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區角活動環境創設策略

2020-12-19 專注早幼教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開展很大部分依賴於區域活動。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是以數理化為基本教育內容而設計組織的教育活動。這類活動從某個具體的實驗入手,幫助幼兒理解常見的科學邏輯概念和內容所展示的豐富而有趣的生活,以特有的魅力和意境,對於科學教育活動的環境創設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重視前期經驗的積累

幼兒知識經驗的主要來源是通過生活,遊戲等途徑,因此教師要注重孩子前期經驗的積累。如教師在帶領孩子認識四季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實際生活出發。在春季學期的時候,教師可以帶孩子出去到幼兒園裡的草坪,花園,果園去觀察,讓孩子用眼睛去觀察幼兒園裡春天的花草樹木是什麼樣的狀態。教師可以引導孩子觀察顏色,形狀,香味等用感知可以察覺出來的外在特徵,並用嘗試用語言表達出來。

二、提供豐富的體驗環境,幫助孩子理解科學邏輯

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認識事物主要是以直觀行動為主。科學活動主要是以探索操作為主,所以教師前期要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材料和輔助工具,做好科學觀察記錄表,讓孩子有更好的實踐體驗。教師為孩子提供豐富的體驗環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參與區域活動的積極性。具體的科學環境創設建議如下:

創設適宜幼兒進行探究的物質環境,適宜的物質環境刺激,可以激發幼兒積極的探索興趣。在幼兒園裡,教師可根據班級和園內的實際情況布置植物角、動物角。科學區角的探索可供幼兒進行科學探索,活動的環境也可以在園內或活動室內布置。科學牆飾內容應根據需要及時更換增減。還可以結合主題活動布置環境,如以可愛的小動物為主題,可以在班上粘貼各種動物的圖片,在動物講內飼養一些小動物,引導幼兒觀察,記錄他們的生長過程及生活習性。

二、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

心理氛圍是一種情感活動狀態,積極的心理氛圍包括自由民主積極的情感互動。在這樣的情緒互動中,幼兒能更多地體會到安全寬容接納信心與勇氣,更能產生好奇心與探索行為。在科學教育中,心理上的安全是指幼兒認知和理解的需要,以及尊重,歸屬和愛得到滿足。心理上安全的環境是幼兒主動探究和學習活動的前提,為幼兒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需要教師鼓勵幼兒真正嘗試了解幼兒的意圖行動,解決問題的方式,成為幼兒的支持者,給予幼兒出錯的權利,而不是給予給出答案。尋求幼兒真實意圖和認知水平,避免誤傷幼兒的好奇心,尊重和支持每一個幼兒的興趣和觀點。

三、提供適合幼兒探究的有意義的活動材料

在科學教育中,材料是引發幼兒主動探究的刺激物,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探索興趣,使他們特別樂於擺弄和操作材料,因此活動材料在科學教育環境創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一,材料要激起幼兒探索興趣,能引發幼兒產生想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的願望。例如可在科學區投放神奇的不倒翁有趣的磁鐵等,在自然角為幼兒提供生長變化比較明顯的植物,如豆苗已不斷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第二、要提供有廣泛的操作餘地,可讓幼兒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探究的材料,例如為幼兒提供各種積木,讓其組合成不同的造型,可以增強其動手意願。

第三、要提供能讓幼兒立即觀察到活動效果的材料,例如在植物吸水實驗中,要提供容易失水的植物,透明的瓶子,易溶於水的顏料設想,如果讓幼兒在無赦的水中去發現植物是否吸水,那是很困難的。

第四、要為每個幼兒提供充足的材料,材料充足與否直接影響到幼兒探究過程中的進行,但是充足的材料並不意味著某種材料的數目要和班裡的幼兒數相等,也不是一味求多,例如在分小組進行水的沉浮,實驗室一族只需要一盆水就可以了。

第五、注意材料使用的安全性,在幼兒的實驗材料的選擇上,要特別考慮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對身體造成傷害,例如不能選用鋒利尖銳的鐵器或者玻璃器皿等。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做好前期的準備,材料,記錄表以及牆飾都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這樣孩子才有更好的活動體驗。

相關焦點

  • 徐州市丁萬河幼兒園開展科學區環境優化專題研訓活動
    優化班級科學區環境,使科學區成為孩子們可以真正探索的樂園,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和能力,近日,丁幼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班級科學區環境優化」專題研訓活動。  研訓之前,丁幼教務處制定了合理的讀書計劃,要求教師們將《指南解讀》和《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兩本書結合一起讀,重點閱讀科學領域部分,並對照《幼兒園課程質量提升評估》標準,邊閱讀思考,邊調整反思。
  • 解讀促成長,創設共提升——屯溪示範幼兒園迎接區級環境創設觀摩活動
    為發揮省一類園的示範引領作用,提升全區幼兒園科學保教水平,給幼兒園之間搭建互相學習、交流的平臺,屯溪示範幼兒園於2020年11月24日迎接區教育局組織的環境創設觀摩活動。屯溪區公辦園、民辦幼兒園共60多人參加此次觀摩活動。
  • 小區角,大自然——「自然角的創設策略」教師學習分享活動
    現代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幼稚園需要布置一個科學環境,儘可能地引導兒童栽培植物(花卉、蔬菜、農作物),布置園庭,從事澆水、除草、收穫種子等工作,並飼養動物等。」幼兒園的自然角是幼兒觀察四季的窗口;是教學活動的延伸;是培養幼兒能力、品質的階梯;是家園聯繫的紐帶。
  • 渝北致力打造「放心園」「優質園」 推進幼兒園環境創設發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0日18時訊(記者 閆儀)為了引發區域教研參與者對幼兒園區角活動中深度學習的關注,昨(9)日,由渝北區進修學院學前教研員向建秋主持的重慶市渝北區「區域推進幼兒園環境創設發展適宜性策略」課題暨幼兒園教研組專業能力競賽階段推進現場會在渝北區蓮花第二幼兒園召開。
  • 幼兒園區域環境創設策略大全,快為你的孩子收藏吧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幼兒促進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那該如何布置幼兒園的區角呢?一、為孩子創設不同高度的遊戲空間由於教室的空間有限,又存在很多固定的柜子和設備,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搭建的方式在格局上做高低錯落的搭配。如果房間內能有一個一兩級臺階的開闊平臺,不僅可以使環境變得更有層次更動態,才能滿足幼兒喜歡新奇、樂於冒險的性格特點,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 大英縣天星幼兒園開展班級區角環境創設研討活動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 ( 羅國偉 遂寧報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遊戲是幼兒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是教師觀察幼兒最好的契機,為全面貫徹落實《指南》精神,推動幼兒園班級區角活動的深入開展,提升教師區角創設水平和指導能力,10月20日,大英縣天星幼兒園聚焦「班級區角活動環境的有效創設」開展園本研討活動。
  • 臨泉縣楊小街中心幼兒園開展環境創設和區角觀摩評比活動
    臨泉縣楊小街中心幼兒園開展環境創設和區角觀摩評比活動 為提升教師的環境創設能力,豐富區角活動材料
  • 【區域活動】怎麼做好幼兒園區角環境創設
    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寬鬆和諧的氛圍中,自主的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夥伴,主動的進行探索與交往,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深受幼兒喜愛。3.美工區:主要功能是通過撕、貼、剪、畫、捏、做等美術操作表現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4、科學區:主要功能是通過各種科學小遊戲及數學操作活動,從小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發展幼兒數學能力和動手操作等能力。
  • 幼兒園活動區環境創設
    二、活動區的布局策略乾濕與動靜分區、固定與臨時分區、獨立與整合分區、相對封閉性、就近性原則、方便通暢原則。三、材料投放的原則區域活動的材料是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的媒介,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過材料來實現的。
  • 如何創設幼兒園的益智區環境?資深幼兒教師告訴你
    幼兒園環境有很多區域,有益智區、科學區、美工區等等。那每個區域的布置都一樣嗎?今天我們來說說益智區的布置方法吧。一、創設和諧的心理環境綱要中的科學領域指出,幼兒園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因此和諧的心理環境是十分有必要的。
  • 小區域裡的大世界,幼兒園區角活動的創設與組織指導
    導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不僅僅是在環境中成長,也是在環境裡探索和學習,因此也可「將環境視為幼兒的老師」,互動式的教育環境可讓幼兒體會到自己是環境的主人,有利於萌發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在幼兒園裡,教師要為孩子創設「有準備的環境」,促進孩子的發展。
  • 基於兒童視角的環境創設與思考——長興水口鄉中心幼兒園環境創設評比活動
    《指南》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發展」。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一種「隱形課程」,多方面促進幼兒個性發展,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之一。為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理念和作用,基於兒童視角創設一個適宜的生活、遊戲、學習環境,提供自主的幼兒成長空間,近日,水口幼兒園的老師們在章燕園長的帶領下,針對前期班級、區角、植物角等環境的創設,進行評比活動。
  • 學 習《兒童本位的幼兒園環境設計及教師支持策略》的心得體會
    華二小幼兒園 潘宜菊 按照迎江區教體局統一部署,我參加了「迎江區2020幼兒園課程建設與教師專業成長高級研修班」的學習,很榮幸自己能參加培訓學習的機會。在下午學習王海英老師《兒童本位的幼兒園環境設計及教師支持策略》中,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教育的本位是育人,故幼兒園的環境設計應以兒童為主。《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曾提到:「把握最關鍵的幾年:從出生到八歲。
  • 觀摩 樂享 共析,尋味科學——「教育有品味」之科學區觀摩研討活動
    近日,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幼兒園舉行了科學區觀摩及研討活動,旨為提高教師科學區創設以及科學區遊戲實踐與分析能力,以更好地服務於幼兒。活動由三個議程組成:第一個議程全體教師根據科學區環境評估要求,從環境創設方面、課程設置、材料投放、遊戲支持與留痕方面進行觀摩。觀摩後圍繞「觀摩科學區的感受、亮點及建議」進行交流。
  • 才兒坊:幼兒園室外環境創設策略
    幼兒園室外環境創設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從地面、產地規劃和綠化三方面闡述。1、地面戶外環境是幼兒進行走、跑、跳、鑽、爬、平衡、攀登、投擲等大動作、有挑戰的活動的場所,因此,戶外環境的創設首先要注意地面的安全適用。一般來說,地面以堅實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為宜,適當設置坡地、小土丘,以增添地形的多樣性。
  • 巧心慧質塑特色 環境創設顯風採一一臨猗縣崇相西幼兒園環創評比活動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有效發揮班級環境作用,讓孩子們擁有一個溫馨快樂的學習環境,一個更加舒適、優美的生活遊戲環境,進一步詮釋&34;的理念,崇相西幼兒園於9月14日下午開展了「班級環創評比」活動。
  • 國內名園:園本遊戲課程理念下的環境創設
    讓孩子在遊樂嬉戲的環境中學會合作,學會溝通,學會創造,釋放天性,發展個性,享受童年生活。下面就一起看看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幼兒園金橋分園特色園本嬉樂遊戲課程吧。、多功能多層次、有一定選擇自由度的學習和遊戲環境,同時在時間和空間上可以滿足幼兒園園本嬉樂遊戲課程的實施。
  • 信豐縣大阿鎮幼兒園開展教師主題環境創設大比拼活動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劉文玲報導:環境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資源,通過創設結構合理、衛生安全、美化、兒童化、教育化的環境,使幼兒在與環境的自然接觸中認識各種事物,獲得各種感受,理解各種現象,讓幼兒生活在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裡。
  • 幼兒園環境布置圖片:環境創設的作用
    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教育要取得較大的效益,必須優化環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則中也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可見,環境這一教育因素的重要性。我們應抓住園內外環境中的有效資源,促進幼兒德、智、體全面發展。
  • 主題環境創設-小班-主題六-我愛我家(第二期/1)
    瑞吉歐認為:「環境生成課程,課程主題來源於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作用。」環境作為「第三位老師」,作為幼兒園的一種隱形課程,應具有教育、記錄的功能,並能不斷地激活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我們的主題環境創設即是基於此種理念,強調圍繞主題活動內容,設計與之相吻合的主題牆或活動情境,布置活動區角;強調環境的「中介和橋梁」作用,要能物化目標、物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