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臉上壓痕上熱搜!這每一張面孔都令人感動不已

2020-12-23 中國軍網

昨日

李蘭娟院士臉上的壓痕

登上了熱搜

網友紛紛評論

李奶奶,辛苦了!

連日來

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

奮戰在一線的

醫務人員的面龐

每一張面孔都令人感動不已

那些布滿傷痕的

經歷連續多日的工作,摘下口罩後的面容。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發熱門診的一名護士剛上完6個小時夜班,看著鏡中剛脫下防護用品的自己。

浸透汗水的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的付蕾護士剛剛接班,汗水已經浸溼了眼睛周邊,而她還要堅守崗位4個小時。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呂遊醫生正在為患者下醫囑。中國軍網記者 高輝 攝

疲憊不堪的

輪班結束後登上班車,抗「疫」戰士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睡著了的醫務工作者。

神情專注的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宋立強醫生正在查看患者病歷資料。

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為病人治療。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積極樂觀的

醫護人員在病床邊鼓勵一名患者。

醫療隊員等待接收患者。

你們的面龐

我們不會忘

感謝你們的堅守

期待你們的凱旋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參考資料:中國軍網、解放軍報客戶端、新華社、人民日報微博、聯勤集結號微信、當代海軍微信 等)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

作者:糖丸子

編輯:霍雨佳

相關焦點

  • 這臉上的壓痕是「勳章」,是擔當!
    這臉上的壓痕是「勳章」,是擔當!為鼓舞士氣,她讓助手在防護服寫上「加油」!當李蘭娟院士脫下防護服後,臉上的壓痕清晰可見。2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症ICU病房查房,了解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療情況。圖為李蘭娟院士走進更衣室前。
  • 為什麼李蘭娟院士,值得我們尊敬|戰疫日記
    「疫情逆行者專題」,以筆為矛,為一個個逆行者加油、鼓勁,向每一位醫護工作者致敬!第002期,疫情逆行者: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而在研究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上,李蘭娟院士團隊與鍾南山院士團隊一樣,都從患者糞便樣本中分離到病毒。這一發現證實了排出的糞便中的確存在活病毒,對於準確認識疾病的治病傳播機理,幫助全社會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控,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 同寫2020高考作文:《獨一無二的面孔》
    憂國憂民的杜甫、堅守初心的屠呦呦、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勤勤懇懇的快遞小哥,一張張生活中熟悉的臉龐都堅守在各自的崗位,書寫著自己的故事,代表著中國面孔。說起最能代表我們中國的面孔,當屬最近頻頻登上熱搜的「外交天團」。從陸慷、耿爽到現任發言人華春瑩、汪文斌、趙立堅,一代代新聞發言人與世界對話,與中外媒體溝通,剛柔並濟,不卑不亢,既頗具共性,又各有風格。
  • 曾舜晞吳邪兩幅面孔上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曾舜晞吳邪兩幅面孔#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6。吳· 平平無奇小三爺·凡爾賽·邪在線了,聽說你們有點問題想問我?曾舜晞終極筆記曾舜晞吳邪兩幅面孔 如果接下來還有可以擁有多幅面孔的角色,你最希望挑戰哪一幅面孔曾舜晞Joseph 曾舜晞終極筆記曾舜晞吳邪兩幅面孔 如果吳邪還有一幅面孔,你希望或者覺得他可以是怎樣的,想聽聽你的腦洞曾舜晞Joseph 曾舜晞終極筆記曾舜晞吳邪兩幅面孔 拍攝披頭散髮爬啊爬這段的時候
  • 李蘭娟:這兩個月每一天都驚心動魄,返浙後會繼續關注武漢
    3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及浙江援助湖北醫療隊撤離武漢。李蘭娟院士說,「這兩個月來的每一天都驚心動魄。」她還表示,回到浙江後,他們將繼續關注武漢的疫情發展,關注新冠肺炎的救治,他們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科研項目還將繼續。
  • 病區戰疫日記|摸著臉上的壓痕 心裡卻很踏實
    滿臉壓痕的蒲倩。  今天,我們正式接管了4號樓12病區,回顧剛剛過去的這一個月,接管1號樓5病區的經歷,我心中感觸挺多的。我帶領患者一起做呼吸操,指導大家進行呼吸康復訓練,這不僅是為他們加油打氣,也是為了大家能儘早出院打下好的基礎。  護理病患在平時已不容易,遇到疫情這樣的特殊情況更是需要沉著應對。  有一位從ICU轉來的老奶奶,給我的印象最深刻。由於自身基礎病導致缺氧嚴重,要上呼吸機。根據她的病情,需要白天每戴兩小時休息一小時,夜間睡眠全程佩戴。老人家嫌呼吸機面罩難受,說什麼都不肯戴。
  • 73歲李蘭娟在武漢的58天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73歲的李蘭娟院士向衛健委請纓逆行武漢,第二天晚上就帶隊坐上了開往武漢的火車。出發的時候李蘭娟院士說沒考慮什麼時候回來,做好了長期奮戰的準備。在武漢鏖戰58天後,李蘭娟與團隊於昨日(3月31日)踏上了返程之路。回首李蘭娟院士在武漢「驚心動魄」的58天,寫滿了敬業、忙碌與不可思議。
  • 73歲李蘭娟再披戰袍,是中國百姓公認的民族脊梁!
    在武漢抗「疫」一線4.2萬名援鄂醫務人員當中,有2.8萬女性,佔到了援鄂醫務人員的一半以上,她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些一線女醫務工作者中,優秀代表非中科院院士李蘭娟莫屬了。之後雖然不再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但在武漢一線的日子裡,她經常凌晨1點都還在和醫生討論病情。爭分奪秒、不舍晝夜這是疫情當前李蘭娟院士在一線1個多月的真實寫照。03、刷爆全網的照片關於李蘭娟一線的工作內容,我們只能從為數不多新聞報導中了解到一些。偶爾出現在新聞中,她說的每一句都能讓老百姓舒緩緊張的心,很多人說:只要是李院士說的,我都信。
  • 長期戴口罩護目鏡出現壓瘡壓痕怎麼辦?「神器」來了!
    自新冠肺炎疫情戰役打響以來,一張張布滿壓瘡和壓痕的照片讓我們心疼——從李蘭娟院士到普通一線醫護人員,因長時間使用N95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品,導致他們的額部、臉頰部、鼻部、耳廓後部出現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皮膚紅腫過敏甚至破損潰爛,醫護們帶著累累傷痕依然要繼續繁重的救護工作,更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 上熱搜!這張化學元素周期表畢業照火了
    昨天它上熱搜啦「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祝三班的同學們未來都能在教師的崗位上一展宏圖、不墜青雲之志;也希望大家能夠相約六月,一起拍一張真正的畢業照,給自己的大學畫上圓滿的句號。——創意畢業照製作者江宇、張桐我給學校官微投稿的這張畢業照,沒想到引起了這麼多人的關注。疫情讓這次畢業季變得特殊,讓我們相隔山海,但是一個友愛的班集體又把我們的心凝聚到了一起!!
  • 感動:年過70的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時,終帶來好消息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持續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輿論和熱議,當大家看到她的事跡後,無不感動和敬佩當你在沒日沒夜的睡覺時,年過七旬的李蘭娟院士正奮鬥在武漢一線,每天只睡三個小時。2月2日,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來到武漢。年過70的她凌晨4點下火車,吃過早餐就接著開會。
  • 考拉媽媽遭遇車禍需要手術,小考拉的舉動,令人感動不已
    考拉媽媽遭遇車禍需要手術,小考拉的舉動,令人感動不已 考拉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又被稱為樹袋熊,它們非常喜歡攀爬在樹幹上,由於人們肆意砍伐綠色植被,使得考拉的棲息地變得越來越少,不得已之下,為了生存,考拉只能來到人類生活的地方。
  • 最真實的抗疫劇《在一起》,張天愛臉上的口罩壓痕讓人心酸
    如今熟悉的人間煙火氣息充滿了我們身邊,今年春節前後的那一場抗疫似乎距離我們已經很遙遠很遙遠,但張天愛、周一圍主演的《在一起之生命的拐點》 的播出又將大家拉回了那一段真實感動的日子。張天愛和周一圍在劇裡飾演的角色是柳小可和譚松林,其實這兩個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原型的,那就是金銀潭醫院的塗盛錦和曹珊,在抗疫期間兩人在車上住了長達29個晚上,張天愛和周一圍在劇裡將夫妻兩人在大冷的冬天坐在車裡呼著冷氣吃飯,相互依偎著和兒子說話的情景再現,全程沒有煽情都是真實再現的畫面,可大家還是為這成全大我放棄小我的精神流下了淚。
  • 李蘭娟院士給同學們寫了一封信
    2020年伊始,每個中國人都被捲入了一場特殊的戰役中,在這場舉國上下同仇敵愾的戰鬥中,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軍人、工人、農民……每個人都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而在這些人中,高級別專家組成員,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和73歲的李蘭娟院士逆風而行的身影,更是讓我們感動。
  • 「臉上的壓痕是最美的勳章」
    在工作中,她始終把「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這句話牢牢記在心中,視病人如親人,刻苦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多次被院部評為「優秀護士」「先進工作者」。呼吸內科是每個醫院內最忙的科室之一,病人數及重症病人數多、治療護理工作量大。尤其是節假日,住院重症患者劇增。作為科室的護理骨幹,葉蘭憑著過硬的業務能力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患者們總是護理有加。
  • 上熱搜!人民日報點讚!陝師大這張化學元素周期表畢業照火了
    原創 微尚工作室 陝西師範大學還記得 前兩天陝西師範大學官微官抖發布的#化學元素周期表畢業照#麼今天它上熱搜啦視頻via梨視頻「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祝三班的同學們未來都能在教師的崗位上一展宏圖、不墜青雲之志;也希望大家能夠相約六月,一起拍一張真正的畢業照,給自己的大學畫上圓滿的句號。——創意畢業照製作者江宇、張桐我給學校官微投稿的這張畢業照,沒想到引起了這麼多人的關注。
  • 這段「神仙友誼」衝上熱搜
    近日,兩個女孩的「神仙友誼」感動眾多網友相關話題衝上熱搜令人驚喜的是高考結束兩個女孩同時被中央美術學院錄取再續友誼武漢「封城」湖南父女決定將武漢女孩接至家中就是其中之一和她一起集訓的湖南瀏陽女孩屈羨萌生了接其回自己家的念頭屈羨把這一想法告訴家人
  • 這段「神仙友誼」衝上熱搜!
    近日,兩個女孩的「神仙友誼」感動眾多網友相關話題衝上熱搜令人驚喜的是高考結束兩個女孩同時被中央美術學院錄取再續友誼屈羨把這一想法告訴家人>你的朋友都做過哪些讓你感動的事?
  • 在武漢連續奮戰,73歲李蘭娟院士今日回杭:「我這60天,驚心動魄」
    在此次疫情中,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感染病學家的李蘭娟,已經在武漢連續奮戰兩個月,時至今日,那張曾衝上熱搜的照片,依舊打動人心:脫掉防護口罩的李蘭娟,兩側臉頰上是深深的壓痕,但卻笑得溫暖又平和。這次馳援,她集合了感染病學科、人工肝、重症醫學科等方面的精兵強將10人團隊,帶上三大「技術」:「李氏人工肝」、幹細胞、微生態,以及30多箱物資。 出發現場的李蘭娟信心很足,「浙江的危重症病人救治時,用上了『四扛二平衡』治療方案和人工肝技術。這也是抗擊H7N9時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們要把這一套浙江經驗帶過去。」
  • 疫情爆發以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向你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疫情爆發至今,大家評選出了感動中國2020十大英雄人物。他們無愧於民族英雄的光榮稱號。鍾南山院士。疫情爆發以來,鍾院士始終心繫祖國,心繫湖北人民。他呼籲大家不要出門,居家防護。然而他卻在當天逆行湖北,當時的湖北已經是疫情最嚴重的地方,他沒有恐懼,始終把祖國放在第一位。他沒有保鏢前呼後擁,沒有粉絲一呼百諾。僅僅是一張無座的火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