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通報了一起「員工違規領夜宵」的通報處罰案例:
一個員工飯後去健身房鍛鍊到八點半,沒加班,就領取了價值大約二十五元的夜宵福利。
被發現後,該員工被處罰:「永久取消領夜宵權限,凍薪降考評並通報批評。」
這處罰看得我哭笑不得。
類似的夜宵福利在諸多大廠中都有,但此次華為處罰「違規領夜宵」,真的是騷操作。
我知道肯定會有人提誠信,我並不是鼓勵員工不誠信,去薅社會主義羊毛。
但對於員工的通報批評和永久取消領宵夜權限,對華為來說,真的是好事嗎?
企業又該如何設置內部管理制度,來判定員工福利的領取限制呢?
這次處罰,衍生出一個討論:諸如手機費、夜宵這種公司提供的待遇,是一種全員福利,還是針對某種特殊行為的補償?
一般來說,薪資是員工實力決定,是按照offer談的;而福利偏向於普惠性質,人人都有,是展現企業關愛文化的。
如果咱把夜宵當做是全員福利,那麼懲罰就沒有依據;如果夜宵是針對加班員工的補償,那麼企業招聘的時候,就不適合把夜宵說成福利,至少要謹慎言辭。
而華為在宣傳的時候,真的沒少強調夜宵福利。
貴司各大平臺上都發過視頻和介紹,也確實看得我們很眼饞。如果我是一個看了諸多夜宵宣傳進入菊廠的新人,很容易把夜宵當成福利。
很難相信一個員工在入職的時候會被反覆教育提醒:不加班,你千萬別去領夜宵哈,會被處罰的。
對華為來說,性價比也不高。檢查並處理冒領的員工,需要人力物力,也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僱主品牌,原本特別加分的夜宵福利,現在可能會被人指指點點。
真的值得嗎?
不把25元的夜宵福利局限成加班行為的補償,而當成公司對員工的關愛文化,是不是更合適呢?
歡迎人力資源從業者,大家一起探討思考這個問題。
二、 福利的性價比延伸一下,我當初在外企時,是報銷手機費的,每人每個月200元。
如果話費超過這個數字,在報銷的時候,員工需要拉清單出來——到底花在哪裡了。
話說回來,200以內為啥企業不要員工拉清單呢?
理論上說,手機費肯定是花在個人身上的多,花在公司上的少啊。
如果每個員工的話費都拉清單,一個月省出兩頓夜宵,也是有可能的。
這本來是員工給公司花的錢,公司給報銷補回來——典型的補償行為。
補著補著就變成了公司的福利。公司為什麼不把每個員工的話費明細單扒出來一項一項拆呢?
原因很簡單,成本太高。
員工貼發票需要拆分,需要單獨去列印明細單;主管需要審核,需要看明細單;財務需要審核,需要研究員工提交的明細單。
企業最值錢的是啥?是人才,再進一步是人才的時間。
為什麼企業會給員工提供各種福利,從零食、午餐晚餐,到健身房、高端醫療,甚至託兒所?
是希望員工能夠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中。
讓員工花時間拉話費清單,這個成本太高了,還不如設定一個相對合理的價位,價位以下我全報銷,其實也沒貴多少。
本文作者葉楠,轉載自公眾號瞎說職場(id:HRinsight),在這一畝三分地上Sean和你一起破除職場毒雞湯,把最真實的職場展現出來。
本文為LinkedIn經授權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LinkedIn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影視截圖。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進行刪除,並就版權問題聯繫相關內容來源。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lmschina-sales@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21 領英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