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小靈的寶寶三個月了,全家人很喜歡這個家庭的新成員,剛做媽媽的小靈也非常開心,但是由於自己沒有經驗,常常遇到許多讓她措手不及的情況。
寶寶總是在晚上哭鬧,餵奶還是換尿不溼都無法緩解這種狀況,也沒有發熱這些症狀,需要哄很久孩子才會停下來。而且給孩子餵奶以後,經常出現吐奶的狀況,看著孩子突然從嘴巴裡吐出的奶塊,讓小靈緊張不已,忙給孩子奶奶打電話,才知道孩子這是腸脹氣了。
為何寶寶會腸脹氣
孩子出生後會遇到許多特殊情況,腸脹氣也是其中一個。通常肚子很變鼓,或是小拳頭握得很緊,不停哭鬧這些狀態。引起這些原因都有這幾點。
1.很久才餵奶
許多新手媽媽總會忘記給孩子餵奶,或是擔心餓到孩子,以至於孩子吃奶時狼吞虎咽,空氣吸到了孩子肚子裡,導致孩子腸脹氣。
2.肚子受涼
寶寶的肚子要是受涼會導致氣體在肚子裡不容易排出,這種情況一定要多加注意,因為可能導致孩子在長大以後依舊會有影響
3.媽媽的貪吃
很多媽媽因為懷孕和月子期間忌嘴很久,所以在過了月子後很貪吃,吃了生冷的食物,影響了乳汁,導致孩子出現腸脹氣的狀況。
如何有效預防腸脹氣
1、規律的餵奶讓孩子遠離腸脹氣
其實給寶寶餵奶和我們平時吃飯一樣都是需要有規律的,餵奶不能按著媽媽的心情來,規律的餵奶能有效地防止孩子腸脹氣。
2、餵奶姿勢很重要
餵奶的姿勢不對也會導致寶寶腸脹氣,合理的餵奶姿勢很重要。母乳餵寶寶時要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這樣可以避免空氣進入,奶瓶傾斜45度再餵孩子,同時防止寶寶含住奶嘴時吸入空氣。
3、及時拍嗝「他好你也好」
孩子餵奶後要及時給寶寶拍嗝。拍嗝有利於把孩子肚子裡的空氣拍出來。不過不一定每次都有,所以拍嗝時媽媽一定要有耐心,大概在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溢奶吐奶要分清
孩子吐奶時,作為新手媽媽一定要分清,到底是吐奶還是溢奶。
溢奶是的原因就是許多寶媽太過心急,或是奶水過於充足導致的。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來不及咽下,從嘴角流出。這種情況寶寶不會覺得不適,精神狀態也會很正常。
但是吐奶是因為孩子的消化問題,吐出的都是消化道一半的奶水,孩子還會因為這種情況哭鬧個不停,所以寶媽一定要注意觀察。
如何緩解吐奶
1、可以把寶寶抱直,同時讓寶寶的頭偏向一側,這樣可以讓寶寶肚子裡的奶水吐出來,以免嗆到寶寶,記住千萬不要讓寶寶仰頭。
2、寶寶吐奶可以刺激孩子的的腳底板,讓孩子感覺到疼痛使孩子哭出來,刺激孩子的呼吸,確保孩子吸入更多氧氣。
3、吐奶後及時對孩子的口腔進行清理,避免有食物或者奶水進入氣管,同時觀察是否有奶水嗆到孩子,如果有這種情況,可以放平寶寶,如放到床上或者腿上,但一定要是俯臥狀,這樣有利於孩子排出口腔中的汙物。
這些情況都是孩子會出現的正常情況,所以做媽媽的面對這些情況一定不要緊張,尤其作為新手媽媽,遇到特殊情況一定不要著急,冷靜下來用以上方法來處理,但如果情況沒有變化,一定要及時送孩子去醫院。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育兒思,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