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壓華為是兩敗俱傷?這十餘家海外公司嚴重受損

2020-12-16 EDN電子設計技術

近期,根據美國商務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新聞,美國商務部的工業和安全局(BIS)把華為公司加入其 Entity List(實體清單),其法律依據是美國《出口管理條例》。隨後,美國各大半導體公司接到美國政府通知,停止對華為供貨, 此事件對通信行業造成較大衝擊 。cXLednc

國信證券詳細分析了此次貿易摩擦對通信行業的衝擊。cXLednc

華為對美出口及進口均受限制,產業鏈波及範圍廣

此次管制造成的全面影響要等到美國商務部公布完整清單後才能揭曉,但終將對中美雙方造成較大損失,擾亂了華為的業務的同時,也對其美國核心供應商帶來重大打擊。cXLednc

華為對美出口方面,總統行政命令實質上禁止了華為對美銷售。華為被加入美國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的同時,川普籤署了行政命令,核心內容是只要美國商務部認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那就禁止涉及到美國信息技術和服務的商業交易。cXLednc

華為對美進口方面,美國對華為的出口審查將擾亂華為與關鍵供應商的正常往來,影響波及從智慧型手機到 5G 設備等華為全線業務。此次出口管制波及範圍較廣,《出口管理條例》將非美國企業也納入管制範圍,根據市場價格,如果美國企業的零部件和軟體在原則上包含 25%以上,也將成為被管制對象。我國通信行業的上遊核心器件和軟體仍對美國有較強的依賴度,半導體晶片是華為上遊供應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可從數據略見一斑。根據知名市場研究公司 Gartner 的報告,2017 年,華為是全球第五大半導體晶片買家,採購總額約 140 億美元,相比去年增長32.1%。cXLednc

華為美國核心供應商業務受重大衝擊,部分上市公司股價大跌

各大半導體及軟體公司收到停止對華為的供貨的美國政府通知,部分對華為業務依存度高的公司股價大跌。根據華為 2018 年底發布的 92 家核心供應商名單,其中美國佔 34 家,主要是半導體、軟體類、光通訊公司,具體業務涉及高性能計算、射頻、模擬、混合信號、光器件、存儲、測試等核心技術領域,目前國產替代難度較大。其中,來自華為的營收絕對值最多的公司包括偉創力、博通、高通、希捷等公司,來自華為的營收在其總營收份額最大的公司包括 NeoPhotonics(新飛通)、Lumentum、Qorvo、Finisar(菲尼薩)等公司。對華為依賴最高的企業是NeoPhotonics,據路透社報導,這家企業有 47%的營收是來自華為。以上公司與華為的業務依存度較高,將首當其衝。cXLednc

cXLednc
cXLednc

美國廠商的來自華為營收排行榜cXLednc

 cXLednc

美國廠商的來自華為營收佔比排行榜cXLednc

cXLednc

華為核心供應商(註冊地在美國或總部在美國)cXLednc

華為對極限狀態有所準備,加速國產替代之路

華為對極限生存狀態早有準備,但國產替代仍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比賽。2019 年 5月 16 日華為輪值 CEO 胡厚崑在內部在《致員工的一封信》裡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華為列入所謂「實體清單」的決定,是美國政府出於政治目的持續打壓華為的最新一步。對此,公司在多年前就有所預計,並在研究開發、業務連續性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和充分準備,能夠保障在極端情況下,公司經營不受大的影響。」華為應對極限狀態的措施,一方面是通過自主設計實現替代,或通過不同的路徑規避和減少美系晶片的使用,另一方面主要通過備貨以延長緩衝期。根據《日本經濟新聞》5 月 17 日的報導,據歐洲、亞洲等數家華為供貨廠商的相關人士介紹,對不可替代的美國企業的半導體等,華為確保了 6~12 個月的庫存。華為前期所做的準備利於穩定軍心,同時,也將帶領中國自主可控步伐加速,期待此次貿易對國內上遊器件廠商帶來的發展良機。我們將持續關注(1)此次事件對華為產線的中長期影響;(2)美國半導體廠商在此次事件中所承受的壓力以及應對措施;(3)中美雙方博弈的進程及波及範圍。cXLednc

華為在通信行業的相關核心供應商概況

以下我們梳理了華為在通信行業的相關核心供應商——賽靈思、博通、思佳訊、亞德諾、恩智浦、德州儀器、高通、聯發科、羅森伯格、Qorvo、羅德與施瓦茨、是德科技等公司的資料 。cXLednc

1、賽靈思(XLNX.O):全球一半以上 FPGA 的提供商cXLednc

賽靈思(Xilinx)主要給華為提供 FPGA 晶片及視頻編碼器,是世界第一大 FPGA廠商。Xilinx在全世界有7500多家客戶及50000多個設計開端。其客戶包括Alcatel,Cisco Systems,EMC,Ericsson,Fujitsu,Hewlett-Packard,IBM,Lucent Technologies,Motorola,NEC,Nokia,Nortel,Samsung,Siemens,Sony,Oracle 以及 Toshiba。全球各家 5G 設備供應商都和賽靈思有合作關係,包括三星、華為等。而在無線通信業務推動下,賽靈思幾乎承包了韓國、中國和北美地區的5G 部署以及 LTE 的升級工作。cXLednc

公司的產品滿足了全世界對 FPGA 產品一半以上的需求,還包括複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產品在 5G 無線、嵌入式視覺、工業物聯網和雲計算等多個領域均有涉及。在中國,公司設有 6 家辦事處;深圳和上海均建立應用中心和實驗室,負責 DSP(數位訊號處理)和低成本解決方案的開發和客戶支持;中國三大分銷合作夥伴包括安富利、好利順和世健科技等。cXLednc

Xilinx 不僅是 FPGA 的發明者,還成為了業界首個 Fabless,是首個將 FPGA 和ARM 集成在一起的企業,還首創了全球首款軟體/硬體可編程的 SoC、全球首個2.5D 的 FPGA、全球首個 ASIC 增強型設計套件、首款 RFSOC 等。cXLednc

從市場份額來看,在 2015-2016 年間,賽靈思和 Altera 佔據了全球 90%以上的FPGA 晶片市場,賽靈思佔比約 53%。國內的 FPGA 芯市場中,賽靈思佔據 50%左右,英特爾僅佔據 25%。cXLednc

2、博通(Broadcom Inc, AVGO)cXLednc

博通公司 Broadcom Inc.(NASDAQ:AVGO) 是由原安華高科技( Avago Technologies Limited在 2015 年 5 月 29 日以 370 億美金收購原博通公司Broadcom Corp.(原 NASDAQ:BRCM)而成立的,創立於 2005 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何塞和新加坡,全球僱員 14,000 人,是一家設計、研發並向全球客戶廣泛提供各種模擬半導體設備的供應商,公司主要提供複合 III-V 半導體產品。Avago在高性能設計和集成方面擁有超群的實力。cXLednc

Avago Technologies是1999年從惠普公司分拆出來的安捷倫科技的半導體事業部,擁有 6,500 多種系列產品,主要應用於無線通信、有線基礎設施、汽車、消費電子及存儲和計算機外設等廣闊的應用領域和終端市場。它在光電耦合器、紅外線收發器、光通信器件、印表機 ASIC、光學滑鼠傳感器和運動控制編碼器等領域據稱一直保持市場前 3 名的領導地位。cXLednc

博通(Broadcom Corporation)是全球最大的無廠半導體公司之一,產品為有線和無線通訊半導體,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的 WLAN 晶片廠商。博通產品實現向家庭、辦公室和移動環境以及在這些環境中傳遞語音、 數據和多媒體,Broadcom 為計算和網絡設備、數字娛樂和寬帶接入產品以及行動裝置的製造商提供業界最廣泛的、一流的片上系統和軟體解決方案。cXLednc

公司為有線基礎設施、無線通信、企業存儲、工業及其他這四個主要目標市場提供產品, 2018 年這四個市場貢獻的收入比例分別為 42%、 31%、 22%、 5%。在收購 LSI、原博通公司和博科後,公司較大地拓展了有線基礎設施和企業存儲的產品線,無線業務的比例從 2013 年的 48%降低至 2018 年的 31%。cXLednc

博通客戶分布很廣,各個不同業務下客戶群體也不相同。公司無線通信產品主要客戶有蘋果、三星、 LG 和華為等。 而有線基礎設施產品主要面對華為、諾基亞,思科,愛立信等通訊設備商。而企業儲存產品客戶有華為,IBM,思科,甲骨文,威騰電子等知名廠商。而工業部分主要針對西門子,博世等其他領域的設備製造商。cXLednc

3、思佳訊(Skyworks Solution Inc, SWKS)cXLednc

思佳訊通訊技術發展公司 Skyworks Solutions Inc.(NASDAQ:SWKS)創立於 1962年,總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 Woburn,全職僱員 8,400人,是一家射頻模擬和混合信號半導體產業的無線通信公司,連同其子公司,設計,開發,製造和銷售包括全球智慧財產權在內的專有半導體產品。2002 年 6 月 26 日,Alpha Industries 和Conexant Systems, Inc.(Synaptics 子公司)的無線通信部門合併,成立了Skyworks Solutions。2016 年 Skyworks 收購了與 Panasonic 合資濾波器生產公司FilterCo,幫助 Skyworks 保持了在 SAW 和 TC-SAW 濾波器的產能,將濾波器與公司產品的設計和生產整合。2018 年,Skyworks 以 4.05 億美元收購無晶圓廠半導體供應商Avnera, Avnera的超低功耗模擬電路技術將助力Skyworks通過聲學信號處理技術、傳感器和集成軟體實現智能接口,提升 Skyworks 在無線連接方面的技術能力,使公司的可開發市場擴大到 50 億美元以上,目標應用包括智能音箱、虛擬助手、智能遊戲控制器和車載儀表系統以及有線/無線耳機等。cXLednc

思佳訊的高性能模擬半導體,其在射頻業務處於龍頭地位。Skyworks 能夠連通越來越多市場領域內的人們、地點和事件——讓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獲得所需的關鍵信息。其半導體解決方案支持的領域包括:汽車、航空航天與國防、計算、互聯家庭、消費電子產品(是蘋果公司模擬晶片供應商)、媒體、醫療、行動裝置、聯網、智能能源和可佩戴設備。cXLednc

思佳訊客戶集中,核心客戶不僅涵蓋通訊設備商和智慧型手機廠商,還包括不同行業的客戶。客戶主要有網際網路企業 Amazon, Google, Microsfot 等;智慧型手機廠商Apple, VIVO, Xiaomi, OPPO, HTC, Samsung;還有像 Cisco, Ericsson, 華為,中興通訊等通訊設備商;汽車廠商奧迪,寶馬等,其他設備製造商如 Arris, BOSE 等,為企業在 IoT 時代下,進一步拓展業務打下了堅實的客戶基礎。cXLednc

總體來說,華為的主要依賴 Skyworks 的射頻業務產品,但是可以通過其他廠商進行替換,依賴程度相對較低。cXLednc

4、亞德諾(Analog Devices Inc, ADI)cXLednc

亞德諾 Analog Devices Inc.(ADI)成立於 1965 年,是一個領先的模擬混合信號和數位訊號處理晶片製造商。該公司在轉換器晶片中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轉換器晶片被用來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反之亦然。該公司為數以萬計的客戶提供服務,其一半以上的晶片銷售銷往工業和汽車終端市場,同時也被集成到無線基礎設施設備中。cXLednc

公司設計,製造和銷售廣泛的解決方案組合,包括 IC、算法、軟體和子系統等,利用自身出色的信號處理技術和數據轉換器、放大器和線性產品、射頻(RF)集成電路、電源管理產品和其他深信號處理產品以及行業專業知識來滿足廣泛的客戶和市場需求。公司專注於工業,汽車,消費和通信市場等戰略市場。cXLednc

2014 年以 25 億美元的價格收射頻設計製造商 Hittite Microwave,2017 年以 14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高性能集成電路製造商 Linear Technology,成為了模擬 IC 第二大供應商。cXLednc

亞德諾是世界上第二大模擬 IC 供應商,佔據了 8%的模擬 IC 市場份額,僅次於德州儀器。而在信號處理行業,亞德諾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是龍頭之一。在信號處理行業的競爭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產品性能、技術創新、品牌、產品多樣性、技術支持、產品價格等等。在不同的細分市場中客戶對這些因素的倚重程度也有所不同。整個行業湧現出大量的半導體廠商,都與公司構成競爭關係,比如 Broadcom Corporation、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Cirrus Logic, Inc 等等。公司在產品性能和穩定性方面的技術積累 再加上優質的技術支持和客戶服務,使公司在多個目標市場都擁有很強的競爭力。cXLednc

在模擬產品領域,公司的模擬信號或混合信號集成電路技術是公司多年來的經營之本。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性能 模擬集成電路供貨商之一。公司和其他競爭對手相比,主要的優勢是更優異的性能和可靠性,包括更高的精確度、處理速度、更低的單位成本和能耗。公司模擬產品的客戶主要是 OEM 廠商和系統集成商。cXLednc

亞德諾在全球擁有超過 125000 個客戶。在 2018 財年,對單個客戶的銷售額不超過收入的 10%。過去三年中,蘋果是公司最大的客戶,2015-2017 財年,蘋果公司約佔收入的 13%,12%,14%。客戶在廣泛的應用程式中使用數百種不同類型的產品,涵蓋了工業、汽車、消費者和通信市場。其中前 20 大客戶約佔 2018 財年的 33%收入,2017 年這一比例是 35%。公司只有不足 5%的收入是來自於政府。華為的電源管理晶片和電子器件主要來自於亞德諾。cXLednc

5、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 NXPI)cXLednc

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 NXPI)是一家總部位於荷蘭的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其前身是飛利浦公司半導體業務部,由飛利浦在 1953 年創辦,於 2007 年以79.13 億歐元價格出售給一個私募財團,後恩智浦半導體公司成立。2010 年 8 月,恩智浦在納斯達克上市。cXLednc

2015年3月,恩智浦以「股權+現金」總價116億的方式收購了飛思卡爾(Freescale)。而此前恩智浦主要涉足家庭娛樂晶片領域,而飛思卡爾專注於汽車和工業晶片,此次收購幫助恩智浦大力拓展汽車晶片領域。cXLednc

2016 年 10 月,恩智浦接受了高通的收購要約,以 380 億的總價出售給高通,2018年 2 月,收購價格提高到 440 億美元。但在 2018 年 7月,由於中國政府拒絕批准這樁收購,導致高通放棄收購,並將賠償恩智浦 20 億美元。根據 IC Insights 最新數據顯示,2018 年恩智浦半導體業務收入達 90.22 億美元,是全球第十大半導體公司,第六大模擬 IC 供應商。cXLednc

恩智浦成為華為連續十年金牌供應商,與華為的業務往來主要在智慧型手機 NFC 晶片以及音頻放大器上,總來來講,業務往來的規模相比較全球其他半導體廠商而言,規模不大。cXLednc

6、 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TI)cXLednc

德州儀器公司(英語:Texas Instruments,簡稱:TI),是世界上最大的模擬電路技術部件製造商,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跨國公司,以開發、製造、銷售半導體和計算機技術聞名於世,主要從事創新型數位訊號處理與模擬電路方面的研究、製造和銷售。除半導體業務外,還提供包括傳感與控制、教育產品和數字光源處理解決方案。cXLednc

1954 年,TI 生產出了全球第一個電晶體,後於 1958 年發明出了全球第一塊集成電路。此外,TI 還於 1967 年發明了手持計算器。1982 年,TI 發布了全球首個單晶片數位訊號處理器 DSP,之後便成了這個領域的霸主。cXLednc

1996 年,TI 開始全方位轉型,專注於為信號處理市場生產半導體,隨後又展開了一系列企業併購、資立剝離大動作。cXLednc

2000 年,TI 斥資 76 億美元收購了模擬晶片廠商 Burr-Brown,鞏固了其在數據轉換器與放大器領域的優勢地位,並形成從電源 IC 到放大器 IC 乃至 A-D/D-A 轉換器的廣泛產品群。cXLednc

2005 年,TI 曾短暫趕超三星,位居全球半導體公司第二,僅次於英特爾。cXLednc

2011 年,TI 又斥資 65 億美元收購美國國家半導體(NS),一舉超越了當時在銷售額上與之持平的東芝,成為僅次於英特爾和三星電子的半導體公司。尤其在模擬 IC領域,TI 獨佔 50%以上份額。cXLednc

德州儀器(TI)總部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主要有模擬半導體和嵌入式處理兩大業務塊。並在 35 多個國家設有製造、設計或銷售機構,員工有約 3.8 萬人,2018 年營業收入達到 157.8 億美元。利潤達到 55.8 億。是世界上第一大模擬 IC供應商 。cXLednc

中國是 TI 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機會非常多。已成立了 5 個有獨立設計能力的研發中心,以滿足本地市場的需求。並將繼續在模擬領域投資,以兌現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cXLednc

2010 年收購成芯半導體 8 寸廠房和設備,建立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家晶圓製造廠,成立德州儀器半導體製造(成都)有限公司。2013 年 6 月宣布未來 15 年內總投資高達 16.9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00 億元)的投資計劃。2013 年 12 月收購 UTAC(聯合科技公司)成都公司位於高新區的廠房,進一步強化在成都的長期投資戰略,並於 2014 年 11 月投產。2014 年 11 月 6 日公布新設 12 英寸晶圓凸點加工廠,2015年年底開工建設。cXLednc

7、高通(QCOM.O)cXLednc

高通創立於 1985 年,總部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市,33,000 多名員工遍布全球。高通公司是全球 3G、4G 與 5G 技術研發的領先企業,目前已經向全球多家製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了世界上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1985 年 7 月,七位有識之士聚集在聖地牙哥歐文·雅各布斯(Irwin Jacobs)博士的家中共商大計。這幾位富有遠見的人——Franklin Antonio、Adelia Coffman、Andrew Cohen、Klein Gilhousen、Irwin Jacobs、Andrew Viterbi 和 Harvey White最終達成一致,決定創建「QUALity COMMunications」,他們的宏偉藍圖造就了20 年後電信業中最耀眼的新星 QUALCOMM 高通公司。cXLednc

2003 年 6 月,高通公司宣布,將投資 1 億美元以資助那些從事 CDMA 產品、應用與服務開發及商業化的中國初創企業。這筆投資正在逐漸兌現中。截至目前,已有三家中國企業獲得投資。高通公司相信,這筆面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會促進 CDMA在全球範圍的應用。cXLednc

2004 年 8 月,中國聯通與高通公司聯手推出「世界風」雙模手機,用戶可以通過該手機同時享受到高速、高性能的 CDMA1X 話音與數據業務和 GSM 語音服務。多模多頻終端設備已經成為 3G 發展的未來趨勢,這使中國的運營商第一次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cXLednc

2016 年 10 月,高通公司和恩智浦半導體宣布高通將收購恩智浦的最終協議,雙方董事會已一致通過該協議。合併後的公司預計年營收將超過 300 億美元,到 2020年,潛在可服務市場將達到 1380 億美元,並在移動、汽車、物聯網、安全、射頻和聯網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cXLednc

2017 年 11 月 6 日,Broadcom 擬以每股 70 美元現金加股票方式收購高通(60 美元的現金和 10 美元的股票),交易總價值 1300 億(股本+債務收購)美元, 該收購截止目前雙方並沒有達成一致。cXLednc

2017 年 12 月 3 日,高通 5G 新技術連續第二年獲評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cXLednc

2018 年 3 月 13 日 Qualcomm 收到總統令,禁止博通對 Qualcomm 的收購提議。Qualcomm 2018 年度股東大會將於 2018 年 3 月 23 日再次召開。2018 年 3 月 14 日,博通公司宣布,已經撤回並終止了收購高通公司的要約,並同時撤回在高通 2018 年度股東大會上的獨立董事提名。cXLednc

華為與高通之間的針鋒相對並不只是表面上被宣傳搶了風頭而已。晶片業務之外,技術專利授權業務一直是高通公司最大的利潤來源。蘋果、三星等手機巨頭,都給高通交過金額不菲的專利費,這其中也包括華為。cXLednc

高通是一家以技術研發起家的公司,每一部手機當中都有高通的發明。按照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不管用不用其驍龍晶片,都需要向其繳納技術轉讓費用。也就是說,像華為目前大量使用自家的麒麟晶片,但是該給高通的專利費還是一分都不能少。高通把包括 5G 在內的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費率進行了下調。調整之後,單模 5G手機的實際許可費率為銷售價的 2.275%;多模(3G/4G/5G)手機的實際許可費率為銷售價的 3.25%。這次調整,高通為每部手機的淨售價設定了為 400 美金(約2670 元人民幣)的封頂價,也就是說 500 美金淨售價的智慧型手機,也是按照 400美金來計算。cXLednc

但即便是有所下調,對於華為這類去年全球出貨量達 1.53 億臺,今年要衝擊 2 億臺的手機廠商來說,這筆專利費依舊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在即將到來的 5G 時代,高通想要保持在 3G、4G 時代時的市場地位,華為、三星等則想要將被動進行扭轉。cXLednc

8、聯發科(2454.TW)cXLednc

中國臺灣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Inc)是全球著名 IC 設計廠商,專注於無線通訊及數字多媒體等技術領域。其提供的晶片整合系統解決方案,包含無線通訊、高清數位電視、光儲存、DVD 及藍光等相關產品。cXLednc

聯發科技成立於 1997 年,已在臺灣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總部設於中國臺灣地區,並設有銷售或研發團隊於中國大陸、印度、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丹麥、英國、瑞典及阿聯等國家和地區。2014 年 12 月,聯發科中國區總經理章維力表示,聯發科將繼續在 64 位晶片上發力,並將在明年適時推出支持 VoLTE 的晶片,以及支持電信 4G 需求的六模晶片。中國臺灣手機晶片廠商聯發科近日對外公布了去年的營收成績。2016 年聯發科營業收入高達 2755.1 億元新臺幣(約合 86 億美元),同比增長了 29.2%。分析人士認為,這樣的成績主要是由於國產手機的表現優異,同時聯發科也在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擴大了份額。cXLednc

根據數據顯示,聯發科第三季度營收達到 670 億新臺幣(約 21.7 億美金),創下了7 個季度以來的新高,而主要原因就是國內的數款產品熱銷帶動業績創收,例如OPPO R15、vivo X21i 等機型,此外入門級產品 P22 和 A22 也分別被小米、vivo採用,版圖從國內市場陸續擴張到印度和東南亞等海外地區。cXLednc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聯發科的營收組成已經多元化,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等行動裝置平臺業務近佔 30%至 40%左右,但令人吃驚的是,聯發科在物聯網、電源管理IC 及定製化晶片(ASIC)部分的業績比重竟然已經高達 30%,另外併購晨星半導體以後,電視晶片市佔率達到 7 成,業績的比重更是接近 30%,當大家還以為聯發科只專注中端手機晶片的時候,它早已經開始布局物聯網、AI、5G 等新興領域。cXLednc

9、羅森伯格cXLednc

羅森伯格亞太電子有限公司是德國羅森伯格高頻技術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於 1997年在中國投資興建,經過數年的高速發展,作為羅森伯格全球戰略體系布局的重要環節,業務囊括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形成區域發展中心的架構。cXLednc

羅森伯格是一家擁有近 60 年歷史的國際頂端無線射頻和光纖通信技術製造商。自1997 年開啟中國大陸之旅,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羅森伯格亞太電子有限公司。羅森伯格亞太公司全體同仁齊心協力,銳意進取,事業高速成長。公司始終追求以技術和品質領先、服務創優和注重成本效益為發展之基石,在長足發展的進程中,迅速實現了產品線的系統化和完整化。現在擁有員工五千多人,廠房近十萬平米,營業額數十億元,業務完全覆蓋亞太及中東區域,全面形成與客戶攜手共贏的可持續發展體系。cXLednc

經過近 60 年的專注耕耘,羅森伯格公司在通信領域積累了領先的技術優勢。在無線通信網絡中,羅森伯格公司以領先的高速互連解決方案支持行動網路的建設和優化。基站建設和優化所需的產品系列在羅森伯格產品家族中隨處可見。面對 5G 技術要求,在信號覆蓋方面,豐富的解決方案支持 5G 建網。我們為客戶提供多系統混合方案、光纖到天線拉遠覆蓋方案、微波傳輸系統、室內覆蓋系統等各種解決方案,滿足未來網絡在城市中的信號覆蓋及數據傳輸需求。cXLednc

至此,羅森伯格亞太公司在北京、崑山、上海、東莞和印度新德裡、果阿、浦那等城市建成了七大研發和生產基地,同時在中國建立了五大地區服務中心,並且在越南、印尼、新加坡、阿聯等十餘個地區和國家設立了分公司。布局均衡,構架了更加完整和全面的系統化戰略發展體系,全面涵蓋射頻和光通信解決方案等廣闊的專業技術領域,在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生產製造等方面,都具備了引領行業發展潮流的強大綜合實力。公司產品體系日臻完善。cXLednc

羅森伯格的業務領域涵蓋:通信設備的高速互連解決方案、無線通信網絡的天饋/室分系統、汽車電子、樓宇及數據中心布線系統、測試與測量產品、醫療與工業連接產品等。cXLednc

羅森伯格亞太厚積薄發,已步入可持續發展的快速通道,勢將長期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同時在充分體現「價值創新、關注客戶、持續成長和社會責任」等公司核心價值過程中,羅森伯格品牌自當表現優異,為和諧社會恪盡職守,完美體現自身品牌的價值和光彩。cXLednc

10、Qorvo(QRVO.O)cXLednc

Qorvo, Inc.(QRVO.US)成立於 2013 年,總部設在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博羅,在全球提供技術和射頻(RF)解決方案給手機、基礎設施,以及國防與航空應用。公司有以下部門:行動產品(MP)以及基礎設施和國防產品(IDP)。MP 部門提供 RF 前端模組,結合高性能濾波器、功率放大器(PA)、低噪音放大器和開關、功率放大器(PA)模組、發送模組、天線控制解決方案、天線開關模組、多樣化接收模組和封包追蹤電源管理設備。該部門將其 RF 解決方案提供予行事設備,包括: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穿戴式裝置、平板電腦和以蜂巢式為基礎的物聯網應用。IDP 部門提供高功率砷化鎵、氮化鎵功率放大器、低噪音放大器、開關、無線電頻濾波器解決方案、CMOS 系統晶片解決方案、固定頻率和電壓控制振盪器、濾波器、衰減器、調整器、驅動器,以及將電流轉換為電壓的放大器、各種多晶片和混合套件。該部門為無線網路基礎設施、國防與航空市場提供 RF 解決方案;以及商業、消費、工業和汽車市場的連接應用,產品直接銷售予客戶,並透過一個國內外代銷廠商和分銷商之網路銷售其產品予原始設備製造商、原始設計製造商。cXLednc

Qorvo 為華為最熱門的旗艦智慧型手機和中端智慧型手機提供多個創新型 RF 解決方案,包括 RF Fusion™、RF Flex™、高度集成的功率放大器、天線調諧器、高級濾波器、包絡跟蹤器和移動 Wi-Fi 解決方案。Qorvo 也為華為無線基礎設施和蜂窩回程業務提供豐富的高性能元件。cXLednc

Qorvo 高性能 RF 解決方案可簡化設計、減少產品佔用面積、節省電力、提高系統性能並加速載波聚合技術的部署。Qorvo 結合系統級專業知識、廣泛的製造規模以及業界最豐富的產品和技術組合,幫助領先製造商加快發布新一代 LTE、LTE-A、5G 和物聯網產品。Qorvo 的核心 RF解決方案樹立了下一代連接性的標準,為互聯世界的核心環節提供無與倫比的集成度和性能 。cXLednc

11、羅德與施瓦茨(801296.OEE)cXLednc

羅德與施瓦茨公司於 1985 年起在北京正式開展技術服務並設立了第一家代表處,是在中國最早設立代表機構的 100 家外資企業之一。隨著業務的迅猛發展,羅德與施瓦茨公司又先後在上海、廣州、成都、西安和深圳設立了代表處。2013 年 9月,成立了新的中國總部公司——羅德與施瓦茨(中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R&S 公司)。目前還設有中國培訓中心、研發中心、校準實驗室、開放實驗室等。cXLednc

2002 年在北京設立了獨資子公司—北京羅博施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系統集成與開發、維修與校準、技術諮詢與培訓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技術服務,獲得了ISO9001:2008 國際質量認證體系的認證。cXLednc

二十多年來,R&S 公司向中國市場提供了眾多高科技、高精度、高質量的無線通信,測試與測量和廣播電視產品及解決方案,產品在國家無線電管理局和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以及各省市無線電管理機構、中國民航、廣播電視單位、計量與認證部門、產品質量檢測單位以及各大研究機構和無線通信生產廠家被廣泛應用並且受到一致好評。cXLednc

R&S 公司在向中國提供與世界同步的各種先進技術方案的同時,還結合中國市場的特點和需求不斷研發和推出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各種解決方案。在中國建立了研發中心,數位電視發射機生產線,以及國際水準的校準實驗室,並通過建立大學獎學金、聯合培訓、聯合實驗室等形式為未來技術發展和市場擴大積蓄力量。cXLednc

羅德與施瓦茨為華為及其子公司海思提供了完整的窄帶物聯網測試解決方案。自2016 年 NB-IoT 由 3GPP 標準化以來,多家領先的網絡運營商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商用服務——晶片測試也將在 2018 年他們全面推出時支持更進一步的服務。cXLednc

2018 年 3 月 1 日,慕尼黑——華為已經選擇羅德與施瓦茨為海思設計的 NB-IoT終端晶片提供廣泛的測試解決方案。該測試方案覆蓋從研發到認證和最後的生產。這是雙方長期合作達成的結果,華為在 NB-IoT 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羅德與施瓦茨是被 GCF 認證的 NB-IoT 測試設備供應商之一。從很早開始,華為和羅德與施瓦茨就進行聯合測試,演示了華為無線網絡可以滿足 3GPP 標準定義的要求。也證實了測試設備完全可以支持 NB-IoT 的大規模商用,進一步增強了NB-IoT 產業鏈的成熟度。cXLednc

12、是德科技(KEYS.N)cXLednc

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是全球領先的電子測量公司,通過在無線、模塊化和軟體解決方案等領域的不斷創新,為您提供全新的測量體驗。是德科技與惠普和安捷倫一脈相承,因此擁有世界一流的測量平臺、軟體和一致性測量技術,為無線通信、航空航天與國防以及半導體等市場提供最先進的測量解決方案。公司擁有9,500 名員工,遍及全球 100 多個國家,為客戶提供卓越服務。cXLednc

是德科技公司的業務起源於美國惠普公司,是惠普公司電子測量集團 1999 年經重組成為安捷倫科技、2014 年再次分拆上市而成立的一家高科技跨國公司。cXLednc

是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為是德科技公司在中國的分支機構,總部設在北京,在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地設有多家分公司。現有員工 800 多名,業務涉及電子測量儀器、系統和相關軟體,軟體設計工具和服務等。cXLednc

2017 年 2 月 24 日,是德科技(NYSE:KEYS)日前宣布已與華為一起參與中國 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測試。是德科技使用業內領先的測試儀表 UXA N9040B 信號分析儀及 89601B VSA 信號分析軟體與華為 5G 原型基站進行對接聯調,完成了對 eMBB 場景的功能測試,內容包括新空口中的參數集、幀結構和新波形測試,測試結果滿足規範要求。cXLednc

中國 5G 技術研發試驗由 IMT-2020(5G)推進組牽頭,運營商、系統設備廠商、晶片廠商、測試廠商參與,於 2016 年 1 月全面啟動。 全部試驗分為關鍵技術驗證、技術方案驗證和系統方案驗證三個階段推進實施。第一階段測試已經於2016 年 9 月結束。cXLednc

5G 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於 2016 年下半年正式啟動, 第二階段試驗將重點開展面向連續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時延高可靠和低功耗大連接四大 5G 典型場景的無線空口和網絡技術方案的測試與驗證,已於日前開始,並計劃在 2017 年底前完成。cXLednc

是德科技積極支持中國 IMT2020(5G)推進組的工作,積極參與測試規範的討論和制定。在今年的第二階段測試規劃中,是德科技將參與研發試驗測試規範中規定的 7 大測試場景中的射頻測試和功能測試項目,涉及的 5G 關鍵技術包括參數集、幀結構、新波形、新型編碼(例如Polar Code, LDPC)等技術。是德科技與世界領先的運營商、系統設備廠商、晶片廠商廣泛合作,協同推進,共同推動 5G 技術創新。cXLednc

小結:

華為2018年的700億美元採購方案中,大約有110億美元是面向高通,英特爾和美光等美國公司。如果美國真的制裁華為,那麼這些企業的那部分營收將直接消失,貿易戰只會帶來兩敗俱傷的效果。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從中興事件的任人魚肉,到現在華為被威脅,最大的問題在於本土供應鏈的缺失。cXLednc

(內容來源於國信證券研究報告)cXLednc

相關焦點

  • 美國打壓華為,這12家海外公司最受傷
    近期,根據美國商務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新聞,美國商務部的工業和安全局把華為公司加入其 Entity List,其法律依據是美國《出口管理條例》。隨後,美國各大半導體公司接到美國政府通知,停止對華為供貨, 此事件對通信行業造成較大衝擊 。
  • 美國是如何打壓與華為相似的阿爾斯通公司的?
    5月15號美國對華為晶片管控再次升級,要求所有用過美國技術或設備的公司不可以賣晶片給華為。從2018年孟晚舟被捕,到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到再次的制裁升級,美國為何舉全國之力打壓華為?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是電氣和網際網路,這兩項技術都是率先在美國行興起,伴隨著二戰的勝利,美元也成為最具強勢的貨幣,佔領著世界金融主導權,並一直延續至今。一流的工業設施能造就一流的軍事設施,一流的軍事設施又能造就一流的政治和金融地位。
  • 華為起訴美國政府進展:提交簡易判決動議,呼籲美國停止打壓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5月29日,華為提交簡易判決動議,作為其挑戰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2019 NDAA)第889條合憲性行動的一部分。同時,華為還呼籲美國政府停止動用國家機器來打壓華為,因為這無益於網絡安全。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美國政府迄今為止都沒有提供任何華為構成安全威脅的證據。
  • 美國打壓華為,激起法國人憤怒:與阿爾斯通一樣,兩家公司一個故事
    由於英國迫不得已向美國彎腰,義大利的臨陣反戈,法國模稜兩可的態度,讓華為公司在歐洲的境遇愈發艱難。在歐洲多個國家重複發出聲明的立場中可以看出,基本上是搖擺不定。而有研究人員指明,這可能是在採取試探兩個大國之間的態度,即中國與美國會對這不一樣行為採取什麼樣的反應,而如此一來的付出代價又是多少。研究指明,常規而言,有阿爾斯通的例子在前,法國政府理應會大力支持華為公司。
  • 華為郭平: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影響的不僅僅是華為
    2020年5月18日,華為公司第十七屆全球分析師大會18日在深圳開幕。華為與來自全球的2000多名行業分析師,金融分析師,通訊、網際網路、金融等行業意見領袖和媒體一起,以現場+在線的方式,共同探討在當前特殊時期,全行業如何攜手跨越時艱、共創共贏,加速智能世界的到來。
  • 美國放鬆制裁?網友直呼:既打壓華為,又佔華為5G便宜
    近日,根據路透社消息,美國近日突然修改條例,允許美國與華為合作制定下一代5G網絡標準,很多網友認為難道是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放鬆了?其實不然,美國既利用華為5G技術,又要繼續打壓華為。5G領域當屬華為第一根據德國Iplytics公司公布,在全球5G專利申請的公司中,華為已經申報了3147項5G專利,佔據約全球專利的15%,位居全球第一,而專利排名前15名的公司,美國只有3家公司上榜,加一起勉強才能與華為相當。
  • 這些年,美國沉浸在打壓華為的夢中無法自拔,川普該醒醒了
    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歷史2001年,中國加入 WTO,華為在德克薩斯州設立了第一個分支機構,開始開拓美國市場的第一步。經過幾年,華為逐漸鋪開,不少中小企業開始採購華為的電信設施和服務。自此,美國便開始對華為的一系列打壓。
  • 屢遭美國不正當打壓 只因TikTok太強大
    8月2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稱,川普不久將對「直接向中國政府提供數據、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的中國軟體公司採取行動」。8月3日,川普公開威脅稱,如果TikTok在9月15日之前不賣給微軟或美國其他公司,就要在美國關門大吉。此前,美國已多番對TikTok進行抹黑和打壓。
  • 任正非全面出擊,這一次美國想打壓也沒門,未來已經屬於華為
    導讀:沉寂一段時間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全面出現了,這一次美國想要打壓也沒門了,未來已經屬於華為!美國打壓華為已經兩年多了,孟晚舟被美國和加拿大逮捕也已經兩年了,然而美國的打壓並沒有使華為停止前進的步伐,華為依然站在世界科技的頂端和眾多美國科技公司同臺比拼,而任正非近日全面出擊,這一次哪怕美國想用國家力量打壓華為也是沒門了!
  • 美國為啥一直強調華為「不安全」,藉此打壓?答案幾年前就曝光了
    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已成為了當下世界發展的潮流,然而自二戰已有,尤其是在前蘇聯解體後,美國的霸權主義越來越明顯,並且屢屢爆發。自2019年5月開始的美國打壓華為事件,便是最好的佐證。那麼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美國老是揪著安全問題不放,以多次強調華為「不安全」為由來封鎖、打壓華為呢?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華為做得太好太安全了,對美國的某些計劃產生了嚴重的阻撓,進而威脅其霸主地位。故而美國就以安全為由,不斷強加罪名來指控華為。而且這一原因其實早在幾年前已經公布於世了。
  • 華為承受打壓,這三個人卻背後「捅婁子」,現在怎麼樣了?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大家最關注的不是市場上出現了哪款手機,也不是哪個科技公司發布了哪款電腦,每天大家普遍更加關注華為目前在國際市場的情況,的確,美方不斷對華為施壓,並且蠻橫不講理發動科技戰,試圖通過限制華為這家巨頭發展來阻礙中國科技進步,而最終美方還是沒有得逞,強大的華為這一次不僅沒有倒下,還贏得一身正氣
  • 華為遭遇打壓,連蘋果專賣店老闆都看不下去了,彪悍口號力挺華為
    最近美國又對華為升級了晶片封鎖,使得華為在國際市場受到了非常多不公平的打壓。而這些消息傳到國內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消費者以及企業都發聲表示將會支持華為。
  • 在美提交簡易判決動議,呼籲「停止動用國家機器打壓華為」
    華為提交簡易判決動議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華為已提出簡易判決動議,要求法院宣布該法案違憲。該禁令是典型的剝奪公權法案,違反了正當程序。該法案直接判定華為有罪,對華為施加了大量限制措施,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將華為趕出美國市場。這是「用立法代替審判」的暴政,是美國憲法明確禁止的。
  • 美國加碼打壓華為的背後,是看到中國在重複自己的成功
    上次出招華為挺過去了,美國這次加碼打壓,大有「華為不死,我睡不著」的態勢。截止19日,美國的新冠患者已經突破150萬,死亡9萬人(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數字可能又漲了),你說它怎麼還有這閒功夫來搞華為啊?
  • 這才是華為被打壓的真實原因,你願意成為低端製造業「打工仔」?
    導讀:我們都知道,近幾年美國使用一系列措施持續打壓華為,試圖打壓華為晶片供應鏈,試圖把華為晶片扼殺在搖籃裡。雖然華為極力反抗,面對擁有核心技術和在基礎產業深耕多年的強大美國,華為所有的努力都看起來毫無用處。
  • 美國再次打壓華為!網友們徹底怒了,要求封禁安卓與蘋果?
    近日,美國再次打擊了華為晶片供應鏈,如果說美國真的全面封禁了華為,那麼華為的麒麟晶片的研發將會難上加難。畢竟華為有些技術還是要用到美國科技公司的專利。不少網友們看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是表示,美國一眾科技公司其實不想和華為徹底鬧翻,但無奈是背後那大獸讓人討厭!
  • 46家華為關聯公司也被列入實體清單?華為回應
    自今年5月份,美國將華為及68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後,今天美國又將46家華為關聯公司列入名單。儘管美國已經將華為的臨時許可期限進行了兩次提高,但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美國絕對不會對華為心慈手軟,美國將繼續將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40餘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對此華為發出官方聲明,稱美國此舉是政治驅使已經石錘了,與危害國家安全毫無關係。
  • 美國打壓華為史
    經過幾年的精耕細作,華為逐漸在中小企業中打開市場,美國Leap、Clearwire 公司、東北無線網絡公司開始採購華為的3G設備、數據機等電信設施和服務。然而,華為在全球市場的迅速發展,卻引起了競爭對手和美國政府的注意。
  • 任正非:美國嚴重排外,這時候我們應該敞開懷抱,擁抱這些海外留學生
    我國每年都有很多海外留學生,部分人回來了,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留在外國。任正非看得非常遠,華為除了吸納海外人才,近日任正非也走訪多個學校,吸引高校學子去華為工作。如今美國為了自己國家企業的利益,打擊中國的企業,這種嚴重排外,勢必導致人才的流失,我們這時候張開懷抱,就有很多優秀人才流入中國
  • 對華為打壓再度升級,英國議會提出一項新法案,這招實在太狠
    華為這段時間的日子很不好過,每一個中國人都對華為這家公司的遭遇感到十分難過和憤怒。華為面臨的困境似乎越來越多了,不再僅僅是美國了,連同美國的盟國都開始對華為進行了封殺。比如說應該,最近英國議會提出了一項新法案,就是針對華為的,不得不說這招實在是太狠了,對華為的打壓也再度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