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的和建設的,2小時遊歷中國新詩百年

2020-12-18 中國日報網

12月7號,88歲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詩歌評論家謝冕,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副院長李紅雨以及寧夏大學副校長郎偉三位先生在寧夏銀川談起中國新詩百年以來的發展和建設時滔滔不絕。

「這是千年詩歌史上最大的詩學挑戰,取得成功,至今100多年了。100年來我們享受前輩的衝鋒陷陣打破一切陳規的戰果,今天大家都能接受新詩,並能得心應手。」謝冕老先生在分享會中說到。

李紅雨先生認為謝冕先生是中國新詩最富於激情的一個讚頌者,同時是一個最為理性的剖析者。他闡述謝冕先生的學術觀點:「新詩從內容到審美形式上完全地開拓了一個嶄新的審美空間,獲得了不同的審美經驗,呼應當時的社會需要,呈現了與舊體詩完全不一樣的態勢和風貌。」

郎偉先生闡發謝冕先生對新詩百年的論述:「現在經過這一百年的奮鬥,尤其是文學的實踐,發現我們的古典文學傳統當中實際上存在著非常深厚的,對於新詩可以作為學習榜樣的一些元素,甚至我們的古典文學的精神傳統,包括藝術方式可能都會給我們新詩的建設提供一些優質的營養。」

這是由寧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主辦,黃河出版傳媒集團、寧夏大學、寧夏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的「謝冕、李紅雨、郎偉三位先生暢談中國新詩百年」活動現場。

新詩未沒落,百年求創新。從19世紀末開始,迄今為止一百餘年,中國詩歌產生了重大變革。從保留古時候五言、七言的舊形式,到胡適、陳獨秀倡議所有人用白話寫作,再到現在,中國新詩的發展可以說是驚天動地。這也讓中國新詩可以把新時代的新思想、新知識、新思維都可以裝進來,在詩歌中,國計民生、時代盛衰、社會進退、民間憂樂都能得到表達,沒有了約束。

謝冕先生在本次讀書分享會上,不僅談了百年新詩取得的成就,還對新詩存在的問題也有很清晰地洞察。「為思想犧牲藝術,為內容忽視形式,這是新詩革命早期留下的弊端。當時梁實秋等人就提出了這一點。新詩革命最初出現的問題是忽視藝術、忽視詩歌本質,因為求新,以詩歌為武器表達對社會關懷,詩歌藝術得到了很大削減,現在還有這個問題。李白、杜甫、李商隱的詩有深厚的內容,有精美的形式,新詩沒有了。」

因為詩歌,謝冕多次來過寧夏。他認為寧夏是一個適合創作發展詩歌的地方,這裡很好地把西北風情和江南的環境很好的融合。謝冕先生談到,寧夏的花兒、民歌、自然環境、風俗習慣都是很寶貴的資源,是應該用於新詩寫作,寫出獨特的詩歌。

活動現場,眾多讀者和詩歌愛好者與嘉賓互動交流,三位嘉賓就「詩歌的歷史使命」「古典詩歌的意象對新詩的影響」「詩歌的個人化表達與時代精神」作了精彩回答。(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蔡雨欣)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兩岸詩人高雄共論「新詩百年」
    新華社高雄12月18日電(記者 趙博、付敏)「新詩經歷百年發展,建立起一整套從說到看、到讀的完整體系,非常適合中國人的現代思維和現代言說,已然出落成具有創造力的獨立文學品種。」廈門城市學院人文與藝術系教授陳仲義的一席話,拉開了「兩岸詩歌高端論壇」的序幕。
  • 一部濃縮的「現代詩經」——讀《百年新漢詩典藏》
    譚雲明近日,收到著名詩人原野牧夫主編的《百年新漢詩典藏》,這部厚達1300頁左右的百年珍世藏書顯得典雅、厚重。百年來,漢詩通過史無前例的新文化運動,經過新詩啟蒙、臺灣現代主義、新現實主義、朦朧詩崛起、跨世紀新生代、潮流時代等的探索發展,經過幾代詩人不辭艱辛的創作實踐和不懈努力,逐步實現現代化,通過西方詩體與本土化有機結合起來,在繼承中華詩詞藝術傳統審美前提下,廣泛吸納世界各地各民族的詩歌藝術技巧,開始逐漸形成本民族語言藝術特色的現代漢詩,即「新漢詩」。
  • 全軍軍事設施建設轉型裝配式,幾小時構築師旅前進指揮所
    撰文 | 薛離12月2日,軍報刊文披露稱,全軍軍事設施建設項目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築,將作戰需求、訓練需求、保障需求精準轉化為建設需求。先試點、後推開文章指出,軍委後勤保障部進行部署後,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國家建築行業技術和產業優勢,推進軍事設施建設技術和管理模式革新,推進軍事設施建設轉型發展。為什麼要推進上述轉型發展?
  • 法蘭西史上第一部中國新詩百年詩選 川籍詩人就有13位入選
    2月15日下午,一部名為《中國斷代詩集萃》的中法現當代詩歌合集,在成都三聖花鄉舉行了首發式。該書中方出版策劃人、旅居法國的四川籍詩人孫山山,在現場介紹了該詩集的由來機緣和編選過程。何春、向以鮮、喻言、啞石、蔣藍、鄧翔、龔靜染、凸凹、山鴻等多位成都詩人匯聚一起,進行中法雙語朗誦,他們朗誦了裡爾克的經典佳作和入選《中國斷代詩集萃》的詩作,孫山山還用法語唱起了海子的詩《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 觀察 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 攝——各省區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對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深刻闡述。
  • 《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在京啟動
    11月28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課題計劃與部署第一次工作會在北京召開。這標誌著中國詩歌學會2020年8月31日獲得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立項的國家級社科項目之一正式啟動。會議由項目課題首席專家、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泉根主持。
  • 【詩歌報-新詩百年百人選讀38】昌耀《紫金冠》
    昌耀,(1936.6.27—2000.3.23),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縣人,詩人。姑娘姑娘我隨時都將可能不告而辭, 何況死神說他待我也不是二意三心。 三天過後一十一支玫瑰全部垂首默立, 一位濱海女子為北漠長者在悄聲飲泣。【編者的話】早在2006年,詩歌報網站就打算建立100位詩人資料的「中國詩人庫」專欄,陸續推出了幾十位白話詩人的作品和簡介,但由於工程浩大、人手短缺,一直沒有完工。
  • 開啟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新徵程
    原標題:開啟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新徵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九屆十一次全會是在新疆各族人民即將與全國人民一起邁進全面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 「詩畫江山」張華鋒藝術作品展在中國印學博物館開幕
    5月14日,西泠印社啟動「走在前列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展覽的首展,本次在中國印學博物館,展出張華鋒「詩畫江山」系列作品38件,謳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偉大祖國取得的光輝成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中國百年新詩中的軍旅詩歌丨挑燈看劍詩如鋒(下)
    挑燈看劍詩如鋒——中國百年新詩中的軍旅詩歌事實上,軍旅詩歌可資借鑑與學習的精神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我認為當下的軍旅詩在學習借鑑與吸收上,存在以下「四個不夠」,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的古代經典詩歌、尤其是「邊塞詩」豐富的藝術精神和營養,學習、吸收與借鑑不夠,導致語言喪失了漢語的博雅情致;二是對新詩百年來經典詩歌的繼承與學習、吸收與借鑑不夠,導致軍旅詩歌的脈象不清,既不像中國詩又不像外國詩,這就是思想混亂導致的表達上的「失心症」;三是對中國多民族語言和歌謠的學習
  • 一首詩開啟新校區建設,中國美院良渚校區奠基開工
    以一首詩寄語新校區建設,也源於當年營造象山校區的一段佳話。▌院長許江以詩寄言新校區建設在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0周年之際,4月8日下午,備受矚目的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正式開工奠基。▌以詩寄言新校區建設 源於當年營造象山校區的一段佳話14年前,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山南開工建設之前,作為甲方的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並沒有向象山校區設計師、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提具體的要求,而是為他寫了三首詩,用一種非常詩意、朦朧的方式傳達了學院的要求。
  • 一名外國人慕名遊歷中國,給中國改了個名字,卻誤導歐洲人數百年
    《博物志》記載的漢代張騫出使西域,讓歐洲國家感受到了這個東方古國的神秘魅力,在古代歐洲,能夠使用中國絲綢和瓷器的一定是貴族,因為平民根本買不起中國的瓷器,絲綢和茶葉等等。在歐洲國家我國出口他們的物品都可以算是奢侈品,只有自己才有資格和能力享受。
  • 人民日報評論部:百年風雨,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從今天起,我們推出系列評論「偉大徵程上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與您一起在歷史和現實的激蕩中,把握時代潮流和人心所向,汲取繼續前進的磅礴力量,獲得走向未來的寶貴啟示。近百年來,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時挺身而出,在新中國百廢待興時艱苦創業,在改革發展經歷風雨時勇毅擔當,每當風雨來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總是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託;每次風雨過後,中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更加擁護和信賴,對中國制度更加充滿信心。   近百年來中國的發展變化早已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
  • 新詩百年,貴州詩歌以「文軍扶貧」方式再出發
    一個月前,近百名省內外著名作家詩人聚首龍宮,參加「2018首屆中國·貴州龍宮詩會」啟動儀式,詩吟貴州秀美山水、詩展龍宮神秘仙境、詩話脫貧宏偉大業。,《詩刊》編輯部主任謝建平,《詩選刊》社長簡明,《中國詩歌》主編謝克強以及貴州省詩人協會主席李發模、中國作協會員、《貴州詩人》主編小語等貴州本土詩人代表出席「詩寫貴州脫貧攻堅」論壇,圍繞貴州「詩寫脫貧攻堅」、詩歌如何深入「文軍扶貧」、西部貧困地區的詩歌觸角如何在脫貧攻堅中發出好聲音等話題進行交流和探討。
  • 開啟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新徵程 ——論學習貫徹自治區...
    全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併科學擘畫了2035年發展藍圖。全區上下要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這次會議精神上來,站在新起點,錨定新目標,奮力開啟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新徵程。
  • 詩脈相傳七百年 浦江今朝又徵詩——首屆「夏青杯」全國朗誦文本...
    吳小杭 攝  評選結束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首席播音員於芳動情地朗誦了一等獎作品《該怎麼書寫我的祖國》。  黃怒波說,為朗誦進行文本創作大賽,在中國新詩百年歷史上也是從未有過的。朗誦文本的評比,必將引領文本與朗誦藝術相融的新風尚,為社會提供新的審美。
  • (文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在京啟動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王爽)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課題計劃與部署第一次工作會28日在北京召開,這標誌著中國詩歌學會今年8月31日獲批立項的這一國家級社科項目正式啟動。中國詩歌學會會長黃怒波作為課題專家組成員之一與兒童文學研究領域的學者崔昕平、張國龍、李利芳、金莉莉、舒偉、塗明球、王歡、李紅葉等參加了課題工作會。根據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泉根的提議,邀請藍藍、張生珍、劉慧、王曉翌等在國內外兒童詩歌創作、理論以及翻譯等方面有重要成果的詩人、學者代表列席了課題工作會。
  •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全面總結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系統分析了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形勢,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擘畫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 芥川龍之介遊歷中國,為何百般失望?
    政治、風俗、思想,中國之固有文化在方方面面與新世界之同類項相互交錯,恰便是中國之興味所在。新人羅素氏、杜威教授刻下之身在中國,非他,亦係為此而情牽意惹之故。我社有鑑於此,近日將於紙上揭載芥川龍之介氏之中國印象記。芥川氏乃現代文壇之第一人者——現今載筆在上海。」
  • 江津百年名校聚奎或將建設新校區?是怎麼回事?
    江津百年名校聚奎或將建設新校區?是怎麼回事? 江津要聞 江津網7月5日訊(記者 江婷婷)昨日下午,江津區副區長熊偉參加區政協十六屆三次會議第157號重點提案督辦工作會,專題研究《關於加快落實、建設聚奎中學新校區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