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可能最難的事情就是帶孩子去打針或者吃藥了,每當帶孩子來到醫院,孩子一看到醫生和護士的面孔,瞬間就開始掙紮起來要逃離醫院,一想到自己要被護士打針,孩子也瞬間流下了眼淚,但是父母也沒有辦法,打針是必須要進行的,只有配合打針,才能讓孩子遠離疾病,徹底康復,帶孩子打針的過程中,也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讓家長們哭笑不得。
案例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一位小女孩兒被醫生打針之後氣勢洶洶的要去找醫生「算帳」,爸爸怎麼攔都攔不住,最後在場人也是笑翻了。
這一天,爸爸帶著孩子去醫院打針,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來打針的,於是很配合爸爸,但是到了醫院之後,孩子一看到穿著白大褂的醫生和護士,就開始哭著掙扎想要離開醫院,但是不管孩子怎麼哭泣,都終究逃不了被打針的遭遇,孩子硬生生的被醫生打完針之後,孩子越想越委屈,最後擦了擦眼淚,捂著打針的地方,非要去找醫生去算帳。
只見小寶寶撅著嘴,徑直地向醫生的方向走去,這架勢好像自己受了很大委屈一樣,爸爸看到後也嚇壞了,難道寶寶要和醫生動手?爸爸瞬間就跑到孩子的面前,想攔住孩子,但是奈何孩子非常生氣,怎麼攔都攔不住,爸爸和孩子也左搖右晃的鬥爭了好幾次,爸爸從這面來,孩子就會從另一邊繞過去,狠狠的看著醫生,小眼神兒簡直萌翻了,爸爸也被孩子的行為逗得哭笑不得:找醫生算帳可是不對的呀,消消氣。
最後爸爸一把抓住了孩子,孩子也被迫急剎車,但是身體仍然向醫生的方向使勁,看樣子好像非得要找醫生說道說道一樣,這一幕也讓在場所有的人都笑翻了。
分析
不願意打針是很多孩子的天性,其實,父母只要引導和教育好孩子,也會讓孩子更加配合的去打針,那麼父母在孩子打針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讓孩子更願意去接受打針呢?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打針
父母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醫生和護士並不是穿著白大褂的惡魔,而是救死扶傷的天使,打針也是為了消除疾病預防疾病,只有打針才能讓疾病徹底的康復,上面的小女孩就好像自己被容嬤嬤扎了一樣,事後覺得非常委屈,這就需要父母讓孩子知道打針的意義是什麼,這樣孩子才會從心裡去接受打針。
誠實的告訴孩子,打針是疼的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配合去打針,於是就騙孩子打針是不疼的,但是這樣也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在孩子被打針之後,明顯的會感覺自己被欺騙了,這樣孩子的心裡也會非常委屈,不僅身體上疼痛,心裡也不好受,所以孩子就會出現抵抗的情緒,下次再也不打針了,所以家長在提前就要告訴好孩子,打針是疼的,非要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帶孩子打完針之後給孩子一些小獎勵,這樣孩子也會更容易接受。
通過角色扮演讓孩子接受打針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扮演醫生和護士,家長扮演病人,讓孩子給自己打針,這時家長也會出現牴觸或者抗拒不願意打針的情緒,那麼孩子也會站在醫生的角度安慰病人,並且給病人打針,因為有了角色扮演,所以孩子更容易體諒醫生,站在醫生的角度上看問題,所以孩子在之後也會更願意接受打針。
你家孩子也害怕打針嗎?關於上面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的留言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