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範圍提標準 成都進一步完善困難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補貼制度

2020-12-22 百家號

封面新聞訊(記者 曹菲)11月5日下午,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近日,成都市出臺《關於進一步完善困難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補貼制度的意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記者了解到,《意見》擴大了補貼對象範圍,提高了補貼標準,對實施方式等進行了完善。具體有什麼變化?記者進行了梳理。

一是擴大補貼範圍。

原補貼的範圍為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

新的補貼制度增加了低保邊緣家庭中的中度及重度失能老年人,讓更多困難老年人享受政府提供的養老服務補貼。

二是提高補貼標準。

對居家和社區養老的低保家庭中的自理老年人,及低保邊緣家庭中的中度及重度失能老年人,每年給予600元基本養老服務補貼,比原有標準每人每年增加100元。

對低保家庭中的中度失能、重度失能老年人,分別給予每人每月300元、500元的基本養老服務補貼,均比原有標準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符合條件的補貼對象入住機構的,在居家和社區養老補貼標準的基礎上每月增加200元。

三是改進服務選定方式。

補貼以養老服務券(卡)等非現金形式發放,由區(市)縣具體組織實施。補貼對象在補貼用途範圍內與服務主體籤訂協議,自行選定服務項目、服務主體。

具體包括:(1)助餐、助潔、助急、助行、助浴、助醫服務;(2)社區日間照料、機構供養服務;(3)老年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服務;(4)其他符合規定的為老服務。

另外,這次《意見》明確了困難老年人的範圍。

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和郫都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家庭月人均收入630元。簡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金堂縣、新津縣、大邑縣和蒲江縣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家庭月人均收入560元。)

低保邊緣家庭中的老年人:上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對應區(市)縣,家庭月人均收入高於當地低保標準100%以內(即家庭月人均收入631-1260元,561-1120元)的老年人。

相關焦點

  • 困難老年人補貼怎麼領?尊老金怎麼發?看這裡→
    9月14日,記者從江蘇省民政廳獲悉: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近日,省民政廳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通知,發布《江蘇省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系統梳理政策,建立三級基本養老服務指導該目錄對全省現行各類養老服務政策進行系統梳理,共包含困難老年人保障、老年人福利、老年人優待等三大類13個服務項目,涉及特殊困難重點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服務、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尊老金發放、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老年教育、戶口遷移等內容,並明確了服務項目的對象、內容及標準、政策依據和責任單位。
  • 北京困難老年人、失能老年人將獲補貼
    10月25日下午,北京市民政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北京市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介紹本市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新政策。從本月起,本市困難老年人可享受養老服務補貼,享受低保待遇的老年人每人每月300元、低收入家庭中未享受低保待遇的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且不符合前述條件的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
  • 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申請指南
    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一、補貼名稱: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二、補貼依據:關於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中老辦字〔2016〕15號)三、補貼對象四、補貼內容和標準(一)補貼內容主要用於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的養老護理、服務補貼。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的生活,原則上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城鄉低保制度、社會救助制度和臨時救助制度等社會保障制度解決。
  • @成都老年人 高齡津貼漲了
    記者今日從市民政局了解到,《關於進一步完善成都市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對高齡津貼制度進行了修訂和完善。我市現行高齡津貼的發放範圍:戶籍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為進一步體現普惠制的要求,並根據駐蓉部隊離退休高齡老年人和軍休所的呼聲及駐蓉部隊離退休人員的身份性質,參照北京、瀋陽、大連、武漢、廣州、南昌等城市的做法,《意見》把駐蓉部隊80周歲及以上無戶籍、由部隊管理服務的離退休幹部也納入了發放範圍。同時,調整了市級財政對區(市)縣的補助方式。
  • 上饒市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
    本報訊 記者萬明報導:為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近年來,上饒市按照民政部和財政部關於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文件精神,深入推進各項改革試點工作。今年2月,上饒市成功入選全國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城市。
  • 48個問答詳解《北京市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管理實施...
    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的申請條件:享受本市低保(含領取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境補助金的老年人)、低收入的老年人,以及本市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2.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和以往補貼相比,哪些是新增的?哪些是延續的?哪些補貼或福利取消了?答: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是新增的;80-89周歲老年人高齡津貼是原政策中止後,在津貼標準上延續了原政策標準整合形成的;9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是接續原政策標準並提高了標準的。
  • 明年1月起 成都老年人高齡津貼發放標準提高20%
    (記者 繆夢羽) 記者近日從市民政局了解到,《關於進一步完善成都市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點擊查看文件),對高齡津貼制度進行了修訂和完善。根據《意見》,各年齡段在原有標準基礎上分別提高20%,即:80—89周歲津貼指導標準為每人每月60元;90—99周歲津貼指導標準為每人每月240元;100周歲及以上津貼指導標準為每人每月600元。除了提高高齡津貼發放標準,《意見》還擴大了高齡津貼發放範圍。我市現行高齡津貼的發放範圍為戶籍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
  • 困難老人養老服務補貼,本月底前首次發放到位
    困難老人養老服務補貼本月底前首次發放到位三項養老服務補貼津貼到帳時間一致,具體到帳時間最遲不會超過次月前兩日10月1日起,北京將針對經濟困難老年人、失能老年人、高齡老年人新提供三類養老服務補貼津貼。據了解,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是新增的;80-89周歲老年人高齡津貼是原政策中止後,在津貼標準上延續了原政策標準整合形成的;9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是接續原政策標準並提高了標準的。三類補貼津貼的申請條件和補貼標準均進行了調整。
  • 【大慶市民政局】關於印發《關於建立貧困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
    為完善老年人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建立生活困難的失能老年人基本護理服務長效保障機制,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質量,結合我市實際大慶市民政局、大慶市財政局、大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了《關於建立貧困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
  • 明年1月起,成都老年人高齡津貼發放標準提高20% 詳細解讀看這裡
    高齡津貼制度實施5年以來,全市享受補貼人數達40餘萬人,高齡老年人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12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為積極推進適度普惠型老年社會福利事業發展,根據市委、市政府推進以利民為導向的基本公共服務清單管理和動態調整制度改革的相關要求,綜合考慮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變化、城市空間布局規劃的改變和高齡老年人的需求,市民政局起草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成都市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的意見》,對高齡津貼制度進行了修訂和完善。
  • 上海新政:完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市政府關於完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長期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福利保障工作。為持續解決殘疾人特殊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根據《國務院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國發〔2015〕52號)、《民政部、中國殘聯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的通知》(民函〔2015〕274號)和《民政部、財政部、中國殘聯關於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民發〔2019〕
  • 北京市全力保障 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服務便利性
    會上,部分失能老人家屬代表就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恢復使用範圍問題反映具體訴求。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委員、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對此進行了回應。根據介紹,自2021年1月起,持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的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將恢復發放到護理補貼帳戶,重度失能老年人可以到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服務單位購買照護服務或照護用品。
  • 年底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 這些項目政府給補貼
    二是「十四五」期間,繼續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將改造對象範圍擴大到城鄉低保對象中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等;各地要創新工作機制,加強產業扶持,激發市場活力,加快培育居家適老化改造市場,有效滿足城鄉老年人家庭的居家養老需求。《指導意見》列出了一份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薦清單」,(見表格)。
  • 江蘇首建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 高齡失能老人可同享補貼和尊老金
    14日,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發布養老新政,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人可享受養老補貼,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制度也同步建立。通過實行對養老服務供、需對象的補貼制度,引領消費,推動建立適度普惠型老年福利制度。  困難失能老人每月補貼100元  我省新政規定,此次養老補貼發放的對象為:低保家庭中60周歲以上的失能老人;低保家庭和分散供養的特困對象中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低保標準2倍以內)中60周歲以上的失獨老人。
  • 民政部通報老年人補貼制度情況:天津百歲老人津貼最高
    其他區均500元   近日,民政部網站通報了全國省級層面建立老年人補貼制度的情況,其中,26個省(區、市)出臺了高齡津貼方面的相關補貼政策,天津給予百歲老人的津貼為每人每月500元,標準最高。除了高齡津貼,天津市還對具有本市戶籍、家庭經濟困難的老人給予養老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   據介紹,1999年1月開始,天津市給予百歲老人每人每月100元營養補助,2001年10月上調至每人每月200元,去年,百歲老人營養補助費增至500元。
  • 瀘州市全面落實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
    建立補貼制度全面落實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意見提出,要全面落實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降低年齡,提高補貼標準,對百歲及以上老人予以特殊照顧。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養老服務護理補貼制度。
  • 2020年前建立覆蓋基本參保人員的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  記者昨日獲悉,採納市人大代表程璇《關於推動福州市醫養結合的產業化創新發展的建議》,我市多舉措開展「醫養結合」工作,增強我市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動力,並力爭在2020年前建立覆蓋至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的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 常州市新北區黨政辦公室關於進一步修訂完善新北區城鄉居民基本...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各委辦局,區各公司、直屬單位: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蘇政辦發〔2014〕104號)和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修訂完善常州市市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通知》(常政辦發〔2015〕45號)文件精神,經區政府同意,現對《常州市新北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常新政〔2012〕36號)進行修訂。
  • 青島老齡比例逼近20% 80歲以上老人或發補貼
    青島市83萬多農村老年人中有37.1萬老年人已領取養老金,但還有近50萬人沒有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部分已參保的老年人基本養老金數額較低,生活仍然比較困難。  「十二五」期間,青島市將完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不斷擴大養老保險覆蓋範圍,參保繳費人數達到195萬人。穩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
  • 惠及75萬老年人!首批北京養老服務補貼津貼發放到位
    截至12月9日,全市已經完成了556674名高齡老年人津貼、10597名低保低收入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補貼的數據統一校驗和審核工作,除平谷區尚在履行撥款程序外,其他區首批高齡津貼和低保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資金已發放到老年人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