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綠葉,能進行光合作用,這個蝸牛跟植物有什麼關係

2020-12-19 動物地圖

一說到光合作用,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綠色植物,因為植物有葉綠素嘛。

但是海底有種蝸牛卻可以從藻類植物中「偷」葉綠素。

01形似綠葉

綠葉海蝸牛體型十分嬌小,成年體也才1-3釐米左右,雖然叫蝸牛但是卻沒有身上卻沒有貝殼,乍一看就跟一片翠綠的葉子一樣,這種形態能夠讓它們順利的混在海藻中不被發現。

不過,綠葉海蝸牛的綠色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

剛出生的綠葉海蝸牛身體呈棕色,半透明,身上有紅色斑點,以藻類植物為食,它們身上的綠色就是通過藻類植物得來的。綠葉海蝸牛在藻類植物上劃開一個口,從中吸取藻類細胞,但部分的藻類細胞組織都被消化掉了,但是葉綠體卻順利的留存在它們的身體裡。

剛出生的綠葉海蝸牛

可以說,從綠葉海蝸牛享用第一頓藻類大餐開始,它們的體內就具備了葉綠體,身體也變成了綠色。

綠葉海蝸牛有兩片跟翅膀很像的偽足,上面布滿了像葉脈一樣的血管,當偽足展開時,就能讓身體與綠葉無異。

02神奇的psbO基因

綠葉海蝸牛不僅僅是身體像綠葉,它們還能像綠色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這個獨特的功能,關鍵時候還能保命。

在2007年美國休斯頓石油公司的海底輸油管道發生洩漏事件,導致該海域大面積藻類植物死亡,藻類植物死亡又導致很多以藻類植物為生的海洋生物因為食物缺乏而餓死,在這次大面積的生態汙染中,綠葉海蝸牛就憑藉自身得天獨厚的條件頑強的生存下來。

美國緬因州大學生物學家詹姆斯·曼哈特博士就對綠葉海蝸牛進行了檢測,他發現綠葉海蝸牛體內竟然有來自藻類的psbO基因,而這個基因就是修復和保持葉綠體持續發揮作用。在自然界中這種兩個不同物種間的橫向基因轉移是十分罕見的。

只要綠葉海蝸牛體內存在葉綠體,在psbO基因的作用下,只要陽光充足,他們就可以終生禁食。如果綠葉海蝸牛長時間沒有見到陽光,就會餓死。

有人把綠葉海蝸牛放到了黑暗環境中,只存活了14-39天,而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93天後,僅有幾隻因為年齡大而死亡。

相關焦點

  • 海蝸牛為何能進行光合作用 詳解PNAS論文
    科學網最近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美國科研人員日前捕捉到一種極不尋常的生物——一種以海藻為食並將海藻色素吸收到自身細胞中的海蝸牛。更令人驚訝的是,這種蝸牛不僅能藉此進行很好的偽裝,還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以獲取能量。」
  • 奇葩神奇生物,綠葉海蝸牛,能進行光合作用一生只需進一次食!
    科學家在大海中發現了一種神奇的生物綠葉海蝸牛,這種蝸牛的身體比較小,只有1~3釐米長,神似一片綠色的樹葉,但它的身體不僅外觀像樹葉,並且也擁有像樹葉一樣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神奇功能,在生物學上基本只有植物才會擁有光合作用的能力,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x第一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而產生能量的生物,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基因神偷,僅存在美國的綠葉海蛞蝓
    在初中學習生物課程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在植物的細胞中擁有一種叫做葉綠體的物質,這使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在我們學識尚淺時也認為,僅僅只有植物才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動物不能。然而,在人類科技與認識不斷發展以後,這種固有的思維也被打破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綠葉海蛞蝓。這種神奇的動物存在於什麼地方呢?在美國東部海岸線水深較淺的地方以及一些鹽沼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這種神奇的動物的身影。如果說要拿一種類型的人來描述這種動物的外貌,那就是文藝少女。
  • 為了生存,這種動物會偷取植物基因進行光合作用
    對現代人來說,必會經歷每日三問: 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有時實在想不出來,就乾脆不吃了。 要是我們曬太陽就能填飽肚子,那該有多好。不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知道動物是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
  • 為什麼紅色葉子的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我們知道,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備物質,但是有些植物的葉子是紅色的,這類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呢?植物的綠葉,被人們稱為「綠色的工廠」。誰都知道植物要製造有機物質,要進行光合作用,一定要有葉綠素存在。
  • 光合作用是植物本能,可這種動物也會,學會其方法能引發醫學革命
    平時我們常見的生命物種基本都是動物跟植物,另外還有一些真菌類。單說動物跟植物,這兩類物種的區別一般都認為是動物會自行活動,而植物不會自行活動,其實兩者的本質區別是能量來源的獲取方式不同,植物的能量來源獲取方式是通過吸收太陽光的光合作用,動物依靠的則是通過食用植物、真菌或者動物來獲取自身所需的能量,它們是有本質的區別的。那麼原始生命物種進化的時候為什麼要分別向著植物和動物兩方面進化呢?大家都通過光合作用吸收能量不行嗎?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月亮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 艾伯史密斯
    地球上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都是相似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然後釋放氧氣,主要包含了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植物在色素和酶的作用下,把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徑存在差異,主要分為碳三植物、碳四植物和CAM植物,其中碳四植物的固碳方式比碳三植物先進,而且效率也更高;CAM植物可以在夜間吸收二氧化碳,然後白天進行碳四循環,比如仙人掌和蘆薈就屬於CAM植物。
  • 光合作用的秘密,細說多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
    沒錯,這都是植物的功勞,植物的光合作用會調節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過一切都不是那麼簡單,這其中還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秘密,今天月溪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在揭開其中的奧秘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植物的光合作用,簡單的說,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光的照射下,植物將吸收進去的二氧化碳和植物體內儲存的水進行一系列的加工,最後轉換成有機物儲存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吐出氧氣。
  • 紅外線也能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日本京都大學三室守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儘管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高低有所不同,但其效率相同。這一發現使低電力糧食生產成為可能。
  • [生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2
    內容導讀: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實驗——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  小組討論:實驗方案設計  提示:(控制變量,設計對照實驗)  1、光是不是製造有機物的不可缺少的條件?  2、怎樣檢驗光合作用的產物?
  • 人類能否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在大自然中,很多生物並不需如此,例如植物、海藻以及很多種細菌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維持生存。那麼人類是否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像植物一樣,從太陽能中獲取食物呢?通常說來,動物是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但是一切規則總有例外。豌豆蚜是一個新發現的變異物種,它是農民的敵人但卻是基因學家的朋友。
  • 動物的一半是植物
    (動物)的組合,預示著一種全新生物體的出現,比如說,像植物那樣會進行光合作用,以此為自己提供營養的魚。諸如海葵、珊瑚蟲等大量光合動物形似植物枝杈。另外,扁形蟲和一些名為「sacoglossan」的海蛤蝓呈扁平葉片狀,這使得它們擁有相對於體積的巨大表面積,從而儘可能獲取最多的能量。
  • 2019中考生物二輪複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019中考生物二輪複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物質轉化的過程:簡單的無機物轉化成複雜的有機物,並釋放氧氣 (3)光合作用的實質 能量轉化的過程:光能轉化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 (4)光合作用的意義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
  • 吃點藻類就能光合的動物奇葩——綠葉海蝸牛
    綠葉海蝸牛不光是綠,居然還能夠進行光合作用,這簡直是一種神奇的存在。與之前我們講到的不能光合作用的植物菟絲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連動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可見菟絲子是一個多麼不要強的存在。綠葉海蝸牛是一種囊舌類海洋軟體動物。分布於大西洋西岸從加拿大到佛羅裡達的沿海海域。
  • 萬物生長靠陽光,那麼在月光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嗎?
    地球上的植物、藻類以及部分細菌通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水轉變為有機物把能量儲存起來,為地球物質循環和生物的發展演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而月球夜晚發射出來的光,是通過反射太陽光線形成的,相較於太陽光來說溫和許多,那麼月光對於植物來說,能推動進行光合作用嗎?
  • 月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以及月光下的光合作用能否「維持」植物的生長。第一個問題: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答案是能。光合作用可以大體分為兩個過程,一個叫光反應,只能在光照條件下進行,靠葉綠素或其它色素(下文以葉綠素指代)吸收光能,然後利用光能分解水,產生氧氣、還原氫以及 ATP, 為下一步暗反應提供還原劑和能量。另一個暗反應不需要光,主要利用前一步產生的還原氫和 ATP, 來還原二氧化碳,得到葡萄糖等能量物質。
  • 腦洞大開:如果人類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會發生什麼?
    植物的生活貌似比我們人類的生活簡單多了,整天沐浴在陽光下,看上去清新翠綠,在享受戶外天氣的同時,也能通過光合作用,自己合成營養物質來養活自己。 與人類不同的是,大多數植物不需要吃任何食物,它們沒有嘴巴,輕鬆藉助大自然的力量,通過光合作用,就能養活自己,如此「省錢」的生命,有些甚至比人類大得多、強壯得多。 如果我們也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那會怎麼樣?
  • 不只植物!地表礦物也在進行「光合作用」
    原標題:不只植物!地表礦物也在進行「光合作用」 太陽光不僅作用於地表生物發生經典光合作用,也一直作用於地表礦物發生非經典「礦物光合作用」。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魯安懷團隊揭示了自然界無機礦物轉化太陽能系統。該研究成果4月22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
  • 腦洞大開,如果我們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會發什麼變化
    植物的生活貌似比我們人類的生活簡單多了,整天沐浴在陽光下,看上去清新翠綠,在享受戶外天氣的同時,也能通過光合作用,自己合成營養物質來養活自己。然而,人類作為消費者,卻在吃飯上面花費大量的時間。與人類不同的是,大多數植物不需要吃任何食物,它們沒有嘴巴,輕鬆藉助大自然的力量,通過光合作用,就能養活自己,如此「省錢」的生命,有些甚至比人類大得多、強壯得多。如果我們也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那會怎麼樣?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光合作用!
  • 【植物知識】光合作用
    對於綠色植物來說,在陽光充足的白天,它們利用太陽光能來進行光合作用,以獲得生長發育必需的養分。 這個過程的關鍵參與者是內部的葉綠體。葉綠體在陽光的作用下,把經由氣孔進入葉子內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轉變成為澱粉等能源物質,同時釋放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