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生活費檔次已出,家長可對照選擇,看看你家孩子適合哪個?

2020-09-09 東愛雨小公

又是一年開學季,不少大一新生就要進入大學校園,他們就要開啟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在這段旅程中,他們將遠離父母,獨自在他鄉生活。

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家長、學生往往會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生活費應該給多少?我應該向父母要求每月有多高的生活費?

孩子讀大學到底應該給多少生活費?相信這是很多大一新生家長共同面臨的問題,如果給少了擔心孩子會受苦,如果給多了,家庭經濟實力又不允許。這種兩難的困境,有時候就會橫亙在家長的腦海中。




最近有位家長諮詢我,孩子馬上就要讀大學,在隔壁城市,經濟比較發達,我想每月給他600塊錢,這種標準過分嗎?

我們先來看看大學生對於生活費500塊錢的看法

大一新生:每個月給我600塊錢的生活費,這也忒少了吧!600塊錢一個月能幹什麼?就算整天什麼事兒沒有,就只用來吃飯的話,也肯定是不夠的啊,何況我們現在的大學校園處處都要有花銷,我得如何憑藉600塊錢生存啊?生活真是太難了!

大二學長:生活費沒有給600塊錢?和這都什麼年代了,500塊錢肯定是不夠的,即使是男生,不用買化妝品之類的,600塊錢也很難生活下去。


大二學姐:看到這位家長的做法,我就想起了當年媽媽剛開始給我生活費的時候,每個月就打算給800塊錢,真的是每個月都捉襟見肘,一次參加同學聚會,一下子就花掉了160塊錢,直接讓我的生存成了大問題。後來經過跟媽媽的「搏鬥」,我的生活費才有了提高。

對於大學生的生活費,並沒有既定的標準,只要適合家庭、適合學生自身就可以。

不過,我們也要認識到,如今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開支範圍比較廣,比如:夥食費、娛樂、網費、生活用品等,而且每一類生活費用都不是小數。




最新的數據調查顯示,大學生的生活費檔次分級明顯,看看你們家孩子屬於哪個級別?

第一檔:0-800元

在這個生活費標準層級上的大學生,可以說家庭還是比較困難的,基本上屬於「家境困難」的學生。

對於這部分學生,基本上將自己的時間用在了學習和打工上,因為他們的經濟條件不允許參加班級裡的聚餐活動,或者舍友們的社交活動等,基本上都是獨自活動,生活比較單調。

對於家境不好的同學,能擁有這樣的生活費標準也算不錯了,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家庭條件如果沒有到這種地步,反而給孩子這樣級別的生活費,那就不太好了!



第二檔:800-1200元

在這個級別的生活費標準上,我們認為也就算是普通的農村家庭。雖然在這個水平上不能過上非常富足的生活,但是勉強維持生活還是沒有問題的。

說實話,這個級別的大學生,想要經常改善生活的話,這種可能性是幾乎沒有的,頂多自己一兩次,改善一下還是可以的。

不過,最近有位同學講到,媽媽催他談戀愛,想想媽媽的催促和自己乾癟的胯兜,也只能笑笑算了!

第三檔:1200-1500元

如果大學生的生活費處在1200-1500元之間,在國內大多數城市都可以算得上不錯的了,也就是說在多數城市讀大學,都可以實現溫飽甚至能達到「準小康」。


不過,這樣的生活費標準,如果在北上廣這類大城市的話,可能難度會相對比較大,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一般情況下,在這個檔次上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到食堂選購,也可以跟同學外出聚個餐。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買點小零食,日子過得不算富足,但也還不錯,勉強能算是「中等水平」吧!

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在這個生活費檔次上的同學,也只能是在吃吃喝喝上有點改善,想要有其他方面的需求,可能就要降低自身的飲食檔次,通過壓榨飲食消費,來提升其他方面的精神消費需求。


第四檔:1500-2500元

生活費在這個檔次上的大學生,他們的生活可能就會相對寬鬆,生活內容也是豐富多彩。而且這個標準檔次上的大學生,可能還會面臨著消費觀的問題,雖然擁有這樣的生活費,但是他們的消費觀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

如果擁有這個檔次的學生,他沒有什麼「應酬」,生活基本上很單調,也就是吃點飯,買點小東西而已的話,那他可能還會省下不少錢。

當然,如果這個檔次的學生,他非常喜歡交朋友,參加一些社交場合的話,他的生活費倒也能應付得起。

而且在這個檔次上的大學生,我們認為是完全可以談戀愛的,而且談戀愛的成本都能計算在內。


第五檔:2500-4000元

雖然現在生活水平高了,生活成本增加了不少的,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讀大學的生活費若在200-4000元之間的話,也著實不少。

如果擁有這個檔次的生活費,你們自己是不是也覺得有點奢侈呢?

在這個生活費檔次上的大學生,可能會有更多的生活選擇,可能會有更加豐富的生活。

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可以談個戀愛,隨時出去旅旅遊,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

不過,在這個檔次上的學生也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要做到理性消費,絕對不能形成鋪張浪費的習慣。一旦形成壞習慣,就有可能為自己造成大的隱患。


第六檔:4000元及以上

如果真的能進入這個標準層級,只能說明你們家真的很富有了,而且家境也相當殷實。

有人將享有這個檔次生活費的大學生,比喻為「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大學生,這種比喻方式雖然不太合適,但是我們認為非常符合實際。

要知道,很多上班族的月薪也不過如此,他們還要承擔著養家的任務,而普通的大學生就能擁有這樣的生活費,你想幹什麼還不行啊?真的可以讓自己的生活過得非常舒適了!




不過,對於到底給孩子的多少生活費,家長們要認真考慮,仔細斟酌,也要基於一定的現實原則來確定。

01 個人家庭經濟基礎實力

經濟學界如此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大學生的生活費標準,必須要根據家庭經濟基礎實力來決定,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很好,完全可以給孩子多點生活費;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很差,還強撐著給孩子高標準的生活費,這就是完全自討苦吃。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這也就出現了不同大學生,能夠享有不同層次的生活費。如果家庭貧困的話,給孩子每月800元生活費,可能沒人會議論你,但是如果你每月給孩子2000元生活費的話,肯定就會有人批評你。


02 所讀大學城市物價水平

不同城市的消費成本是不同的。對於孩子所讀大學的城市物價水平如何,建議家長要實地了解一下,大致清楚在這座城市讀大學,沒有所需要的生活成本是多少,再根據實際做出決定。

任何家長給孩子的生活費高低,都要根據所讀大學城市的物價水平來定,以北京和青島為例,北京的物價水平肯定要高於青島,就要考慮給出不同的生活費標準。

03 大學生的個人消費觀念

消費觀念對於孩子合理利用生活費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擁有正確的消費觀念,可能他們會將自己有限的生活費,做出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樹立了錯誤的消費觀念,很有可能就會陷入花錢的「死循環」。


作為家長不僅要給孩子生活費,還要做好孩子消費觀念的引導,讓他們儘量樹立了正確的消費觀,無論是談戀愛,還是在具體的大學生活中,都要有正確的生活方式。

04 努力引導孩子自力更生

孩子進入大學校園之後,就相當於進入了一個「小社會」,就要提前讓他們適應社會現實。

進入大學之後,建議家長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引導他們樹立自力更生的理念,讓他們懂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日後需要自己來完成未來的醫生,要慢慢放棄對父母的依賴。

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在不耽誤大學課程的情況下,通過勤工儉學實現自力更生,這樣也可以幫助他們自己改善生活水平。




關於孩子生活費標準的問題

面對孩子的生活費,我們認為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則會產生非常壞的影響。

如果給孩子過多或者過少的生活費,都有可能影響他們的生活。

給孩子過少生活費的話,可能他們就不會經常與同學、老師有社交活動,這樣就會慢慢失去朋友,就會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心理;還有可能因為自己的生活費太少,開始選擇校園貸,一旦陷入校園貸或者傳銷,到時候後悔也晚了。


當然,給孩子的生活費太高了也不好,會讓他們認為錢來的太容易了,對於生活費不珍惜,也就感受不到社會的不易、賺錢的不易。同時還會讓他們養成大手大腳的壞習慣。

除非你們家不缺錢,可以任由孩子隨意揮霍,這樣的話,誰也管不著,但是最終受害的還是孩子自己。



結 束 語

不管在任何時候,我們認為孩子能進入大學是他們能力的體現,也是我們一家人最高興的事情。但是我們面對成功的喜悅也要理性、客觀,不要太過於情緒化。

尤其是給予孩子生活費的問題上,一定要綜合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不能給予孩子過少,也不能給予過多,還是要根據我們給出的原則,進行綜合考慮,給孩子制定一個適當的生活費標準。

在大學期間,給予孩子生活費的標準,也有利於他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建立正確的消費觀,這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會有深遠的影響,促使他們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對於大學生的生活費標準問題,你們如何看待,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歡迎關注「東愛雨小公」,專注教育領域問題化解,解讀高考志願填報,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學習生活、考研、考公等各方面的精準指導。

相關焦點

  • 大一新生,大學生活費一般有這幾個檔次,家長學生看看在那個檔次
    大一新生,大學生活費到底多少合適,一般有這幾個檔次,家長學生對照一下大一雖然陸續開學中,但有一個問題一種困擾這家長和學生,那就是學生生活費的問題,這也是很多學生和家長所關心的問題,到底給學生多少生活費適合呢?
  • 大學生活費2000元算什麼水平?看看最新等級表,就知道處哪個檔次
    高考理想已實現,如今已背起行囊離開家鄉的新大學生們,已經開啟了獨立的大學生活,從吃喝拉撒到交朋結友都需要親自安排與張羅。不管哪一樣,都離不開一個「錢」字,那麼,新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多少才算合適呢?對家長來說,不管有錢還是沒錢都很糾結。因為大學校園裡也是一個社會團體,給多了怕孩子大肆揮霍影響不好,不僅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更會滋生大學生攀比心理;給少了擔心孩子不夠花,或者過得太寒磣與同學格格不入。
  • 2020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你家哪個段位?「王者家庭」學不來
    「孩子,你的每月花銷是你媽一個月工資」曉婷是遼寧某大學的一名大一新生,入學的時候第一個月家裡給拿了1500元的生活費,第一次離家這麼遠,爸爸心疼女兒臨走前又偷偷塞給曉婷500元。和曉婷的父母一樣,很多家長都不清楚為什麼孩子每月需要這麼多生活費,不過每個地區的消費水平並不大相同,網上也出爐了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的排行榜。2020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你家在哪個段位?
  • 大學生活費檔次排行榜,每檔都不同,你家孩子是哪個檔
    文/教育視角360每年高考後,即將進入大學開始新生活,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到底要給孩子多少生活費?這個問題,也引發了很多家庭矛盾,給孩子少了,又擔心在外面受委屈,給多了,又害怕孩子學壞了,先來看看孩子怎麼說。
  • 2020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一共分為這些檔次,你屬於哪種
    同學們寒窗苦讀這麼多年,就是為了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而家長們為了孩子們能夠上大學,也是非常辛苦的,因為家長們除了要支付家庭的日常花銷,還要支付大學生的學費以及生活費,說到生活費,由於家庭條件的不同,每個學生的生活費也是不一樣的。
  • 2020大學生生活費排行:分為4個檔次,這一級的孩子最自卑
    隨著時代的變遷,從小學到高中,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補習班、奧賽班層出不窮,許多家長每年光培訓班這一項的花費就高達數萬元!所以現在要培養出一個大學生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孩子考上了985、211或者公辦大學還好,要是一些三本學院,每年光學費就得2-3萬,更不用提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動輒10萬一年的學費了。
  • 2020中國大學生生活費排行:分為4個檔次,這一級的孩子最自卑!
    所以現在要培養出一個大學生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孩子考上了985、211或者公辦大學還好,要是一些三本學院,每年光學費就得2-3萬,更不用提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動輒10萬一年的學費了。
  • 「一月8百」「一年5萬」大學生生活費天差地別,5檔次你家哪級
    當然,在離家前,家長和孩子都會很關心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月給(要)多少生活費?在孩子看來當然是「多多益善」,可家長卻得琢磨好這個數額。掛了女兒電話後,莫莫媽也沒閒著,覺得自己沒錯的她,在網上發問:各位家長,孩子上大學後,你們一個月給多少生活費?
  • 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新鮮出爐,快看看你在哪個等級
    給少了家長會擔心孩子一人在外不夠花銷,苦了孩子;給多了,又擔心孩子亂花錢,再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買一些超出自己支付能力以外的東西。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最新出爐的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大家一起討論一下,自身處在哪個等級吧!
  • 今年大學生「生活費」排名出爐,共4個檔次,在這層學生抬不起頭
    因為畢竟因為疫情,很多家庭經濟水平都受到了影響,於是這就會波及到你們上大學的生活費問題,那麼今年大學生們的生活費排名出爐了。快看看你們在哪個檔? 今年大學生「生活費」排名出爐,共4個檔次,在這層學生抬不起頭 今年的大學生生活費一共被分成了4個檔次,只能說只要不在這一層,你的大學生活還是可以過得很好的
  •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出爐!消費水平可分為4個檔次,網友:真實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出爐!消費水平可分為4個檔次,網友:真實。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家長關注的話題。從成為大學新生進入校園,到大學成功畢業。不知道多少家長為了培養孩子,而傾盡家財或「負債纍纍」。
  • 大學「生活費」檔次出爐,家長看看心裡有數,別給多了還不知道
    而每個月800元的生活費,其實就溫飽來說,是完全能夠滿足大學生的日常需求的,因為學校食堂的飯菜一般都是比較便宜的,一頓飯一般5元以內都能夠解決。 但是,一般來說,這個檔次的生活費,是不允許大學生抱有其他的購物慾望的,誇張一點說,甚至連出門消費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出門一次錢可能會不夠花,之後可能會過上吃泡麵度日的日子。
  • 2020大一新生開學,根據「生活費」可分4個檔次,前2檔深受羨慕
    2020大一新生開學,根據「生活費」可分4個檔次,前2檔深受羨慕萬眾矚目的國慶小長假正式結束了,由於今年的高考延遲了一個月,再加上各地處於安全問題考慮,所以不少高校在國慶以後才開學,到目前為止,全國各地的大部分大一新生,都已經迎來入學了,相信不少學生早已經迫不及待
  • 大學生生活費檔次出爐,第1級溫飽線上掙扎,假期不敢輕易出門
    在春晚的一檔小品《快樂其實很簡單》中有這樣一段臺詞可以說是引起了眾多家長的共鳴。養一個娃就像發射人造衛星,你得數十年如一日,包含各種零件和信息數據的準確,一朝發射上天,孩子考上大學,衛星就消失在了茫茫外太空,偶爾傳過來一點微弱的信號:給點錢給點錢給點錢,你還得給她建一個穩固的太空艙。
  • 大學生活費檔次出爐,第三個檔次很舒服,第一個檔次讓人笑話
    開學之後,大學生紛紛進入大學校園,辦理開學之後的報到手續。學生們即將離開家鄉,去大學裡面生活,很多父母就會擔心孩子在學校裡面的生活情況,害怕他們吃不飽,穿不暖。而大學生在學校裡面想要生活更好,自然離不開生活費。父母每個月都會給孩子一定的生活費,可是不同家庭給的生活費多少也不固定。接下來我們看看大學生活費檔次,第三個檔次很舒服,第一個檔次容易被人笑話。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劃分,800和4000的區別,看看你在哪個階段
    父母對於孩子能夠上大學心情是非常高興的,並且十分的支持孩子。說到上大學,有些學校的學費確實是有些貴的,但是父母還是會拿出一大筆錢來給孩子交學費,給孩子生活費,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都覺得這些錢花得很值。不過對於父母來說,這才是父母最糾結的一個問題:孩子剛上大學應該給多少生活費。如果孩子的錢多了,怕孩子就會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並且胡亂花錢。
  • 大學生生活費檔次出爐,象牙塔中的三六九等,你家娃在哪一級?
    的確,養娃是個大工程,即使上了大學,家長也有操不完的心。大學開學了,除了學費以外,孩子們的生活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這個問題關係到孩子在校園生活乃至走向社會後的各種問題,不能掉以輕心。大學生生活費只有300元,引發共鳴:真的不夠剛剛進入大學,大一新生小睿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媽媽只給她留了300元生活費,並且聲明以後每個月都按這個標準打錢,讓女兒省著點花。
  • 大學生活費檔次出爐,家長每個月要給多少才夠?
    上大學了,孩子每個月的生活費該怎麼給呢,這也是父母們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給少了怕孩子吃不好,也怕孩子去借校園貸,給多了又怕孩子亂花錢。在此,還有些人給出了現在大學生的生活檔次,級別一的孩子估計欲哭無淚了,但是,作為孩子,要理解父母賺錢的不容易,要知道父母給自己的永遠是他們認為最好的,也會把最多的留給自己的孩子,要懂得感恩父母,理解父母!
  • 大學生活費檔次出爐,級別一的孩子欲哭無淚,看看你家娃在哪一層
    對父母們來說,孩子上大學是悲喜參半的,喜的是經過多年努力終於考上了大學,悲的是孩子即將遠離自己,要獨自生活了。孩子的大學生活如何給生活費,也是父母們比較頭疼的問題。給少了怕孩子吃不好,給多了又怕亂花錢。
  • 2020大學生「生活費」排行,劃分了4個檔次,看你是哪一檔?
    ,而由於學生的經濟條件都是不一樣的,家長給孩子的生活費也是不同的。 而絕大多數高校的大學生的生活費,大體都是分為這4個檔次,最少的讓學生們不敢想像,最高的不禁讓學生們感嘆一聲:有錢人我們做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