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4日的時候,中國成功發射了長徵5號運載火箭,啟動了探月工程三步的最後一步。這次探月任務使命重大,長徵5號運載火箭將會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到月球表面,採取月球土壤樣本,並將樣本帶回地球。如果這次任務能夠圓滿完成,那麼我國就能創造7個第一。
1、第一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在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之前,我國從來沒有進行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雖然我們登陸過月球,但我們卻沒有進行過採集。在這次任務完成後,我國就能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採集月球樣本的國家,這在中國航天史中,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2、第一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在中國實施這項航天計劃之前,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在進行月球軌道對接時,都需要使用人員進行操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進行無人交會對接,可以說是開創了人類航天史的先河。
3、第一次回收宇宙第二速度飛行的太空飛行器。在返回器飛向地球的時候,它將會達到每秒11 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飛行,這比地球軌道的太空飛行器快了30%左右。
4、航天任務的難度第一,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任務非常複雜,它需要進行多次分解、重新對接、變軌、加減速、再入大氣層等操作,其具體步驟可以詳細劃分為11個階段,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之前,我們從來沒有進行過如此複雜的航天任務。
5、航天探測器的重量第一,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航天探測器,它的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全部串聯在一起,重量達到了8噸。
6、科研意義第一。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會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進行採樣。而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之前,還沒有任何的人類探測器到過這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考察價值。
7、火箭性能第一。這次承擔發射任務的長徵5號運載火箭,是我國唯一一款能把8噸重的太空飛行器,送入地月移動軌道的火箭。
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發現,這次我國的航天任務真的不簡單,想要完成這次任務,必定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卻大言不慚地表示:希望中國能分享探月工程獲得的數據,以增加大家對月球的了解。美國什麼都不做,一上來就要分享成果,這種行為確實令人不齒。所以有網友就立即展開了回應,稱:美國至今對我國航天實施全面封鎖,拒絕與我們合作。如今我們登月採土了,美國又提出了合作,想要分享成果,這完全就是最典型的「雙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