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伯克希爾·哈撒韋年會上,有位年輕人問諮詢股神巴菲特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在巴菲特給出他的建議之後,查理補充道:「別吸毒,別亂穿馬路,避免染上愛滋病」。許多人以為這只是查理開的一個小玩笑,但確是如實反映了查理在生活中規避風險的獨特方法。
沉默的合伙人
提起股神巴菲特,無人不知,而且為他的智慧所折服。而他認為是芒格用思想的力量,讓他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並且帶動他共同致富。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共同締造了伯克希·哈撒韋商業傳奇,使得該公司在51年間實現19.2%的複合增長率,使得巴菲特成為倍受讚譽的股神,而查理甘願做他的「沉默夥伴」。
比爾·蓋茨說:「毫無疑問,芒格是我見過的最淵博的思想家。」
《窮查理寶典》這本書囊括了查理·芒格的智慧精華,是一種「普世智慧」。不僅讓我們了解查理·芒格的傳奇人生,還能去收穫他關於如何去獲幸福和致富的獨特建議。
01查理·芒格的傳奇人生
1924年1月1日查理出生美國中部的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他在鄧迪小學接受正統的道德教育,當時很聰明且有點自負。
他的父母鼓勵孩子們閱讀。每年聖誕節都會送書給孩子們作為禮物,但這些書總是被如饑似渴的孩子們當晚看完。
他當年還對醫學感興趣,是父親的朋友戴維斯醫生家的常客,他常去翻閱他們家的各種醫學期刊和書簎,觀看過戴維斯醫生手術錄像,這養成了他終生對科學的興趣。
他愛好廣泛,也飼養過倉鼠,並拿它們跟其他孩子進行交易,小時候就顯露出敏銳的判斷能力。
他的童年生活豐富多彩,夏夜常會和孩子玩「踢罐子」遊戲,周六午後常去看電影,《金剛》是他幼小最喜愛的電影。
他識字母後讀上學了,所以他比同學年齡小,後來他上中央高中,他接受了傳統的經典教育課程,他學習出色,邏輯思維能力強。但因為很矮,許多體育項目他沒有競爭力。他參加了射擊隊,並且獲獎還當了隊長。校友都驚異這弱不禁風的傢伙怎麼有如此厲害。這得益於他父親,他常跟他去戶外打野鴨,練成神槍手。
高中畢業,他前往密西根大學就讀,他痴迷於數學的邏輯和物理學的魅力,卻趕上部隊急需招人,於是19歲那年他應徵入伍,加入一個軍官培養計劃。他先被派往新墨西哥大學學習自然科學和工程學;後入加州理工學院學習熱力學和氣象學。
服役期間他邂逅了他的第一位夫人南希·哈金斯,並結婚。他們不久就擁了第一個孩子泰迪。
1946年他退役後又去上了《哈佛法學院》,在別人眼中他聰明過來,但唐突魯莽。但他依然被評最優秀畢業生。
雖然他外表風光無限,但他的婚姻卻出了問題,在他29歲那年,他與妻子離婚,隨後兒子也白血病去世。
查理說:「說起來挺傷心的,但確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
在他32歲那年,他終於遇上了他一生的知己南希·巴西·博斯韋克,從此他擁有幸福的家庭,也開啟了開掛的人生。
02查理·芒格對於幸福和致富的建議
一、查理·芒格開的確保人生痛苦的四味藥
查理·芒格總是逆向思考問題,如果要探尋人生如何得到幸福,他總是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變得痛苦。因為他堅信一句諺語:「我只想知道將來我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不去那兒了。」
1.不要虔誠地做你正在做的事
一旦我們養成「兩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個習慣,我們縱使有就許多優點,也永遠不會獲得成功。這就如同我們在燒一壺水,可我們卻只是不停拔掉電源,永遠也燒不開一壺水。
美國著名演員威爾·史密斯說:「99%等於零。」
比如我們都熟悉的傷仲永的故事,小時候他出口成章,被奉為神童,後來父親帶著他到處炫耀,他漸漸就不專心致志地學習,逐漸變成了一個平庸之輩。
在查理看來,如果你養成這一習慣,你即使是寓言中的兔子,也會被身後的堅持不懈的烏龜們趕超。
歌德說:「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 」
韓國的棋手李昌鎬從小酷愛象棋,孜孜以求數十載終於一舉成名,成為世界圍棋冠軍,屹立棋壇頂峰二十年。
唯有極致的專注,才能成就非凡的人生。
2.不要吸取別人的經驗和教訓
富蘭克林說:「經驗是一所好的學校,但傻瓜卻不會從別人那裡學到經驗。」
在現實生活重蹈前人重轍的例子也俯拾皆是。如許多少年網路遊戲成癮,沒心思學習,導致學業下降。時常會有一些成人迷上賭博,不僅輸了錢,也輸了人生。還有一些女人迷戀奢華的生活,以年輕為資本待價而沽,結果讓自己的青春迷失在沼澤裡。
芒格先生希望人們牢記這句諺語:「人生就像懸掛式滑翔,起步沒有成功就完蛋了。」
羅蘭說:「多讀書,多學習,多求經驗,就是前途的保障。」
人生要想過上幸福的生活,就應該多學習別人的經驗,吸取別人的教訓,助力自己更好的成長。
3.不要從失敗中爬起來
芒格說:「我們任何人都有可能通過一個開始難以察覺直到墮落之力強大到無法衝破的細微過程而染上惡癮。不過呢,我活了60年,倒是沒有見過有誰的生活因為害怕和避開這條誘惑性的毀滅之路而變得更加糟糕。」
美國著名化學家富勒先生考上哈佛,但他曾兩次遭學校除名;他結婚後養了一個女兒,卻4歲夭折;嶽父幫他找了一份工作,他卻幹不好遭老闆開除;二女兒出生後他一無所有,沒錢沒工作,就連妻子和孩子都養不活。他跑到密西根湖畔想一死了之,這時仿佛有個聲音從他耳邊響起:「你沒有死的權利,你不屬於你自己,你屬於整個宇宙」。於是他改變了那個念頭,他要活著,而且要活出精彩。
從此他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他帶著老婆孩子住進了芝加哥的貧民窟,開始了隱居生活,每天花22個小時拼命地學習建築、工程、科學、哲學、詩歌等,正如芒格如說熟練地運用來自不同學科的多元思維模式,會產生Lollapalooza效應。兩年後他出山了,變成了另一個模樣,他可以連續16個小時滔滔不絕地演講,從此人生開了掛,他一生獲得了55個一名譽博士頭銜和170多項專利,他被譽為「當代達文西」,被人稱為「曠野先知」,他曾受到愛因斯坦的稱讚,他成為賈伯斯的偶像。
他活到了88歲,他留給世界一句名言:「每個人都是天才,但他們把自己給毀了」。
吳軍在《見識》一書中說:「聰明人不妨練就一顆永遠摔不壞的強大心臟。有一顆強的心臟,自己總是能夠不斷堅持地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斷地爬起來。如果還能夠一邊跑,一邊欣賞路旁的風景,那就更好了。最終跑到終點的會是這樣的人。」
生活中每一次失敗,都是我們歷練人生的機會,我們要摒棄玻璃心,越挫越勇,活出精彩人生。
4.不要秉承客觀態度
芒格說:「做正確的事情能給個人的品格和事業帶來很大的好處。」
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劇中李爾王想把國王分割給三個女兒,然後自己休閒地安度晚年。他僅憑她們三人對他表白的語言是否動聽作為標準來決定如何分配土地,在權力和財富面前,結果大女兒貢納莉和二女兒瑞幹極盡諂媚之能事,而小女兒柯苔莉亞則很真誠,很客觀地表白了。結果兩個大女兒分到國王的土地和權勢,小女兒則被誤判為不孝之女,什麼都分不到。放棄權勢和財產的李爾王受盡了兩個大女兒的折磨,小女兒在營救他的過程中不幸奸人被害,而李爾王也在愧疚中死去。那兩個大女兒也在相互爭權奪利中互相殘殺,最後導致家破人亡的慘狀。
李爾王明顯就是憑主觀臆斷來下判定,悲劇自然在所難免。
總之,面對人生複雜的問題,如果採用逆向思考,問題往往會變得迎刃而解。因為反過來思考,你們往往更加清楚問題的本質在哪裡,然後去指導行為的方向。
二、可靠才能成就美好姻緣
查理·芒格說:「唯一的最佳方法是你首先必須值得擁有好配偶,因為從定義上來說配偶可絕不是傻瓜。」
他熱愛她的妻子。他一個人出行總是乘坐商用客機,但與太太一起旅行時,他們便會乘搭自己的私人飛機。他說:「太太一輩子為我撫育這麼多孩子,付出甚多,身體又不好,我一定要照顧好她。」另外他夫人畢業於史丹福大學,還是該大學董事會成員,他儘管自己不是該業畢業,依然每年向斯坦福捐款6千萬美金。
芒格的一位大學室友,他有嚴重的閱讀障礙,但他很可靠,他堅持不解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事業風生水起,且擁有出色的妻子,生活美滿幸福。
對於婚姻來說忠誠和擔當是基石,如果為人不可靠,雙方生活在猜疑中,是沒有幸福可言的。婚姻我們追求是用彼此的真誠去建立一張無縫的信任之網,最高的境界是靈魂的相通。
三、積微才能致富
有個年輕人問查理·芒格:「我要怎樣才能變得像你一樣呢?」
他說:「每天起床的時候,爭取變你比從前更聰明一點。認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務,慢慢地,你會有所進步,但這種進步不一定很快。但你這樣能夠為快速進步打好基礎……每天慢慢向前挪一點。到最後——如果你足夠長壽的活——大多數人得到了他們應有的東西。」
此外芒格不主張非常頻繁地買賣股票,認為只要幾次大決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資生涯,但他的獨到的眼光是通過多年專心地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以及他的耐心及豐富的經驗鑄就的。
其實人生最關鍵也只有那幾步,我們專注當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至少能使自己的靈魂富有。
結語:
《窮查理寶典》不是一本心靈雞湯,他是一本讓你提高見識、改變認知局限的書。相信每一位讀過它的人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查理·芒格說:「我的劍傳給能揮舞它的人。」
願每個人都能盡其所能收穫幸福和富裕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