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坡鹿是海南特有的珍稀物種,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這一珍稀物種的數量只剩下20多頭,到了滅絕的邊緣。建立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遷地保護種群、建立人工馴養種群……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海南坡鹿數量從20世紀80年代的26頭增長至2019年的1700餘頭。
「坡鹿的保護,是海南引以為豪的物種保護案例。」長期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工作的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所長盧剛認為,坡鹿保護透視出海南在生態保護上的不懈追求。建省以來,政府陸續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護航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同步積極引導催生了不同領域的生物保護組織建立,持續推動生態保護科普工作,讓更多公眾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海南坡鹿種群數量穩步增長,僅是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保護生態就是保護海南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一直以來,海南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創新成立省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聯合指揮部,組建生態環境廳,積極推動環境保護地方立法,建立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全面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政策舉措」「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開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編制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建立全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灣長制、林長制」……海南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毫不鬆懈抓好生態文明建設,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
三亞亞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三亞爭當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排頭兵,生態保護一直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命題。生態環保是亞沙會籌辦的應有之義,我們將環保理念貫穿賽事籌辦的全過程,更要通過賽事的舉辦,讓生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來,三亞市民遊客的環保意識不斷提升。三亞籌辦亞沙會,以坡鹿為吉祥物原型,把環保理念和生態保護理念滲透到賽會每個環節,更上升到一座城市面對綠色發展的長遠思考,以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把最好的資源變成百姓共享的福祉,三亞有望為全球提供綠色發展的生動案例,助力海南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生動範例。」藍絲帶保護協會秘書長蒲冰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