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勒索,綁架孟晚舟華為會成美國資產?《美國陷阱》有答案

2020-12-17 燃情文化

加拿大逮捕孟晚舟無異於綁架。

美國要求加拿大逮捕孟晚舟,是明顯的要挾與勒索。

其目標很明顯——針對華為。

而孟晚舟的遭遇,早在她之前就有前車之鑑——法國高科技企業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

歷史驚人的相似:2013年3月14日,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剛下飛機的皮耶魯齊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溫哥華機場,剛下飛機的孟晚舟被加拿大警方扣押。

而逮捕皮耶魯齊,美國最後——肢解了競爭對手阿爾斯通,便將其優質資產變成了美國財產。

那麼,逮捕孟晚舟?

■01■→歷史正驚人的相似:認罪、回國、自由

加拿大逮捕孟晚舟事件,正出人意料地逆轉:不但證人承認偽證,且自認程序存在瑕疵,此後,美國司法部立刻召見孟晚舟的律師團隊:商討一項旨在和解的協議——只要孟晚舟認領「部分罪狀」,她就可以從加拿大回國,甚至不被起訴。

這就是美國的策略。

這一情境,與2013年法國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的遭遇如出一轍:那時,皮耶魯齊面臨美國的洗錢、賄賂等指控,面臨數百年刑期。

當恐嚇與勒索的一切條件具備後,美國司法部粉墨登場:與皮耶魯齊談判,只要他認罪,接受罰款,就可以獲得自由。

皮耶魯齊最後崩潰。

因為,一旦服刑,他將在美國監獄度過他生命的最後所有時光。

所以,皮耶魯齊認罪了。

其結果是,阿爾斯通繳納了7.72 億美元罰款,並將其高科技產業鍋爐業務及其公司,賤價賣給了賣國公司。

從此,阿爾斯通從世界500強名單中消失,而皮耶魯齊,也因此獲得自由。

出獄後,皮耶魯齊寫了自己的親身遭遇——《美國陷阱》。揭示了美國針對全球高科技企業的陰謀,以及其匪夷所思的國家級勒索與脅迫。

而對於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押,人們從皮耶魯齊的趙玉忠,就明白了美國打壓華為的目的——因為,華為的技術力量已超越美國同類科技企業,並搶佔了其不小的市場份額。

而最為關鍵的是,華為正處在超越美國的發展勢頭上。

■02■→世界級勒索,不僅僅是法國的悲劇

如此明目張胆地妖邪與勒索,震驚了世界,也震驚了各國高科技企業,甚至是優質資產的企業。

儘管人們明白,在皮耶魯齊的遭遇及阿爾斯通事件中,從皮耶魯齊被捕開始,不但標誌著法國悲劇的上演,更預示這全球高科技企業的發展風險並非僅只是來自技術和市場——還有來自美國的打壓、盤剝和勒索。

因為,阿爾斯通的遭遇,從一個技術雄厚的世界級500強企業,突然之間就被肢解法,其優質資產剎那就不屬於自己的了。

要知道,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鍋爐產業,不但是全球頂尖科技企業,更猶如美國的蘋果、日本的索尼等企業在一個國家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程度。

在當時的科技界,與美國通用、德國西門子並稱為世界三大巨頭。

更為優質的是,阿爾斯通的鍋爐技術,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美國通用和德國西門子公司。

別小看阿爾斯通的鍋爐技術,那可是航空航天及核能源的核心技術之一。在全球核電產業中,阿爾斯通的鍋爐佔據了60%以上的市場份額。

阿爾斯通變成美國資產後,不但導致法國無數人失業,影響著法國萬千家庭,更讓法國的所有核電企業都受制於美國。

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於是,人們開始反思——法國的阿爾斯通公司的一切努力,最後都只為美國作嫁衣。而強如阿爾斯通和並不弱小的法國,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如此,人們得出結論:文明時代的公然勒索與掠奪,這不僅僅是高科技企業的悲劇,更是世界的悲劇。

■03■→美國打壓全球高科技的「套路」

美國打壓高科技企業的惡名由來已久。

比如打壓日本的半導體產業。

直接將日本的半導體產業變成了美國的生產加工基地。致使原本即將超過美國半導體科技企業的日本,至今仍在原地踏步。

而據皮耶魯齊在《美國陷阱》中描述,美國蠶食法國高科技企業,是通過步步算計、環環相扣,最後一鼓作氣將阿爾斯通徹底變為美國資產。

事實上,早在阿爾斯通逐漸崛起時,就遭到美國的阻撓和算計。

早在皮耶魯齊還未被抓捕之前,美國就私下行動,甚至派出其終於情報局特工隊阿爾斯通進行悄悄調查,並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證據。

這與孟晚舟被捕幾乎沒有二致。

隨後,皮耶魯齊突然被捕,並被美國法官判處10宗罪共計125年徒刑。

125年,誰不崩潰?

皮耶魯齊也不例外。

他根本就無以承受這早已超出一個人正常生命周期的刑期恐嚇。

所以,最後只能談判。

而談判的條件就是必須認罪。且認罪後,還得繳納7.72億美元的罰款。如此巨額的罰款,這對當時已出現財政危機的阿爾斯通,已是不堪重負,或者說根本就難以承受。

由此,變賣資產或變賣企業,就成了阿爾斯通和皮耶魯齊的唯一選項。

就這樣,阿爾斯通的優質業務,就成了美國的財產。

這就是美國的算計和陰謀——通過調查、審判、定罪、談判,然後實現利益,且是美國利用司法工具作為打擊和蠶食全球高科技企業的武器。

這一模式,正在抓捕孟晚舟的事件上一步步實施。

■04■→談判的原因是什麼?有陰謀?

那麼,美國司法部放出釋放孟晚舟的信息,究竟意味著什麼?是不是與皮耶魯齊一樣:只要認罪、繳納罰款、讓華為優質資產變成美國企業,孟晚舟就可以獲得自由?

我們先來看看其透露出這一信息的原因,大概有下幾種可能:

一是壓力山大。加拿大逮捕孟晚舟是明顯吃力不討好的事件,甚至是做了「折本」生意。加大拿什麼好處都沒有撈到,且因此與中國關係降到冰點而因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導致國內壓力驟增,已經再也無法死撐下去時,美國大選政壇劇變,這樣的壓力也也直接反噬到美國身上。

二是輿論影響。如此赤裸裸的扣押一個世界級高科技企業高管,儘管全球輿論大部分掌控在西方勢力手中,但公道自在人心,加拿大和美國面臨的夜裡可想而知。

三是司法技窮。在逮捕孟晚舟的所有證據都幾乎站不住腳,且政治力量再也無法遮蓋其荒謬性時,最後不得不採取的妥協。

那麼,美國的目的又是什麼?

一個前提是,加拿大在這件事情上,加拿大人至少80%的人份不願意幹這樣的事,因為,於加拿大來說,這事是百害無一利。

那麼,美國使用如此手段及代價抓捕孟晚舟,如果一點好處沒有撈到,最後留下千古罵名,美國願意?

所以,不到最後,美國絕不會妥協。

■05■→美國的目的是什麼?

由此,美國不惜動用一個超級大國的國家力量對抗華為,其目的顯然並不簡單。因此,美國提出釋放孟晚舟的條件,無疑是有其目的和陰謀。

仔細分析來,有如下幾點可能:

一是佔據道義高度。只要孟晚舟認罪,就可以讓加拿大和美國佔據道義高度,從而免除千古罵名及對國家形象的 損害。這是最孟晚舟最好最好的結果。但對孟晚舟及華為來說,卻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坎,因為本無罪,何來有罪之說?

二是見機撤臺。當司法路徑對孟晚舟已經無法撼動之時,加拿大及美國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一旦對孟晚舟定罪不成,那不僅僅是加拿大和美國的顏面掃地,更關乎加拿大和美國政治體制及其文化的晦暗。所以,只要孟晚舟認罪,美國就象徵性的拿出一些說法,最後既不賠償也不罰款,雙方彼此不追究,這是最好的妥協。

三是連陰謀環套。只要孟晚舟認罪,接下來就有可能判刑,如果孟晚舟像皮耶魯齊一樣不想在美國監獄度過生命的餘生,那麼交易就極有可能。華為將其核心業務像阿爾斯通一樣賣給美國幾乎沒有這個可能,因為華為不差錢。那麼,又能實現怎樣的交易?我們就來看看美國最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什麼呢?那就是控制,而且是控制最核心的產業。而這種控制,對於華為來說能夠接受的,就是利益評分。也就是說,華為與美國的妥協,就只能將自己的核心業務與美國組建「合資企業」,並接受美國監管。由此,華為的核心科技事實上就近接形成美國的資產。

那麼,美國能夠實現其目的嗎?

■小結■

由此,通過以上分析,孟晚舟事件在《美國陷阱》一書中已警示。

那就是皮耶魯齊及其所在公司阿爾斯通的結局,仿佛給孟晚舟事件和華為公司提供了一種可能:一旦孟晚舟認罪,結果可能走向和解。

而和解,顯然對華為極為不利。

因為,《美國陷阱》昭示的,是美國對阿爾斯通的政治打壓。而西方的所謂的民主政治,除了利益就是虛偽。

所以,閱讀了《美國陷阱》,便能看清孟晚舟事件的真相,並做好應對準備。

最後,冬天來了,春天還遠?

祝福孟晚舟,也祝福華為。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孟晚舟如何拆解《美國陷阱》「經典套路」?|孟晚舟事件|美國陷阱|...
    他的遭遇在他所寫的《美國陷阱》這本書裡有非常詳細的描繪。你剛才提到的傳聞跟皮耶魯奇當時的遭遇何其相似。這本書,任正非也讀了。在中美關係陷入「世紀博弈」的時代背景下,所有企業家都應該讀、必須讀。04、《美國陷阱》《美國陷阱》主人公皮耶魯齊是法國「工業明珠」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門全球負責人,2013 年在紐約機場被捕,理由是他被指控在印尼塔拉罕項目中向印尼議員行賄,違反了《美國反海外腐敗法》。這個法律有多厲害?
  • 孟晚舟不會跳進「美國陷阱」
    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警方任意拘押兩年之際,越來越多證明其清白的鐵證公諸於世,在這個節骨眼上,美國某些人再也坐不住了。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近日美國司法部正在與孟晚舟討論一項協議。堂堂「世界頭號強國」,公然將普通中國公民的自由安全當做交易籌碼並與任意事件強行掛鈎,恰恰再次證明了孟晚舟女士完全是無辜的,其被野蠻拘押從頭到尾與法律毫無關係,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嚴重政治事件。針對此事,我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我看到報導的時候,就想起了2013年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魯齊的遭遇,在他寫的《美國陷阱》這本書裡有非常詳細的描繪。」
  • 解讀《美國陷阱》1、法國版「孟晚舟事件」,為世人敲響警鐘
    孟晚舟事件同學們對華為這家我們自己國家的高科技企業應該一點都不陌生,同時也有不少同學關注到了孟晚舟事件吧。孟晚舟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大女兒,同時也是華為公司的副董事長兼財務長。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在美國的授意下,於溫哥華抓捕了落地轉機的孟晚舟。
  • 任正非書桌上的這本書亮了,告訴你法國「華為」如何掉進美國陷阱
    華為孟晚舟事件前情回顧華為公司CFO孟晚舟女士於2018年12月1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全國人民都心系其身,為這樣一位巾幗女企業家捏一把汗。而她被捕的理由是懷疑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與此同時,美國向加拿大要求引渡孟晚舟。
  • 美國對孟晚舟出招:能回國,但要先「認錯」?外交部回應了
    每經編輯:張楊運 何小桃 孟晚舟被加拿大非法拘押兩年後,事情似乎出現轉機。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華爾街日報》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司法部正在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財務長孟晚舟討論一項協議。
  • 孟晚舟真要回國了?加拿大引渡案再次開庭,美國提出一個放人條件
    距離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女士被捕至今已經兩年多了,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警方在溫哥華國際機場以「應美國發布的逮捕令」為由無理逮捕了孟晚舟,隨後兩年多時間裡孟晚舟一直滯留加拿大。美國方面直接指控孟晚舟「代表」華為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另外還存在銀行欺詐行為。對於美國這種莫須有的指控,孟晚舟和華為至今沒有承認。
  • 任正非:孟晚舟不是皮耶魯齊,華為也不是阿爾斯通
    距離2018年底華為首席財政官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囚禁已經有兩年了,在這期間任正非一直在為這件事從中斡旋,而就在前兩天出現了轉機,美司法部說孟晚舟可以被允許回國,但有一個條件:要她承認在相關刑事案件中的「不當行為」,也就是「部分認罪」。
  • 華為與美國硬碰硬,加拿大終止引渡孟晚舟,事情或將出現轉機
    我們知道,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警方限制自由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了。無數國人時刻都在關心著孟女士的安危。但是最新的判決結果卻傷了很多國人的心,因為加拿大非但沒有釋放孟晚舟女士,反而以雙重犯罪給其扣上了一頂「頭銜」,時刻面臨著被引渡到美國的危險。上個月,關於本案迎來了第二次審理,但結果依然是令人失望的。
  • 滙豐銀行配合美國構陷孟晚舟,加拿大扮演幫兇,孟晚舟何時能回國
    美國:「我們已經有證據了,從實招來」。香港滙豐(靈機一動):「真的不怪我們,我們也是受害者,就是華為的孟晚舟女士過來辦理業務,說是星通科技公司和伊朗的正常往來,我們問了孟小姐,她說星通科技和華為沒有關係。」
  • 中國駐加大使戳破美國陷阱!澄清兩名加人案真相後,加處境尷尬了
    美國陷阱2019年,前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高管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和一名法國記者合著的《美國陷阱》一書在法國出版,引起巨大反響。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皮耶魯齊表示:「所有國家都應該團結起來,抵制美國的單邊主義,昨天是阿爾斯通,今天是華為,那麼明天又是誰」?這段話放到今天依然不過時,誠如皮耶魯齊所說,下一個被美國針對的又是誰呢?但是,美國至今也沒有搞定華為,華為頑強的反抗也讓全世界認識了這家來自中國的公司。而現在的美國陷阱,只能靠CIA散播謠言。
  • 終於同意讓孟晚舟回國?美國開出一個條件,外交部把話挑明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814字,閱讀約需2分鐘轉眼之間,孟晚舟已經滯留在加拿大2年多了,沒有觸犯任何加拿大法律的孟晚舟卻一直被囚禁在加拿大,是因為加拿大和美國想要藉此施壓華為但這樣的陰謀不會得逞,孟晚舟案件在加拿大高等法院進行審理,形勢對孟晚舟越來越有利。美國媒體爆料稱,美國有意讓孟晚舟回國,但卻開出了一個條件,中國外交部火速把話挑明。美國想要設下陷阱,中國並不會去鑽。
  • 孟晚舟事件,華為為何出奇的冷靜與克制?解碼華為的危機管理邏輯
    當然在這起事件中,加拿大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它真的把任正非女兒孟晚舟女士交給了美國政府,那後果不會是一般的嚴重。我相信中國有很多的手段和方法來對付加拿大,讓加拿大付出慘重的代價。當然也不會放棄對美國的施壓,當前我們正跟美國政府就經貿問題展開談判,談判是需要時間的,目前有一個90天磋商期,談判的過程中也是一個不斷博弈的過程。
  • 今天這篇我們給華為孟晚舟:在加拿大轉機時被加代表的美國政府扣留
    6日早間,外媒報導:加拿大當局應美國要求在12月1日逮捕了華為CFO、任正非女兒孟晚舟。原因說是因為華為與中興一樣,一再破壞了美國對伊朗和北朝鮮的制裁。  早上8點,魚姐收到華為回應,全文為:  近期,我們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轉機時,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美國正在尋求對孟晚舟女士的引渡,面臨紐約東區未指明的指控。
  • 懶人聽書上線《美國陷阱》有聲版
    近日,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處於暴風眼的中國企業華為接連遭遇美國不公制裁,立法、行政、外交等非經濟手段令人咋舌,究竟是正當博弈還是經濟霸凌?《美國陷阱》一書引發廣泛關注。知名有聲閱讀平臺懶人聽書上線《美國陷阱》有聲版,一躍進入本周收聽榜前三。
  • 同父不同命:當孟晚舟被囚禁時,華為小公主卻參與國外名媛聚會
    之後,從2005年到2009年,在華為全球帳務系統的統一化和標準化建設中,孟晚舟主導建立了五個帳務共享中心,覆蓋和支撐全球的會計核算工作,並推動華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 有人問,華為的財務改革,對於華為有這麼重要嗎?
  • 孟晚舟引渡案正式開庭,被引渡至美國可能性有多大?
    來源:新京報網華為發言人:相信加拿大司法系統將還孟晚舟清白  視頻|孟晚舟案再開庭 穿黑色大衣腳戴電子鐐銬進法院  孟晚舟引渡案聽證會開庭 中方再次敦促加拿大放人原標題:孟晚舟引渡案正式開庭,她被引渡至美國的可能性有多大
  • 引渡孟晚舟到美國?一旦美國成功,阿爾斯通高管便是前車之鑑
    文| 大黑豬薰兒前言:日前,華為孟晚舟的代表律師向加拿大法院申請終止孟晚舟的引渡程序,原因很簡單,川普政府意圖將孟晚舟作為「籌碼」,意圖讓美國在貿易爭端中取得優勢。一、阿爾斯通的下場阿爾斯通是一家法國的工業企業,如果說華為是中國科技的龍頭,那麼阿爾斯通就是法國的龍頭,這家企業體量巨大,業務遍布全球,主打能源,水電設備、核能、環境控制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專利。
  • 美商務部將允許美國公司與華為合作制定5G標準!孟晚舟案再次...
    溫哥華的移民律師理察·庫蘭德(Richard Kurland)說,加方在逮捕孟晚舟之前就承認案件具有「高度政治性」的這個判斷,對孟晚舟的律師團隊很有用。這份備忘錄顯示,加拿大聯邦警察和邊境服務局是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告知下,在溫哥華國際機場逮捕孟晚舟的。
  • 終於同意讓孟晚舟回國?美國開出一個條件,外交部火速把話挑明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 全文814字,閱讀約需2分鐘 轉眼之間,孟晚舟已經滯留在加拿大2年多了,沒有觸犯任何加拿大法律的孟晚舟卻一直被囚禁在加拿大,是因為加拿大和美國想要藉此施壓華為,打壓中國
  • 孟晚舟認罪即可回國!?
    12月7日,川普宣布孟晚舟只要認罪就可以獲釋,這種低劣的陷阱讓人瞬間聯想到當年美國是如何對付阿爾斯通的,所以從媒體到官方再到民間,大家一致認為不能認罪。有一本書叫《美國陷阱》,是阿爾斯通前任副總裁皮耶魯齊寫的,裡邊詳細記述了阿爾斯通是如何被美國搞掉的,這家公司一度領先於愛迪生創辦的通用電氣,是集電力、交通、液壓設備於一身的國際巨頭,跟如今的華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