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等臺資咖啡連鎖加速搶灘大陸市場

2021-01-09 贏商網

  中國大陸飲品市場百花爭鳴,喝茶更由來已久。不過,隨著外商、臺商咖啡店陸續開張,帶領咖啡成為下一波飲品商機,吸引越來越多的大陸消費者走進咖啡店,改變大陸「喝」的消費文化。

  2009年年底進駐大陸市場的西雅圖咖啡經理羅文聖形容,現在大陸整體咖啡市場的發展,有點像六、七年前的臺灣。

  的確,要讓大陸民眾慣到咖啡館喝一杯咖啡、度過一段休閒輕鬆的時光並不簡單的事。不過,看在中國大陸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上,外商、臺商卯足了勁挑戰大陸民眾的習慣。

  中新社報導,根據國際咖啡消費市場平均水準計算,大陸咖啡市場的潛在消費力約有人民幣1兆元左右(約新臺幣4.4兆元),但目前每年咖啡銷售卻只有人民幣700億元(約新臺幣3,110.8億元),顯示仍有極大的待開發空間。

  而看好大陸咖啡市場的發展,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每年以25%的速度成長的咖啡專賣店,正迅速蓬勃擴店中。

  其中,在大陸地區覆蓋超過33個城市、擁有400多家門市的全球最大咖啡連鎖集團星巴克,直接將大陸市場列為美國之外的「第二本土市場」,表態今年將加速推進中國大陸二、三線城市。全球排名前五、英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COSTA咖啡,也計劃用三年時間在大陸新開250家門市。

  除此之外,大陸不僅開始跟上潮流「喝咖啡」,在全球物價、糧價高得嚇人之際,作為僅次於原油的全球第二大貿易產品,「種咖啡」更成為未來大陸掌控全球市場的秘密武器。

  華爾街日報與新華社報導,雲南、海南和廣西是大陸咖啡豆的主要產區,也是全球三合一咖啡的主要生產國之一。

  雲南咖啡總生產面積約48萬畝,佔全國種植和產量的98%以上。去年11月,星巴克決定與雲南省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將在大陸成立咖啡豆農場;為雀巢、麥斯威爾等全球五大咖啡商提供咖啡原料的雲南後谷咖啡,2009年也砸下重金擴增產能,為上市做準備。

  (經濟日報)

  西雅圖咖啡 要用臺味搶市

  2009年年底才進駐大陸市場的西雅圖咖啡,與同業相比起步較晚。不過,西雅圖咖啡經理羅文聖有信心在站穩北京後,下一步前進上海,並引進臺灣高山茶、鳳梨酥,以臺灣在地風味打出市場區隔,也要站穩一線城市打響品牌知名度。

  下午三點,正是咖啡館生意最火的時候,坐落於北京熱鬧的崇文外大街上的西雅圖咖啡一位難求。

  西雅圖咖啡經理羅文聖指出,現在大陸整體咖啡市場的發展,有點像六、七年前的臺灣;雖然西雅圖進入大陸起步較晚,但剛好是大陸商務客實力要浮現的時候。

  羅文聖認為,未來中國連鎖咖啡業只會越來越多,想抓住大陸市場,不只是市場差異,更要懂得迎合當地的消費習慣。

  以肯德基推出的「麻婆豆腐炸雞飯」為例他說,肯德基知道如何配合中國飲食文化,但在適度調整之餘,卻也沒有忘記自己炸雞的本業。而「在地化」和「市場區隔」,就是肯德基在大陸為何會超越麥當勞的原因。

  羅文聖表示,為了打出市場區隔,去年起西雅圖開始引進臺灣高山茶,點心部分則提供鳳梨酥等產品積極搶客。「在大陸喝茶的人還是很多,三個人來西雅圖,但可能只有一個人想喝咖啡啊!」

  此外,有別於其他同業主攻二三線城市、以「農村包圍城市」快速擴張的作法,羅文聖則說,「品牌」在大陸還是具有相當力量。

  兩岸咖啡(需求面積:300-400平方米) 今年北京開25店

  看好大陸咖啡市場商機,早在2008年就搶進大陸、見證大陸咖啡市場崛起的兩岸咖啡,這個登陸的元老級企業今年將主力放在華北地區,計劃揮軍北上,將在北京市新增25 家分店。

  兩岸咖啡董事長特助李國彥表示,經濟起飛是大陸咖啡市場迅速發展的最大推手,很多大陸民眾開始習慣到兩岸咖啡來看報紙、喝下午茶,但至目前,商務需求還是支撐大陸咖啡業發展的最大力量。

  李國彥笑說,這個習慣(指到咖啡商務洽公)一開始是臺商帶頭的。「2011年剛開幕的杭州店,兩岸咖啡裡面是臺商找當地浙商來談生意,現在店內有超過九成都是大陸本地客。」

  而看好大陸咖啡館特有的商務市場,李國彥說,現在不只咖啡館,就連許多本地的茶藝館、茶樓也開始設置包廂,提供商務客洽公需求。

  為了搶攻市場,李國彥指出,目前兩岸咖啡在大陸北從黑龍江,南至海南島甚至是拉薩的500多分店,除了較寒冷地區,所有分店的營業時間都拉長為上午九點半至半夜兩點半。

  有別於外商星巴克與臺灣同業85度C的競爭,李國彥也強調,兩岸咖啡的特色就在於結合咖啡與西餐的經營模式,還提供現場演奏與免費無線網路,主打的是服務跟環境。因此,儘管最便宜的咖啡一杯要價人民幣38元(約新臺幣168.8元),最受歡迎的特級藍山熱品咖啡一杯也要人民幣78元(約新臺幣346.6元),還是廣受商務客青睞。

  (經濟日報╱記者邱莞仁)

  另訊:CoCo都可茶飲 搶灘華北華中

  由淡水發跡、目前已是大陸第一大外帶茶飲連鎖品牌的「CoCo都可茶飲」,今年將全力拓展大陸華北及華中市場,預計兩岸分店數將達到800家目標,成長逾42%,年營收挑戰50億元,明年規劃回臺第一上市。

  「CoCo都可茶飲」在兩岸合計有約560家分店,臺灣近170家、大陸約390餘家,母公司億可國際飲食繼上海分公司之後,最近陸續在北京、成都設立分公司,做為進軍華北與華中的總部。

  1997年成立的億可國際飲食,以「CoCo都可茶飲」為品牌,資本額7,000萬元,主要商品包括奶茶、紅茶等茶飲,以及果汁等飲品,平均毛利率逾65%,去年大陸營收約人民幣2.5億元(約新臺幣11.5億元),今年大陸目標挑戰人民幣5億元(約新臺幣23億元)。

  億可國際飲食連鎖中國總部副總經理遊峰慈表示,「CoCo都可茶飲」從最初淡水一家小門市起家,在2008年進軍大陸市場,目前兩岸每月平均售出的各式茶飲及果汁杯數超過600萬杯,是唯一進駐臺北101的外帶式茶飲。

  遊峰慈強調,「CoCo都可茶飲」能夠快速展店,並在市場站穩腳步,關鍵在於CoCo不斷做市場調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尤其在大陸設點的選擇,均以人潮聚集的學區、百貨公司、大賣場、交通要道或步行街為主。

  創新與變化是「CoCo都可茶飲」另一項特色,CoCo每年開發30種以上的新飲品,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口味,包括去年推出「白蘭地奶茶」,以及今年冬季主打「玫瑰鹽奶蓋」,都受到大陸年輕人的喜愛。

  遊峰慈指出,為了和其它品牌做出區隔,「CoCo都可茶飲」在大陸的平均價位在人民幣六元左右,最貴的超過10元,主要鎖定高收入的消費客層,例如城市上班族以及學生等。

  另外,「CoCo都可茶飲」也陸續在香港灣仔、美國紐約中央車站設點,遊峰慈說,CoCo積極與臺資、外資企業聯盟,配合包括遠東集團、大陸大潤發集團、美資沃爾瑪百貨等拓點計劃,同步進行CoCo茶飲的繁星計劃。

  目前,「CoCo都可茶飲」已在上海、蘇州、南京、武漢、廈門等地站穩腳步,遊峰慈說,臺灣茶飲市場已趨飽和,今年起CoCo將全力衝刺華北與華中市場,擴大市場版圖,預計明年店數可望超越1,000店以上。

  (記者宋健生)

本文轉載來自:經濟日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臺資美容企業紮根本土後 搶灘大陸市場
    臺資美容企業紮根本土後 搶灘大陸市場 2010年05月12日 15:32:00來源:中國企業報   看準美容產業不受經濟景氣程度影響,臺灣企業正積極投資作宣傳、開沙龍、拓展櫃位據點,在本土市場紮根後,更邁開步伐走向大陸,希望在已經凸顯競爭的大陸市場搶得先機。  自然美 成功移植臺灣經驗  說到在臺灣耕耘多年,再前進大陸市場且成績斐然的美容品牌,不能不提到自然美。
  • 「臺灣味道」加速深耕大陸餐飲市場
    「臺灣味道」加速深耕大陸餐飲市場 2015-10-30 15:30:14  10月30日,在南京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第93屆中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臺灣貿易中心精選8家島內優質連鎖業者組成「臺灣連鎖品牌館」以聯合形象主題館的形式亮相南京,有意通過授權代理模式進駐大陸,新一波的「臺灣味道」又將來襲。  據悉,臺灣擁有超過3000個連鎖餐飲品牌,不過臺灣餐飲市場相對較小,且大都已呈飽和狀態,拓展大陸市場成為其發展方向。
  • 臺資寶島眼鏡:大陸淘金面臨拐點
    位於北京的大場面平價眼鏡連鎖在開業九個月內,就在北京開出了12家連鎖店。  寶島眼鏡面臨的競爭只是臺資零售業者在大陸面臨的來自國內和國際雙重擠壓的冰山一角。而這也是它們徹底本土化轉型的開始。  危機時刻  波士頓諮詢大中華區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溫濟棠指出,臺資零售商是20世紀90年代最早進入大陸市場的海外投資者之一,由於它們在文化、語言上的優勢,以及在臺灣這個比較成熟的零售市場的經驗,所以臺資企業取得了迅猛的發展。
  • 臺灣連鎖10企業 加速大陸布局
    林恭正透露,公司打算把市場拓展的主軸放在大陸市場,年內計劃在上海開設3至5間門店。「近年來大陸民眾消費質量提升,日益崇尚天然的飲食,這讓福氣塘對在大陸的發展很有信心。」    這是臺灣貿易中心第三次帶領臺灣優質連鎖品牌參加特許展,臺灣貿易中心服務業推廣中心經理範嘉玲表示,許多臺灣連鎖品牌看好大陸龐大市場,以「臺灣連鎖品牌館」方式組團參展,不僅能加深兩岸連鎖業者的溝通交流,更可為臺灣連鎖品牌拓展大陸市場提供幫助。
  • 臺資銀行進入大陸市場再加速 國泰世華銀行大陸子行正式開業
    自此,其身份將由大陸分行升級為具有獨立法人身份的大陸子行。對此,國泰世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總行行長林尚民發布會上表示:「從分行轉製成為大陸子行後,我們將以獨立法人的身份主要從三個方面拓展業務,一是為了更好的提供服務;二是為了以獨立法人的身份,爭取獲得更多的業務牌照,目前正在準備申請零售業務、財富管理方面的牌照,將來會重點拓展零售業務;三是大陸金融機構的同業非常多,我們將加強與同業間的合作。」
  • 以85度C為典範 臺灣連鎖企業搶登大陸
    臺灣企業也在大陸廣闊的市場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  ECFA相挺、創投加持,臺灣服務業競爭力大增,正磨刀霍霍搶進大陸市場。2000年以前,臺商服務業第一波搶灘,由仙蹤林、達芙妮、元祖、象王洗衣等業者打頭陣。2005年,吉的堡、三之三、兩岸咖啡、全家便利商店等陸續跟進。放眼2010年,臺灣服務業從連鎖大品牌到個體戶小店,以85度C的傳奇當典範,全面啟動第三波登陸計劃。
  • 漳州市場潛力大 連鎖快捷酒店搶灘漳州市場
    閩南網6月27日訊 兩年前,你在漳州找不到一家全國連鎖的快捷酒店,現在,漢庭、如家、7天等連鎖酒店已陸續進駐漳州市場。  明天,第一家7天連鎖快捷酒店正式開業,算上「如家」5月底開的第二家分店,以及7月中旬再開的第三家分店,漳州的快捷酒店,以一個月一家的速度在增加。
  • 國際咖啡巨頭長沙加速跑馬圈地 覬覦長沙市場
    繼星巴克去年9月登陸長沙以後,之前長沙幾乎不存在的純粹咖啡廳正在以每月一家的速度增長起來,國際咖啡連鎖也開始覬覦長沙市場。今年4月,查理布朗登陸長沙,據傳英國著名咖啡品牌Costa也將入駐長沙,國際咖啡巨頭正在長沙加速跑馬圈地。
  • 咖啡於西雅圖,是一種的生活方式
    在西雅圖,咖啡已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注入當地人靈魂的一種生活方式。從星巴克到當地的小型咖啡烘焙坊,咖啡早已成為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Milstead & Co.是西雅圖當地咖啡愛好者的聚集地之一,咖啡豆產自各地不同的烘焙工坊,也因此帶來口感的多樣化。
  • 麗嬰房、王品集團等臺資連鎖加快大陸開店
    英美惠表示,服務業進內陸是天時、地利、人和,知名的建商陸續進軍內陸市場打造大型商場,並招攬連鎖品牌通路跟著進駐商場,例如王品就跟著恒隆集團進駐成都,而萬達集團現在也有30個即將開張的新商場讓公司挑選。
  • 從一杯咖啡開始,「品嘗」西雅圖
    西雅圖人對咖啡的喜愛程度遠遠超過任何一種飲品,走在西雅圖的街道,隨處可見咖啡館的身影。在清晨,以一杯咖啡作為一天的開始;在綿綿的雨天,以一杯熱氣騰騰咖啡來忘記陰霾;在閒適的時光,以一杯咖啡來放鬆思緒、獨自遐想。 這種咖啡陪伴的日子無疑已是西雅圖人最舒適的生活方式。乃至從烘培咖啡到濃縮咖啡,從製作工廠到大大小小的咖啡店,西雅圖都無一缺席。
  • 臺資兩大食品集團加緊祖國大陸連鎖業「卡位」
    中新社北京四月九日電 題:臺資兩大食品集團加緊大陸連鎖業「卡位」  中新社記者 曾嘉  日本7—Eleven將於本月十五日在北京設立第一家店,這一享譽全球的便利店品牌終於在期待中登陸中國大陸。而一直爭取7—Eleven大陸經營權的臺資統一集團卻未出現在股東名單中,他們將眼光轉向南方,正準備從醫藥零售店中打開進入大陸連鎖業市場的大門。  據報導,統一集團投資的「康是美統一生活事業」,今天在深圳與廣東麗珠藥業集團籤約,投資成立(深圳)統一康是美公司。統一持股比率百分之六十五,並透過麗珠集團取得大陸醫藥業零售執照。第一家康是美預定於夏季在深圳開業。
  • 臺資銀行西進大陸
    主持人:目前一種看法就認為現在在大陸有很多的內地銀行,也有很多的外資銀行,從實力上來比的話,臺資銀行顯然和大陸銀行是有一定的距離,從資歷上比,外資銀行可能是更勝一籌,那麼臺資銀行要進入大陸市場顯然沒有明顯的優勢,那麼為什麼他們還那麼熱衷,為什麼要對大陸市場這麼感興趣呢?鄧司長您的看法?
  • 西雅圖咖啡
    謝謝你請我喝的咖啡,謝謝你讓逛咖啡店這件事像逛冰淇淋店一樣,於我,開始有了意義。所以這篇,寫給咖啡,寫給你。本來不打算專門寫一篇西雅圖咖啡的,但是今年三月的一個下午,上海,朋友領著連去了三家咖啡店喝了三杯咖啡。突然,咖啡店也讓人著了迷。
  • 借力大陸金融科技發展 臺資銀行加速「智慧化」轉型
    落戶上海新天地商業區十年之際,臺資銀行富邦華一銀行上海新天地支行近日迎來「喬遷之喜」。這個曾經以「書房銀行」為特色的網點,在延續溫馨環境、親切服務和多元產品的同時,引入了諸多金融科技元素,轉變為更加智能和時尚的「快閃銀行」。  新天地支行的「變身」,是富邦華一順應大陸金融市場變化、推動自身「智慧化」轉型的縮影。
  • "少子化"引臺幼教市場尷尬 幼教機構"搶灘"大陸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臺灣幼教業者除了想盡奇招在島內擴大招生,更是把目光拓展臺灣以外的市場——  大陸幼教市場,遍地是黃金  幾天前,記者到北京的「798」參觀一場幼兒美術活動展覽,在現場,我收到一本《咕嚕熊》小報,內容生動有趣,仔細一看,出版方是臺灣格林文化公司。一位格林文化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咕嚕熊故事屋現在已經在大陸發展了十多家。
  • 搶攻中端連鎖酒店市場 富驛酒店加速在大陸拓點
    鑑於大陸高端酒店與低檔經濟型酒店各自面臨發展瓶頸,中端酒店今年下半起在市場有絕佳發展機會,兩岸連鎖時尚酒店品牌富驛酒店董事長侯尊中26日表示,集團將鎖定大陸一、二線城市加速展店。
  • 喝著咖啡遊遍整個西雅圖
    西雅圖為什麼有那麼多家咖啡廳,西雅圖人為什麼那麼愛喝咖啡,有人說西雅圖的雨季太長,手裡捧杯咖啡最為愜意,還有人會告訴你,咖啡館是區別於家庭和工作的第三場所,在這裡喝的不單單是咖啡,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總之,一千個西雅圖人會給你一千個答案。
  • 臺資百貨量販店大陸開山劈土:與跨國公司叫板
    臺灣百貨量販零售業被視為是開拓大陸市場的跳板,因此,有意到大陸開拓市場的本土企業或是跨國公司,都把臺灣作為經營人才的練兵場。      臺灣菁英佔據量販店管理層      在量販店方面,在臺灣經營的國際性品牌如法國家樂福、荷蘭萬客隆以及具有臺商色彩的好又多、樂購和大潤發等連鎖量販店,目前掌舵的管理層,多數都是十多年來臺灣量販店市場所培養出的來的菁英。
  • 西雅圖 樸實無華的咖啡生活
    一位遊學西雅圖的學者曾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評價這個城市與咖啡的關係:「如果說有一天這個世界上少了一種叫做咖啡豆的東西,我相信只有西雅圖人會覺得無所適從。」呆在西雅圖的日子裡,無論是早上抑或是在下午,選一個街角,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手中拿著咖啡紙杯,自然而愜意,便真的感覺到這裡的人們與咖啡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