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都城在安陽,為什麼商朝的子孫在商丘怎麼回事?

2020-12-18 騰訊網

周朝原來只是商朝的一個諸侯國,力量遠遠不如商朝。周武王聯合很多小諸侯國和部族(號稱八百諸侯),一起反抗商紂王的暴政。雙方實力的對比,其實還是很懸殊。牧野之戰中,周武王率領的諸侯聯軍,僅僅用了一天時間就打敗了商紂王,主要原因不是聯軍強大,而是因為商紂王太不得人心。商朝統治階級內部,對商紂王不滿的大有人在,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便是其中一個。

商朝滅亡後,殷商貴族並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他們以宗法為紐帶,同聲同氣,仍然是一股相當強大的政治力量。這也是周王室不得不對他們採取懷柔政策的主要原因。可以這樣說,周朝建立之初,最主要的政治課題便是正確對待商朝遺民。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前功盡棄,一夜回到解放前。因此,周武王先是封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為諸侯,統治原來商朝的王畿(商王的直領地);又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輔佐」武庚,當然也就是監視他,史稱「三監」。不料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幼,武庚與管叔、蔡叔勾結,發動叛亂。攝政大臣周公花了三年時間,才平叛了。

周公旦為了安撫這些遺老遺少,是沒少費了心思的。最終的結論,是不能完全將商人的國家從地圖上抹去。換而言之,還必須要封一個諸侯國來「代殷後,奉其祭祀」,這樣才能讓他們的人心穩定下來。於是,一直與周人保持了良好關係並且在商人中具有較高威望的微子啟便派上用場了。周公旦以周成王之名,封微子啟為宋公,建都商丘。這一片土地,是商朝早期主要統治的地區,也就是亳的所在地。商朝貴族的勢力,在這裡並不算太頑強。至於「宋」這個國名,乃是「商」的諧音。有人甚至認為,宋國最早就是叫商國,後來為了區別於商朝,才改稱宋國。此說存疑,但也未嘗不是一種合理的假設。

微子啟是個聰明人,周朝的統治者對他很尊重,他則心甘情願地維護周朝的大局。宋國建立後,商朝遺民的反叛,確實也銷聲匿跡了。周朝的統治,日趨穩定。可以這樣說,將微子啟分封在宋國,是周王室處理殷商遺民問題的最後一道工序。完事之後,天下也就算是太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殷商」的首都到,底是是安陽殷墟,還是朝歌?
    「殷商」的首都到,底是是安陽殷墟,還是朝歌?提到商朝,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暴君紂王,然後是妲己,再然後可能就是朝歌了。只是大家是都清楚,商朝作為一個綿延5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不可能只有一個都城。歷史上,因為種種原因,商朝的都城多次進行遷移。甚至有的一位君主在位期間,就遷移好幾次都城,這也沒辦法,喜歡搬家。商朝的祖先是契。傳說是簡狄吞吃了玄鳥蛋,而生的。玄鳥是什麼?
  • 聞名於世的安陽殷墟究竟是否為商朝都城?盤庚曾是否遷都於此?
    商朝一共經歷了496年,從商祖成湯到商紂王,經歷了31個王,商朝在當時是一個大國,地域非常遼闊,但在商朝開國前期,內亂不斷,外敵藉機侵入,這讓商朝統治者不勝其煩,為了讓國家能夠穩定的發展和人民能安居樂業,商朝總共經歷了五次遷都之舉,到了公元前十四世紀,商王盤庚將都城遷到了殷,所以商朝又被世人稱為殷商
  • 商朝的建立和都城的變遷
    因為閼伯臺建在一座土丘之上,所以契的墓冢就被稱作了「商丘」。這就是今天河南商丘地名的由來。三、契與弟弟實沈「參商離別」的傳說簡狄有四個兒子。契是庶長子,長子稱伯,所以被稱為閼伯(è bó)。老四叫實沈。老大和老四天生犯衝,見面就打。所以他們的老爹帝嚳沒有辦法,就把他們兄弟兩個給分開了。
  • 殷墟: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
    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盤庚十四年,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盤庚遷都於北蒙(今河南安陽),改「北蒙」名為「殷」。盤庚十五年,開始營建殷都。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
  • 商朝前期都亳(商丘)二百三十年
    來源:星球研究所、攝影師:石耀臣商朝前期都亳(商丘)二百三十年□謝君善在我們中國,有不少人知道商朝都城在河南安陽,因那裡有一個叫殷墟的地方。商朝是一個多次遷都的朝代,殷墟曾經是商朝的一個都城,但不是商朝唯一的都城,而是商朝晚期的都城。在殷墟這一商朝的晚期都城之前,還有亳(商丘)、囂(鄭州西北、滎陽東北) 、相(濮陽北、內黃南)等都城。亳,是商朝的第一個都城亳,原是帝嚳之都。《史記正義》引《帝王紀》云:「帝俈(嚳)高辛,姬姓也。
  • 鶴壁淇縣 商朝晚期都城
    是商朝晚期都城、春秋時期衛國首都,兩朝古都。朝歌原叫沬鄉,又改為沬邑。公元前1101年,帝乙即位後改沬邑為朝歌,公元前1075年,帝辛即位後仍襲朝歌為都。雖然朝歌是商朝晚期都城,但朝歌性質屬於行都(或輔都),商朝首都還是安陽殷墟。朝歌古城位於淇縣城北的淇縣古城遺存,原為古沬邑所在地。商朝後期,武丁由西亳遷沬,建立沬都,是為武丁城。
  • 商朝為什麼冒著巨大風險先後13次遷都?
    歷史上第一個遷都的王朝是商朝,他為什麼敢冒著巨大的風險做出這種前無古人的事情呢?   我們通常管商朝叫殷商正是因為商的都城便在殷地,但這是遷徙後的都城。起初商朝的都城是一個叫毫的地方,地處中原,以河南南北兩面和山東西面為活動中心。
  • 到底商朝人哪來的,考古學跟歷史學打架了,到現在為止無解|一席萬象...
    這張圖片反映了早期的學者想像中的商朝人的模樣。這是商朝的開國之王商湯,商湯的形象是戴一個這樣的皇帝的帽子。但是這是後人的想像,有點可笑。真正的商朝人的長相,需要靠考古發掘。還是回到中國考古學的起點——商王朝的最後一個都城——河南安陽。
  • 中國歷代都城-夏朝商朝(三)
    也就是說,在追尋美麗的宋代瓷器的時候,我們來到了傳說中夏朝的第一個都城。現在,在禹縣,人們已經發現了宋代鈞瓷官窯的遺址,建造了頗具規模的鈞瓷博物館,我忍不住期待,也許有一天,這裡會發現夏朝都城的痕跡?商都殷墟中藥龍骨,具有安神鎮驚、治療失眠的作用。1899年,一包龍骨從田間送到藥店,作為藥材被一位古文字學家從藥店買回。
  • 比殷墟更早的甲骨文出土,其中一個字,解開商朝重大歷史謎團
    關於商朝第一都城,即商湯建商之後的都城,《史記·殷本紀》記載「湯始居亳」,但「毫」在何處,司馬遷沒有給出解釋,歷史上給出的解釋是在河南商丘。《史記·集解》皇甫謐曰:「梁國谷熟為南亳,即湯都也。」《史記正義》《括地誌》云:「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裡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
  • 商朝以後,為何再沒有出現以「商」為名的政權?
    但問題出現了,沒有一個政權是以「商」為國號的,這是為什麼呢?商朝為什麼以商為國號想弄清楚後世為什麼沒有以「商」為國號,首先要知道「商」是如何成為國號的。這就要從商朝的始祖契說起了。這種傳統在三代時就已存在,《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是說簡狄跟姐妹在泡澡的時候有個燕子銜著一枚鳥蛋扔下來,簡狄看見了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誤吞之」,然後就懷孕了,生了個男孩,起名為契!契長大以後幫助大禹治水有功,當時的首領舜就把「商」這個地方賜封給他。《史記·十二本紀·殷本紀》:「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
  • 商都在安陽,為何紂王卻在朝歌抗周?考古發現商朝滅亡真相
    然而,有一個常被後人忽略的細節是:朝歌(今河南淇縣)並非商朝的都城,自盤庚遷都於殷以後,北蒙(今河南安陽)才是商朝的都城,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殷墟。對此,古本《竹書紀年》說得很明白:「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徒都」(從未遷都)。那麼紂王所在的朝歌又算是什麼呢?史書記載得很明確,朝歌是紂王的離宮別館。
  • 系列文章,探秘商周之一:商朝後期都城之謎
    對於商朝的都城,大家普遍的看法是真正穩定下來的都城就是殷都,即今安陽。從盤庚到帝辛(紂),在此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殷都經歷了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國王273年的統治。真是這樣嗎?
  • 商朝都城百年遷徙8次,歷史被周武王篡改,紂王是真的殘暴麼?
    商朝都城為躲黃河屢次遷徙,紂王殘暴竟是一種天賦?要說起大商朝,很多人都多少有一些了解,當時在位的是夏朝最後一位帝王:桀,要說桀,人家那可是壞蛋的祖宗,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反正各種能想到的負面詞就可勁往上按,準沒錯。
  • 古代史之殷商(上)
    商朝又稱殷、殷商(約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朝代,這標誌著中國歷史進入了信史。商朝前期屢屢遷都,直至盤庚定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市),以後再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或稱為殷、殷商。
  • 為什麼自北宋之後,再沒有朝代在中原地區建立都城了?
    中原之戰(圖片借鑑,侵權可刪)商朝,又稱「殷商」,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分「先商」、「早商」、「晚商」三個階段,中國奴隸制鼎盛時代,中國歷史上甲骨文記載最早的年代。商朝都城幾經遷都,經商丘至安陽,現今「殷墟」所在地河南安陽就是「晚商」都城存在地。
  • 三皇五帝的都城在哪裡?夏、商、周的都城在今天的哪裡?
    燧人氏的時候,還沒有都城的概念,只知道燧人氏定居「燧明國」,是上古時代的一個氏族部落而已,就連「燧明國」,也只是後人對於這個部落的稱呼。非常明確的,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因此成為了華夏文明的發源地。顓頊,成為天下共主之後,先是建都窮桑,也就是現在山東省曲阜市,後來搬到商丘,也就是現在河南商丘,最後又搬到「帝丘」,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濮陽。可以說顓頊是一個比較喜歡搬家的共主。帝嚳,是顓頊的侄子,並且繼承顓頊成為天下共主的。
  • 商代後期遺址,中國歷史上被證實的第一個都城,殷墟見證商朝文化
    位於安陽的殷墟,是世界文化遺產,因為這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正式的都城,商朝後期的遺址所在。有人說來安陽一定到殷墟看看,因為殷墟見證了商朝的文化。對於喜愛歷史和傳統文化的人,殷墟一定在有生之年想去清單裡。
  • 河南安陽一處上古遺蹟,歷史積澱深厚,洛陽五大都城遺址甘拜下風
    在河南安陽發現的一處上古遺蹟,歷史價值相當高,洛陽的五大都城遺址在這處遺蹟面前只能是小巫見大巫。這處上古遺蹟便是殷墟。殷墟的發掘,成就了安陽古都的稱號,更加深了河南省整體的歷史積澱。安陽也因此開始為人所知,漸漸地,安陽成為了河南一處最重要的標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