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拉·瑪爾:她是畢卡索的愛人,也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2020-12-20 中聞聚焦

畢卡索與朵拉·瑪爾 1937, 攝影/Man Ray

畢卡索 哭泣的女人 1937年 布面油畫 60.8 × 50cm 倫敦泰特美術館

文/筱若

人們都聽說過畢卡索與《哭泣的女人》,然而有多少人了解畫中人物的原型——朵拉·瑪爾? 一個月前,泰特現代美術館剛剛結束了迄今為止英國舉辦的最大規模的法國藝術家Dora Maar的回顧展,介紹她在60餘年間創作的超過200件攝影作品。 今天小編將避開畢卡索的光環,去探索一個更加「真實」的朵拉·瑪爾,即她作為一名超現實主義攝影家的激情與創新。

朵拉·瑪爾回顧展照片 泰特現代美術館

才華橫溢的「全能」藝術家

朵拉·瑪爾原名 Henriette Theodora Markovitch,1907年出生於法國。母親為法國人,父親是克羅埃西亞的建築師,後搬至阿根廷。1920年代末和父母搬回巴黎後,她進入頂尖的學院學習藝術,並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的傳記作家將她形容為「非常有野心,有充足的精力。1931年,她開設了一家專業工作室,將名字改為朵拉·瑪爾,並結識了後來超現實主義創始人安德烈·布勒東的妻子傑奎琳·蘭(Jacqueline Lamba)。

羅吉·安德烈,朵拉·瑪爾,1937年,銀鹽照片,29.9 x 39.4釐米,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經濟危機後,瑪爾覺得有必要去記錄社會弱勢群體。 她參觀了巴塞隆納和倫敦,拍攝了一系列紀實照片。她那時就已經懂得如何捕捉現實中的不平凡。瑪爾震驚於人們的悲慘生活和法西斯主義的做法,她參與了左翼政治,並加入了反法西斯知識分子聯盟。

曼·雷,自拍照,1931年, 銀鹽照片,7.9 x 5.7釐米

瑪爾從30年代開始與超現實主義者接觸,她的朋友包括作家,攝影師和電影製片人,在他們的影響下,瑪爾走上超現實主義風格的道路,不僅因為其意識形態,更因為其藝術創新。對於瑪爾藝術生涯影響最大的男人當屬那時頗具影響力的全能藝術家曼·雷。瑪爾曾經給曼雷當過模特,他們也曾共用一個工作室。曼雷是美國達達主義的奠基人,前衛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師。他發明了中途曝光及實物投影技法,這兩種技法在瑪爾的作品中也經常體現。

朵拉·瑪爾 , 假裝者,1935,銀鹽照片 27 x 22.2 cm, 洛杉磯 保羅·蓋蒂博物館

瑪爾的很多作品都具有強烈的政治寓意。比如受幾年前在巴塞隆納拍攝的照片啟發,瑪爾創作了《假裝者》,表現了一個站在倒置拱形門廊中的雜技演員。他的身體向後拗成C字,似乎脫離了地心引力的控制。他變形的身體暗示了1930年代「二」戰前夕艱難的社會環境。背景是一張顛倒放置的閣樓照片,瑪爾在上面手繪了磚塊。

朵拉·瑪爾,《海灘上的怪物》 1936, 合成照片, 30.7 x 22.2 cm, 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海灘上的怪物》這幅作品象徵了當時政治的惡化和戰爭的威脅。 平靜海面上的怪物是超現實主義的常見題材。這個不祥的怪物凝視著大海,等待著即將來臨的未知。

朵拉·瑪爾 , 愚比王,1936,銀鹽照片24 x 18 cm, 巴黎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工業創作中心

《愚比王》這幅作品的名字來源於阿爾弗雷德·傑裡恐怖小說中的主人公,是一個怪物的特寫。它眼睛呆滯,耳朵下垂,具有豬、蝨子、大象等元素,挑戰了觀者的視覺認知,體現出超現實主義者對怪誕事物的熱衷。這件作品是超現實主義反法西斯運動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包含了「無格式」的概念,即一種混亂的感覺、思想或經驗,不能用語言說明,沒有物理結構,也不符合社會傳統,具有令人作嘔的特徵。

朵拉·瑪爾 ,Etude publicitaire pour Pétrole Hahn, 1934, 銀鹽相片 ,13x18cm, 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1930年代是插圖雜誌的鼎盛時期,為瑪爾的前衛攝影提供了展示平臺。除了政治宣傳,瑪爾的商業作品經常被刊登在法國主要雜誌上。比如這張洗髮水的廣告,瓶子衝灑出一頭長長的波浪捲髮。

朵拉·瑪爾 ,歲月在等著你,1935, 銀鹽相片 ,35.5x25.4cm, 威廉·塔爾博特·希爾曼收藏

這張是一種抗皺霜的廣告,瑪爾拍攝了她的朋友的肖像,並將一張蜘蛛網疊放在照片上,運用了雙重曝光與實物投影技法。

朵拉·瑪爾,無題(手和貝殼)1934, 紙上銀鹽印刷, 40.1 x 28.9 cm,巴黎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手貝》作品表現了一隻從海螺中伸出的手,仿佛一隻寄居蟹在沙灘上爬著,背景漂浮著世界末日般的雲朵。手是超現實主義藝術的重要標誌,代表了人類對肉體的迷戀,摻雜著痛苦和愉悅的情感。這張作品非常經典,運用了三分法構圖,營造了一種戲劇性的明暗效果。

朵拉·瑪爾,阿斯託格街29號, 1936, 紙上銀鹽彩色印刷, 29.4 x 24.4 cm

右邊這張照片展現了瑪爾對詭異空間的關注。一個身形健碩的形象被置於一個變形的封閉長廊內。她仿佛一個被斬首的女性,但瑪爾又在頭上畫出了一些小鳥的特徵。

朵拉·瑪爾, 無題(重複曝光的自畫像), 1936, 銀鹽照片, 29.8 x 23.8 cm, 克裡夫蘭藝術博物館

1934-1936年是瑪爾超現實攝影創作的黃金時期,她的作品在各種國際展覽和出版物中出現。歷史學家安考斯曾評價道,「只要你看到一張瑪爾的作品,就會感受到她的風格。她的照片可以和你說話。」瑪爾對自己的才華也毫不懷疑,她曾說,「我和曼雷一樣好!」

Eileen Agar, 在海灘的 瑪爾與畢卡索, 1937

假如畢卡索與愛人們有朋友圈

1935年末,瑪爾與畢卡索相識,她故意用「斯拉夫小刀戲法」引誘畢卡索,兩人在37年發展為正式的情侶。

朵拉·瑪爾與畢卡索的關係對他們各自的藝術創作都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畢卡索說服瑪爾放棄攝影轉向繪畫。很多人認為他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瑪爾的攝影太好了,畢卡索不能忍受自己的愛人在任何方面強於自己。瑪爾在這個時期畫了很多立體派作品,畢卡索也在瑪爾的影響下加入了共產黨。

巴勃羅·畢卡索在格爾尼卡工作的照片,朵拉· 瑪爾拍攝,1937年,馬德裡雷納索非亞博物館

畢卡索畫《格爾尼卡》時,瑪爾天天陪在他身邊,拍攝創作過程,與畢卡索討論作品細節,並親自動筆修改。據稱,畫中那匹馬的幾個線條就出自瑪爾之手,那個提燈女人也參照了瑪爾的肖像。瑪爾教給了畢卡索一些攝影技法,我們能體會到格爾尼卡這幅作品體現了攝影和版畫結合的元素。

畢卡索,朵拉·瑪爾的肖像,1937年,布面油畫,92×65釐米,巴黎畢卡索博物館

朵拉·瑪爾,畢卡索肖像,1936年,粉彩紙本,57.5 x 45釐米,私人收藏

在畢卡索眼中,瑪爾就是個哭泣的女人;在瑪爾眼中,畢卡索是自己的主人。與瑪爾相戀時,畢卡索也從未停止和特蕾澤的關係,並經常挑起她們之間的嫉妒心。

假如畢卡索、瑪爾、特蕾澤有朋友圈 製圖:筱若

1946年,畢卡索認識了新愛人吉洛,與瑪爾分手。四十年代對瑪爾而言是痛苦的,她父親離開了巴黎,母親和最好的朋友也離世了。她精神崩潰,進入一家診所治療,也退出了超現實主義藝術圈。但她沒有停止藝術創作,這時的主題主要為抽象風景,她的作品也在歐洲陸續展出。

朵拉·瑪爾,無題,1980年代,銀鹽照片,23.5×30釐米,洛杉磯保羅·蓋蒂博物館

80年代的瑪爾重新開始拍攝一些攝影作品,她在暗房中進行實驗,嘗試無相機技術。1997年瑪爾去世,享年89歲。她一生創作了各種各樣的作品,許多作品去世後才被發現。

朵拉·瑪爾 Vue de Menerbe, 1956年,紙上墨水,20.5x29釐米,私人收藏

獨立的女性,哭泣的女人

人們提起瑪爾時,總是會先想到她是畢卡索的愛人。但事實上,她還是一位重要的共產主義者,畫家,攝影師,也是惟一一位參加了全部六次超現實主義展覽的藝術家。她的作品主題涵蓋時尚廣告、肖像、街頭紀實、抽象風景以及最為出名的超現實主義作品。遇見畢卡索之前,她是才華橫溢的獨立女性,遇見畢卡索之後,人們卻用一幅《哭泣的女人》定義了她的一生。

Estate Brassa 朵拉·瑪爾在工作室中,1943年

瑪爾的作品繼承了前人傳統,善於運用物影、拼貼、中途曝光、雙重曝光等技巧,運用原創素材表現出一種真實的圖像效果。此外,瑪爾還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記錄者,拍攝了許多藝術家的肖像。其實,超現實主義運動中女性成員的比例很高,卻經常被稱為「誰誰的繆斯」或「誰誰的妻子」。但實際上,女性藝術家同樣具有改變傳統的冒險精神與藝術天賦,她們在為日常生活注入神秘感和陌生感的同時,閃現出自由、求新的現代女性精神。

歐文·佩恩鏡頭中的朵拉·瑪爾 1948年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安德烈·布勒東曾說,「超現實主義就是要化解向來存在於夢境與現實之間的衝突,而達到一種絕對的真實,一種超越的真實。」在本質上,超現實主義攝影是以理性的方式,將夢境與幻想作為表現形式,去創作一種看似非真實的影像,來更深入地揭示現實生活的本質,反映超越日常生活的真實境界。

相關焦點

  • 畢卡索背後神秘女子:藝術家朵拉·瑪爾的故事
    畢卡索這個名字可能人們並不陌生。這位西班牙20世紀最著名的畫家可以說是現代藝術的鼻祖。然而,朵拉·瑪爾這個名字未必就廣為人知。她經常被人以畢卡索的情人而提起,但實際上,瑪爾本人也是一位極富天分的藝術家。
  • 朵拉·瑪爾與畢卡索:藝術與女人
    by 列·阿龍宗朵拉·瑪爾與畢卡索的有種愛情朵拉·瑪爾·瑪爾曾經被描述為「一個捕捉圖像的黑髮女獵手」,她身上的標籤多不勝數,畢卡索的情人,甚至藝術靈感的來源「繆斯」,從那些畢卡索為其所畫的肖像便可見一斑。
  • 被撕裂的畢卡索情人:朵拉·瑪爾的另一身份
    在成為「畢卡索的情人」之前,她是一位極富才華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而此後,她便被畢卡索的陰影所遮掩,老畢成了她後半生揮之不去的背景,也演繹了她本人一段具有「超現實主義」風格的暗淡歲月。朵拉·瑪爾1907年生於法國,母親為法國人、父親是克羅埃西亞裔建築師。幼年時他們一家跟隨父親到阿根廷工作,朵拉·瑪爾在那裡長大。
  • 朵拉·瑪爾個展:攝影、迷幻與創造力,遠超與畢卡索的關係
    朵拉·瑪爾1907年生於克羅埃西亞,在她漫長的一生中,曾創作紀實攝影、蒙太奇照片、繪畫等等,並且為超現實主義藝術的發展帶來重要的影響。然而,她不滅的藝術創造力卻始終被其作為畢卡索「繆斯」的頭銜所籠罩。展覽試圖還原這位現代女性豐富的藝術生涯。在這場精心策劃的展覽中,朵拉·瑪爾的創造力遠遠超過了她與畢卡索的關係。
  • 朵拉·瑪爾和多蘿西婭·蘭格,女性藝術家給世界帶來的社會力量
    朵拉·瑪爾(Dora MARR)是一位意志堅定的藝術家和知識份子,她也有著被許多人認可的一生,拿到了許多作品的委託,在許多雜誌上發表過文章,與20世紀30年代的先鋒派藝術家一起展出作品
  • 美術館價值1.8億畢卡索名畫被撕毀 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
    美術館價值1.8億畢卡索名畫被撕毀 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時間:2020-01-06 10:3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術館價值1.8億畢卡索名畫被撕毀 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 最近 畢卡索名畫被撕一事引發關注 事情發生在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 一名男子把一幅價值
  • 畢卡索名畫被撕!價值1.8億,誰給他的勇氣?
    被撕毀的《女子半身像》畢卡索這幅畫是畢卡索在1944年創作的,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畢卡索與朵拉我們都知道,畢卡索的一生曾出現過多個情婦,但是朵拉·瑪爾的特別之處,是她在遇到畢卡索之前就是一位超現實主義攝影師,畫家、也是唯一一位參加了全部六次超現實主義展覽的藝術家
  • MoMA裡浪漫而尖銳的她她她:弗裡達,朵拉·瑪爾,卡恩
    但這完全不意味著缺少優秀的超現實主義女性藝術家。在MoMA翻新後的「超現實主義物件」的517展廳裡,她們的作品匯入了這一章的精彩敘事中。這也是本文的主題,MoMA中「超現實主義藝術中的女性力量」(Surrealist Women)。
  • 1.8億元畢卡索名畫,被撕了!
    來源:經濟日報2019年12月28日,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一幅價值20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億元的畢卡索名畫《女子半身像》,被一名20歲的英國男子撕破。嫌疑人在撕破畫作後被警方逮捕,並以刑事毀壞罪被起訴。
  • 「價值1.8億畢卡索名畫被撕」上熱搜,你懂抽象主義嗎?
    被毀的畫作名為《女子半身像》,是畢卡索在1944年創作的,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目前,這名撕毀畫作的20歲男子已經被警方逮捕,並以刑事毀壞罪被起訴。美術館方面已經把這幅名畫撤下,並請專業人士對損失進行評估。
  • 1.8億元畢卡索名畫,被撕了
    據BBC等英國媒體報導,2019年12月28日,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一幅價值20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億元)的畢卡索名畫《女子半身像》遭到損毀。一名20歲的男子在撕破畫作後被警方逮捕,並以刑事毀壞罪被起訴。
  • 從畢卡索到霍克尼,臘腸犬緣何成為藝術家的繆斯
    從畢卡索到沃霍爾,臘腸犬一直是創意的伴侶。藝術家筆下的臘腸犬也顯示出萬般模樣,臘腸狗愛好者大衛·卡普拉(David Capra)講述了藝術家和臘腸狗的故事,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畢卡索與他的臘腸犬蘭普雪梨表演藝術家大衛·卡普拉的繆斯是一隻7歲的名叫Teena的巧克力色臘腸犬,當它還是一隻小狗的時候卡普拉就被它如同小象一樣的大耳朵和踩人鞋帶的活潑模樣迷住
  • 美術館1.8億元畢卡索名畫被撕,是誰給他的勇氣?
    據報導,2019年12月28日,正在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的畢卡索名畫《女子半身像》竟然被一男子當場撕毀。據了解,畢卡索的《女子半身像》這幅畫是以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為原型創作的,1944年成畫,最近的一次估值為2千萬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8億元。撕毀該畫的是一名20歲的男子,目前已經被警方逮捕,並以刑事毀壞罪被起訴。
  • 倫敦呈現「畢卡索與紙的藝術」:撕紙,燃紙、將紙變成了立體
    理解一位真正的天才,要回到起點,畢卡索的起點,是紙的藝術。畢卡索不僅用紙畫畫,他撕紙,燃紙,將紙變成立體。2020年1月25日起,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聯合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巴黎畢卡索美術館舉辦「畢卡索與紙的藝術」特展,從《格爾尼卡》的研究到4.8米寬的拼貼畫,展覽呈現橫跨畢卡索80年生涯的300多件紙製作品。
  • 價值1.8億元畢卡索名畫被撕 這幅畫意味著什麼?
    被毀的畫作名為《女子半身像》,是畢卡索在1944年創作的,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 01.畢卡索的初始是困難與     原標題:價值1.8億元畢卡索名畫被撕 這幅畫意味著什麼?       近日,在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一名男子把一幅價值2千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億元的畫作撕毀。
  • 畢卡索上億名畫被撕,他的畫為什麼這麼值錢?
    被毀的畫作名為《女子半身像》,是畢卡索在1944年創作的,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撕畫之人可稱為「狼人」。「當今世界十大最貴名畫」獨佔三幅,但是畢卡索的畫為什麼這麼值錢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卡索也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畫 20000 幅,平版畫 6121幅。一生為畫痴狂。他的一生可分為七個時期。
  • 8位大藝術家的調色板曝光,梵谷和畢卡索的最為特別
    我們根據每一位藝術家的繪畫風格,就可以想像到他們調色盤大概的樣子,如果你不相信,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8位大藝術家的調色盤是什麼樣子的吧。馬克·夏加爾的調色板現代繪畫史上最著名的白俄羅斯藝術家馬克·夏加爾,出生於1887年,於1985年離世,他的作品充滿了夢幻彩色,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漫天飛舞的牛和馬,還有變形的人物,這些作品像極了超現實繪畫,而馬克·夏加爾就是這個繪畫流派的創始人,超現實派這個詞也是為了形容馬克·夏加爾的作品創造的。
  • 價值1.8億元畢卡索名畫在英國被撕
    畢卡索名畫被撕  近日,正在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的畢卡索名畫《女子半身像》被一男子撕毀。該畫作價值2千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億元。  《女子半身像》是畢卡索在1944年創作的,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目前,這名撕毀畫作的20歲男子已經被警方逮捕,並以刑事毀壞罪被起訴。美術館方面已經把這幅名畫撤下,並請專業人士對損失進行評估。
  • 為什麼畢卡索是個壞人,而莫奈是個好人?
    「浪漫」和「才華橫溢」一直是完美的搭配。而一旦你進入藝術的海洋,你將成為一個過客。當我們談論藝術時,藝術家作為各個領域的大師,是我們極力推薦的。但當好奇心引導我們關注他們的私生活時,一些不光彩的缺陷就會暴露出來。如果普通人做了這些事,他們就會成為街頭老鼠。
  • 畢卡索名畫被撕 該畫作價值2千萬英鎊
    畢卡索名畫被撕 該畫作價值2千萬英鎊時間:2020-01-06 09: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畢卡索名畫被撕 該畫作價值2千萬英鎊 近日,正在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的畢卡索名畫《女子半身像》被一男子撕毀。該畫作價值2千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