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開展很大部分依賴於區域活動。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是以數理化為基本教育內容而設計組織的教育活動。這類活動從某個具體的實驗入手,幫助幼兒理解常見的科學邏輯概念和內容所展示的豐富而有趣的生活,以特有的魅力和意境,對於科學教育活動的環境創設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重視前期經驗的積累
幼兒知識經驗的主要來源是通過生活,遊戲等途徑,因此教師要注重孩子前期經驗的積累。如教師在帶領孩子認識四季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實際生活出發。在春季學期的時候,教師可以帶孩子出去到幼兒園裡的草坪,花園,果園去觀察,讓孩子用眼睛去觀察幼兒園裡春天的花草樹木是什麼樣的狀態。教師可以引導孩子觀察顏色,形狀,香味等用感知可以察覺出來的外在特徵,並用嘗試用語言表達出來。
二、提供豐富的體驗環境,幫助孩子理解科學邏輯
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認識事物主要是以直觀行動為主。科學活動主要是以探索操作為主,所以教師前期要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材料和輔助工具,做好科學觀察記錄表,讓孩子有更好的實踐體驗。教師為孩子提供豐富的體驗環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參與區域活動的積極性。具體的科學環境創設建議如下:
創設適宜幼兒進行探究的物質環境,適宜的物質環境刺激,可以激發幼兒積極的探索興趣。在幼兒園裡,教師可根據班級和園內的實際情況布置植物角、動物角。科學區角的探索可供幼兒進行科學探索,活動的環境也可以在園內或活動室內布置。科學牆飾內容應根據需要及時更換增減。還可以結合主題活動布置環境,如以可愛的小動物為主題,可以在班上粘貼各種動物的圖片,在動物講內飼養一些小動物,引導幼兒觀察,記錄他們的生長過程及生活習性。
二、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
心理氛圍是一種情感活動狀態,積極的心理氛圍包括自由民主積極的情感互動。在這樣的情緒互動中,幼兒能更多地體會到安全寬容接納信心與勇氣,更能產生好奇心與探索行為。在科學教育中,心理上的安全是指幼兒認知和理解的需要,以及尊重,歸屬和愛得到滿足。心理上安全的環境是幼兒主動探究和學習活動的前提,為幼兒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需要教師鼓勵幼兒真正嘗試了解幼兒的意圖行動,解決問題的方式,成為幼兒的支持者,給予幼兒出錯的權利,而不是給予給出答案。尋求幼兒真實意圖和認知水平,避免誤傷幼兒的好奇心,尊重和支持每一個幼兒的興趣和觀點。
三、提供適合幼兒探究的有意義的活動材料
在科學教育中,材料是引發幼兒主動探究的刺激物,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探索興趣,使他們特別樂於擺弄和操作材料,因此活動材料在科學教育環境創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一,材料要激起幼兒探索興趣,能引發幼兒產生想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的願望。例如可在科學區投放神奇的不倒翁有趣的磁鐵等,在自然角為幼兒提供生長變化比較明顯的植物,如豆苗已不斷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第二、要提供有廣泛的操作餘地,可讓幼兒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探究的材料,例如為幼兒提供各種積木,讓其組合成不同的造型,可以增強其動手意願。
第三、要提供能讓幼兒立即觀察到活動效果的材料,例如在植物吸水實驗中,要提供容易失水的植物,透明的瓶子,易溶於水的顏料設想,如果讓幼兒在無赦的水中去發現植物是否吸水,那是很困難的。
第四、要為每個幼兒提供充足的材料,材料充足與否直接影響到幼兒探究過程中的進行,但是充足的材料並不意味著某種材料的數目要和班裡的幼兒數相等,也不是一味求多,例如在分小組進行水的沉浮,實驗室一族只需要一盆水就可以了。
第五、注意材料使用的安全性,在幼兒的實驗材料的選擇上,要特別考慮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對身體造成傷害,例如不能選用鋒利尖銳的鐵器或者玻璃器皿等。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做好前期的準備,材料,記錄表以及牆飾都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這樣孩子才有更好的活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