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西天取經「的高僧:東晉的法顯禪師,跟唐玄奘一樣,是歷經千難萬險,西行求法的高僧之一。法顯禪師俗姓龔。他有三個哥哥,但都先後夭折,他父親很害怕,就在他三歲時送他剃度出家了。剃度後,繼續住在家裡,並沒有留在寺院。過了幾年,他生了一場重病,試了很多方子都無效,眼看著病的越來越重,他的父母很害怕,就把病中的他送到了寺院,住了幾天,病情竟然漸漸緩解了,不久就康復了。經過了這次磨難,法顯更堅定了出家的意願。他的父母雖然很想讓這個僅存的兒子留在身邊,但又怕再遭遇災厄。自此後法顯便多住在寺裡。
法顯10歲時,父母先後病故了,法顯服喪期滿後,回到了寺院,更加精勤修持。
在法顯禪師的時代,國內經書還很少,而且錯漏不全,法顯禪師鑽研經藏,很快就不能滿足於現有的經書,於是誓願西行求法。
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他和同學慧景,道整,慧應等從長安出發,一路跋山涉水,越高山,過險阻,經風霜,耐寒暑,冒著生命危險西行求法。他們憑著強大的恆心和毅力完成了這番偉業。
經過沙漠地帶時,上無飛鳥下無走獸,是一片一望無際的不毛之地,他們靠觀察日出日落來辨別方向,藉助前人留下的骸骨來當指示。經過雪山時,要忍受嚴寒攀爬崎嶇的道路。一路上有夥伴生病離去的,他們只有揮淚告別夥伴的遺體,鼓起勇氣繼續前行。
歷經千難萬險,終於來到了天竺國。在離王舍城不遠處有一座寺廟,他們就先在那裡住了下來。法顯禪師到達王舍城後,聽說靈鷲山就在王舍城東北,於是決意要去參拜。寺裡的僧人們警告他說:「靈鷲山已經很久無人居住,去那裡的路也非常難走,而且還有吃人的黑獅子經常出沒,千萬不能去啊。」
法顯說:「我從萬裡之遙走來,歷經艱險,就是想親自到佛陀當年說法處——靈鷲山,瞻仰禮拜,以嘗夙願。就算有艱難障礙,我也絕不退縮。」
不得已,寺院裡安排了兩位僧人給法顯禪師帶路前去。到了靈鷲山時,太陽已經西沉,那兩位於法顯禪師同來的僧人因害怕就提前回去了,留下法顯一人在山上。法顯禪師在此聖跡,懷著無比虔誠之心,恭敬禮拜。想到當年佛陀在此說法時的盛況,對比如今眼前的荒涼景象,不甚感慨,成住壞空,一切不可留。
到了晚上,果然有三隻兇猛的黑獅子來到了法顯面前。但它們看上去並沒有惡意,走過來蹲踞在法顯身邊,毫無傷害之意。法顯禪師也安之若泰,繼續誦經念佛。黑獅們在他身邊有顯得很溫馴,趴伏在法顯的腳邊。
法顯禪師慈悲的對它們說:「你們要是飢餓想吃掉我,我願意捨命來餵你們,如果你們只是來試探我,那就回去吧。」黑獅子們聽後,繼續在法顯禪師身邊來回慢慢走動了一會兒,然後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黑獅雖然是兇猛成性的猛獸,但面對慈悲的法顯禪師,它們也變得溫順可愛。
不少祖師大德都有過感化異類的故事。萬物皆有靈,修持有道的大德,他們斷除了一切嗔恚,慈悲光明,即使野獸見到了他們有不會因心生畏懼而去傷害他們,會被他們的慈悲心感化,願意親近他們。
法顯禪師在天竺輾轉多出求學,隨行的人有的可死途中,有的留在了那裡,最後只剩下發顯禪師一人孤身返回。法顯禪師整理了許多經書返回,一路也多波折,也許因法顯誠心所感,終化險為夷,於義熙十二年(416年)平安歸國,前後共十五年。回國後翻譯出經綸多卷,為後世做出了很大貢獻。
可謂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一念至誠, 必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