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啥一直強調華為「不安全」,藉此打壓?答案幾年前就曝光了

2020-12-22 互聯狗

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已成為了當下世界發展的潮流,然而自二戰已有,尤其是在前蘇聯解體後,美國的霸權主義越來越明顯,並且屢屢爆發。自2019年5月開始的美國打壓華為事件,便是最好的佐證。那麼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美國老是揪著安全問題不放,以多次強調華為「不安全」為由來封鎖、打壓華為呢?

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華為做得太好太安全了,對美國的某些計劃產生了嚴重的阻撓,進而威脅其霸主地位。故而美國就以安全為由,不斷強加罪名來指控華為。而且這一原因其實早在幾年前已經公布於世了。

還記得曾經有這麼一句話誇張的話——「你吃飯睡覺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通過手機對你進行著監控」。當然,事實並沒有這麼誇張,畢竟一個普通人美國還是比較放心的,但監聽確確實實的存在。曾經作為CIA(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技術分析員愛德華·斯諾登便公開將美國的「稜鏡」計劃公布於世。

就像美國老是強調華為不安全,其實「稜鏡計劃」早就打了它的臉!那麼「稜鏡計劃」究竟是什麼呢?愛德華·斯諾登披露美國正在不斷通過谷歌、微軟、蘋果、Facebook等各大科技公司來不斷收集截獲各國人民及重要人物的隱私,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控世界。

此消息一經曝出,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儘管現在,個人認為美國依然在進行著他們的「稜鏡」計劃。並且根據愛德華·斯諾登曝光的相關數據中我們發現,包括任正非在內的許多中國企業家都在其監聽範圍在內。也就是說,美國早已經潛入了華為許多年。

那麼問題就來了。美國的技術毋庸置疑,那麼他們潛伏了這麼多年,難道對華為的「不安全」真的一點掌控都沒有嗎?即使是發展到今天,美國司法部的起訴依然沒有拿出一個像樣的證據來坐實華為的「不安全」,那麼這也就恰恰說明了華為太安全了。

其實從華為經營幾十年的狀況中也可以看出,華為自成立至今,並沒有爆發過什麼重大安全事故,反而是美國的一些企業頻頻發生。而且在華為與美國企業合作的幾十年間,上百家企業都明確表示他們並沒有發現華為存在美國政府所說的安全隱患。但谷歌等公司之所以會終止與華為的合作,一方面是因為政府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他們自身的發展著想,畢竟華為已經不再是曾經的那個華為了。

華為的過於安全直接對美國的「稜鏡」等監聽計劃造成了巨大的阻撓,畢竟他們無法像命令谷歌等本土企業一樣,來命令華為將其用戶數據供他們所用。當然,其中也有阻撓華為獲得進一步發展的原因。畢竟華為當下已經成為了絕對的5G技術領軍人物。

此前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就公開表示,如果美國執意打壓華為,那麼他們在5G方面的建設將直接多花費200億美元,還不一定做得好。同時也表示,美國都不用華為了,那麼華為又何來安全威脅之說呢?

同時我們也會發現,除了美國以外,其他任何國家並沒有發現美國所說的華為「不安全」因素。難道其他國家就如此不堪?顯然不是的,反而恰恰證明了華為太安全了。對此,你有著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執意打壓!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駁回華為請求,認定其對美國家安全...
    【環球網快訊】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當地時間10日表示,已駁回中國華為公司提出的重新考慮「將該公司列為美國通信網絡國家安全威脅企業」決定的請求。FCC此前曾表示,已正式將中國的華為和中興通訊列入所謂「威脅名單」。
  • 美國是如何打壓與華為相似的阿爾斯通公司的?
    5月15號美國對華為晶片管控再次升級,要求所有用過美國技術或設備的公司不可以賣晶片給華為。從2018年孟晚舟被捕,到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到再次的制裁升級,美國為何舉全國之力打壓華為?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是電氣和網際網路,這兩項技術都是率先在美國行興起,伴隨著二戰的勝利,美元也成為最具強勢的貨幣,佔領著世界金融主導權,並一直延續至今。一流的工業設施能造就一流的軍事設施,一流的軍事設施又能造就一流的政治和金融地位。
  • 中國駐德大使:安全問題只是美國打壓和制裁華為的幌子
    2019年12月13日,吳懇大使在埃森市克虜伯集團總部出席《商報》2019年度工業峰會,並與德國前副總理兼外長、經濟部長加布裡爾(Sigmar Gabriel)同臺對話,就中國市場開放以及華為5G問題闡明中方立場。
  • 美國放鬆制裁?網友直呼:既打壓華為,又佔華為5G便宜
    近日,根據路透社消息,美國近日突然修改條例,允許美國與華為合作制定下一代5G網絡標準,很多網友認為難道是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放鬆了?其實不然,美國既利用華為5G技術,又要繼續打壓華為。在老王看來,不管是在3G還是4G網絡時代,一直都是美國佔據優勢,特別是美國的高通公司,在當時掌握了大量的專利,賺取了高額的專利費用,美國也因此在網絡方面發展迅速。
  • 華為起訴美國政府進展:提交簡易判決動議,呼籲美國停止打壓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5月29日,華為提交簡易判決動議,作為其挑戰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2019 NDAA)第889條合憲性行動的一部分。同時,華為還呼籲美國政府停止動用國家機器來打壓華為,因為這無益於網絡安全。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美國政府迄今為止都沒有提供任何華為構成安全威脅的證據。
  • 華為郭平: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影響的不僅僅是華為
    2020年5月18日,華為公司第十七屆全球分析師大會18日在深圳開幕。華為與來自全球的2000多名行業分析師,金融分析師,通訊、網際網路、金融等行業意見領袖和媒體一起,以現場+在線的方式,共同探討在當前特殊時期,全行業如何攜手跨越時艱、共創共贏,加速智能世界的到來。
  • 這些年,美國沉浸在打壓華為的夢中無法自拔,川普該醒醒了
    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歷史2001年,中國加入 WTO,華為在德克薩斯州設立了第一個分支機構,開始開拓美國市場的第一步。經過幾年,華為逐漸鋪開,不少中小企業開始採購華為的電信設施和服務。自此,美國便開始對華為的一系列打壓。
  • 華為在瑞典遭美打壓 外交部:霸凌和打壓維護不了美方壟斷地位
    近日,瑞典主流媒體《每日新聞報》網站,報導了美國施壓瑞典禁止華為參與該國5G建設一事。美國駐瑞典大使曾對媒體表示,很高興瑞典為5G建設作出了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同樣的結論。報導還指出,美國沒有能與華為在5G領域競爭的公司。
  • 暫時取消限制華為?川普又打華為「壞主意」,想要藉此牟利
    眾所周知,華為近年來技術越來越發達,甚至領先於其他很多國家,甚至就連5G技術,更是甩其他國家一大截。美國看到了華為的快速發展以及過硬技術,認為華為會給自己國家造成威脅,於是便以各種莫須有罪名對華為進行了制裁。
  • 德國新法規意味著什麼:是在阻止華為在德擴展5G?還是有條件對華為...
    《華爾街日報》17日評論稱,德國政府「朝著允許在5G行動網路中使用華為的技術又邁進了一步,讓這家中國公司在歐洲大陸取得了一場小小的勝利」。報導稱,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許多德國公司最大的市場。徹底禁止華為在德國可能面臨法律障礙,同時也威脅到德國在中國的可觀經濟利益。鑑於德國業界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柏林方面一直不願意完全與華盛頓站在一邊。
  • 美國打壓華為史
    華為立即作出回應:「如果美國限制華為,不會讓美國更安全,也不會使美國更強大,只會迫使美國使用劣質而昂貴的替代設備,在5G網絡建設中落後於其他國家。」其實,華為在今年3月7日,就宣布起訴美國政府,控告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違憲。島叔知道,華為也是被逼的。
  • 360都上美國的實體清單了,網際網路巨頭BAT為啥名落孫山?
    這個操作想必大家已經不陌生了,華為就曾經幾度遭到美國這樣的制裁,現在美國把同樣的手段,用在了其他有潛力的中國企業身上,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為了限制中國企業的發展。眼尖的中國網友發現,這一次被美國制裁的名單之中,居然有殺毒軟體360。我猜想很多人可能和我有一樣的想法,360不就是一款殺毒軟體嗎?除了當年的3q大戰讓中國人印象挺深刻,後來好像也沒鬧出什麼大的浪花。
  • 美國打壓華為,激起法國人憤怒:與阿爾斯通一樣,兩家公司一個故事
    由於英國迫不得已向美國彎腰,義大利的臨陣反戈,法國模稜兩可的態度,讓華為公司在歐洲的境遇愈發艱難。在歐洲多個國家重複發出聲明的立場中可以看出,基本上是搖擺不定。而有研究人員指明,這可能是在採取試探兩個大國之間的態度,即中國與美國會對這不一樣行為採取什麼樣的反應,而如此一來的付出代價又是多少。研究指明,常規而言,有阿爾斯通的例子在前,法國政府理應會大力支持華為公司。
  • 華為外籍高管:美國說我們不守規則 但沒說規則是啥
    華為首席技術官(CTO)保羅·斯坎倫(Paul Scanlan)18日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對於美國在華為問題上的審查標準表示不解與困惑。斯坎倫在採訪中強調,華為公司已經做好準備「公開與透明」,並試圖說服美國政府相信自己是可以信任的,擔憂華為威脅其國家安全完全沒有根據。
  • 美國限制華為晶片供應,華為:我們也可以禁止美國手機在中國使用
    2019年是華為被美國各種刁難的一年,為了打壓華為,美國使出了渾身解數,只為了能夠阻止華為,或者說是為了阻止中國發展壯大。美國當慣了老大,看到別人有點像追趕自己的意思,自然要想盡辦法打壓。面對美國的打壓,華為很多的老客戶,最終在5G上並沒有在選擇繼續合作下去,這讓華為在2019年甚是困難。就算美國強制谷歌不準再提供系統給華為,這也沒有難倒華為,自己開發的鴻蒙系統面世,讓國人從心底自豪了一把。
  • 「華為在歐洲大陸取得了一場小小的勝利」
    英國《金融時報》稱,華為公司對該法表示歡迎,稱「我們相信,這意味著所有技術供應商都將有更高且統一的安全標準。」但有德國議員稱,該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執行,以及德國是否有排除華為的政治意願。據德新社報導,《信息技術安全法》(也被稱為IT安全法2.0)要求製造商做出廣泛的承諾,特別排除出於破壞、間諜或恐怖主義目的的技術性能,並承諾任何數據都不會流向外國政府。德國網絡管理機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將引入統一的IT安全標籤。如果某個製造商被證明是不可信的,可以被完全排除在5G網絡之外。
  • 華為被列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美國稱證據確鑿,說出來沒人信
    在今年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就沒有停止過,正因為華為在5G領域處於領先的地位,美國無法制裁華為的5G技術,所以就全面控制華為的麒麟晶片,給臺積電施加壓力,從而導致華為的晶片供應出現問題。這一輪制裁華為已經很受傷,據美報媒報導,在當地時間6月30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正式裁定,將中國華為和中興通訊正式列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這明顯又是美國嫉妒華為和中興5G技術採取的新措施。這次美國方面還表示,他們有證據證明華為和中興對美通信網絡以及5G發展帶來了國家安全風險,甚至將華為和中興與中國軍方聯繫在一起。
  • 耿爽回應美打壓中國企業:以安全為名鎖住所有門,囚禁的只是自己
    耿爽回應美打壓中國企業:以安全為名鎖住所有門,囚禁的只是自己就美方對華為、中興出臺新「禁令」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5日在北京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以安全為名鎖住所有門,囚禁的只是自己。據報導,近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投票通過決定,禁止運營商使用聯邦補貼資金購買華為和中興的設備。耿爽對此指出,美方慣於在拿不出任何證據的基礎上,以莫須有的罪名,濫用國家力量打壓特定國家和特定企業。之前曾經整垮了阿爾斯通公司,今天又想擠壓中國的企業。
  • 美逼出華為鴻蒙系統 任正非央視專訪稱打持久戰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一項緊急狀態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企業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所生產的電信設備。外媒普遍認為,此舉是在為禁止美企與中國企業華為的業務往來鋪平道路。此後,多家美企宣布中止為華為供應關鍵軟體和零部件。   「利用技術壟斷優勢,實施可以將中國華為公司置於死地的禁運措施,超出了貿易爭端的範疇,是一種破壞遊戲規則的行為。」
  • 在美提交簡易判決動議,呼籲「停止動用國家機器打壓華為」
    華為提交簡易判決動議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華為已提出簡易判決動議,要求法院宣布該法案違憲。該禁令是典型的剝奪公權法案,違反了正當程序。該法案直接判定華為有罪,對華為施加了大量限制措施,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將華為趕出美國市場。這是「用立法代替審判」的暴政,是美國憲法明確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