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很負責,但可悲的是,他們越負責,對孩子傷害越大

2020-12-22 肯定式教養

教育孩子有個很奇怪的現象:

一些家庭,媽媽為了孩子,放棄了社交,放棄了工作,幾乎放棄了所有,全職在家陪伴孩子,結果孩子並沒有表現的多麼優秀,甚至比一般孩子還差。比如前段時間,一個陪讀的媽媽,被自己高中的兒子親手殺了。

相反,一些很優秀的孩子,反而好像父母並沒有付出多少,父母也沒有為了孩子放棄工作,放棄社交,也沒有上各種培訓班。

這實在是讓很多努力的父母無法接受的一件事。越努力,付出的越多,反而收穫的越少,你說怎麼不能讓父母們沮喪呢?

事實上這並不奇怪,因為很多父母在一開始的教育理念上就錯了。

而教育理念決定了我們的教育方向,方向不對,努力白費。而且完全可以這麼說,但凡方向錯了,努力的越多,犯的錯也就越多。你本來想去北京,結果卻往上海的方向,是不是你努力的越多,犯的錯也就越大呢?

現在絕大多數父母們普遍犯的一個教育理念錯誤就是在「否定」孩子。

看看我們大多數父母的教育方法,就是發現孩子的缺點不足,然後否定孩子的缺點,通過批評教育等方法糾正孩子的缺點不足,最終達到讓孩子變優秀的目的。

反思一下自己,你是不是就是採用這樣的教養方式?

孩子邋遢,就糾正孩子邋遢的問題;孩子粗心,就糾正孩子粗心的問題;孩子磨嘰,就糾正孩子磨嘰的問題……你是不是就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呢?這就是「否定式教育」,發現孩子的缺點,然後否定它。

這樣的教育表面上看正確,但是卻存在嚴重的問題,而正是這嚴重的問題使得父母越是努力,反而越是傷害孩子。

這個問題就隱藏在「否定式教育」理念的關鍵兩字「否定」上

誰喜歡被別人否定呢?誰喜歡被人說不對,被要求改變呢?沒有人喜歡的。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都認為別人是錯的,所以被別人指責錯誤時,本能就是反抗,要為自己辯駁,要維護自己。因此,在「否定式教養」理念下,孩子必然會反抗的,必然會叛逆。

現在明白為什麼孩子不配合父母了吧?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上,從本質上就決定了,這是必然的結果,是不可調和,不可改變的。即使父母學習很多育兒技巧,但只要教育理念的本質不改變,就只是換湯不換藥。

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父母越是努力,孩子的反抗就會越激烈,家庭矛盾也就越大,對孩子的傷害就越大。

改變這個結果的唯一方法,就是從根本上改變教育理念,不是用「否定」,而是採用「肯定式教養」理念。

這也是本人提出並一直在宣傳推廣的教育理念。

只有理念變了,方向就變了,採用的方法才會相應的改變,父母的努力才有用,越努力對孩子才越好。

什麼是「肯定式教養」?其主旨就是培養放大孩子的優點,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當然,肯定式教養也肯定不是說的這麼簡單,有這麼好操作,不單單是發現孩子的優點,也不單單的只是表揚孩子,而是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引導孩子,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具體如何採用肯定式教養,在我的專欄裡有專門的介紹,我相信但凡學習了的父母,一定會顛覆你們原有的否定式思維的。

相關焦點

  • 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這樣做
    導讀: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舉報立馬處理老師,老師越負責越容易被舉報?網友:班主任最大
    文 |小陳教育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家裡得要尊重父母,而在學校那就要尊重教師,也就是所謂的「尊師重道」,而「班主任」這一個職位對於一個班級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一個班級的好壞完全可以從班主任身上看出來,嚴格的班主任和一個散漫的班主任教出來的班級風氣那是完全不同的
  • 父母對孩子要求的比較嚴格,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
    其中主要原因是劉璇對兒子赳赳特別的用心,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吃喝玩樂,甚至對孩子的教育也做得比較細緻入微,特別是對於赳赳寫字這件事情上。儘管她在兒子赳赳心目中不是一個很溫柔的媽媽,一直對赳赳要求的比較嚴格,但是在大家心目中她卻是一個很十分負責的媽媽。
  • 父母怎樣做才是對孩子負責?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最重要的影響有兩個,一個是:心理健康,一個是人格健康。父母相愛,家庭和睦,那孩子就會擁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起碼她的人生底色是溫暖明亮的,情商良好。養孩子,父母忌雄心壯志自從做了媽媽,我是野心勃勃的。我想安排好孩子未來的人生,早教、入學、升學、工作、出國甚至考慮到了買房買車結婚生子,似乎未雨綢繆才是王道。此刻看文章的你是否深有同感?其實父母要擁有一顆糊塗的雄心。孩子的一輩子是由他們生存的外部環境與他們應對外在遭遇的心態有關係。他們的人生豈是我們能決定了的?
  • 為什麼有些父母,孩子越長大,對他們越失望?
    後來大了一點,只要家裡有什麼農活,都會趕著自己去做,而讓弟弟在家裡吹風扇看電視。自己在家裡沒有飯吃,不要緊,可如果父母回家聽到弟弟說餓肚子了,準會罵他為什麼不給弟弟做飯?甚至還要罰他晚上不準吃飯。長大以後,讀者就自己出門打工了,包括後來結婚都是自己辛苦攢來的積蓄。
  • 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有些家長也許會覺得自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上學了,而且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那樣孩子一定能成才。
  • 別做「過度負責」的父母,包攬責任,只會讓孩子變得一無是處
    小美媽漸漸陷入了苦惱…… 像小美媽媽這種對孩子「過度負責」,恨不得為孩子包攬一切的家長,自以為是用愛在保護孩子,殊不知這種過度負責的愛其實更是一種無形的傷害,對孩子的成長並無益處。
  • 對孩子的言恥教育,必須從家庭教育中開始,父母應對孩子負責
    所以對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決不能當作兒戲。可我們常見這些年輕父母在他們孩子剛會說話時,爸爸教孩子罵媽媽,媽媽教孩子罵爸爸,罵對了還給予誇獎。搞得孩子無所適從。這是很有害的。為人父母,完全不盡父母的責任。結果讓子女變壞,貽害社會,即使受罰,也是罪有應得。
  • 有些人越看越陌生,有些事越想越心痛
    有些人越看越陌生,有些事越想越心痛1:有些事註定成為故事,有些人註定成為故人,不必掛念,不必留戀,偶爾記起2:對人情世故的每一分通透,對愛來愛去的每一分豁達,都是用失望換來的。7:更可悲的是,有些人,為了結婚而結婚,為了脫單而脫單,婚後,把婚姻經營的一地雞毛,過的比婚前還更可悲,與夢想更是天差地別8:初戀就像是一篇花光了你所有精力寫的文章,只差一個結尾了,卻要你從頭來過,可你再也給不了第二個人同樣多的愛。9:愛,太容易把對方的優點放大。
  • 父母千萬不要慣著他,不然會越慣越壞
    概述:熊孩子對於父母來說是特別頭疼的,父母如果不好好管教熊孩子的話,熊孩子是很有可能在長大之後變成壞人的。所以,父母在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給予嚴厲的教育,不然的話,熊孩子很有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巨大的影響,他們甚至會變壞。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去治理熊孩子呢?要記住,父母千萬不要慣著他,不然的話會越慣越壞。
  • 劉璇:對孩子要求的嚴格,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
    其中主要原因是劉璇對兒子赳赳特別的用心,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吃喝玩樂,甚至對孩子的教育也做得比較細緻入微,特別是對於赳赳寫字這件事情上。儘管她在兒子赳赳心目中不是一個很溫柔的媽媽,一直對赳赳要求的比較嚴格,但是在大家心目中她卻是一個很十分負責的媽媽。
  • 時間越長越殘忍!
    很多人可以接受未婚先孕,能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方式;但也有些人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更沒有辦法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未來,所以他們往往會選擇將孩子打掉。如果已經決定不要孩子,那麼一定要在孩子還沒有胎心之前做掉,否則時間越長,就對孩子越殘忍。
  • 父母越「高」、越有錢,孩子可能越無法享福
    有些人也覺得如果父母有錢,自己生活會怎麼樣。但是,其實,父母越「高」,孩子可能越無法享福。這首先是因為這樣的父母忙於賺錢,就在某方面缺乏對孩子的影響。從而使得孩子越加自私。這種自私反過來也反饋到了父母自己身上。
  • 家長越過度保護孩子,對孩子的傷害越大,學會3點教孩子直面危險
    可能是有些好奇,看著熱水壺就摁開了。沒想到,熱水壺的水是剛燒開的。打開的一剎那,燙到女兒的手,開始哇哇大哭起來。在場的人都被嚇壞了,小範趕緊抱起女兒。幸好燙傷不嚴重。平常在家,小範都會把熱水壺放在很高的地方,女兒根本就觸碰不到。而且小範也沒有教過女兒,熱水壺不能碰。
  • 越「窩囊」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卑微到塵埃裡
    文/好奇的萌娃控吉米漫畫中寫到:「孩子寧願被仙人掌刺痛,也不會聽父母的冷嘲熱諷」,父母的話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犀利的語言猶如一把刺刀,刺痛孩子弱小的心靈。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都有屬於各自的教育方式,但父母有無能力,往往和經濟條件不成正比,許多家庭條件好的父母,在教育上卻顯得很無能,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但要說最傷害孩子的,是那些既沒有經濟能力,又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他們經常出口傷人,導致孩子自卑到塵埃裡。
  •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是越愛越捨得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被長輩和父母看作掌上明珠,對孩子是有求必應,生怕受到一點委屈。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過度的愛就變成了嬌慣,而嬌慣孩子危害很大。同事松梅屬於比較嬌慣孩子的媽媽。她除了關心孩子的吃飯、穿衣和睡覺之外,就連很多應該由孩子自己做的小事也為孩子包辦做了。孩子有亂扔東西的壞習慣,他的房間經常亂得一團糟,而且年滿5歲還不會自己繫鞋帶,每次出門都需要松梅系好。
  • 這5種類型的爸爸,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你可千萬不要當
    那些沒有責任心的父親,他們通常藉口很多,總會用一些話語試圖掩蓋自己的不負責,更有一些人做了一些對孩子不負責的事,但自己還不知情。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個不合格的爸爸,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影響整個家庭。這幾種最傷孩子的爸爸,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你可千萬不要當。
  • 為什麼父母越傷害,孩子越依賴?「惡性共生」讓親子互成仇敵
    不難看出,雖然父母對阿明的心理傷害非常大,但是阿明卻依然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這其實也是一種對父母的依賴,希望父母能夠看到他的表現,給予他肯定和鼓勵。這便是一種典型的棄兒式心理。但是當父母總是忽略甚至辱罵孩子的時候,這種價值感就會消失。如果繼續發展下去,便會形成一種惡性共生,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會讓孩子委屈自己迎合他人,當他們把取悅他人作為最終目標時,必然會失去自己的快樂。
  • 十年後,活得最可悲的是這四種父母
    十年後,活得最可悲的是這四種父母!別等到晚年才來悔恨當初。有人說,中國式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父母習慣了付出,孩子自然就習慣了索取,最後,父母心甘情願,被孩子榨乾,才看清眼前的孩子已然被養成了白眼狼。
  • 父母越遷就,孩子越任性
    對於孩子,父母總是遷就的,因為孩子還小,孩子撒嬌或者偶爾的哭鬧,讓父母是看在眼裡,疼在心上。於是,父母經常和孩子妥協,漸漸地,父母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任性。很多時候,孩子會提出各種無理要求,然後通過各種方式來讓父母妥協。父母愛孩子,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會尊重孩子的意見,答應孩子的要求。但是有些父母過分地寵愛孩子,遷就孩子,結果導致孩子越來越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