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號美國對華為晶片管控再次升級,要求所有用過美國技術或設備的公司不可以賣晶片給華為。從2018年孟晚舟被捕,到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到再次的制裁升級,美國為何舉全國之力打壓華為?
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依靠蒸汽技術成為第一強國,被歷史稱為日不落帝國。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是電氣和網際網路,這兩項技術都是率先在美國行興起,伴隨著二戰的勝利,美元也成為最具強勢的貨幣,佔領著世界金融主導權,並一直延續至今。一流的工業設施能造就一流的軍事設施,一流的軍事設施又能造就一流的政治和金融地位。
國際上的各大知名製造企業都是柔性製造,今天可以生產汽車和冰箱,明天生產線重新布置,就可以反手生產別的東西,各個國家都深知工業的力量,而在工業上有兩大供給端核心,一是科技二是能源。
2014年阿爾斯通事件,就是能源技術的一場經濟戰。阿爾斯通是全球最重要的工業集團之一,業務涉及能源、輸配電、運輸等,巔峰時期全球百分之十五的電都是阿爾斯通設備發出的,樹大招風,當一家美國之外的企業在工業領域控制這麼多能源的時候,就威脅到了美國,所以2013年4月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負責人被捕,理由是十年前在印尼西亞涉嫌某個項目涉嫌行賄拿下合同,這裡說明一下鍋爐部是阿爾斯通的核心技術。他的行賄行為,觸犯了美國的《反海外腐敗法》,有意思的是這部《反海外腐敗法》中間接規定,只要是在美國上市,或者使用美國技術,又或者使用美元的企業,美國都有權利管,所以一家法國企業在印尼西亞行賄,美國也要管,說白了就是人家想要打你,和你怎麼做無關,重要的是打你。
在負責人被捕期間,美國並不是及時宣布並判決,而是藉此向阿爾斯通施壓,讓其交七億美元罰款,並經核心業務出售給美國通用電氣,同時還威脅負責人認罪,不認罪就會被關一輩子,認罪的話,交完罰款就可以被釋放,就這樣負責人被迫認罪,並且家人很快就湊夠了保釋金,但是美國司法部卻一拖再拖,等到負責人被釋放出來的時候,已經是25個月之後了,這期間美國通用電氣已經完成了對阿爾斯通核心業務的收購。這次的事件使得阿爾斯通從此一蹶不振,也使得法國的能源業一落千丈,而美國的通用電氣卻在市場上如日中天。
能源之後是科技,科技的核心技術是晶片,所以華為作為一家晶片巨頭必然會受到美國的制裁,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華為的核心技術。手段雖然卑劣,但是根據美國以往的經驗,但效果卻好用,所以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升級,是因為華為沒有按照美國預想得去做,如果做了,那麼華為的結局可想而知,所以華為也不能做。
對次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提出來。
下次解說關於美國對中興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