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錯誤的餵養方式,父母應當注意,不然孩子發育成麻煩

2020-11-03 凱蒂教你輕鬆帶娃

孩子出生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餵養了,如何攝入足夠的營養,關乎著他的身體健康和發育。不過想要孩子吃得好,實際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今很多老人推崇母乳餵養,的確這是一種最為安全的方式。

但是母乳餵養,和母親就變得息息相關了。缺乏經驗的母親,用這種方式其實比配方奶潛在的危險更大,不少孩子因為錯誤的餵養方式,或者因為母乳的質量不過關,導致了各種病的誕生。

故事分享:閨蜜經常分享自己的孩子成長過程,然而在兩個月的時候,卻和我說她家寶寶經常流口水,問我這是不是正常的,實際上我也沒辦法保證啊,只能勸她去醫院看看。然而一看問題就來了,孩子被查出腦溢血,原來是身體裡缺少了維生素K1

這種維生素多存在小青菜中,然而閨蜜她是外地嫁過來的,他們那裡就很少吃青菜,所以坐月子就沒吃,用其他代替的,結果維生素K1不足,也就造成了這種情況。而很多餵養的過程中,不少父母都會犯下錯誤,我們在嬰兒出生前就應該了解這種常識。

在餵養過程中,這些錯誤方式出現最多

新生兒第一口喝黃連水或者奶粉。

部分區域流傳一種說法,就是這樣可以去"胎毒"。實際上胎毒醫學上並沒有真正證明它存在過,西醫中也認為這是不科學的說法。而我們認為的胎毒,多是胎兒出生以後的一些不正常現象,統稱為它。

而喝了黃連水後,其實對胎兒並不好,他們剛出生,腸胃發育還不是很完全,其次排毒系統工作效率也很低,所以對於黃連水這種帶藥性的,最好不要碰。其次奶粉也不要給孩子喝第一口,反倒是初乳最合適,雖然看起來黃黃的,不乾淨的樣子,實際上卻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

過早過晚添加輔食

每個寶寶發育時間是不同的,大概在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最好,當然也有特殊的情況,就是寶寶出現厭奶了,這個時候他還沒到6個月,那麼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發育,來確定是否添加輔食,最早在4個月時候可以嘗試。

而寶寶如果對母乳較為依賴,而且母乳足夠提供他成長的營養,那麼可以延遲到八個月,再添加輔食。超過這個階段都是不合適的,容易對寶寶造成發育問題。

寶寶不吃鹽沒力氣。

老人會流傳一句話,不給孩子吃鹽就是虐待他。實際上很多醫學著作中,都表示一歲之內的孩子不適合吃鹽。我們可以透過本質來觀察,吃鹽是為了什麼,無非是補充鈉,那麼只要寶寶可以正常飲食,通過母乳或者輔食也能吸收到這種元素。而過多的添加,給寶寶吃鹽,會造成他的器官負擔過大,甚至是呼吸道的感染。

長期給寶寶吃米湯

實際上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度過的,結果一歲半還不如吃母乳的一歲孩子強壯。大多是不願意吃母乳和配方奶的孩子,父母沒有辦法,就用米湯代替。而實際上米湯的營養密度很低,雖然能讓孩子飽腹,但是卻不能滿足營養需求。

喝米湯實際上等於喝水,喝得多,但是餓得也快,幾泡尿就沒了。其次寶寶到了一定天數會長牙,這個時候還是以輔食為重,給孩子嘗試咀嚼,能鍛鍊他的發聲系統。

寄語:孩子的餵養方式很重要,我們要適當地給他補充需要的營養,注意均衡搭配,在孩子需要依賴母乳的時候,儘量保證媽媽的身體健康,母乳充足。當孩子六個月以後,食譜選擇就變多了,這個時候父母們就可以考慮,該給孩子補充什麼了,哪些是促進身體成長的,哪些又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這些都很重要,新生兒時期,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時間段。

相關焦點

  • 這6個錯誤的餵養方式,會危害孩子健康發育,父母要注意
    文|穎媽談育兒作為家長,不知你有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成長發育跟餵養習慣與飲食健康關係密切。作為科學育兒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我一直按照科學的方式養育孩子,好在經過我的精心護理,我家孩子的身高、體重一直都很標準,各項階段性發育指標也都很正常。
  • 1歲孩子發育標準是什麼?想要孩子發育好,餵養方式很重要
    孩子出生以後,每個階段都有一個發育指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能體現孩子發育情況的就是身高和體重。在人們的眼中,孩子白白胖胖的就是家長養得很好。這個時候的孩子,如果能手腳並用的爬上幾層臺階,也能說明大運動方面發育得比較好。
  • 給寶寶衝奶粉是件大事,別因使用錯誤方式,影響孩子「發育」
    寶寶喝了沒幾天就出現嘔吐、腹脹,肚子發硬等症狀,這可嚇壞了一家人,急忙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通過醫生檢查得出結論,是由於奶粉餵養不當造成的,導致腸胃滲透壓力過大,所以孩子會出現脹氣的反應。幸好這種錯誤餵養的時間比較短,並且發現得比較及時並沒有出現生命危險。衝奶粉不像衝泡麵那樣簡單,裡面蘊含了很多學問。
  • 7歲孩子長出「雙排牙」,需一顆顆拔掉,只因奶奶的錯誤餵養方式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孩子換牙是一個重要的人生階段,意味著他即將從幼年進入少年時期。通常而言,只要營養得當、身體健康,孩子會主動換牙,不需要父母多操心。但也有些孩子換牙的過程,讓家長操碎了心。
  • 老人帶娃易好心辦壞事,餵養避開4誤區,別讓孩子為錯誤買單
    對此,便是老人在餵養孩子的時候存在的誤區,這些誤區不僅不利於孩子成長發育、長高長個,還會造成肥胖。那麼老人在餵養孩子的時候,存在哪些誤區呢?又該如何避開這些誤區,做到科學育兒?一、老人餵養孩子存在這4個誤區1.
  • 六大錯誤的餵養方式,父母要記得避開,否則會傷了寶寶的身體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孩子出生後的頭等大事就是餵養問題,攝入的營養直接關聯身體健康和發育。不過,想讓小嬰兒吃得好吃得飽,可不是件容易事。事實上,現在在老人群體中還流傳著許多不當的餵養方式,讓缺乏經驗的新手寶媽一片茫然。今天就來做一個匯總,以下這些錯誤的餵養方式,父母可要記得避開呀!否則會傷了寶寶的身體,來看看你中招了沒?
  • 這5大錯誤的餵養方式,易引起產後奶水不足,你踩中了幾個?
    生完孩子後,寶媽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悅,營養均衡,睡好覺,這樣奶水才會充足。除此之外,不當的餵養方式也會造成奶水的減少。這些錯誤母乳餵養方式的坑你別踩。1、規律餵奶,不到時間不給孩子餵奶出生第一個月的新生兒,月子裡一般2到3個小時,需要餵一次奶。有些寶媽在哺乳時,就會把時間掐得準準的,一定要等夠3小時才給孩子喝奶。
  • 幾種錯誤的餵養方式,正在侵害孩子身體健康,家長要及時改正
    導讀:幾種錯誤的餵養方式,正在侵害孩子身體健康,家長要及時改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幾種錯誤的餵養方式,正在侵害孩子身體健康,家長要及時改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總是不長個?醫生直言:3種錯誤餵養方式會損傷孩子脾胃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每日的艱辛守護,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驕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衣食住行,免得孩子的身體「遭罪」。有時候雖然父母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但不代表父母的行為都是正確的,很多時候,有些父母帶孩子的方式錯誤,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損害孩子的脾胃,造成食物堆積在體內得不到消化,最終影響健康。
  • 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奶粉正確餵養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餵奶粉給寶寶吃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媽媽不得不放棄母乳餵養寶寶,改為人工餵養奶粉的方式。這時作為母親心裡一定會覺得遺憾,但也不必過於內疚,只要正確地餵養,寶寶也可以健康成長。1.餵養要有規律性!定時定量餵養寶寶能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生長發育。但定時和定量是有相對性的,定時也不是說一定就分毫不差。
  • 90後父母注意:這幾個典型錯誤是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元兇
    ;別人開始說長句的時候,他們連詞彙量都不能達標;別家孩子已經能和父母頂嘴了,自己的寶貝卻連句整話都說不明白,嘴裡還含混不清、發音錯誤。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典型的語言發育遲緩症狀。語言發育遲緩是我國比較常見的兒童發育性疾病,一般來說,國家的經濟水平越高,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病率也就越低。我國如今也屬於高收入水平,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病率卻沒有顯著降低。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經濟進步就表明科技、社會都在進步,然而科技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一些麻煩。
  • 這4種錯誤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父母需要警惕了
    這也是為什麼媽媽選擇母乳餵養的原因,母乳餵養是目前比科學餵養方式,更加古老安全的方法,但是其中卻大道至簡,蘊含的道理,至今很多科學家還沒有搞明白,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母乳餵養的孩子,的確比配方奶餵養的寶寶,智力更高身體更壯。
  • 父母三種錯誤的舉動,會傷害孩子的「脊柱」,影響孩子身高發育
    ,孩子如果未滿一周歲,脊柱很脆弱,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要多加注意。父母此時要多加注意,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坐立,不然會導致脊柱壓力增大,影響發育。 3、腰椎前凸 孩子在一周歲左右的時候,可以學會走路,此時會形成第三個生理彎曲,叫做「腰椎前凸」。
  • 錯誤的輔食添加方式可能會影響孩子發育
    但事實上,許多餵養方式並不太科學,甚至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許多潛在的隱患,那麼哪些輔食添加方式存在問題呢?1)成人的食物給孩子吃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有這樣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成人在吃飯的時候,想著某個食物孩子也許可以吃,所以就會把它嚼爛,之後餵給孩子吃。
  • 四種錯誤溫奶方式,或慢慢偷走孩子健康,過來人教你幾個實用妙招
    ,吃的時候自然需要加熱,但是一些錯誤的溫奶方式卻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健康。然而母乳餵養成了難題,婆婆建議可以提前準備好,餵孩子的時候再加熱就可以了,小玲想了一下也同意了。或成孩子健康殺手1)開水溫奶很多新手媽媽在溫奶的時候可能習慣性地認為就是將其加熱,跟我們平時加熱食物一樣,將其密封放入開水中燙一下就草草完事,但是實際上這樣的方式並不可取。
  • 寶寶過度餵養會造成發育遲緩,出現這4個信號,就要注意了
    寶寶每天就是吃了睡,睡醒了吃,只要是寶寶一哭鬧,父母就會認為寶寶是餓了,會一直餵養寶寶,甚至有些寶媽認為孩子吃的越多越好,其實並非如此,吃的多不如吃的好,如果寶寶被過度餵養,不僅沒有完全吸收營養,反而不利於寶寶的正常發育,如果寶寶出現以下這些信號,說明是過度餵養引起的,那麼就要引起重視了。
  • 混合餵養的7大注意事項!
    那對於混合餵養的寶寶需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看吧~混合餵養的方法首先,我們來看看混合餵養有哪幾種方法呢?混合餵養注意以下幾點1、儘量不要放棄母乳餵養在混合餵養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的就是放棄母乳餵養。
  • 孩子出現積食影響身體發育,父母要控制孩子的食量,預防出現積食
    只要家庭有了孩子,重心就會發生改變,要以孩子為中心。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吸收足夠的營養。對於孩子的飲食追求就會變得精細,但這並不意味著,吃得越多,孩子身體越強壯,甚至有可能出現反效果。閨蜜小劉就是犯了餵養的錯誤,她的孩子小樂今年三歲。為了小樂長得更高、更壯,平時餵養的時候,經常餵食過多,導致吸收太多的營養。
  • 科學育兒:0-1歲寶寶發育特點家長需了解,別用錯誤方法害了孩子
    現在這些做法已經被科學證實是完全錯誤的,不僅不會幫助孩子塑造未來美好身形,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家長們可要注意了。孩子每一天的身體成長都是有其科學的發展規律,揠苗助長只會傷害孩子原本健康的身體底子。孩子需要適應環境去發展各項能力,若是家長過度保護,反而會破壞孩子發展能力的進程。孩子作為獨立的人不僅僅表現在身體發育上還有對環境的適應和掌控上。餵養方面由於新生兒(6個月內)適應能力較差,抵抗力稍微弱一點,如果餵養方式不當,則會讓孩子很容易生病。
  • 新手父母看過來:牛奶餵養不注意,容易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我們都知道,作為孩子的家長,無論是新手寶媽還是二胎媽媽們都了解,在關於孩子的餵養方式這一問題上,母乳絕對是最佳的選擇。因為母乳中不僅所含營養非常豐富,且能夠滿足孩子不同成長時期的營養需求;同時母乳的分子結構還不會對孩子嬌嫩的腸道造成任何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