於歷史的低谷,這對兩個國家都是不利的。他認為,美國的一些政治家非常反華,他們對新疆、西藏和香港問題進行批評,但拜登為中美關係帶來了一個機會。「我認為我們需要在高層、專業人士以及工作層三個層次做出努力,儘快推動美中兩國高層會晤、專業人士進行專業應對,工作層則在細節方面進行溝通。」傅高義也表示,美國不應該詆毀中國在世界範圍內所做的建設性努力,比如中國在節能減排、在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抗擊疫情方面等做出的貢獻,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高級顧問姚雲竹是首場研討會的主持人,研討會結束後,姚雲竹在接受採訪時對傅高義的觀點表示贊同,「作為一位多年致力於中美交流的學者,傅高義對中美現狀是有些著急的。在川普政府時期,中美之間的很多交流都是停頓的。傅高義希望在拜登政府時期,能夠迅速恢復兩國領導人,政府專業團隊和日常工作層面的交流。在領導層就重要問題達成共識後,工作層面可以展開持續的溝通和談判以達成目標。」姚雲竹認為,在這三個層面之外,美國應該儘快取消對兩國人文交流的限制,比如限制中國學生的籤證及對入境人員進行共產黨員的身份勘查,「美國對中美人文交流進行限制從根本上損害了中美關係,並且很難恢復。」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東亞和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亞歷山大·盧金已經多次參加香山論壇,他在發言中表示,儘管其他國家也發揮重要作用,但中、美是推動亞太安全不斷變化的主要驅動力,在談到拜登將會如何改變美國亞太政策時,盧金表示,「當前從拜登競選團隊一些人觀點來看,拜登政府的政策將是美國前任總統柯林頓和歐巴馬時期路線的延續,中國很多人認為,拜登會更容易打交道,從政策的延續性來看的確如此。我們所能看到最大變化是拜登會與美國盟友更加合作,現在美國盟友對美國政策不太滿意。拜登對華政策會更為寬鬆,這將使得中國的政策更為重要,因為很多事情很大程度取決於中國的政策和做法。」

拜登當選使得中美出現新機會是否就意味著中美最糟糕階段的終結?姚雲竹認為,中美之間目前依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我贊同傅高義關於 『拜登勝選對中美是一個機會』的觀點。這種機會至少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從目前已知的情況分析,拜登的外交、安全以及防務班子都比較專業,有政府工作的經驗,雙方團隊更容易進行溝通,減少了大起大落的巨大震蕩。其次,拜登會讓美國重返多邊主義框架內,這使得中美在地區和國家事務中進行合作的領域擴大,比如氣候變化、抗擊疫情等。不確定性在於川普對華政策的改變並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有深層次的社會原因,背後是美國社會精英、知識界以及民眾的集體認知的反映,而且不僅是在美國,在歐洲等國家也出現了民粹主義思潮。因此,美國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的基本政策一定時間內不會改變,因此中美關係還會面對挑戰與困難。」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是發言嘉賓之一,他也認同拜登當選對中美關係而言的確是一個新機會,他認為,拜登是民主黨內的溫和派,他既會保持中美之間戰略競爭,也需要戰略穩定,也就是說中美之間既有難以避免的衝突和競爭,同時會對競爭關係進行管控得以保持穩定。「雙方會通過各種渠道來客觀理性地表達觀點和意識,這種做法我相信拜登政府還是會繼續延續。」

中美關係面臨的新機會是否會降低中美在南海擦槍走火的機率?朱鋒認為,中美在南海的緊張局勢不會明顯降低,因為美國把中國視為整個印太地區最大的威脅,所以在地緣戰略上美國對中國的打壓不會停手。朱鋒強調:「無論中美如何競爭,都會通過對話與溝通管控危機,這是中美關係不可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衝突激化的後果對整個地區和世界安全穩定繁榮是巨大災難。兩國都必須向世界展示本國的決心、意志和戰略眼光。」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中美關係面臨新機會 美國應承認中國對...
    美國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1日晚間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表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中美之間應該從高層會晤、專業人士以及工作層三個層次進行推進。與會的中俄專家也持同樣觀點。傅高義還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 美國教授: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郭媛丹】美國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1日晚間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表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中美之間應該從高層會晤、專業人士以及工作層三個層次進行推進。與會的中俄專家也持同樣觀點。
  •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逝世,生前著有《鄧小平時代》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逝世,生前著有《鄧小平時代》 2020-12-22 1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美國著名「中國通」傅高義去世 中方深切哀悼
    就在去世前不久的12月1日,傅高義還就中美關係發表觀點。他當天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上表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中美之間應該從高層會晤、專業人士以及工作層三個層面進行推進。傅高義還說,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 傅高義:對中國所做的「好事」,美國應當給予肯定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0歲。我認為,中美關係的改善可以從三個層次入手。第一是高層之間。自從我從事中國問題研究以來,我從未見過中美關係惡化到這種地步。我認為,目前有一個真正的機遇擺在拜登面前,我建議兩國領導人舉行會晤,畢竟拜登與中國領導人之間有著良好的關係。而且眾所周知,候選人在就職之後並不一定都會履行競選期間的承諾。所以我認為拜登會加強與中國領導人的聯繫。
  •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籲美中加強合作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據路透社近日報導,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日前談及中美關係時呼籲兩國了解彼此關切,尋找更好的方式合作。路透社報導稱,傅高義近日在一個財經年會上指出,「情況可能不會突然出現變好,但拜登政府將更理智地對待中國,同時美國也需要療傷。」傅高義認為,拜登執政下的美國會重返世衛組織、《巴黎氣候協定》等。美中企業應更加了解彼此關切,尋找更好的合作方式。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悼念傅高義: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當地時間20日深夜,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連發多條推文,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去世表示哀悼。崔天凱發推說:「聽聞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
  • 哈佛「中國通」傅高義去世
    資料圖傅高義是美國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知名中國問題專家,著有《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廣州:一個省會的規劃和政治(1949-1968年)》、《鄧小平時代》、《中國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等。即將從哈佛畢業時,他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是留在學校做美國社會研究。「我的一位教授對我說:你如果想要搞好美國社會學研究,就應該到國外去,先了解國外不同的文化;做比較研究,應該去相對現代化的國家,如果去非洲的話,情況差距太大,而歐洲文化又太接近,最好的選擇是去日本。」傅高義與妻子商量了一下,都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 哈佛大學的90歲教授給美指出一條明路,中美關係能迎來轉機?
    對於中美關係能否迎來轉機,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認為,無論中美如何競爭,都會通過對話與溝通管控危機,這是中美關係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衝突激化的後果,對整個地區和世界安全穩定繁榮是巨大災難。兩國都必須向世界展示本國的決心、意志和戰略眼光。
  •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傅高義去世
    資料圖傅高義是美國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知名中國問題專家,著有《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廣州:一個省會的規劃和政治(1949-1968年)》、《鄧小平時代》、《中國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等。即將從哈佛畢業時,他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是留在學校做美國社會研究。「我的一位教授對我說:你如果想要搞好美國社會學研究,就應該到國外去,先了解國外不同的文化;做比較研究,應該去相對現代化的國家,如果去非洲的話,情況差距太大,而歐洲文化又太接近,最好的選擇是去日本。」傅高義與妻子商量了一下,都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 事關中美,1日,北京傳來一個重要消息,與基辛格的判斷高度一致
    11月16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喊話拜登,稱如果中美關係持續惡化,世界將面臨一場堪比一戰的災難。早在10月7日,基辛格就曾「吹哨」。他表示,美國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來理解當今的國際局勢。他直言「沒有任何國家在當代能建立在戰略和經濟上都遙遙領先其他國家的單方面優勢」。
  • 事關中美關係,「中國先生」去世,外交部深切悼念:銘記所作貢獻
    據環球時報12月22日報導,美國知名學者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0歲。傅高義是美國最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精通中文和日文,他所著的《鄧小平時代》《日本新中產階級》等書籍被許多中國人所熟知。就在當天,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發布數條推特,對傅高義的去世表示哀悼。
  •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中國通」傅高義:美國獨大的「單極」時代正在...
    編者的話:去年7月,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聯合百名專家學者發表了題為《與中國為敵適得其反》的公開信。今年4月,包括傅高義在內的近百名美國前高官和專家學者發表題為《拯救來自美國、中國和全球的生命》的聲明,呼籲美國與中國合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一些人看來,當下的中美關係卻在「自由落體」式惡化。
  • 傅高義去世,10月份剛給了蔡英文五個字
    《朝日新聞》剛剛消息稱,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0歲。《朝日新聞》報導截圖《朝日新聞》還稱,傅高義在醫院接受手術,因治療後情況不理想而突然逝世。傅高義1930年7月生,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社會學家、漢學研究學者,也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他精通中文和日文。
  • 傅高義去世,一代美國東亞研究者謝幕
    圖片來源: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社交帳號截圖當地時間20日,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社交網站上發布消息稱,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Ezra Vogel)去世,享年90歲。
  • 人物|傅高義:研究東亞數十載,去世前仍心繫中美關係未來
    傅高義 視覺中國 資料圖從日本研究到中國研究傅高義是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精通漢語和日語,被認為是美國唯一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傅高義在2018年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他的博士論文是關於美國社會的,博士後是在日本做研究,而到1960年他在哈佛大學教授裴澤(John Pelzel)的影響下,才開始進行對中國的研究。
  • 「中國通」傅高義去世 曾給蔡英文五字提醒
    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訊 據日媒21日消息稱,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0歲。隨後,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推特上證實該消息,推文寫道,傅高義長期以來支持研究中心,是一位智慧的學者和出色的朋友,將會深刻懷念他。據悉,傅高義1930年7月生,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社會學家、漢學研究學者,也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
  • 中國問題泰鬥傅高義教授去世,曾預言川普上臺後將對中美關係造成衝擊;崔天凱大使發推悼念
    崔天凱表示,傅高義是一位傑出的中國問題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傅高義終其一生致力於中美人民的相互理解,並對中美友誼和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傅高義1930年出生於俄亥州德拉瓦市一個猶太人家庭,曾在俄亥俄衛斯裡昂大學和哈佛大學學習,並於195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傅高義長期在哈佛大學任教,精通日語和中文,並出版了多部專著,其中包括在中國出版的《鄧小平時代》。
  •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傅高義,那個「理解中國」的人走了
    ,得知90歲的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去世的消息。卻不知早在1996年5月,傅高義就親自主持過一個重要研究項目,圍繞著「中國崛起」這個話題,從政治、經濟、安全等角度分析美國應如何與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打交道。「中國崛起」是那個年代美國國內最熱的話題,而參與此項研究的也是美國最權威的中國問題專家。論文初稿完成後,傅高義帶領美國學者到中國與中方學者交換看法。在上海的研討會上,吳心伯第一次見到了傅高義, 那一年吳心伯30歲,傅高義66歲。
  • 對話傅高義之子:40年前曾隨父親住進中大,並走訪廣東各地
    &nbsp&nbsp&nbsp&nbsp哈佛大學榮休教授、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Ezra F. Vogel)的離世引發集體悼念。12月23日,傅高義之子史蒂芬·沃格爾(Steven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