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形勢並不太平,為了緩解國內壓力,美軍聯合小弟在國際上頻繁挑事,破壞地區穩定。我國也是受到其多次挑釁。就在這時,中國空軍公布了一段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近日,中國空軍公布了一段飛行員駕駛殲-10戰鬥機進行近距離「狗鬥」,並成功擊落「敵機」的視頻。視頻中駕駛殲-10的飛行員來自我軍北部戰區空軍航空部某旅。據稱,這是一支功勳卓著的王牌部隊,先後經歷空戰84次,擊落擊傷敵機67架,因此在我國空軍隊伍中也很有代表性。
有趣的是,在視頻中,飛行員在激烈的空戰時也是全程使用英語,這有什麼深意嗎?要知道,空戰格鬥的節奏相當緊迫,現在戰機速度越來越快,攻擊機會稍縱即逝,飛行員溝通時肯定會使用自己最熟悉、反應時間最短的語言。能克服不使用漢語,肯定要經過大量訓練。如此熟練地使用英語,有利於空軍飛行員攔截、驅離膽敢靠近我國領空的國外軍機。公布這則視頻,肯定有給某些國家警示的意味在其中。
當然了,我軍肯定不會僅僅因為這麼狹隘的理由專門進行訓練。使用英語的主要原因還是方便與國外空軍的配合,我國空軍的訓練模式正在逐漸向國外先進空軍看齊,近年與國外空軍的聯合演習也是越來越頻繁,熟練使用英語交流已經是空軍訓練必不可少的一環。
說完了有趣的部分,接下來就要了解基礎的部分了。「狗鬥」其實就是近距離格鬥的意思,由其英文Dogfight直譯而來。可能有人不解,現在已經是「隱形機時代」,空戰一般都是超視距打擊,練空中格鬥還有沒有意義?當然是有的,實際上,許多國外戰鬥機飛行員,從學員開始就要訓練近距離格鬥這個必修科目,必然有其道理。在我國軍隊的比武競賽中,近距離空戰的得分也是佔了不低的比例。
大多數西方國家進行的戰鬥機基本機動訓練,就是最典型的近距離格鬥訓練。通過設置前、中、後三種戰機的相對位置,劃分為防禦、中立、進攻三種訓練形式。不同的距離可以使飛行員體驗不同的交戰重點,同時,它以公式化的方式使空戰變得更容易研究,也讓這種方式逐漸成為了空戰的標準訓練方式。
雖然現在空戰交戰距離越來越遠,但近距格鬥的意義仍是不可替代的。據我國軍事專家張學峰表示,近距離格鬥訓練對於培養戰鬥意識、提高態勢感知能力、掌握戰鬥機性能有著重要意義。而且,近距離格鬥短時間不會退出空戰的舞臺。
雖然超視距空戰已經成為空戰的主流,但由於存在電子幹擾和機動規避等因素的存在,超視距空戰並不一定能保證解決問題,一旦未能命中,還是會發展成視距內格鬥。況且,近距離空戰是削弱先進機型優勢的利器,有部分機型甚至會針對這方面做出改裝。
張學峰還表示,四代機的雷達在視距外的探測和制導功能限制還比較大,不能保證穩定、有效地攻擊視距外目標。如果不能在超視距解決問題,即使飛行員再不樂意,還是要展開近距離的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