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那一刻,我長大了》
技法指導:選自《小學創意寫作》五下第一單元
怎樣寫好成長類作文
文/郭學萍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成長,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成長,是一個美麗的過程。成長中有快樂,也會有煩惱;成長路上,會遇到成功,也會遇到失敗。成長,可以是思想方面的成長,也可以是身體方面的成長。總之,成長是一個蛻變的過程,由簡單到深刻,由幼稚到成熟。每蛻去一層軀殼,痛苦在所難免。正如葦岸在《白樺樹》中說的那樣:「在白樺樹的生長曆程中,為了利於生長,總是果斷地捨棄那些側枝和舊枝。」今天,老師就和你們聊聊成長類的作文怎麼寫。
一、「巧」命題
好的標題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只有標題吸引讀者,他們才會願意繼續往下看。好的標題一般符合以下三個特徵:
1.精煉。文題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提煉,用字上都儘可能得少,比如《悔》《我的第一本書》。
2.恰當。文與題相符,也就是說文章的題目要與文章的內容有著必然的聯繫,它或概括文章的內容,或揭示文章的中心,或是文中多次出現的關鍵詞句,比如《我明白了「合作」的重要》《學會感恩》。
3.新穎。一個好的文題應該是一下子就抓住讀者的心理,讓人急欲讀文,欲罷不能。比如《爸爸,我錯了!》《掃煙筒的孩子》。
二、「精」選材
一個人的成長是方方面面的,同學們一定要打開思路,這樣材料的選擇面才會更加寬闊,列舉如下:
1.品德方面的成長:學會了尊老愛幼,關心弱者,恪守諾言,堅持原則。
2.學習方面的成長:能堅持不懈,自己的難題自己解決,能主動探索,尋找問題的答案;能換位思考,體會到大人的良苦用心。
3.能力方面的成長:學會一項技能,會為父母做點事,會為班集體服務,會開展假日小隊活動,做實驗有耐心。
4.友情方面的成長:會解決同學矛盾,會真心對待朋友,學會了謙讓。
5.在失敗與沮喪中的成長:失敗中得到啟發,摩擦中懂得諒解,矛盾中得到教訓,後悔中得到成長。
6.人生道理的領悟:學會了堅強,懂得了豁達。
三、「妙」構思
1.從小事入手。每個人成長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歷的事情太多了,我們不可能寫出成長中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只能從有意義的小事切入主題,再現成長經歷,表達內心情感和成長思考,如果貪多求全,反而流於空泛,不如選取一個方面著力進行描寫。比如,自己什麼事情做的最漂亮了。和同學之間發生過哪些矛盾?最後又是處理的?和老師、家長有怎樣的對立情緒?最後又是怎樣相互溝通的?通過這些事情,你明白了什麼?感悟到了什麼樣的人生道理?
2.注重細節描寫。這篇作文要求寫過去的事,事情裡少不了人物,所以整個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束,以及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心理等,都要進行詳細的刻畫,事情和人物不要選的多。
3.敘事和抒情相結合。人的成長,就是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會有新的感悟,通過故事的描寫,一定要寫受到的啟發和感悟,不能只說事情,而不講由此引發的道理,不然,文章就會流於形式,沒有深度。
4.新穎獨特的小標題。可以用一條或兩條線索將各個材料連綴成篇,可借用電影藝術中剪輯畫面、組接鏡頭的方法來謀篇布局,可運用日記或書信來展開情節,可用問答對話法來布局,還可通篇在段落結構上採用排比這一修辭手法來組織全文……這些方法應根據文體特點靈活選擇,從而亮出文章獨具一格的形體魅力。
4.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成長」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大致都會呈現出一種「螺旋上升」的態勢。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在寫「成長類」作文時,就要儘可能地寫出自我「成長」的波折,使作文在情節上具有跌宕起伏、曲徑通幽、引人入勝的美感。
總之,成長需要勇氣,需要寬容,需要堅強,需要付出,需要壓力,需要友誼,需要激勵……成長不僅是身體的成長,更是思想上的成熟、心靈上的成長。因此,我們一定要從時代的高度,不斷提升自我思想認識,使得作文的立意具有一定的深度。
範文示例:
那一刻,我長大了
廣饒縣第二實驗小學五年級十班 宋蕙語
每當看到「六福紅雞寶」,便會想起2017年的那個寒假。
每年快到春節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事情莫過於為自己製作一件新年屬相的小作品,這年,也不例外。
那天晚上,我閒來無事,便拿出媽媽的針線盒,找來五顏六色的線,打算製作金雞。首先,從選面料開始,心想選什麼樣的面料好呢?記的老師說過,紅色代表喜慶,黃色代表吉祥。新年到了,紅紅火火,就選喜慶的面料吧。於是我找來一塊紅色的面料,開始動手忙活起來。我把選好的布剪成小雞寶寶的樣子,把邊兒用線縫起來,再拿來一些棉花,用棉花把小雞寶寶的肚子塞滿,小雞寶寶的身體外形就縫剪出來了。
接著,我找來記號筆,給小雞寶寶畫了一雙黑寶石般的大眼睛。然後,我又用黃色的布分別給雞寶寶做了嘴巴、爪子,最後,我用紅色的布給雞寶寶做了翅膀和冠子。這樣,一隻可愛又漂亮的小雞寶寶就完成了。
我仔細觀察這隻小雞寶寶,發現一隻小雞寶寶也太孤單了,於是,我又繼續給這隻小雞寶寶做了五個小夥伴,中間用五彩的小雞蛋將他們連接起來,一群快樂的小雞寶寶展現在我的眼前。看著自己親手製作的作品,感覺還真不錯!
正在我得意地欣賞自己創作的作品時,看到媽媽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在沙發上睡著了。看著媽媽熟睡的樣子,再看看媽媽結婚時候的照片,突然發現媽媽老了好多啊!
我想這件作品就叫「六福紅雞寶」吧,我要把它送我媽媽,希望這個作品能夠給媽媽帶來好福氣。
看著熟睡的媽媽,我在心裡默默地說:「媽媽,女兒已經長大了,以後可以為你分擔事情了,您就好好歇歇吧!」
點評:小作者詳細介紹了自己在2017年春節期間,自己製作「六福紅雞寶」送給媽媽的事情。以前讀孟郊的《遊子吟》看到的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母親,今天看到的卻是小作者「燈下縫雞寶,送給好媽媽」的情景。「都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作者懂得「乳羊跪乳」「烏鴉反哺」的道理,所以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對母親的感恩之情,著實令人動容!(指導教師: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