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說話是培養和提高兒童認知能力、發散型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也是幼升小面試語言能力中必考的題型。相信很多家長都正在苦惱如何提高孩子看圖說話的能力。
今天小編給大家支幾招,希望能幫助各位粑粑麻麻們正確引導孩子進行看圖說話。
▲技巧方法
1、仔細看:
看圖說話顧名思義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礎。
只有經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漸漸在大腦裡形成清晰的印象。再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也就是從圖中場面及人物推測信息,在看圖說話時常常會涉及到圖上是什麼時間?小朋友在觀察圖畫時可以從圖中現有的一些信息來推測。
2、發散想:
想像可以給看圖說話內容添彩,讓內容充滿靈氣和活力。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孩子仔細觀察畫面,通過適當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像,使靜止的畫面儘量動起來,活起來,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
引導孩子把不會思維的想像成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像成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個動作,有時還可以只提供一種情境,讓孩子的想像自由馳騁。
通常自由發揮的內容會涉及到, 「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有哪些人,在幹什麼?想一想他們會說什麼?他們會怎麼做?」等。
3、排次序:
看圖說話訓練的一個重點就是按順序觀察,只有按順序觀察了才能使你的表達有序,而不是雜亂無章。小朋友在觀察的時候可以按照從前到後、從後到前、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的順序觀察,並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講說,這樣你的表達就顯得條理清晰。
有些孩子由於沒有經過說話訓練,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達後語,跳躍性很強,有時重複,有時帶有語病。家長在訓練時不能操之過急,開始的要點不應過高。所以要注意以下三點:
(1)要讓孩子先看明白,在想像的基礎上,然後組織語言說出來,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條理清楚,表達完整。
(2)鼓勵孩子用詞的準確與生動,表達時聲音嘹亮,並使用普通話。
(3)訓練要有層次的進行。對那些口頭表達較差的孩子,家長們要循循善誘,促其發言,哪怕是三言兩語,也應予以肯定。
4、表達清:
剛開始訓練時,可以只要求孩子用一兩句話說清圖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幹什麼」,慢慢地隨著孩子閱讀量的增加,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提升,可以要求孩子不僅要說完整,更是要說得具體、生動,說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等,也就是要發揮想像:他們會說什麼?/他們會怎麼做?
雖然看圖說話的畫面是靜止的,但是慢慢地,孩子說出來的一段話或一篇文章就會變得生動有趣。
▲掌握要領
1. 時間+地點+人/物+做什麼?
2. 物/景+怎樣的(情景描述—外形、給人的感覺)?
3. 人/物+怎麼想/怎麼做(發揮想像)?
▲必知要點
1. 時間/地點(根據圖意為圖選一個合理的時間,正確的地點)
2. 景物(如果圖上有景物:按上下、左右、遠近觀察)
3. 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這是看圖說話中最重要的一點)
接下來小優找了一張小圖片,趁熱讓小朋友試著講一講吧!
粑粑麻麻們指導孩子看圖說話的示例:(加重字體為引導話語)
1. 描述:讓孩子仔細觀察圖畫,看圖上有什麼,說一說?(小貓、小鳥、小朋友)發生了什麼事?(小貓想吃小鳥)指導孩子加上時間和地點完整的把這幅畫說一說?
(例子:清晨,強強推開房門,走到門前綠綠的草地上。突然,他發現,一棵大樹上,有一隻饞嘴的小貓,想吃樹上的一窩小鳥。)
2.想像: 鳥窩裡的小鳥很小,還不會飛,面對饞嘴的小貓,他們會感到怎麼樣呢?(害怕)那你看到這些,要怎麼辦?
(想辦法救小鳥,引導孩子找出救小鳥的辦法。)
3. 次序:引導孩子把1和2連起來說,把畫面內容表達清楚連貫。
▲培養積極性
學會看圖說話,技巧很重要,每一環都缺一不可。但在平時生活中,家長們也不能忽視培養孩子的積極性。首先,可以讓孩子多看一些圖片,而且還是要感興趣的圖片哦!其次,要想讓在看圖說話上剛剛起步的孩子們越說越有勁,越來越自信,就得讓他們的進步得到認可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悅。
建議家長們適當採取獎勵措施,鼓勵孩子越說越多,並建立一個專門的訓練記錄,記錄下他們的幾句話或是一段話,然後收集起來。
▲引導閱讀,打基礎
看圖說話對孩子之後寫作文的啟蒙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靠技巧訓練會有點單一。平時還要帶孩子多看看繪本,多聽聽故事,孩子從小聽故事、愛閱讀,會接受較多的視覺和聽覺刺激,對他的語言的積累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在平時,家長要經常講故事給孩子聽,並鼓勵他們自己講故事。從小培養孩子優美的語感,在閱讀時,認認生字,劃劃優美詞句,並鼓勵記下來,還可以讓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促使孩子掌握和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為看圖說話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後送家長一首看圖說話順口溜:
看圖寫話並不難,仔細觀察放眼前。
一看環境和人物,二看動作和表情。
一絲一毫看得準,融入生活來想像。
原因經過加結果,事情過程才完成。
口頭說通莫忘記,時間地點要說清。
心理想法和語言,二者一樣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