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餐飲類小程序近幾個月一直呈增長趨勢,小程序席捲線下場景,迅速斬獲6億用戶。很多餐飲商家嗅到了其中的商機,諸如肯德基、周黑鴨、麥當勞、星巴克等一線餐飲品牌都陸續入局小程序,預示著新餐飲時代的到來。摘自微信的頭條新聞,為了更好地鼓勵這些服務背後的創造者,今天,在新加坡,微信開啟首次海外開發者大賽,超過300家海內外服務商角逐本次大賽獎項。我們從新加坡發回這封快報:最新數據顯示,海外主體小程序數量同比增長5倍,海外訪問次數增長200%。國內小程序今年達到了2000萬家,下一個紅利市場在微信小程序中誕生,毋庸置疑!
如今,傳統餐飲商家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行業大佬打壓,難以發展壯大,異業門店湧入,生存空間急劇縮小,過度依賴外賣平臺,盈利空間所剩無幾,商家與顧客之間竟然形成了一錘子的買賣。於是,小程序成為傳統餐飲行業轉型新契機。
那麼,微信小程序究竟可以給餐飲行業帶來什麼?
第一,增加客戶體驗感
隨著門店的經營範圍越來越小,普通門店的輻射範圍,最多500米左右,線上也沒有什麼推廣,主要的流量來源來自美團,但是美團也僅僅是流量平臺,無法做到粉絲的管理與轉化,隨著美團抽點越來越高,傳統餐飲更加的舉步維新,甚至有些商家做出了到本店吃飯,只要付美團一樣費用,不需要再美團上面走,有的甚至參加了美團競價排名。不做活動很少有流
量,做了有了流量,但是無法轉化,可能虧得更多。
利用小程序與微信公眾號的關聯?
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內容營銷與微信小程序的工具屬性相互結合,將內容營銷發揮到極致,根據自己的店鋪特色與用戶的需求角度出發,推廣高質量的文章,再加上小程序的工具屬性,從而提高用戶的體驗感,實現更多的引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做到線上引流,線下留客,線上裂變。沒有公眾號也可以,小程序既是吸引流量的平臺,同樣也是管理流量的平臺。
第二,促進客戶消費
利用卡券功能。
將各種卡券功能,比如會員卡,優惠卡,打折卡等與微信小程序相結合,從而使得顧客能夠更好地實現購物和消費。卡卷的發放形式分別來自小程序+線下門店,小程序+社群,小程序+自媒體三種表現形式。
第三,線上線下對接
利用小程序「附近的店」功能。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對接,從而更好的進行品牌曝光,推廣和宣傳,為實體店帶來更多的客戶。
第四,運營與引流
利用餐飲小程序點餐、預約等功能,節省用戶的時間成本,從而幫助實體店更好地實現運營和引流。
第五,病毒式營銷
利用粉絲做直接的病毒式營銷,在朋友圈的轉發,在微信群的轉發,從而吸引到更多的用戶
為什麼只有微信小程序能做這些?
這就必須要提到微信的社交屬性。比如:餓了麼、美團的分享的紅包,你最先會分享給誰?一定是微信好友。
從一個用戶發散到多個用戶的傳播,這就是微信的「強社交」屬性,其「強社交」的屬性更容易幫助餐飲店獲取客流。小程序作為依託於微信這個社交生態中的重要工具,一直以實現線下線上有機結合為初衷,這與傳統餐飲業的訴求不謀而合!因此,小程序備受餐飲界青睞,是市場、用戶需求,以及技術發展的多重驅動。
餐飲小程序怎麼使用效果較好?
餐前:促進轉化
充分利用天然免費流量——「附近的小程序」來覆蓋門店周邊無公裡內的顧客。客戶到店後,可通過排隊遊戲、領卡有禮、充值有禮等活動,吸引顧客就餐並進行社交分享,從而為門店帶來更多的社交流量。用以老帶新的形式,不管是老人還是新人,都給他們一樣的打折券。
就餐:提升體驗
設置生成帶參數的微信小程序二維碼,並貼於各個餐桌桌面上。通過讓顧客掃碼點餐、掃碼買單等優化服務體驗,降低其等待時間,提升點餐體驗。
餐後:激發復購
顧客餐後離店,服務並未終止,餐後的關係營銷才剛剛開始。
商家可以藉助小程序+公眾號,積累自己的存量會員和忠實顧客,形成自己的顧客矩陣。通過日常的產品展示、優惠信息推送等,讓顧客保持對餐廳的關注度,進而刺激更多的潛在消費。
小程序為商戶和顧客帶來優化升級的管理和服務體驗,為餐飲界帶來了顛覆性的轉變契機,所以對於線下餐飲實體店的老闆來說,做小程序很有必要。
網際網路時期,任何新的東西出現都會帶動新的商機,最快抓住機遇的人勢必走的更快更遠。這就是小編對微信小程序+餐飲的一些見解,有不懂的地方,請各位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