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I am wondering..."更禮貌的開場白.【老漁周一見】

2021-02-20 漁郎英語

很多朋友應該都了解 "I am wondering..."作為句子打頭的用法。這是一個在提要求的時候非常自然好用的禮貌說法。比如發郵件給教授求幫忙的時候,說 "I am wondering if you can write me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我想知道您能否幫我寫封推薦信...。)

然而呢,"I am wondering..."並不是最常用或者最禮貌的巨型。想要變得地道其實很簡單——把 am 改成 was 就可以了: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write me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就好比"Could you open the door for me?" 比 "Can you open the door for me?" 顯得更有禮貌一樣,"was wondering" (過去式) 在英語中更有謙遜之感。最後一個類似的例子:在發表意見的時候,用 "I thought that..." 比"I think" 要禮貌:

"I thought you might like some help."

老漁覺得很有意思。這個"thought"的用法聽起來特別像古裝劇裡的"臣以為"。正如這裡的「以為」所表達的是「認為」的謙虛版,而不是「我以為你睡著了(其實你並沒有睡著)」中「以為」的意思 (I thought you were asleep)。

下次給教授發郵件或者給朋友提意見的時候,這個句型就可以用起來啦!

P.S. 小在前幾天給老漁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當我們在用英語寫論文,在文中討論另一部電影或者作品的時候,到底應該用什麼時態呢.過去時?現在時?老師也在不同情況下提過不同的建議。老漁正在搜帖中,也希望大家多多來信談談自己的經驗。


老漁

2016年6月20

相關焦點

  • 「I am boring." vs. "I am bored." 這倆可別搞錯!
    學(教)英語的時候有一個難點:excited vs. exciting
  • Emoji表情符號添72新丁:"打臉"、"流口水","孕婦"...你一定要試試
    你的手機裡很快就可以用上"與時俱進"的72新添Emoji表情符號。其中的"大神級"的表情符有:"在地板上打滾且大笑"及"一個在自拍的手"!蘋果和微軟反對"步槍"emoji制定新的表情符過程中一個值得玩味細節是,作為奧運會運動項目之一的"步槍射擊"emoji最後被踢出了列表。 "病毒式傳播"大神Buzzfeed News的透露的內幕是,只是蘋果公司和微軟反對的結果。這個消息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討論。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其實不是 "我愛你"
    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 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不是"我愛你"!你知道嗎?
    知道"Ilove you"是什麼意思嗎?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 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華玉振:與"擺地攤"感同身受
    當共和國總理在莊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城市管理要為"擺地攤"寬容時,我的眼睛溼了。三十四年前剛畢業的那年夏天,在家鄉小集鎮的稅務所,因拒絕"出外勤"向"地攤"收稅的風波又勾起我的回憶。所長安排我"出外勤"上街。所謂"出外勤",就是上街丶入村丶進廠,挨家挨戶收稅。我從小厭煩稅務官。據父母講太祖父、祖父都曾經因為挑擔擺攤賣杏、賣黃花菜而被稅務官盤剝過。
  • 問歪果仁名字別用"What's your name?"!又老土又不禮貌!
    ↓↓↓更有【老友記】【外教教學視頻】英文版【小豬佩奇】資源關注「撩英語」公眾號回復「老友記」即可免費領取What's your name作為陌生人見面第一句,其實是略顯過時和粗魯的說法,我們該怎麼顯得更有禮貌呢↓↓↓May I have/know your name please?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現在大家趕緊把"What's your name"忘掉,用上面的表達吧!不過有時候,就算你知道了老外叫什麼,可能你還是叫錯!
  • "記事簿"的提醒
    蘇霍姆林斯基說:「提醒校長要有一個記事簿,只要你是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的,你就要尊重這個記事簿和尊重自己,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記錄和保存下去
  • 怎麼樣說更有"禮貌"的英文
    或Chenglish聞名於世;中國人最大的英語發音問題就是沒有連讀,但這都不是最主要的語言問題。老外們一般會這樣說:「That is a good idea! I would like to join in but 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 today.」
  • "生孩子"也要AA制嗎?
    她是這樣寫的:"我懷孕六個月了,沒上班在家待著,自己也沒多少存款,我老公今天說生孩子的時候花的醫療費用我倆一人出一半,平攤,我很震驚,想了一天都沒想通他怎麼會這樣說,為什麼呢?"看了之後,我也驚著了。難道是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嗎?還是現在的夫妻樣樣都實行AA制,包括生孩子呢?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於是便將這故事當新聞說與朋友聽。朋友聽後一陣哈哈大笑,我被朋友笑懵了,問他很好笑嗎?
  • 網絡"遊戲"的泛濫,你孩子的人生是否被偷換了概念?
    人類的生命本質是公平的,但是這種本質的公平已經被"經濟"所打破。這"經濟"當然不僅僅指的是金錢和物質,它當然包含一種無形的、也是比金錢更具威力的"經濟"~那就是"名"。所謂的"名",當然是指那些出了名的人名,統一稱呼為"名人"。名人當然也就不同於一般的人名,他們具備一呼百應的能力。特別是在當下的網絡時代,這名人效應尤為明顯。
  • "我,36歲,和甜蜜男談了一場戀愛,傾家蕩產!"
    但工作朝九晚五,根本沒有機會接觸男性,機緣巧合通過交友軟體結識了劉磊,讓她動了芳心。劉磊的頭像給小琳的第一印象是事業有成的精英男。通過聊天,小琳發現此人不但話語溫情,談吐也很有教養,這讓兩個人越走越近,很快確立了網戀關係。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喜的是我兒初掌財權能收支平衡,且有盈餘,不負額娘及皇阿瑪家國重託。憂的是我兒省吃儉用,幾日前聽聞已清減20斤,但想來吾兒走時大腹便便,歸時翩翩少年,內心也是歡喜的。吾兒獨自遠行求學,原非額娘狠心。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自閉患兒幹預路上最重要的一項"關係"
    家有特殊孩讓許多父母總是埋頭於孩子的康復教育,心裡唯一的盼望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早日恢復成"正常"的樣子,每天有不同的幹預課程,天天在機構與家裡間不斷的來回波奔。在忙碌中甚至無法關注與特殊孩子間的親子關係。可是,特殊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難道不重要嗎?當然不是。
  • 從"高級保姆"帶大的皇帝朱由校看:保姆與老人帶孩子有何區別?
    於是很多家庭,都在請保姆帶孩子;也有些家庭,是讓自己的爺爺奶奶,"老人"來帶孩子。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是請保姆帶孩子好?還是讓爺爺奶奶,老人們帶孩子好?保姆帶大的孩子,和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首先說誰帶孩子更好的問題。其實爺爺奶奶帶,保姆帶,都不如媽媽爸爸親自帶,因為父母帶大的孩子更自信,開朗,與孩子的親密感更強。
  • 這個母親的"瘋狂"舉動,卻引得旁人拍手稱讚
    1 啼哭的女孩和"瘋狂"的母親 幾天前,我正陪著孩子購物,突然聽到一陣小孩的哭聲。 旁邊人既好笑又無奈,想看看當的媽到底有啥招來讓孩子止哭 2 孩子不講理,你會怎麼做 當家長的認為,在公眾場合,孩子就應該守規矩,講禮貌,懂道理,一切違反大人要求的言行都是不對的。
  • "我談了一場戀愛卻傾家蕩產!"比仙人跳悲劇 10000倍的,居然是這種騙局!
    劉磊的頭像給小琳的第一印象是事業有成的精英男。通過聊天,小琳發現此人不但話語溫情,談吐也很有教養,這讓兩個人越走越近,很快確立了網戀關係。這更讓小琳傾慕不已。劉磊先是發來兩個連結,讓小琳下載軟體,而後手把手的教小琳用自己錢,在網站上進行所謂的投資。交易初期,小琳先是投入十幾萬,沒想到賺了好幾百萬虛擬貨幣,隨後,她繼續投入,並從平臺成功提現20萬元左右。
  • 從心理學上看程璐思文離婚:兩個"好人"是很難維繫婚姻的
    這個回應問題的視頻我看了好幾遍,可以說通篇都是"乾貨"。兩人思路清晰,真誠而又直率地做了各自的回答。與其說他們是在給觀眾做交待。更像是再次給自己的婚姻做總結。倆人都是脫口秀演員,在節目中慣性職業素養使然"輕鬆"的開聊。但卻無法掩飾她們對分開的傷感和遺憾。
  • 郵件開頭慎用「I am sorry to bother you."
    「I am sorry to bother you.「在口語中使用頻率很高。
  • 戰"疫"響了,情感深了!
    2020,註定是多事之秋,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年的第一天給大家特殊的拜年方式"居家拜年"。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我聽從安排,作為一名黨員我絕對服從命令聽指揮。 形式越來越緊,學校要求上報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所以每天都要在班級群裡發不同的通知,分享不同的文件精神,不停地催促家長朋友回覆信息,填寫表格……有時感覺家長也挺累的但是沒有辦法,特殊時期不能掉鏈子。
  • 新高考"3+1+2"模式下,怎麼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把哪些學科救上岸,哪些學科推下水?我認為,談不到把哪個學科"救上岸"或"推下水",改革是大勢所趨,高考也不例外。新高考模式下,對語文、數學、外語沒有什麼影響,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對化學科目是一個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