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唯有心智合一,才能深抵消費者內心

2020-12-15 前瞻網

作者|楊仕名  來源|港大ICB(ID:icbhkuspace)

自去年起,「智能營銷」這一新概念興起,很多人迷信大數據無所不能,能夠通過AI系統演算找到消費者的偏好規律。但這規律卻只能影響短期銷量,因為消費者是善變的,不可能只重複過去的行為。那麼,什麼樣的營銷才能深入消費者內心挖掘並滿足其深層需求?

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教務長(學務)暨首席講師楊仕名先生在開放日活動中,與大家分享了消費者心理學與人工智慧(AI)如何在營銷上互相協作,達至心智合一;以及如何從最根本滿足消費者善變的需要,讓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獲得良好體驗。

認知心理學洞察消費行為背後的原因

在營銷中,認知心理學與行為科學是對應異面:行為科學研究用戶行為,認知心理學洞察行為背後的原因。

首先,可利用「心理原始型別」探究認知心理學在營銷上的應用,去挖掘影響消費者思想活動的最原始且不可再分割的因素。心理原始型別共12種,包括顏色、聲音、尺寸、距離、動作、方向等等。這些因素可能是人們從小就開始建立的、根深蒂固地烙印在遺傳物質中,存在於很多人的潛意識裡,對個人具有深遠影響。

比如,很多企業將顏色運用於營銷。不少網站在用色搭配上多選近年流行的桔色,藍色、紫色也是常用色,但大家對黃色的使用要非常小心,因為這種顏色會傳遞出不安感;在方向上,最好的位置留給最貴的東西,越排在前的重要程度越高;在溫度上,雙手環抱熱飲的動作更有親和力,給人更為溫暖的感覺。在動作上,實驗證明,給一組人看老年人影片,另一組看年輕人影片,看完後前組步伐變得比後組慢。這些都可以為商家制定營銷方式提供參考。

從心理原始型別可過渡到更複雜的心理特徵。

特徵一是錨定(Anchoring)。據實驗,「4 罐飲料僅售 16元」比「大減價,每罐飲料只售 4 元」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因為前者通過計算可得知每罐飲料4元,有固定依據。但後者只有「4元」一個信息,沒有給消費者展現更多條件,可調整為「每罐飲料從6元降為4元」。這就叫錨定,主要看是否存在依據。

特徵二是損失規避(Loss Averse)。在美妝電商BIRCHBOX,消費者每月只需付15美元即可得到3-5樣滿足月用量且為知名品牌的護膚品或化妝品,如果消費者喜歡他們搭配的產品,在其網站再次購買可享折扣,有不喜歡的產品平臺會再做調整。這種模式滿足了消費者想要嘗新的心理,也解決了營銷上「拉新用戶」這個難題。消費者只需付出少量的錢,就能獲得豐富的換新體驗,BIRCHBOX非常善於利用「損失規避」這一心理特點,才能在長達9年的時間持續受到歡迎。

特徵三是目標預期( Goal Anticipation)。咖啡店裡發的激勵卡,集齊8個印章可兌換一杯飲品。實驗表明,10個印章先蓋2個、空8個位置的卡,比單純8個印章空位的卡能更加激勵消費者購買咖啡,如果在第6個位置再幫消費者蓋好章,激勵購買的效果將更好。這就是利用心理學中的目標預期,為消費者設立階段性目標,吸引他們有動力持續購買。

特徵四是框架效應(Framing )。酒吧裡賣酒,設置三檔價格,分別為30元、50元、70元,其中銷量最好的是50元檔;於是酒吧再加一檔價格,分別是30元、50元、70元、100元。其中100元檔銷量最差,可70元檔銷量激增。要給消費者設定一個框架,讓他們在其中做對比,更利於營銷。

當然,心理學能為營銷提供幫助,但不能單方面確保最終效果,還需要藉助行為科學來研究近期銷售走向。我們要結合來看認知心理學和行為科學兩個方面,即不僅要看「為什麼會這樣」,也要看「發生了什麼」。

行為科學支撐智能營銷改善用戶體驗

著名的美國觀影網站——網飛的成功很大程度是由於提供了個性化服務,它能為用戶在海量電影中精準挑選出每個人喜歡的影片類型,甚至比用戶自己更為了解觀影喜好,幫助用戶解決了選擇困難,提供了優質的觀影體驗。網飛通過收集用戶的點擊率、觀看時長等大數據,由AI人工智慧通過不同的算法處理找出規律並驗證,再利用機器學習細化場景,在這基礎上設計營銷運營戰略,最終改善用戶體驗。

這也就是智能營銷的概念,即利用各種科技去收集、分析及預測消費者行為, 通過不斷驗證、調整營銷戰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要, 達到共贏。智能營銷裡面最重要的是「營銷」,即滿足消費者,「智能」是觀察、分析行為的手段。手段會隨著科技更新,但內核是要給消費者最好的體驗,吸引他們願意購買更多的東西。

值得注意的是,營銷是要看數據、看行為的,但行為不能倒推原因。比如,人類學家表示,聰明的人一天會吃多餐,如倒推出「吃多餐就可以變聰明」肯定是錯誤的。行為科學一定要看大數據,但數據只是一種量度,洞察不到行為背後的原因。

行為科學裡面,我們只能看到行為,背後深層次的東西是看不到的。所以,在營銷上的一個刺激與用戶最終呈現的行為,這中間所建立的關係是否牢固且能經受檢驗有待商榷,我們還需要回到心理學中找答案。

認知心理學與行為科學「雙劍合璧」

促成精準營銷

認知心理學和行為科學兩者各有位置,需互相配合。大數據幫助我們了解客戶所選,認知心理研究幫助我們了解客戶所需,客戶的選擇和需要對我們同等重要。

當行為科學、認知心理學合二為一時會發生什麼?我們藉助一個模型來概括,即「AARRR 框架」模型又名「成長漏鬥」:第一步「招新」,第二步「促活」,第三步進入盈利環節(「保舊」、「推薦」、「變現」循環)。AARRR 框架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了解消費者的動機, 再配合行為數據作出取捨、調節和配合。

這幾年我們一直在談一個概念,即精準營銷。做精準營銷最重要關鍵詞是「體驗」。如果對精準營銷重新定義,我認為要回到營銷的根本和初心——消費者的需求。精準營銷不僅是節省成本,更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需要強調的是,精準營銷的重點在於「營銷」,在於我們是否能創新、是否能提升消費者體驗,而不是單調沿用老做法。精準營銷的目標,不單是精準到行為,更要精準到內心。

所謂心智合一的營銷,總而言之就是營銷要結合智能營銷和認知心理學兩方面,我們要了解客戶所選,同時我們也要了解客戶所需,最終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港大ICB(ID:icbhkuspace),作者 :楊仕名

本文來源港大ICB,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數字營銷邁入3.0時代,DeEP的品牌心智增長方法論助力品效合一
    而解決方案的核心有兩點:一是通過提升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時間忠誠度和交互活躍度,拉近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關係。通過消費者生命周期運營,建立品牌心智,實現品效合一。二是消費者與品牌交互的各個觸點複雜,跳躍且無序,依循消費者跨觸點的轉化路徑,可實現聯結。
  • 營銷從「心」開始——心智營銷徵服商界精英
    5月10日上午,心智能量學創始人包豐源先生應廣東省中山市阜沙鎮經濟發展與信息化局邀請,在中山進行了《心智營銷》講座。這一全新的營銷理念不僅吸引了240多名企業界人士來到現場,更為不少面臨營銷困境的企業指明了方向。
  • 途牛副總裁王樹柏:巧用營銷「+」法 實現剩餘心智流量價值轉化
    在在線度假市場良好的預期下,在線旅遊企業除了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適應消費升級需求外,又該如何開展營銷,讓更多消費者選擇自己,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近日,途牛旅遊副總裁王樹柏在接受專訪時,向記者表達了他的最新思考。他認為巧用營銷「+」法,助推品牌九度提升,可以更好地實現剩餘心智流量轉化,開啟途牛旅遊營銷新篇章。
  • 「剩餘心智流量」開啟途牛旅遊營銷新篇章
    在產品和服務需求升級變化下,在線旅遊企業應該如何開展營銷?近日,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途牛旅遊副總裁王樹柏。  剩餘心智流量開啟途牛旅遊營銷新篇章  王樹柏表示,目前,旅遊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獲取流量難度大、成本高,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 途牛王樹柏:目的地營銷升級 轉化剩餘心智流量更關鍵
    途牛旅遊網副總裁王樹柏作為演講嘉賓應邀出席,暢談消費升級下的目的地營銷,表示要以用戶為中心深耕品牌九度,幫助目的地通過全域營銷的方式直達用戶心智,佔領心智階梯的同時積極轉化剩餘心智流量,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客和復購。
  • 途牛副總裁王樹柏:營銷核心目標之一在於搶佔心智流量用戶
    原標題:途牛副總裁王樹柏:營銷核心目標之一在於搶佔心智流量用戶  日前,2017梅花網傳播業大展(MEXPO)在上海舉辦,途牛旅遊網副總裁王樹柏應邀出席高峰論壇,就「流量爭奪戰」議題發表《人即流量 營銷「以客戶為中心」法則》主題演講,與到場嘉賓分享了他對「心智流量」的獨特見解。
  • 善用「懷舊」營銷武器,便能掌控消費者心智,於營銷亂世中破局
    懷舊營銷為什麼會崛起營銷君曾經看過蠟筆小新一部劇場版,名叫《大人帝國反擊戰》。其實裡面的內容就和懷舊營銷類似,通過把大人們小時候所接觸到的元素,做成一個主題公園,讓大人沉浸在裡面無法自拔。即使你明知道這是一則營銷廣告,你也會為其買單。另外,有些懷舊的元素一直被稱作經典,比如奧黛麗赫本、莎士比亞等經典的懷舊元素。這些經典元素被搬上檯面來重新做文章,無論何時都十分適用。懷舊能夠幫助人們感受到更多生命的意義,更少產生「存在無意義」之類的想法。
  • 數字營銷3.0時代,天貓DeEP品牌力榜單助力品牌量化消費者心智
    爆發增長的數字背後,是天貓對於多樣化營銷玩法的深度引入。抓人眼球的直播和短視頻,沉浸式的逛買體驗,貓崽崽趣味遊戲,大小屏矩陣互動……以天貓平臺為首,阿里各營銷矩陣正快速擁抱消費者需求變化。雙11期間其營銷創新不僅讓諸多品牌成交戰績屢創新高,同時也使各商家品牌沉澱了豐富的品牌資產,收穫廣泛的認知度、遠優於大盤的喜好度和眾多高忠誠度的核心粉絲。
  • 榮膺廣告界「奧斯卡」雙金獎 數聚智連詮釋品效合一營銷新路徑
    在講究短平快的社交媒體時代,電商營銷的變現路徑也越來越短:話題引爆,內容轉化,產品變現,力求在最扁平的路徑內實現傳播和銷量的雙向回報。這考驗的不止是傳播和創意能力,還有整合資源、短時間內建立一條全新消費價值鏈的能力。品效合一將為廣告主和消費者分別帶來投放行為和消費行為的體驗升級,從而實現良性循環,所有能在流量聚集上產生效益的地方都將體現營銷價值。
  • 品牌營銷要品效合一?魚和熊掌可以兼得嗎?
    近年來,「只講品牌效應,不講銷售結果」的品牌營銷越來越不受待見,屢遭質疑和挑戰。相應的,「品效合一」被營銷圈愈加重視,成為很多老闆的口頭禪了!那麼,問題來了,「品效合一」說的是什麼意思?「品效合一」為什麼這麼難?「品效合一」有辦法實現嗎?
  • 搶佔消費者心智,浦發銀行信用卡深耕文娛營銷
    因此,演出市場海量的觀演用戶成為了企業競相爭奪的香餑餑,掀起了一陣陣品牌跨界營銷浪潮。其中,浦發銀行信用卡便是金融領域文娛營銷的領頭者。自2015年開始,浦發信用卡便開始從戰略角度進行娛樂產業的布局,此後頻頻發力,藉助電影、話劇營銷、演唱會項目合作等形式,以票務回饋為促動迅速圈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金融+文娛」經營模式。
  • 實戰營銷心理學,用戶心智7大底層邏輯深度剖析!
    用戶的心智認知有7大規律,這7大規律又分別帶給我們很多營銷上的啟示。老劉這篇就帶你認清用戶的7大心智規律及其在營銷上的運用。 心智容量有限律對營銷的四點啟發 1.明確了營銷的競爭性 營銷界中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主張營銷應以競爭為導向,認為營銷近似戰爭,市場空間是有限的,你多我就少。
  • 實戰營銷心理學,用戶心智7大底層邏輯深度剖析
    心智容量有限律對營銷的四點啟發1.明確了營銷的競爭性營銷界中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主張營銷應以競爭為導向,認為營銷近似戰爭,市場空間是有限的,你多我就少。一種是主張以消費者為中心,不要太在意競爭,認為市場空間近乎無限,大家都可以成功,沒必要爭心太強,非與對手拼的刺刀見紅。的確從整個商業世界來看,機會和空間的確是廣大的近乎無限的。
  • 從浪姐到三十而已,阿道夫如何以「屠屏營銷」搶佔用戶心智
    精準選擇,「屠屏營銷」全方位衝擊消費者心智爆款劇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微博熱搜,例如之前熱播過的《如懿傳》、《都挺好》、《三千鴉殺》等劇,都頻頻登上熱搜榜前十,但與《三十而已》熱度比較都相形見絀。據統計,《三十而已》最多一天曾上過18個熱搜,熱搜前十中,霸榜6條!
  • 營銷的轉換:從抓住眼球到佔領心智
    鮑躍忠  2018-11-28 00:00:00   專欄 新的網際網路傳播環境,企業已經不再是靠一句話、靠漂亮的產品外表就能影響到消費者,需要藉助有價值的內容去打動目標消費者的心智。
  • 速途新營銷李亞楠:你的方案不夠實效、不夠品效合一?
    (作者李亞楠,速途新營銷旗下業務品牌盎司創意創意總監,在醫藥、快消品牌營銷服務方面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創意人」。速途網絡是一家基於新媒體、新科技的品牌生態服務商,旗下有速途新營銷和速途科創空間兩大事業群,在品牌傳播、數字互動、粉絲運營等領域具有豐富經驗。)
  • 高效佔據用戶心智 阿里巴巴聯合BCG發布數位化品牌資產DeEP模型
    特別是在數位化高度滲透的影響下,流量紅利效應減退,消費者的心智和行為也逐漸改變,更加追求便捷、獨立自主,進一步打通 「了解」到「興趣」到「購買」的決策轉化層級,從發生需求到最終實現購買之間存在著跳躍式、無序式的銜接,導致品牌傳統營銷鏈路難以奏效,實現有效轉化用戶心智。
  • 深度營銷:從流量搶奪到佔領心智
    回顧整個2019年,能否深度佔領用戶心智成為年度營銷痛點。CTR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中國廣告市場整體下降8.8%,其中網際網路刊例收入下降了4.3%,2019年計劃增加預算的廣告主佔比達到10年以來的最低值,市場呈現出更不確定性特點,消費者注意力更易變。
  • 故事營銷是一種佔據心智模式的情感策略
    將產品細節融入故事情節,然後用故事的力量去打動消費者,將產品的理念和文化植入消費者的心智,用故事連結消費者的情感,從而將其變成忠誠顧客,故事營銷說到底是一種佔據心智模式的情感策略。故事比事實更重要故事營銷在今天的商業中為什麼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溯其根源,因為講故事的這樣的方式,迎合了我們人類的基因對於故事的反應。
  • 《搶佔心智》全面分析品牌是如何從傳播角度進入消費者大腦的
    如今商業競爭的焦點是看哪個品牌能搶先佔領消費者的心智,只有那些成功搶佔心智的品牌才能笑到最後。核心內容1. 一個品牌採取什麼策略來搶佔消費者的心智,應該視自身的行業地位而定。2.善用社會話題、娛樂節目和被動空間作為載體,你就能進入消費者的心智世界。5. 廣告要為搶佔心智服務;廣告設計與其靠創意,不如靠套路。前言用一句話概括:現如今商業競爭的成敗,主要取決於誰能搶先佔領消費者的心智,那些成功搶佔心智的品牌才能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