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功的,但是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獲得幸福

2020-09-07 哲媽說教育

在雲谷開學第一課上,面對家長,馬雲作了一番講話,自稱講話從來不備稿的他還專門為這次講話準備了講話稿。

馬老師就是馬老師,他的很多觀點都讓人耳目一新,比如他說,開學的第一課應該是給家長們上,家長不過關,孩子是不可能過關的,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家長造成的等等。



下面摘一些感受深刻的觀點跟大家分享:

1.我們要做孩子的支持者,而不是孩子的控制者。

作為父母,總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想要孩子什麼都聽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去選擇。例如孩子想要學設計,父母覺得還不如學計算機實用;孩子想要留在大城市打拼,父母覺得不如回當地考個公務員更穩定。

孩子違心聽從了父母的安排,卻過得一點兒也不開心,甚至到後來發現其實自己當初的選擇才是正確的,只是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有孩子堅持自己的意見不按父母的意願去行事,卻因此而導致親子關係破裂。


馬雲說,真正想要讓孩子好,家長就要做孩子的支持者。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就經常問女兒:你將來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他就是想要讓女兒及早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並樹立目標,並及早為之而奮鬥。

已故球星科比也曾經說過,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孩子暴露在儘可能多的事物面前,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

馬雲說: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實現夢想,而不是讓孩子去實現家長自己的夢想。


2.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最大的榜樣來自於爸爸媽媽。

有些家長總在孩子面前誇獎別人家的孩子,可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沒有成為別人家的家長。

馬雲說,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學音樂,一起學下棋,一起學運動,也許比什麼都好。

對此我是深有體會的。工作之餘,我喜歡看書和寫作,這也是我每天必做的兩件事情。我經常對我兒子說,能舒舒服服的坐在家裡看書學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要抱怨讀書辛苦。

正是因為受到我的影響,我要求兒子每天都要保持學習的習慣,包括節假日,他也從來沒有意見。周末的早上,通常是我在書房裡寫文章,他在自己的房間裡做作業做練習;晚上十一二點,我寫完文章關上電腦,看見他房間裡的燈還亮著,於是我們商量著不是做點宵夜,就是點個外賣,然後一邊吃一邊交流……那也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3.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功,但是每個人都應該,也都可以幸福。

馬雲說,幸福不是我們擁有了什麼,而是我們擁有了對生活的態度,我們真正應該給孩子的是幸福的能力。有給予別人幸福的能力,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還要有享受幸福的能力。

現在的孩子,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他們每天奔波於學校、補習班、興趣班之間,作業要寫到晚上十一二點,我們作為父母的,似乎早已習慣了問孩子:作業做完了嗎?課聽明白了嗎?考試成績好嗎?

卻忘了問孩子:你今天過得快樂嗎?你感受到幸福了嗎?

當孩子剛出生不久,還在你懷抱裡的時候,你是不是在心裡想過,只要他健康快樂地成長就好。可是等到孩子上學,他的考試分數卻成了你對他的晴雨表。而一個心裡背負著太大壓力的孩子,他又能走得多快走得多遠呢?


2009年江蘇省高考狀元吳敵的爸爸就在《狀元爸爸的教子筆記》裡提到過,對於成功成名,他覺得兒子的幸福快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會在賽前對兒子說不要有太大壓力,參與就好;他會對拿回三等獎的兒子說太棒了,比爸爸當年強多了;相比起學習成績,他更關注孩子是否幸福快樂……

又到周末了,不妨問問孩子,你感受到幸福了嗎?而作為家長,我們不妨多思考一下:如何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幸福呢?

哲媽說教育,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覺,為孩子解決學習上的煩惱,堅信孩子不上補習班也能學得很好。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馬雲:當代每個人壓力都很大年輕人怕壓力就白活了
    5月9日,馬雲景德鎮對話年輕人時談及到:現在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每個人的壓力都不一,主要看每個人的抗打擊能力有多強。下面是馬雲的原話:」現代年輕人壓力很大,年紀大的人難道就沒壓力了。現在的時代每個人壓力都很大,我壓力也大。
  • 馬雲:雲谷的使命不是追求成功,而是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同樣的,雲谷也不是國際學校,雲谷建立的體系是跟世界、跟未來接軌,但不等於是為出國留學做準備,而是從第一天就要培養孩子的全球化理念和視野。 「我希望中國的孩子未來到國外去讀書,不是因為成績好而出類拔萃,而是因為品行好、朋友多、有責任感、有領導力而受人尊重。」馬雲說。
  •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念大學,但是都應該擁有這個技能
    二零零八年,美國發生金融風暴,很多家庭的經濟狀況都受到衝擊,曾經有記者問巴菲特:「在這個非常時刻,家長是否應該花一大筆錢送孩子進大學?」他的回答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念大學,但是每個人都需要好的溝通能力。」巴菲特認為,人的一生起起落落,有得有失,但是有一樣東西一旦擁有,別人就無法拿走,那就是溝通能力。
  • 馬雲稱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品,學校應該是一個野生動物園
    相信對於教育,每個家長應該都有自己的心得,很多人都比較關注這一領域,主要是希望自己可以不斷改善教育方式,從而幫助自家孩子變成一個更好的人。而最近馬雲關於如何做好家長的探討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馬雲稱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品:學校應該是一個野生動物園。
  • 馬雲:每個人都是歷史中的一分子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很特殊的一段歷史,我們也都是這段歷史中的一分子。我想很多年以後,當我們回憶2020年,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做出過努力,而沒有感到遺憾。」分享 | 馬雲(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席、阿里巴巴合伙人)來源 |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8月18日,為了感謝馬雲及中國企業家對全球抗疫做出的努力,約旦駐華大使胡薩姆·侯賽尼代表約旦國王向馬雲授予代表本國最高榮譽的勳章
  • 馬雲: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品,開學第一課,這兩點家長需要做到
    開學的第一課,應該給家長上8月30日,著名企業家馬雲在開學演講上說到:孩子的絕大部分問題是家長造成的,因為在中國,孩子18歲之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家長不過關,孩子是不可能過關的。要想讓孩子這顆幼苗健康的成長,父母應該用心栽培。給孩子報班應該是根據他的興趣、能力、心理狀況等具體情況來進行選擇的,只有這樣才能揚長避短,幫助孩子獲得最佳發展。② 允許孩子慢慢成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焦慮」開始成了中國父母的通病。
  • 幸福不是稀缺品,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只要你掌握了這些
    很多人以為,只要我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就一定能夠得到幸福的生活。然而,美好的開始不一定就能換來美好的結局,幸福的未來,需要我們主動去習得。著名的心理諮詢家周小鵬根據自己16年的學習、諮詢經驗,創作了《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這本書。為還在婚姻的牢籠裡進退兩難的人,送上重啟幸福之門的魔法棒。眼見一定為實嗎?
  • 《窮查理寶典》:每個人都可以收穫幸福和富裕的人生
    查理說:「說起來挺傷心的,但確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在他32歲那年,他終於遇上了他一生的知己南希·巴西·博斯韋克,從此他擁有幸福的家庭,也開啟了開掛的人生。1.不要虔誠地做你正在做的事一旦我們養成「兩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個習慣,我們縱使有就許多優點,也永遠不會獲得成功。這就如同我們在燒一壺水,可我們卻只是不停拔掉電源,永遠也燒不開一壺水。
  • 願我們每個人的微光,可以把這世界照亮
    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地球上的一道微光,可以努力發出自己的光亮,把周圍溫暖和照亮。在我們年少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有宏大的夢想,希望自己能夠出人頭地,光芒萬丈。當然這個接受並不是放棄,而是認識到一個現實:在芸芸眾生當中真正出眾和能夠產生劃時代影響的大人物,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其實,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對於每個個體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情。因為我們可以不必被自己過高的要求所綁架,天天生活在焦慮之中。
  • 馬雲: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不是流水線的工業品
    三言財經 8月30日消息,今日馬雲走進雲谷學校,和學生家長一起探討教育。他表示,孩子不是流水線的工業品,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學校不要變成標準型的養雞場、養豬場,它應該是一個野生動物園。每個孩子考核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不能用爬樹的能力來考核一隻老虎的能力,但是我們現在很多家長就是在逼老虎爬樹,什麼都得好。
  • 心理學: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想要的樣子,但往往事與願違,為什麼?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想要的樣子,可是往往事與願違當你討厭一個人的時候,這個人你會討厭很多年,無形中你就給潛意識輸入了這個人的特徵,潛意識不分好壞,只能執行,最後,你便成了你曾經討厭的人。知道這點,你應該興奮。你完全可以通過控制你接觸的信息,和思維的加工,來選擇性地給潛意識植入命令。
  • 並不是每個人的身體都可以做到的5件事情
    當然,也有存在一些非凡的人,例如他們可以跳得更高,身體伸展更大幅度。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都並不能算是多大的成就,因為通過努力訓練,大多數的人都是可以做到的。然而,在人類的群體當中,有些人身上所存在的古怪的特徵,卻不是通過努力就一定能夠獲得的。這一次,擼哥就要為你介紹,罕見身體特徵:僅在少數人身上存在的5個罕見的身體特徵。
  • 知行合一,王陽明的說法讓每個人都能夠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1、堅持鍛鍊增強身體機能鍛鍊很能表現一個人的意志和堅強,當然,這個不見得非得去什麼健身房之類的地方,我個人認為,每周能夠堅持每天早晨早起晨跑的,都是不是一般的人,不要說每天都這樣,一周有一般的時間都行。
  • 幸福對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
    追求幸福是我們每個人的共同目標,只是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都不一樣。有的追求更多的金錢,有的追求身體健康,有的追求幸福的家有的追求穩定的工作……對於一個小朋友,只要買一堆她喜歡的零食,她就感到十分幸福。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每天不停地投簡歷找工作,而這時候有一家他喜歡的企業通知他面試並且應應聘成功,他就感到十分幸福。對於一個未婚女青年,一次出遊的機會,遇到了令她怦然心動的男人,她就感到十分幸福。對於一對結婚很久的夫婦,終於迎來寶寶的降生,他們就會感到十分幸福。
  • 不是每個人努力都會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很努力!
    不是每一個貝殼裡都有珍珠,但珍珠一定出現在貝殼中,不是每個人努力都會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很努力!堅持,註定有孤獨彷徨,質疑嘲笑,也都無妨。就算遍體鱗傷,也要撐起堅強,其實一世並不長,既然來了,就要活得漂亮!哪有那麼多天註定,所有看似幸運和巧合的事,都來源於悄悄努力。
  •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作家
    我熱愛寫作,但是經常忍不住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能寫出優秀的作品嗎?在以前的文章裡也提到過,上學那會最讓我頭疼的科目是語文,語文最讓我緊張的事情就是寫作文,在規定的時間內就一個固定的主題寫下規定的字數,這真的是一件既緊張又讓人擔心的事。一直以來我都沒上過專門的文學課、寫作課之類的課程,所以總是覺得一定有一些關於寫作的方法性的東西,而我一無所知。
  • 《了不起的我》讀書筆記|每個人都可以了不起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裡舒適區,不是熟悉的環境,而是我們熟悉的應對環境的方式。只有改變應對方式,才能真正走出舒適區。人們會根據熟悉的應對方式來構建現在的生活。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跟世界互動。根據能否促進我們跟世界的積極互動,心智模式分為成長型和防禦型。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從別人的成功中學習,吸取別人的經驗,使之成為自己經驗的一部分。防禦型心智模式分為僵固型思維、應該思維和絕對化思維。
  • 我不寶貝,每個人都可以是我!
    我不寶貝,每個人都可以是我!1:把讀書當成長,你就會勤奮努力;把奉獻當快樂,你就會慷慨助人。有的人不管年紀多大,卻永遠年輕;有的人不管是榮是辱,卻波瀾不驚;有的人不管是富是貧,卻樸實為人。2:最絕望的等待,不是那個人永遠不會成為你希望的樣子,而是那人做了一切,結果都與你無關。3:過去的事不要想,因為你無法改變過去;將來的事也不要去想,因為你無法決定將來。我們所能做的是享受當下,人必須全然地活在此時此刻,其餘的都是妄念。?
  • 李嘉誠、馬雲交流成功秘訣 馬雲:有錢不是李嘉誠成功的原因
    對於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中國,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李嘉誠是一個成功的人,而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阿里巴巴的馬雲絕對也算是一個成功的人。而他們對於成功又有怎樣的看法呢?2013年,馬雲在香港接受採訪時,曾經說道:這是網際網路的時代了,不再屬於李嘉誠。而在這之前,李嘉誠也的確是成為了時代的焦點。可以稱之為做什麼都成功。李嘉誠分享自己成功的秘訣,他做什麼項目之前都會保證自己手中永遠都一項是盈利的,即便是天塌下來,也會有資金支撐。對此馬雲表示,李嘉誠是有錢,但是這絕不是他能夠一直成功的原因。
  • 大框眼鏡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配
    其實大框眼鏡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配的,這些你一定要知道。首先了解下什麼是光學中心?一切方向的光線通過透鏡時,都會產生偏折,使光線傳播方向發生變化;但透鏡上有一點,任意方向的光線通過該點時,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即出射方向和入射方向相互平行,這一點叫透鏡的光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