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上了1歲的早教後,還有3歲的興趣班,6歲的銜接班在等著TA

2020-09-20 陪寶寶寫日記

小編本人是一名90後,也是一位和普羅大眾一樣的在職寶媽,一轉眼我的小公主一周多了。不過話說我們公司是個年輕的公司,大部分員工都是80後90後,所以呢孩子都是幼兒園或是剛上小學。在近期,辦公室就掀起了一股孩子早教培訓班風。

Part 1 早教什麼時候開始

同事A(女兒2周多):「我給我女兒買了巧虎(一個早教產品),她現在天天看巧虎跟著巧虎學。」

同事B(兒子6歲):「巧虎這個早教挺好的,我兒子三歲的時候就開始訂,一直到現在都還在用。」

同事A(很開心):「我女兒看了巧虎以後還拿起了掃把掃地。」

同事C(女兒3歲):「巧虎是什麼,是不是我家大的來不及用了,小的還可以看看。」

同事B:「他每個月都會寄對應的玩具、圖書、光碟等東西,會教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他分很多個版本的,比如幼幼版、成長版等,在銀泰就有實體店。」

同事C:「可以看看給我家小的訂一個。我打算等我家小的3周後送她去學舞蹈,我們那的學校經常會有人來挑的,吸取老大的經驗,讓小的3歲就開始學舞蹈,這樣以後選上的概率就大。」

......

曾經我在一個早教機構看到過,一個小寶寶在她45天的時候,她媽媽就給她報了一個早教機構,她媽媽自己沒有空,每次都是奶奶帶著她在早教機構上課。

在她七個半月的時候她學會了手膝爬,然後她就被早教機構當做了他們早教的成果在宣傳他們早教的厲害。同樣,我家鄰居寶寶在6個月的時候就會爬,在七八個月的時候也會手膝爬,但是她沒有參加過任何的早教。

那麼,到底要不要早教,什麼時候開始早教?

小編認為,教育是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不管是早教機構、早教產品還是家長自己教育,都是在引導孩子更好的掌握天生的本能技能和良好的習慣。

大家要根據自身的經濟能力考慮需不需要參加早教機構或購買早教產品,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每個人的發育情況不同,也不要認為沒有參加早教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上了。

Part 2 特長是不是越多越好

同事A(兒子6歲):「你們的孩子都在上什麼培訓班,我想讓我兒子去學學,不要老是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

同事B(兒子6歲):「我兒子就報了兩個,一個是圍棋,一個是小小主持人。」

同時A:「我也想送他去學圍棋。」

過了一兩個星期

同事A:「我現在給我兒子限制了看電視的時間。我老婆給我兒子報了個樂高,周末的時候我帶他去學畫畫。」

同事B:「我也想給我兒子報個畫畫,感覺他畫畫有點弱。但是感覺他平時已經很忙了,幼兒園作業、圍棋作業、小小主持人作業還有自己買的作業。哎~ 到底要不要報畫畫。」

又過了一周

同事B(豁然開朗):「我給我兒子報了畫畫,他自己過來說媽媽我想學畫畫,可能他看別的小朋友畫的挺好的,自己畫太差了。」

同事A:「周末的時候我兒子竟然說壓力好大。周日的時候他和奶奶說想去外婆家,奶奶問為什麼,我兒子說爸爸不讓我看電視我覺得壓力好大」

「哈哈哈哈哈」辦公室裡一頓笑。

可能我們覺得小孩說出這樣的話很搞笑,但卻挺讓人深思的。現在的社會中,隨處可見的培訓班,每到晚上、周末的時候,只要有培訓班的地方,那這段路就是交通緩行甚至擁堵。

小編認為,特長培訓班要不要上主要還是看孩子喜不喜歡,可以選擇一兩個作為長期的興趣愛好,在這方面好好堅持也未嘗不可。不要盲目的別人家的孩子在學什麼我們也學什麼。

Part 3 幼小銜接班要不要上

同事D(女兒7歲):「我女兒拼音考試考了85分,然後我就被老師點名批評了。」

同事B:「這不是挺高的分數嗎?」

同事D:「別的小朋友都是考滿分的。」

同事C:「這些不都幼小銜接班學過嗎?」

同事D:「是學過,但是幼小銜接班要在短暫的時間學完語文和數學,根本就來不及鞏固。」

同事B:「你可以自己教,我都自己在家教的。」

同事C:「我女兒竟然回來和我說她感覺現在學的太簡單了,她都會了,這個有點危險了。」

......

自從國家限制幼兒園教小學的內容後,瞬間就多出了好多學前班培訓機構。

正如前面兩位同事的小孩一樣,參加了學前班後出現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跟不上,老師認為大家都學過了學前班,這些內容就簡單過一遍,這樣也就導致了一部分孩子跟不上這種快節奏的教育方式。

另一種就是孩子覺得他自己學過了,再學這個沒意思了,產生了一種厭學的心理。

小編認為,許多家長可能想著是讓孩子早點起步,盲目的跟風,但是卻忽略了在上小學前對孩子進行心理建設。


結束語

其實,關於孩子以後的教育小編也一直很矛盾,不知道我所做的決定對她是否有幫助。

小編給孩子報了早教機構也買了早教產品。就目前使用來看,早教機構價格比較高,偏向於教父母如何培養孩子,比較適合新手爸媽和比較閒的家長,因為像小編這種上班族只能一個星期帶孩子去上一節課。

另一種就是早教產品,價格相比較低,每個月會寄送書籍、玩具、視頻等材料到家,前期孩子比較小主要偏向習慣養成。早教產品在時間上相比較而言就比較自由,隨時隨地可以陪孩子學。

不管是早教還是興趣培訓班,個人覺得都要根據家庭的經濟水平來決定,關鍵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意願。不是報名送孩子去了,孩子就能成為成功的人。孩子成不成才取決於孩子自己,作為父母,我們只是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而不是執行者。

只要我們多花點心思,不早教、不上培訓班、不參加學前班也未必就輸在了起跑線上,陪伴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起跑線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堅持到底。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娃上了1歲的早教後,還有3歲的興趣班,6歲的銜接班在等著TA呢
    小編本人是一名90後,也是一位和普羅大眾一樣的在職寶媽,一轉眼我的小公主一周多了。不過話說我們公司是個年輕的公司,大部分員工都是80後90後,所以呢孩子都是幼兒園或是剛上小學。在近期,辦公室就掀起了一股孩子早教培訓班風。Part 1 早教什麼時候開始同事A(女兒2周多):「我給我女兒買了巧虎(一個早教產品),她現在天天看巧虎跟著巧虎學。」
  • 德國孩子上的興趣班和中國有什麼不同?3-6歲篇
    上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了德國0至3歲寶寶上的早教班,今天接著為大家介紹幾種德國典型的針對3至6歲兒童開辦的興趣班。相信你在看完後一定會和悠悠媽一樣迫不及待地想帶娃去上課啦~~~廢話少說,上乾貨! 1.
  • 孩子3-6歲時,家長將"這4件事"做好,好過費錢給娃報興趣班
    在當今的社會背景下,很多父母從小就開始培養自己的孩子,期望他們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甚至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父母都會給他們報上幾個興趣班。但實際上,在孩子3-6歲這個年齡段,父母沒必要急於給孩子報興趣班補習班。
  • 5歲娃報7個興趣班——誰在催生家長的「起跑線焦慮」
    新華社廣州12月13日電 題:5歲娃報7個興趣班——誰在催生家長的「起跑線焦慮」  新華社記者 鄭天虹、肖思思、胡林果  一位在師範院校任教的媽媽告訴記者,她給5歲的兒子報了7個興趣班,包括數學、書法、美術等。作為教育工作者,她認為這都是孩子必須具備的素質。
  • 李玫瑾教授:6歲前的娃,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
    如何報興趣班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她對於家長給孩子報課外班的是事情曾經說過:興趣班不是越多越好,6歲前,尤其是這3種興趣班,真沒必要。可是對學齡前(6歲以前)的孩子來說,真的不適合上珠心算班。對幼兒園的娃來說,只會背1-100的數字或憑藉記憶記住2+4=6。這只是基於記憶,對於其中的數學邏輯和概念根本一無所知。
  • 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度成為很多父母封為教育孩子的口頭禪。要想不輸,就要跑贏別人。為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傾向於讓孩子上各種興趣班或輔導班。對於孩子的興趣與天賦,很多家長都抱著「有棗沒棗,先打三竿子」的態度。只要能培養孩子的興趣,家長們也都願意義無反顧的傾盡所有。寶媽4年給娃報了14個興趣班,花費20萬凱凱媽,就是「不讓娃輸在起跑線上」的踐行者。
  • 孩子3到6歲的關鍵期,別隨便送娃上這3種興趣班,效果不大還費錢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說過:3-6歲是孩子習慣性格養成的黃金時期,抓住了這個階段,父母管教孩子更省力,孩子長大比同齡人更有出息!因此,給所有想給孩子報補習班但是又有疑惑的朋友一個建議:孩子3到6歲的關鍵期,別隨便送娃上這3種興趣班,效果不大還費錢1、離家遠或離學校遠的興趣班為啥說這種興趣班不能讓孩子去呢?
  • 5歲就扎進興趣班給孩子報班家長圖什麼
    記者了解到,5歲是寶爸寶媽們為孩子開啟「教育支出」的時間點,但是專家建議,報輔導班要符合孩子年齡段特點,一切從興趣出發。5歲孩子每周上6天培訓課  不久前,一位爸爸在網上吐槽:「5歲的小孩子,有必要上這麼多培訓課嗎?費錢費時間!」這位爸爸描述,他的孩子除了上幼兒園外,一周中只有周一沒有培訓課,其他都排滿,口才、舞蹈、英語、早教、體育已經在學,樂高即將開課。
  • 李玫瑾: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凱凱媽,就是「不讓娃輸在起跑線上」的踐行者。從孩子3歲半開始,凱凱媽就給孩子報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興趣班,藝術類、體育類、文藝類、學科啟蒙類等一樣沒落下。如今凱凱7歲半,4年時間,凱凱上過大大小小14個興趣班,花費了20萬有餘。用凱凱媽的話來講:「當時覺得自己生了個聰明絕頂的孩子,樣樣都很有天賦;現在悟出來後才發現,未來絕頂是有可能的,聰明不聰明,就真不好說」。
  • 【睿星寶貝國際早教】寒假班、託幼銜接班開始招生啦!
    開班時間:節前共8天:2021年2月1日—2月9日(6日休一天)節後共7天:2021年2月19日—2月26日(21日休一天)2--3歲全日託幼銜接班(元旦後開班)【開設課程】  上午:入園禮儀常規習慣培養             早教課程
  • 四歲前嘗試各類興趣班,四歲定向定目標,現在的家長都這麼拼嗎?
    自從堂姐生了二胎後愈發忙,好久未見,忙著照顧娃,忙著掙錢,忙著解決大寶學業問題,忙著給二寶找興趣班……就在前不久終於和堂姐見面,發現有二胎後,真的很不一樣。有了二娃後堂姐自己開了一家童裝店,來來去去接觸得的都是有娃的父母,大部分一家倆孩子。
  • 李玫瑾:在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沒啥用還浪費錢
    特別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點興起之後,讓許多父母越來越發愁,生怕孩子在某個方面落其他人。我曾經看過一項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收入的調查,發現每一年在教育上投入3.6-7.2萬的家庭佔了37%,而且大多數教育支出都花在了報興趣班上。
  • 1歲寶寶因看早教視頻近視100度?孩子早教還有更好的方式
    最近,江蘇一位1歲的寶寶體檢近視100多度!原因竟然是因為家長經常給寶寶看早教視頻導致近視,這件事引起了網友們的廣大關注。因為孩子的視力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如果孩子長時間看電子產品的話,會造成視力下降,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因為玩電子產品容易讓人上癮,孩子一旦迷上就會漸漸地不喜歡出門,對戶外活動不感興趣了,也不愛運動了,如此一來,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 西安5歲女孩求媽媽報幼小銜接班 這為何會如此火爆?
    5歲女孩求媽媽給她報幼小銜接班  「媽媽,我真的很想上幼小銜接班,你也給我報個班吧。」西安市民馬女士被5歲女兒的要求震驚了。  「你為什麼要上幼小銜接班呢?」馬女士不解地問女兒,因為在她看來,女兒上的公辦幼兒園各方麵條件很好。而且,她認為上小學之前,孩子以玩為主,開心就好,沒想到女兒這麼「好學」。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前面那句話是2017年馬雲在鄉村教師起航典禮上的致辭裡所說的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但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直到我為人母以後,才了解到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3-6歲對於人生來講是多麼重要的階段,所以從3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些功夫對孩子進行教育!
  • 6歲孩子算清十以內加減法,這個標準低不低,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
    暑假生活開始了兩個女兒開心壞了,一早就去敲鄰居的門,要和下半年上小學的童童姐姐一起玩,只見推開門的童童迷迷糊糊的打著哈欠說:貝貝丫丫暑假我不能陪你們玩了,媽媽給我報的幼小銜接班,吃完早飯我就要出發了。貝貝丫丫帶著失望的表情,進門就問我說:媽媽童童姐姐要上幼小銜接班,那是什麼班呀?有意思嗎?
  • 早教什麼時候開始最好?不是1歲也不是3歲,而是這個時間...
    有人說1歲,有人說3歲。其實都不是!真正的早教應該是從出生開始的,而且也不必要花錢去早教中心,自己在家就可以進行。有研究發現:0~3 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早期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那花大價錢請專業的人來上課或送娃去早教機構,是家長必要且必須要做的事了?
  • 4歲寶寶高位截肢,別再讓興趣班毀掉你的娃
    ,興趣班,最核心的是興趣,而不是報班。我身邊有一邊朋友,女兒四歲,她已經給孩子報了遊泳,架子鼓,還有舞蹈班,一到周末,就帶孩子跑不停。所以,3歲前不要學舞蹈,要學至少等到6歲以後,剛開始以基礎為主,直到10歲左右,才可以進行系統的舞蹈學習。
  • 抓住寶寶0-3歲敏感期,樂融推出6+1線上早教課程
    課程二  生活藝術     20個貼合生活的單詞式主題激發幼兒語言發展,30餘種教學材料促進幼兒感官探索,為1歲至3歲寶寶設計家庭親子藝術活動。     以上是樂融兒童之家,針對0到3歲寶寶的在線早教課程。現在報名,有優惠哦 ~  在線課程優惠方案  原價328元在線課程  疫情期間,僅需98元!  會員更可享受:  會員特惠,尊享68元!  * 限時特惠!3月31日截止。
  • 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些興趣班,浪費錢,沒好處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為這句話,家長們想盡辦法幫助打基礎。甚至有家長還覺得:「沒給孩子報過幾個早教班興趣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生過娃!」菌嫂也是,早早地就開始給小小菌規劃興趣班了。但!!!硬生生被本菌給叫停了。原因就是,有些興趣班,真的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啊。興趣班不合適 對孩子影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