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面對疾病的態度,影響孩子一生。

2020-09-05 多樂媽媽育兒

父母的崩潰,從孩子生一場病開始。其實,是孩子,總會生病,感冒、發燒、肚子疼,只要及時就醫,用藥得當,病就會慢慢好起來。

可是,一場病過後,帶給孩子的卻是不同的人生方向,有些孩子越來越勇敢,而有些孩子卻越來越懦弱。


孩子的變化,完全取決於父母對待疾病的態度,如果不及時糾正,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影響孩子一生。生一場病,考驗的不僅僅是孩子,更是父母。

1、孩子生病,希望得到的是寬慰。

知乎上,有網友說,從小到大,每次生病,因為怕被父母罵,寧願自己扛著也不告訴父母。

孩子生病,父母指責孩子,或許是想讓孩子記住教訓,可是,父母一時情緒的發洩和指責,不但讓孩子陷入焦慮和不安的情緒中,不利於病情的恢復,還會讓孩子變得悲觀和懦弱。

身體的病痛是一時的,心理的傷害卻是一輩子的。

父母的指責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要遠遠大於病痛。

孩子早教課程上有一段視頻。寶寶發燒生病,哭鬧不止,媽媽並沒有慌亂焦慮,而是抱起寶寶,溫柔的唱歌,寶寶聽著歌聲,情緒漸漸平復,於是就停止了哭鬧,不一會兒就安靜的睡下了。

大人生病的時候都會煩悶,更別提孩子。身體的不適讓孩子焦慮和不安,他想要從媽媽這裡獲取安全感。如果連父母都不能給予孩子安慰和鼓勵,那麼孩子,就更沒有勇氣來面對遭遇和傷害。

2、父母的情緒,是孩子面對疾病的定心丸。

網上有個視頻,小女孩兒生病住院,爸爸媽媽不斷給她安慰和鼓勵。



小女孩兒鼻子插著氧氣,躺在病床上,哇哇大哭,眼神驚恐,身體哆嗦。她以為自己要死掉了。

爸爸撫摸著孩子的頭髮,溫柔的說:「你只是睡著了,然後又醒來。

小女孩指著旁邊的媽媽:「媽媽,你哭了嗎?」

媽媽溫柔的說:「不,媽媽現在很高興。」

爸爸親吻著孩子說:「你在這兒,而且比以前更漂亮了。」

小女孩兒情緒稍稍平復,對著媽媽說:「媽媽,謝謝你帶我來這裡。除了我媽媽還有誰。」

小女孩兒突發了嚴重的疾病,經過幾天的痛苦治療,小女孩兒恢復的非常快,奇蹟般的痊癒了。

孩子生病時,如果父母比孩子還焦慮,父母的情緒就會嚴重影響到孩子,孩子對未知的一切會極度恐慌,他甚至以為自己會死掉。

就像這個生病的小女孩兒,如果她面對的是哭泣的媽媽和比自己還緊張的父親,那麼,女孩兒的情緒也會更加糟糕。

生病了都會害怕,何況是孩子,這個時候,父母的鼓勵和安慰,就是孩子病情的一劑良藥,讓孩子不再恐慌和無助,變的堅強和勇敢。

《拜託了媽媽》裡有一期說過,孩子突發情況生病,媽媽一定要保持沉著冷靜,如果媽媽驚慌失措,那麼家裡的恐慌就會升級。

疫情期間,國家衛健委針對孩子面對疫情的心理安撫給出了建議:孩子情緒受疫情影響大,父母的情緒對孩子非常重要。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有一個好的心態,多陪伴孩子,多多互動,教孩子學習健康科學知識,讓孩子產生安全感,安撫孩子的情緒。

面對疾病,父母的情緒,是家裡的定海神針,也是孩子的定心丸。


3、面對疾病,好的心態更重要

在武昌方艙醫院裡,有一名唯一的兒童患者—冬雪,她心態樂觀,勇敢堅強。在住院期間,冬雪不但要看書學習,還和醫生進行良好的互動。

醫院為冬雪送來了大量兒童讀物,還書信鼓勵她,戰勝病魔,重返校園。

冬雪的樂觀,感染著醫院的每一個人,大家相信,她不久就會恢復出院,重返校園。

針對新冠肺炎的防護,北京衛視做了一期《新冠肺炎防治特輯》,一位在前線治病的醫生專家指出:所有的病人裡,如果你是心態特別積極向上,性格開朗的人,你就會好的很快;相反,得了病後,壓力特別大,思想壓力特別大的時候,對他的病情恢復,也沒有利。

2月18日,曲靖市一位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小姑娘,手捧著笑話,歡快活波,完全不像是剛生了一場大病的人。

護士長胡娟誇讚她,活潑可愛,勇敢堅強,非常配合醫生的治療。

心理學專家王俊華曾經說過,身體是情緒的承載者,平和而穩定的情緒是身體健康的保證。

好的心態,不但有利於身心的健康,更增強了戰勝疾病的鬥志。

面對疾病,配合治療很重要,好的心態更重要。


4、一次疾病,是一個家庭的共同成長

在疫情期間,很多家庭有著相似的經歷,從恐慌焦慮,到正確對待,從抱怨悲觀,到樂觀感恩。

一次疾病,我們留給了孩子什麼。

雙黃連公布對新冠肺炎有抑制作用的那晚,全國電商脫銷,就連寵物用的雙黃連也脫險,第二日早晨,藥店排隊購買雙黃連,有些人一次買了幾十盒。

我的同事,當天也買了20盒。


事後我問她:「如果真的確診了,你自己敢喝嗎?」

在疾病面前,壓力過大,過度恐慌,不但不利於健康更會讓你做出更多錯誤的判斷。

孩子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變得緊張焦慮,不但有損孩子身心健康,嚴重的更需要心理疏導。

正如她說的,因為她焦慮不安,整日被疫情困擾,孩子也受了影響。孩子待在家裡本就不自由還沒有小朋友陪伴,再加上她的恐慌,孩子更是煩躁,亂摔東西。

父母焦慮,孩子更加不安。一次疾病,需要的是一個家庭的共同努力和成長。

媽媽被確診新冠肺炎,小男孩送去零花錢感恩醫護人員。

媽媽被確診新冠肺炎正在住院,爸爸陪親戚在武昌求診,孩子白天獨自在家,孩子電話告訴爸爸想要為醫院做點事情,在爸爸的鼓勵和建議下,勇敢的孩子將零花錢捐給了醫院,來感謝醫護們。

面對疾病,爸爸沒有慌亂,而是繼續幫助親戚求診,孩子也表現獨立勇敢,懂得感恩。孩子,是家庭的縮影,有這樣勇敢的孩子,相信媽媽也會很快恢復。

面對疾病,父母勇敢,孩子勇敢。一次疾病,考驗的不僅僅是孩子和家長,而是一個家庭能否共進退。


悟空問答裡有個高贊的回答:抗擊新冠肺炎期間,最想教給孩子的是什麼?


對個人---敬畏生命、自我約束、鍛鍊身體,對社會---感恩、為他人著想。


家長能否放下自身的焦慮,投入到當下的生活會比較考驗每個人的心態。


有句話說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人生無常,磨難總會有。面對疾病,我們要做的是冷靜理智、勇敢樂觀。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不僅要有取得成功的勇氣,更要有面對困境時的從容。

相關焦點

  •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態度,影響他的一生!
    人們都在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真的是這樣嗎?很多人的看法都不一樣的,因為各種經歷的不同,導致大家的看法不能一致,這也可以理解,但是小編想和大家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個也可以成立,但是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說,影響孩子的不單單是父母的行為,還有更為重要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許講到這裡大家會很迷茫,很不解。
  • 深夜,13歲女兒房內傳來「嗯嗯」聲,父母的態度影響孩子一生
    深夜,13歲女兒房內傳來「嗯嗯」聲,父母的兩種態度影響孩子一生。導語每個孩子都會對生理健康產生好奇,而父母對於孩子在生理健康內容上的求知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果然13歲的女兒看到這些書的時候,總是很好奇地瞟幾眼,於是爸爸媽媽就順勢和女兒談論起生理健康知識,女兒聽完後不僅表示他們解答了她內心的疑惑,還覺得父母的態度會讓她以後都樂意和父母交流這方面的問題。
  • 深夜,13歲女兒房內傳來「嗯嗯」聲,父母的兩種態度影響孩子一生
    深夜,13歲女兒房內傳來「嗯嗯」聲,父母的兩種態度影響孩子一生導語每個孩子都會對性產生好奇,而父母對於孩子在性內容上的求知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果然13歲的女兒看到這些書的時候,總是很好奇地瞟幾眼,於是爸爸媽媽就順勢和女兒談論起性知識,女兒聽完後不僅表示他們解答了她內心的疑惑,還覺得父母的態度會讓她以後都樂意和父母交流這方面的問題。
  • 父母對錢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直接影響孩子金錢觀形成的第一人。,自卑懦弱很多父母是在年少時窮過來的,所以他們深信,物質的匱乏能夠教會孩子懂吃苦,知奮鬥,但卻忽視了貧窮也會帶給孩子自卑與懦弱。窮是一時的,自卑和懦弱卻會伴隨孩子的一生。父母希望用窮養孩子,來教會孩子懂得不能貪圖享樂,要有責任擔當,但窮養未必就能養出一個吃苦上進的孩子,甚至有可能因此限制了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想要成為生活的強者,吃苦的確是必不可少的。即便家境貧寒,也要有著正確地引導,指引孩子去樹立志向,開闊格局,而不只是為錢奮鬥。
  • 父母的言行裡藏著孩子的未來,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孩子睜開眼第一眼見到的就是父母,是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孩子對於父母有一種本能的信任和依賴。孩子降臨到這個原生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地影響孩子,而這種影響可能將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孩子一開始會模仿父母的語言和行為,將父母的言行當成是真理來踐行。
  • 父母的「消極」態度,會影響孩子一生,學會樂觀孩子才更優秀
    作為父母教育孩子是重中之重,父母地這些觀點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成長,所以作為家長的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很多家長卻不自知,還認為自己地做法是正確的,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家長應該利用自己的一些語言和言論,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好的東西帶給孩子,壞的東西迅速拒絕,這才是一個正確的教育觀。
  • 原生家庭父母的不和,影響孩子對婚姻的態度
    弟媳今天沒有帶孩子過來吃飯,因為她和老弟也吵架了。兩代人的吵架看似沒有關聯,實際上也是有關聯的。這也是我為什麼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原生家庭父母的不和諧,影響了孩子對婚姻的態度。還有自己的事情解決不好,還牽連自己的孩子,實屬不應該。當然我也知道,作為孩子,不要隨便去批判父母的婚姻。可我是希望他們能夠看見,他們關係不和的背後,我們作為孩子受到的影響有多大。(二)父母關係不和,孩子受到的傷父母關係不和,我們三個孩子中受到最大影響的就是我姐和我弟。
  • 孩子對待手機態度,會影響她的一生,父母要明白3點
    讓孩子過早、過多地接觸電子產品,會大大損傷孩子大腦發育,影響認知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孩子對待手機態度,會影響她的一生,父母要明白3點!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就是由於沒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 面對孩子的哭鬧,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一個人身體不舒服還帶著孩子,真得很心疼自己,也心疼哭泣的孩子。內心的難受和憤怒都不能向孩子發洩。我依然讓自己態度溫和,並告訴她,讓她哭鬧完,我就蹲在她身邊,抱著她。大概幾分鐘吧,我問她:「你吃著糖,媽媽拉著你的手往回走,好嗎?」她停止哭鬧,說聲「好」。
  • 父母的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用心教導,如果家庭中,親子關係和諧溫馨,那麼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親子關係也是孩子一生中情感的基礎,也是孩子情商發展的關鍵。在孩子年幼時,親子關係能直接影響孩子的情感發展情況,也直接關係到孩子未來的情感發展健康。根據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父母對子女的態度和關係將直接影響他們未來的性格和感情。
  • 尿床這件小事,關乎孩子的自尊,父母的態度對孩子影響巨大!
    3、4歲的孩子尿床,是在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誰家的孩子沒尿過床呢?我們小時候也尿過!尿床這件小事,或許就是一個小插曲,很快就過去了,但也可能會成為孩子的心理陰影,背負一生,關鍵在於父母不同的應對態度。不但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
  • 孩子被起外號,父母的態度至關重要,隨意敷衍可能會影響孩子成長
    在父母的想法之中,從來沒有把綽號當作是一件傷害很大的事情,可是我們應該清楚,不管是身體傷害還是心理傷害,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有些時候看不見的傷害才是最為嚴重的。它有可能讓孩子自信心喪失自尊心,影響孩子的一生。
  • 父母的言行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都理解父母希望孩子成龍成鳳,但卻不能將他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寄希望在孩子身上,想要孩子代替他們去實現夢想,以期待自己輸掉的面子在孩子身上能夠找回來。有的家長只要孩子做的事情不如家長的意願,隨之而來的就有打罵聲,有的孩子在父母語言之下不敢做任何反擊,只會選擇用沉默來逃避。有次去眼鏡店配眼鏡,有位家長帶著自己10歲左右的女孩子和親戚家的11歲的男孩子來檢查視力,我在服務員的陪伴下在一旁櫃檯挑選合適的框架。
  • 外界的傷害會給孩子帶來多大影響,取決於父母的態度
    孩子對事情危機程度的判斷,往往是根據父母的緊張程度。孩子的一生中,可能會遭遇來自外界的種種傷害。比如新聞報導屢屢曝出幼稚園老師虐待孩子的事件,有的孩子不幸遭遇性侵犯,有的孩子承受著同學的霸凌。在這些遭受傷害的孩子當中,一些孩子幾乎沒有留下心理陰影,但也有一些孩子終身帶著心靈上的傷痛。外界的傷害會給孩子帶來多大影響,很大一部分取決於父母的態度。可以說,只要親子關係基礎好,加上父母正確處理危機的態度,絕大部分意外傷害都不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 父母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很多人都被網上的一部泰國短片感動過,影響過。小女孩Ju平時一直陪媽媽在菜市場賣菜,由於隔壁鋪子的豆芽賣得好,小女孩問媽媽:「我們可以種來賣嗎?」媽媽的回答是:「我們試試。」我們在看這個視頻的時候,都會感慨,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言傳身教何其重要。如果這位媽媽有任何的不耐煩,或者她經常會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沒有希望,那她可能從一開始連女兒種豆芽的提議都不會去滿足。
  • 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孩子一生
    很多父母在教養孩子時情緒變化很快。每位父母都應該正確看待自己的情緒,都應該放下牴觸情緒與自己的主觀臆想,用一種平和客觀的態度去看待孩子的行為,這樣我們就不會遭受負面情緒的困擾。為什麼一定要強調父母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呢?因為父母自身存在的情緒,對養育孩子有著重大的影響。
  • 輔導作業引發的「戰爭」,家長的態度影響孩子一生
    我開始意識到,孩子這一反常行為,可能是因為昨天的憤怒情緒,影響到他的心情。我得馬上作出決定。於是我對他說:「昨天媽媽說話太大聲,嚇到你了是嗎?」他沒說話,只是點點頭。我接著說:「是媽媽不對,不應該大聲說話,對不起,你可以原諒我嗎?」孩子開始小聲的說:「沒關係。」其實孩子挺在意媽媽的態度,他害怕批評和指責,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 孩子開口向你要錢,家長的態度比錢更有價值,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開口向你要錢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呢?要知道家長的態度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首先你要問清楚孩子要錢的目的。倘若是單純的亂花錢,家長應該好好教育孩子;但如果索要金錢是因為有合理的用途,家長應該支持。
  • 父母感情好壞,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不容忽視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父母往往忽視了這一點。每個父母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優秀的人。但是很多父母往往忽視了,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很矛盾,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影響。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能說出這句話的父母才是真的什麼都不懂。很多父母覺得在孩子面前幹什麼都無所謂,絲毫感覺不到孩子的內心想法。因為父母不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 父母的冷暴力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
    在每個孩子的心中,父母都是無所不能的。孩子的腦海中,每天都會出現「十萬個為什麼」,等著家長去給他們回答。而我們很多父母,對孩子沒有耐心,也不會好好的去回答孩子的問題,只會敷衍了事的去回答。這樣的相處模式,孩子長大後還願意還家長進行交流嗎?在家長抱怨孩子,還自己的關係越來越遠的同時,不妨反思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