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撐做大做強小漿果產業

2020-12-22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小漿果是一類很重要的果樹樹種,有極高的營養和醫療保健價值,很受國內外歡迎。小漿果在我國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內目前正面臨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為了把小漿果產業做大做強,最近,國家林業局在山東省膠南市正式啟動了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重大專項「特色小漿果良種選育及產業化技術開發與示範」科研項目。為此,《中國綠色時報》的記者採訪了這一課題主持人——山東省林科院經濟林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蕾。

  記者:首先祝賀你承擔國家重大專項課題。請你簡要談談這個課題的概況。

  孫蕾:「特色小漿果良種選育及產業化技術開發與示範」是2012年度國家林業局林業公益性行業重大科研專項課題。從今年開始,到2016年結束,利用5年時間,主要研究藍莓、無花果、桑葚、石榴等4類特色小漿果的良種選育、標準化技術栽培、保鮮及加工技術等。國家項目投入科研經費780多萬元,建成特色小漿果產業化示範基地1500公頃,選育出適宜黃河中下遊地區不同栽培區域適生優良鮮食品種和加工品種,為全國小漿果產業化開發建立起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體系。這是迄今為止,山東省林業科研投入最大的一個項目。項目由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主持,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研所、沃林農業(青島)有限公司、陝西國大高等教育投資集團日照科教開發中心等4個單位聯合承擔。 

  記者:國家科研重大專項課題為什麼能花落山東?

  孫蕾:首先感謝國家林業局對山東以及對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的信任和支持,我也很有幸能承擔這一重大課題。要說主要原因還是山東具有特殊的地理和資源優勢,並且積累了一定的栽培管理經驗和產品開發能力。山東四季分明,素有落葉果樹王國的美稱,是南北引種的重要過渡區,適於特色漿果的選優、繁育和規模化生產。山東小漿果資源豐富。藍莓、無花果、桑葚、石榴這4類特色小漿果,在山東經濟林行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山東是藍莓、無花果、石榴、桑葚的主產區。藍莓是新興的樹種,近幾年,在山東沿海一帶發展非常迅速。在山東這4種小漿果總面積達21萬多畝,其中,石榴17萬畝,佔全國的1/7。無花果、藍莓各2萬畝,均約佔全國1/2。夏津縣黃河故道是桑葚的集中分布區,300年以上的古桑樹就多達4000多棵。

  記者:為什麼稱這幾種果品為小漿果?

  孫蕾:其一, 這幾種果品,果子個頭小。無花果平均單果重20克-30克左右,藍莓、桑葚平均2克左右,石榴果個雖大,但果粒較小、平均1克左右。其二,栽培面積小。無花果面積全省不到2萬畝,全國4.5萬畝。全國石榴面積118萬畝,山東17萬畝。桑葚更是零星分布。藍莓是最近幾年才從國外引進的樹種。其三,總體產量低,在果品產量中佔份額較小。其四,像桑葚、無花果鮮果供應市場時間極短。

  記者:目前,小漿果在產業開發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孫蕾:特色小漿果作為新興的經濟林產業,科技儲備不足,隨著小漿果產業的發展,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是缺少適生範圍廣、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二是缺少相配套的標準化的栽培技術,三是缺少採後保鮮技術和加工利用技術。由於缺乏良種,栽培、貯藏、保鮮、加工技術落後,產業規模小,一直沒有發揮出小漿果應有的效益。

  記者:國家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氣力搞小漿果的研究呢?

  孫蕾:一是小漿果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良好的保健功能。據美國、日本和歐洲的科學家研究報導,藍莓果可消除眼睛疲勞,每天食用40克~50克藍莓鮮果可明顯增強視力。由於藍莓的營養及藥用保健功能,國際糧農組織已將其列為人類的五大健康食品之一。石榴抗氧化能力是檸檬的11倍。無花果果實每百克果肉中含鈣量高達38.4毫克,含硒量高達54.7ppm。桑葚的營養是蘋果的5倍-6倍,葡萄的4倍,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的最佳保健果品」。

  二是市場前景好。特色小漿果及其加工品備受人們的推崇和喜愛,是國際市場上的緊俏果品,售價高。小漿果果實柔軟多汁,含有大量的胺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生理活性物質,其果實適於鮮食和加工(果酒、飲料、果醬、藥品等)。由於國際市場需求量極大,目前國內小漿果的產量已遠遠不能滿足國際市場的需要。同時,小漿果的生產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國外勞動力昂貴,因此,小漿果的主要消費國歐美一些國家只能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料,所以小漿果的生產在我國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通過改良品種、優化栽培、提高貯藏保鮮加工能力,延長產業鏈,可為農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多貢獻。

  三是意義重大。緊緊抓住特色小漿果產業起步階段的發展機遇,開展特色小漿果良種引進和選育及產業化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引導特色小漿果業穩步健康發展,有利於調整我國果樹結構,豐富群眾果籃,提高國民營養健康水平,建設生態型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小漿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記者:國家對小漿果進行專項研究,主要想解決哪些問題?

  孫蕾:我們將以項目為載體,創建一支高效的創新團隊,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強化協作,形成合力,通過多部門、多學科、跨區域研究和攻關,從國內外引進一批優新品種;通過區域試驗,選育出一批適應範圍廣的優良品種;通過育種和技術創新,培育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通過栽培技術研發,推出一系列不同區域配套栽培技術規程,研製出能保持各種小漿果特色成分的加工產品,解決特色小漿果做成大產業的瓶頸問題,做大做強特色小漿果產業,從科技層面助推小漿果形成大產業,帶動林農增收致富。

相關焦點

  • 富蘊:小漿果科技產業基地「開枝散葉」
    今年以來,富蘊縣自然資局駐吐爾洪鄉拜依格託別村工作隊傾力打造小漿果科技產業基地,通過發揮基地示範帶動作用,力促吐爾洪鄉小漿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使農牧民享受更多小漿果「生態紅利」。目前,吐爾洪鄉拜依格託別村巴合斯小漿果科技產業基地規模不斷壯大,並獲得綠色、有機、無公害小漿果產品標誌。
  • 2020年度藍莓(小漿果)產業學術交流暨藍莓產業技術培訓會議在凱裡...
    近日,2020年度藍莓(小漿果)產業學術交流暨藍莓產業技術培訓會議在凱裡市召開。省水果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級幹部向青雲,貴州科學院院長景亞萍出席會議。會上,來自遼寧、四川、福建、雲南、湖北、湖南等省份以及貴州省內科研院校的藍莓產業專家學者,分別對全國主要藍莓產區產業狀況、藍莓產業發展賦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科技支撐創新成果及技術、「十四五」藍莓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技術創新與應用等相關主題作了交流發言。
  • 高原小漿果走向大產業
    一次偶然的機會,科研人員發現,吃下白刺果的母牛產仔率增加,這一奇怪的現象,為小小的白刺果打開了新產業之門。  近日,記者走進西寧生物科技產業園,一棟16層的綜合研發大樓和現代化的廠房矗立在生物園區,這是一家依靠生物高科技技術對唐古特白刺做生物提取、分離並進行高值化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
  • 賓縣小漿果做成了大產業
    小漿果熱銷歐美亞成立於2000年的哈爾濱高泰食品公司是以小漿果貿易起家的,2002年高泰食品公司向小漿果加工和低溫倉儲、種植領域擴展,建設了現在的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年加工能力3萬噸、速凍食品倉儲能力2.5萬噸的廠區,並在常安鎮光恩村發展了近1.6萬畝的紅樹莓、草莓和黑莓等小漿果種植基地。
  • 蓬蘽、越橘、地菍……中國小漿果大盤點
    雖然市場上的樹莓和黑莓品種都是歐美育成的,但是中國的樹莓產業擁有豐富的野生物種資源和市場前景。在之前的研學活動中,我們就調查了信陽區域的蓬蘽狀況,不管是糖度,還是汁水豐富度,都不輸於歐美品種,下一步要做的是開展廣泛的資源調查和選育優良品種。
  • 鄉村產業振興 | 濟寧:科技支撐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重點工作攻堅年 提升幹部執行力】科技支撐  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梁鳳翔 王紅豔 通訊員 李琳偉 王玉鴻 張煬 )濟寧市通過推廣應用信息技術、引進創新人才,為農業產業提供全產業鏈數據支撐,推動傳統農業向智能化生產轉型升級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孫自法 攝中新網無錫11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學科方向和應用方向涵蓋微電子學研究各個主要領域,在微電子產業集聚發展區域系統推進產業集群建設,鼓勵研究團隊積極參與創辦各類高科技創業公司,累計申請專利逾6000項、授權專利超過3100項……作為中國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發機構,以及微電子技術研究創新的引領者和產業發展的推動者
  • 瓢井鎮多舉措做大做強產業發展
    瓢井鎮多舉措做大做強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19-04-26 10:34:07   作者: 劉顯濤 付安輝   來源:瓢井鎮   瓢井鎮緊緊圍繞
  • 茂名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產業發展
    茂名網訊 今年來,我市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抓省創新驅動八大舉措和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務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推動科技創新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集中突破了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科技成果產出和轉化,科技創新支撐引領茂名產業高質量發展
  • 林中一種「小漿果」,果實很是漂亮,果子營養很高,做盆景可好?
    文|農情萬家導語:林中一種「小漿果」,結的果實很是漂亮,果子營養高,做盆景很好在農村的林間散步,空氣中充實著久違的鄉土芬芳,周圍的植物也讓人很容易感覺到濃烈的「青草味」,這氣息通透而清亮,沁人心扉。小漿果酸慄果是小型漿果的一種,每年夏天成熟,因此夏天吃到的酸慄果才是最新的果實,它是製作果醬的選材之一,在西餐中經常使用。
  • 宜君:做強特色產業 帶領百姓致富
    宜君縣堅持以特色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打破村集體經濟組織單一經營格局,緊抓「宜農股」「光伏發電」「宜君核桃」「宜君蘋果」、中藥材等特色品牌項目,積極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形成了「產業連片、協同發展」的格局。
  • 範維澄:繼續大力發展安全產業 支撐建設「安全韌性城市」
    在接受佛山日報記者採訪時,範維澄表示,廣東在城市公共安全領域要重點關注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兩個方面,佛山公共安全科技整體進步挺快,安全產業集聚發展得非常好,要繼續大力發展安全產業,支撐建設「安全韌性城市」。專家簡介
  • ...回應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還有科技創新將為國企發展注入強動能!
    比如,「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那麼,如何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呢?接下來,就請跟著小編一起拓展「知識面」吧!「十四五」時期國企改革目標升級近日,圍繞怎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給出了他的答案:即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要著力推進創新驅動、促進科技自立自強,要積極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要不斷完善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以及要健全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等。
  • 寶雞:持之以恆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實體興則經濟興,實體強則經濟強。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寶雞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發展實體經濟還存在著傳統產業轉型任務艱巨、科技創新動能不足、產業集群鏈條較短等「軟肋」。
  • 陝西省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科技需求座談會召開
    為落實省政府關於科技工作要大力支撐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的要求,提出陝西省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確定科技支持重點,7月30日,省科技廳在陝西電子信息集團召開了太陽能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科技需求座談會
  • 點燃科技「強引擎」 跑出產業「加速度」
    近年來,新沂市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戰略,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優化科技創新政策,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搭建各類創業創新平臺。
  • 建設「經濟強百姓富城鄉美」的新林口
    曾經的山區貧困縣,一躍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排頭兵,成為我省推動工業強省、農業強省、旅遊強省建設的忠誠實踐者。 林口是八女英雄故裡,是改革熱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林口人正用自己的嶄新形象和蓬勃生機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穩中求進抓項目「三個一」助推經濟強 70年櫛風沐雨,70年滄桑巨變。
  • 系統化支撐 多維度發力 西安高新區打造全球知名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作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與高新技術引領者,西安高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一直是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打造先進位造業強市示範區重點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截至2020年9月,高新區累計註冊生物醫藥企業4850家,包括6家上市企業。產業發展的良好局面源自於高新區的獨特優勢。
  • 美團連續三年入選中國旅遊集團20強,科技助力文旅產業數位化發展...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在致辭中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旅遊企業要推動科技賦能,做智慧旅遊的示範者,推進以數位化、智能化為支撐的產品創新,實現科技強企、科技強旅,使『旅遊+』『科技+』相互賦能和融合發展,推進旅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