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是越愛越捨得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

2020-08-27 孕媽金句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被長輩和父母看作掌上明珠,對孩子是有求必應,生怕受到一點委屈。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過度的愛就變成了嬌慣,而嬌慣孩子危害很大。

同事松梅屬於比較嬌慣孩子的媽媽。她除了關心孩子的吃飯、穿衣和睡覺之外,就連很多應該由孩子自己做的小事也為孩子包辦做了。孩子有亂扔東西的壞習慣,他的房間經常亂得一團糟,而且年滿5歲還不會自己繫鞋帶,每次出門都需要松梅系好。同事提醒她說孩子快上小學了,應該早睡早起養成規律的作息,否則上學會不適應,但松梅不以為然。她經常說:「孩子還小,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他自然就學會了」,後來孩子上學後,由於早上賴床經常遲到,做作業也是拖拖拉拉的,讓松梅後悔不迭,但她心裡明白這是自己的放縱和嬌慣的結果。

那麼,過分的嬌慣對孩子有哪些不良的影響呢?

1、沒有時間觀念不能適應學校生活

孩子長大進入幼兒園、學校後就要開始集體生活。而集體生活有很多人參與,必須有組織有紀律聽老師指揮不能單獨行動。因此,父母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要提醒和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知道什麼時間應該睡覺休息、起床和吃飯,什麼時間應該出門上學和鍛鍊。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孩子自然養成好的習慣,也不需要父母操心。如果作息時間沒有規律,不能遵守幼兒園或學校紀律,不僅孩子的身體不能適應,學習跟不上教學進度受到老師的批評,也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而且養成不良習慣後更不容易改正。

2、不會獨立沒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漸增長,應該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按照教育部制定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孩子在到達一定的年齡階段通過學習和鍛鍊,應當學會自行用餐、穿脫衣服鞋襪、增添衣物、繫鞋帶和分門別類地整理物品,有了基本的生活能力。雖然孩子不可能在短時間就學會,但父母提早給進行這樣的教育,讓孩子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幫助孩子學會早日獨立。

嬌慣孩子不但讓孩子不能照顧自己,無法適應集體生活,也會讓孩子不愛動腦思考問題和動手做事,失去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懶惰、依賴的性格沒有責任感。

3、不懂與人交往沒有自我保護能力

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生活,是培養孩子與同學交往能力的開始。如果孩子和同學出現爭搶玩具、鬧矛盾等現象時,父母過度嬌慣孩子,會讓他不知道怎樣與同學相處或者有效應對。因此,不要過度幹涉孩子與同學的糾紛,讓孩子自己學會避免和解決,在必要的時候要讓孩子懂得不要傷害他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不受到他人的傷害。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如果兒童沒有學會合群,必定產生自卑的情緒,嚴重影響孩子的將來。因此,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其實已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如果越愛孩子越要捨得放手,讓他有獨立鍛鍊的機會,父母不能永遠為他遮風避雨,終究需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推薦: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放手,孩子越優秀
    導讀:李玫瑾教授推薦: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放手,孩子越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李玫瑾教授推薦: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放手,孩子越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其實家長捨得在教育孩子上下血本,甚至為了把孩子送去名校砸鍋賣鐵,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成績一定會好。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重視物質的投入,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培育。以下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都做到了嗎?
  • 班主任提醒: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
    優秀的父母,會和孩子一起成長,更會用心去陪伴孩子的成長。聰明的父母,都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家長放手的過程。世間所有的愛都以相聚為目的,只有親子關係是以分離為目的。父母無法事無巨細的幫孩子解決所有的事,只有儘早學會放手,孩子才能學會獨立,儘早承擔起人生的責任。如果父母過於控制孩子,凡事替孩子做主,反而會害了他。家長捨得適時對孩子放手,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 這四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對孩子的教育,不光依靠學校和老師。父母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那麼父母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肯定就是言傳身教,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的模仿能力一定大於他的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小孩子是靠模仿我們大人來進行學習的,那麼家長們教育孩子就必須要有時間,要有充足的時間陪在孩子的身邊。
  • 父母捨得放手,孩子才有機會真正成長
    父母捨得放手,孩子才有機會真正成長昨天姐姐帶著六七歲的小外甥來我家玩,中午該吃飯了,小外甥不好好吃飯,摳摳這摸摸那,飯沒有好好吃幾口,等我們都吃完了,他嚷嚷著讓他媽媽喂,我說:「馬上七歲了,自己吃,」姐姐應該想著餵著他吃得快,就接過碗,一勺一勺餵他吃
  • 父母學會對孩子適當的放手,才是真正的愛!
    第三天,孩子一個人去上學,要求七點二十分到校,她怕自己走迷路會遲到,早上五點就起床並拒絕媽媽送她到地鐵,自己一個人走了,6點50分給媽媽發了個簡訊:「我到了」。看,孩子在沒有父母的陪伴下也能順利完成自己個人獨立的行走。主要是做父母的要捨得放手,孩子其實沒你想像中的那麼不經事。你的不放心不放手,孩子就得不到鍛鍊。其實,很多家長不放心孩子,是家長自己對孩子的依戀情結太重。
  • 這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不惜花重金投入,從小送孩子參加早教班,參加各種補習班,希望孩子能領先同齡人。其實,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既要重視物質投入,更要關注精神層面的培育。有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是否做到了呢?
  • 李玫瑾:養男孩的家庭,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將來越有本事
    在《養育男孩》這本書中說過:「男孩子的成長為堅毅、有責任心的男人,需要堅強、友愛的領路人,父母要為男孩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始自己精彩的人生航程。」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建議:養男孩的家庭,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將來越有本事!離開家長的保護。
  • 別不信,父母在這5個方面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跟花錢沒關係
    導讀:別不信,父母在這5個方面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跟花錢沒關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不信,父母在這5個方面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跟花錢沒關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是學會放手
    海藍博士說過:「做一個為孩子遮風擋雨的父母很容易,但做一個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的父母非常不容易。」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把愛藏起來,很多時候都是默默旁觀,而不是大包大攬。 你可以做孩子的眼睛,但有些路只能他自己走。
  • 父母在這5個方面越捨得,孩子越優秀!不是買學區房、報興趣班
    買昂貴的學區房、報各類興趣班、送孩子上精英輔導課等等,只要是對孩子教育有幫助的事情,父母們砸鍋賣鐵也要做。但這些,大多是外在形式的捨得。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重視物質的投入,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培育。特別是下面這5件事,父母做好了,要比大把花錢有用的多!
  • 深愛孩子,請先學會放手
    文/月簾電視劇《小別離》熱播的時候,英國的心理學女博士西爾維婭·克萊爾說過的這句話曾一度引爆話題: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放手
    本文為親子微時光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如今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都存在一種焦慮,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生怕孩子走錯一步路。於是,把對孩子的愛傾注在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上,表現在一條條嚴格的家規中。乖巧的孩子,按部就班地完成父母的「任務」,調皮的孩子,在管教中一點點變得「乖巧」,他們很累,家長也很累。其實,不如試著放手,散養的孩子,人生也許有更多的可能性。
  • 養育男孩,聽聽李玫瑾建議: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越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長大能有出息,尤其是養男孩的家庭,父母都還指望以後能享清福呢!但孩子將來什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所以,家長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各種能力,方便以後成才。,在下面這3件事上父母要捨得。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千萬不要認為愛孩子就要包辦一起,你什麼事情都為孩子做好,孩子犯錯誤你也不會批評的話,這會讓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
  • 養育男孩,李玫瑾建議:父母越「捨得」3件事,孩子長大越有本事
    她認為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卻往往忽視了孩子的人格和性格的培養,這是不可取的。家長要想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越有本事,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方面一定要捨得,不要一味的寵溺孩子,不然孩子長大後很難成才。有句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李玫瑾教授建議各位家長,在養育男孩子的時候,父母越是「捨得」這3件事,孩子長大後越有本事。
  • 教育AB面,獨立成長的背後,是敢於「放手」的父母
    《鷸》這部6分鐘的短片故事內容其實很簡單,鷸寶寶在媽媽敢於放手的愛中不斷嘗試,不斷成長,艱難的成長過程終於帶來了美麗的蛻變。我們 必須知道孩子成長的過程,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克服小困難,不斷進步的過程。我們應該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中加點「鹽「,讓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僅有一帆風順,也會有一些坎坷不平。正如,霍啟剛郭晶晶夫婦,他們認為讓孩子從小生活在蜜罐裡,對孩子而言,不是好事情。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點小苦。
  • 李玫瑾坦言:養育兒子時,這3方面家長越「捨得」,兒子越有出息
    文丨櫻桃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總希望能夠找到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總希望能夠給予孩子成長中最恰當的指引。顯然,父母們對孩子的教育僅有愛的初衷是不夠的,方法的探索和選擇也很重要。
  • 父母在這5個方面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不是買學區房,不是報興趣班...
    現在的家長們,都很捨得在教育孩子上下血本。買昂貴的學區房、報各類興趣班、送孩子上精英輔導課等等,只要是對孩子教育有幫助的事情,父母們砸鍋賣鐵也要做。但這些,大多是外在形式的捨得。
  • 「惜錢莫教子」,父母在這三方面越捨得,孩子人生越與眾不同
    但有的人認為,要賺錢就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往往把大部分精力用於賺錢而很少陪伴孩子。其實,陪伴不等於陪著,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陪伴是高質量的陪著孩子,例如與孩子一起學習和看書,或者一起玩耍,這些陪伴都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
  • 李玫瑾提醒:養兒的家庭,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
    >養兒的家庭,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李玫瑾:養兒的家庭,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1、捨得給孩子花錢現在仍然有很多父母抱著「窮養兒富養女」的教育理念,我覺得很沒有必要,現在的孩子如果過分的窮養,只會讓他們變得自卑,所以我對兒子從來不會窮養,該花錢的地方我一分都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