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間的股權糾紛適用婚姻法還是公司法(圖)

2020-12-19 搜狐網
漫畫 蘇亞鵬

  本報記者 吳曉鋒

  這兩天,宋佳的心情再度陷入到冰窖中,遭遇離婚,遭遇丈夫轉移財產,遭遇一審敗訴,終於又等來了二審的敗訴。一年前,當宋佳被其夫李華起訴離婚時,跑到工商局查詢有關情況,才得知李華在這之前一個月,把其持有的價值上千萬元(佔公司全部註冊資本65.88%)的股份全部轉讓給其弟李輝,來折抵從天而降的281萬元的債權。宋佳憤而起訴至北京市朝陽區法院,要求宣告李華向李輝轉讓股份的協議無效,而等來的卻是兩審的駁回。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離婚前夕丈夫轉走股份

  北京女孩宋佳與廣東男孩李華於2002年10月在北京經婚介所介紹相識,同年11月26日登記結婚。李華是飛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該公司於1997年3月20日登記設立,股東分別為李華、陳力、劉飛。

  2003年下半年因公司註冊資金達不到1000萬元的不能參加招標,於是,飛達公司決定增資。

  2004年2月,飛達公司經過兩次增資,公司註冊資本增加到1518萬元。這時,李華以貨幣出資946萬元,以實物出資54萬元,佔註冊資本的65.88%。

  李華稱,此間前後,他先後向其弟李輝借款,增資的錢都是借的。2006年1月,李華向李輝出具欠條,內容為:本人因個人原因和開展經營業務,累計向李輝借款281萬元整。

  北京市海澱區法院籤發支付令,要求被申請人李華向申請人李輝給付281萬元。次月,經李輝申請,北京市海澱區法院向李華發出了執行通知。

  於是,兄弟倆籤訂以股折款協議,李華把其持有的佔飛達公司全部註冊資本65.88%的股份以281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李輝,折抵281萬元的債權。同時,劉飛、陳力也把自己所持的股份全部轉讓給了李輝。

  2006年8月,飛達公司到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大興分局辦理了股東變更登記手續。沒想到1個月之後,飛達公司再變東家,李輝又把一半的股份轉讓給了他人,並完成了相應的股東變更登記。

  就在這一時刻,李華向法院起訴要求與宋佳離婚。到工商局查詢後得知真相的宋佳痛心而氣憤,「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公司股份轉讓給其弟,是侵犯了我的財產權。」宋佳稱。

  於是,宋佳起訴至北京市朝陽區法院,要求宣告李華向李輝轉讓股份的協議無效。  

一審認為符合公司法股權轉讓規定

  一審法院認為,飛達公司系依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股東的權利義務按照公司法及其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進行調整。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本案中,李華依據生效的裁判文書及其與李輝籤訂的以股折款協議,行使其對公司依法享有的股東權,將其所持股權轉讓給李輝,符合公司法的相關規定,且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了股東變更登記,系依法定程序進行,應視為合法有效。因此判決駁回了宋佳的訴訟請求。

  宋佳不服原審判決,向北京市二中院提起上訴。

  宋佳認為,原審判決迴避了李華、李輝系親兄弟的這個重要事實,屬於重大疏漏。在鬧離婚時,李華轉讓股權的目的就是非法轉移夫妻共同財產,侵害了她的合法權益。李華在婚後向公司增加出資共計941萬元,應為夫妻共同財產,因為該股份是在婚姻存續期間取得,至於這筆財產的取得是否系借貸而來,與財產權的歸屬並無直接關係。

  宋佳進一步指出,「兄弟倆所謂的借條也是偽造的,他們欺騙法院籤發支付令,惡意合謀籤署以股折款協議,是對民事訴訟的嚴重妨礙。李華僅以281萬元的價格(姑且不考慮281萬元債務的真偽)轉讓了至少價值1000萬元以上的股權,明顯屬於不合理低價。」

  同時,宋佳認為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應適用民法通則、婚姻法、合同法等法律,而不適用公司法。

  李華兄弟則辯稱,2003年下半年,公司完成了增資後,參與入股增資的公司把股份無償轉給了陳輝。此間前後,李華先後向李輝借款,在法院的強制執行過程中,把股份轉給了李輝(折抵了281萬元的執行款)。在轉讓該股份時,公司已負債纍纍,該股份的實際價值即使加上不良資產也不過200多萬元。所以,李輝又把其部分股份轉讓出去,對方投資200多萬元購進新型印刷設備,才勉強維持了公司的運行,由此印證其並非低價轉讓。

  李華特別強調,他受讓的入股增資公司的股份,應歸他個人所有。他說,婚姻法規定「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而該股份是入股增資公司無償轉讓(即贈與)給他的。  

二審重申該案受公司法調整

  到底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股權轉讓時是否要經過夫妻另一方的同意?個人單獨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是否有效?夫妻間的股權糾紛到底該適用婚姻法還是公司法?這是本案的焦點,是宋佳要的結果,也是許多情況類似處境相同的人們期待的一個答案。

  北京市二中院二審合議庭盛涵法官告訴記者,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問題,與婚姻法有交叉,而且類似的糾紛很多,所以該案的審理將具有導向性作用。他們也與審理婚姻案件的民一庭溝通過,民一庭也反映在審理離婚案件中也有很多涉及股權的案子,因涉及公司法,也很棘手。

  在該案是適用婚姻法還是公司法上,合議庭沒有分歧。李華是飛達公司的合法股東,飛達公司系依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股東的權利義務應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進行調整。所以,本案所涉股權轉讓協議,應受公司法調整。

  在股權轉讓的效力上,合議庭也一致認為,股權是不同於一般權利的一種特殊的權利,只有股東才能享有,股權轉讓不應該受到限制,也不受婚姻法調整。

  「如果所有股權轉讓都要經過非股東的夫妻另一方的同意,豈不亂套了?」一位法官笑著說。

  但是,合議庭也有一種意見認為,這個案子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股權轉讓,其實是一個一攬子協議,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股權轉讓協議外,還有一個抵消債務的協議。股權轉讓是有效的,而抵消債務的協議則應該無效,因為它處分的是財產權,可能侵犯了妻子的權益。股權包括身份權和財產權,股權轉化的收益應該是共同財產。

  然而,該案抵消債務的協議已經得到了生效的裁判文書的確認,已經不需要再去證明和判斷。於是,合議庭最後駁回了宋佳的上訴,維持原判。

  在低價轉讓和受讓人系其弟弟的爭議上,合議庭認為,公司的股權價值與投資成本並不完全等值,宋佳主張李華低價轉讓股權並對受讓人與轉讓人系親屬關係提出異議,但並未提供相應的證據,且我國法律並無親屬間禁止轉讓股權的相關規定,所以合議庭不支持。  

案外兩重天婚姻法學者給出相反意見

  同樣的問題,婚姻法學者又將怎麼看呢?記者採訪了西南政法大學婚姻法學副教授杜江湧博士。

  杜江湧指出,就婚姻法來講,夫妻之間如果沒有明確的特別約定均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李華強調,婚姻法規定「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而該股份是入股增資公司無償轉讓(即贈與)給他的,所以為他個人財產。杜江湧則認為,該條文關鍵是對「只」字的理解。

  杜江湧說:「按常理,夫妻是一個整體,說是給你的東西,一般也就是給你們夫妻的,給你們一家的。除非明列出是給夫妻中的一方,排除掉另一方,否則,都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杜江湧同時指出,一般情況,離婚前私自轉讓財產,其主觀上應是惡意的,特別是受讓的對象又有特殊性,系其親屬關係,這就更有規避財產的嫌疑。

  在類似案件是適用婚姻法還是公司法問題上,杜江湧認為,其實兩個法並不衝突,當股權所有者只有一人時,不需要經過另一人的同意,這時適用公司法;而涉及到離婚時就是財產問題,不能漠視另一人的所有權,要同時適用婚姻法。

  最後,杜江湧強調,任何一個法律的立法宗旨都是要保護財產的所有人,形式上的合乎規定不能對抗行為實質上的違法性。

  (文中涉案人名皆系化名)

(責任編輯:Newshoo)

相關焦點

  • 夫妻間轉讓股權 說轉就能轉?
    今天我們來梳理兩類容易產生訴訟風險的夫妻間股權轉讓問題:  1、夫妻間轉讓股權未經其他股東同意,效力如何?  【案例】艾雲與龍剛系母子關係,2012年8月2人依法設立田野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100萬元。其中艾雲出資80萬元,龍剛出資20萬元。該公司章程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
  • 有限公司中夫妻共有股權轉讓的法律後果
    其中有限公司的股權成為新型家庭投資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涉及有限公司中夫妻共有股權轉讓問題的糾紛,常常因為股權價值大,當事人的話題度高等原因而備受關注。例如牧羊集團系列糾紛中的「李美蘭與陳家榮、許榮華確認股權轉讓協議無效糾紛案許榮華單方面低價轉讓其名下股權給陳家榮,妻子陳美蘭以股權為夫妻共有為由主張未經夫妻另一方同意的股權轉讓屬於無權處分,轉讓無效。
  • 婚姻法中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一、婚姻法中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的規定,「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後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協議離婚後,如果一方對離婚協議書中的財產分割問題反悔的,則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期間為一年。
  • 股權糾紛中的善意取得適用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7條第1款亦有規定:出資人以不享有處分權的財產出資,當事人之間對於出資行為效力產生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物權法》第106條的規定予以認定,這種做法既符合民法的一般原理,又能同時兼顧公司資本維持和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 夫妻間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當然有效
    【分歧】  本案中,溫星公司要求法院確認該股權轉讓協議無效,對此有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劉明與李芳籤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劉明與李芳系夫妻關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一款:「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 最高法院:未經配偶同意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七條 婚姻法第十七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應當理解為: (一) 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
  • 夫妻一方轉讓股權是否必須經另一方同意才有效?
    但是正是由於股權持有和股東登記的情況不同,導致夫妻公司在股權轉讓、繼承、分割等一系列問題上出現糾紛,今天我們就夫妻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轉讓股權的問題做簡單的介紹。夫妻共有股權轉讓涉及的問題常見有兩種形態,第一種是夫妻共有股權分別登記在各自名下,即從工商登記的股東信息來看,夫妻二人的股東身份和持有的股權份額均對外進行了公示;第二種是夫妻共有股權僅登記在一方名下。
  • 股權轉讓糾紛實務中的若干法律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股權交易日益頻繁,涉及金額越來越大,隨之而產生的糾紛不斷湧現。股權轉讓糾紛是合同法與公司法兩大民商領域交匯合一的集中表現,其數量長期佔據公司法訴訟領域相當大比例,且呈現出一定的類型化特點。
  • 私募股權投資中的基礎公司法問題
    在股權確認糾紛案件中,股東名冊和公司登記機關的登記僅是表面證據,不能作為認定股權歸屬的直接證據。 (五)股權代持/隱名股東 我國法律上沒有「隱名股東」的概念,與此對應的是「實際出資人」的概念。
  • 噹噹創始人李國慶被兒子告上法庭,離婚糾紛update股權糾紛
    與其說這是一場家庭糾紛、情感糾紛,不如說本質上是一次股權糾紛。這場面,這氛圍,難道這就是慶餘年的第二季?涉案股權糾紛發生在當當網創始人的婚姻關係持續期間,那麼該公司的股權是否屬於可被分割的夫妻共同財產?根據《婚姻法》第17條第1款規定:「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生產、經營的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
  • 轉讓夫妻共有的股權需要配偶籤字嗎?
    本案中,張新田因轉讓其持有的工貿公司的股權事宜,不違反《合同法》、《公司法》的強制性規定,該股權轉讓協議應認定有效。其次,雖然涉案股權系張新田與其妻艾梅的共有財產,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規定:「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
  • 股權代持糾紛辦案指引
    本案以股權代持糾紛為例,簡要分享筆者在處理該類案件時的一些經驗和體會。股權代持糾紛通常會涉及到三個層次的問題:代持關係是否成立,代持關係是否合法有效,以及代持關係無法維繫時應如何返還。本文主要從這三個方面進行總結梳理。
  • 國有股權交易糾紛案件檢索分析報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2014修訂)第二十四條第一款36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二、國有股權糾紛的爭議焦點大部分與非國有股權糾紛、一般買賣合同糾紛呈現趨同通過梳理本次檢索的數據,我們發現,拋開國有股權的特殊性,國有股權交易所產生的糾紛,大部分和非國有股權轉讓糾紛面臨同樣的問題。
  • 辦案札記61:婚後取得股權,離婚時該如何分割?
    案件回答:對此我認為完全可以參考江蘇省高院發布的《家事糾紛案件審理指南(婚姻家庭部分)》規定來進行處理。一、股權分割應當優先考慮到對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保護。指南第41條中規定基於有限責任公司的資合性和人合性特點,離婚時對於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獲得的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有限責任公司(不包括夫妻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的處理,既要從有利於解決夫妻糾紛的原則出發,又要最大限度地做好與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協調,不能侵害其他股東的同意權和優先購買權等權利。
  • 股權轉讓糾紛負債,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負債?
    在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中,該如何認定股權受讓方對股權轉讓方所欠股權轉讓款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負債?筆者檢索了部分相關案例,相關司法觀點及案例情況具體如下,以供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 夫妻一方名下股權,法律上有何特別?讀2個案例,可基本了解
    這種複雜的現實情況,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認定婚姻中的財產問題時會增加難度,因為在分析這些問題時不僅僅是要依據婚姻法,而且還要依據《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等等大量其他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的理解和解釋。今天我來聊一聊關於婚姻關係中股權的法律實務問題。
  • 夫妻一方名下股權,法律上有何特別?讀2個案例,可基本了解
    這種複雜的現實情況,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認定婚姻中的財產問題時會增加難度,因為在分析這些問題時不僅僅是要依據婚姻法,而且還要依據《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等等大量其他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的理解和解釋。今天我來聊一聊關於婚姻關係中股權的法律實務問題。
  • 夫妻因股權產生的共同財產.收益.增值.繼承分割的11個要點
    (1)未繳納出資不影響其股東資格取得裁判要旨:根據《公司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股東應當按公司法的規定出資,出資瑕疵應當進行補救,股東出資不適用訴訟時效;未按約定或法律法規定出資僅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未明確規定股東不出資即不具有股東資格;也未將股東參與公司管理或參加公司會議作為認定股東資格的必要條件。
  • 單獨的子女撫養費糾紛案件適用小額訴訟制度
    今天,本離婚律師接待了一位來諮詢子女撫養費糾紛的女士。她與前夫離婚已經5年,離婚之初子女撫養權判給了女方。同時,法院在離婚判決書中確定的男方支付撫養費標準是每月800元。現在孩子已經10歲,撫養費明顯不夠。
  • 最高院:股權轉讓的內部效力和多重股權轉讓中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
    【爭議焦點】1.在股權轉讓糾紛中,在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即使股權沒有進行轉讓登記,只要轉讓協議合法有效,股權亦產生轉讓效力;2.在股權轉讓糾紛中,轉讓人將股權轉讓受讓人後,未進行轉讓登記,又將股權轉讓給第三人並進行轉讓登記,可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判斷第三人是否為股權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