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鳳虎
「財富的前四波分別是土地革命、工業革命、商業革命和信息網絡革命,而第五波革命是健康產業革命。」美國總統經濟顧問、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在其所著的《財富第五波》中預測,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和人類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升,健康產業的變革將對社會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放下未來趨勢不說,健康是人類的基本素質和標誌,是最重要的精神需求和民生需求。
時代趨勢加上人類的基本需求,不少專家預計健康產業將成未來五到十年世界最大的產業之一。在此大背景下,各種健康產業應運而生,醫療、保健類新行業層出不窮。
近日,在河南省會鄭州,一場以耳朵保健為主題的新產業革命悄然掀起。
採耳要打響一場新的健康行業革命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我國經濟領域最火熱的詞彙之一,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問題。
求變尋新,唯新才能通久。目前,各行業領域掀起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熱潮,對於健康行業也同樣如此。
作為從事健康養生行業近20年的專業人士,中國第一家專業採耳店——耳聰採耳董事長高元闡述了其對健康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解:「健康行業供給側改革是挖掘供給方(即顧客)內心潛在的真正需求,根據真正需求來提供開發打動顧客的高品質產品。」
「現階段國內消費的突出性矛盾就是局部供給過剩與需求不匹配之間的矛盾,健康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從提供給顧客真正需求的高品質產品出發,用改革的辦法及工匠精神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真正需要。」高元說,採耳作為健康行業其中一項,在抵禦快節奏生活、健康減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和每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的發展,採耳將逐漸成為一個新興行業。
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原衛生部等10個部門共同商定,確定每年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加強耳病防治和推進耳朵保健事業發展,不在一朝一夕,也不僅僅是某幾個部門的活動,它與我國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需要全社會參與和支持。」高元說,「我的願景是,把專業的採耳服務提供給更多人,堅持走專業化路線,推動採耳行業發展,引領行業變革,打響採耳行業的健康革命,把流傳千年的採耳技藝打造成中原名片。」
中國一個埋沒千年的養生保健良方
《黃帝內經》上記載:「耳者,腎之官也」「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耳朵作為聽覺器官,耳的聽覺功能與腎的精氣盛衰有密切關係,腎精充足,髓海得養,則耳的聽覺功能正常。耳為腎之門,耳部穴位的按摩,可以刺激到身體多個臟器,尤其是對腎臟保健很有功效。此外,對耳鳴、眩暈等也有療效,可達到提神醒腦、寧眩聰耳的目的。
採耳是民俗七十二行中的一技,在川渝地區尤為流行。採耳師傅利用各種採耳工具對耳洞內外進行刺激,使人在酥癢和緊張之後獲得享受與放鬆。採耳除了有清潔耳洞的功能外,更可以起到減壓、享樂和耳部保健的作用,是養生保健的重要項目之一。
在古代,採耳流行於上層社會,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受。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採耳在技術延深和發展方面都有了實質性的突破。尤其是在明末清初時,採耳開始流入民間,並融入傳統理髮行業,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亦不被湮沒,得到了保存與發展。
據史料記載,採耳工具掏耳勺最早發現於商朝武丁王宮墓,現今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的婦好墓中曾經出土兩枚玉制的挖耳勺,耳勺雕成魚形,口、眼、背、胸、尾,紋飾清晰,十分精美,考古學者命名為「魚形玉耳勺」。
如今,採耳作為一門精湛技術,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而且已經發展為一種保健養生方式。它融合了傳統中醫學的特點,不僅具備了清汙除垢的基本功效,還能有效防治各種常見疾病,同時又可以在精神上提供康樂享受,因此備受現代人青睞。
用匠心打造採耳核心競爭力
關於「採耳」,我們或者都有這樣的記憶:童年時,斜倚在母親的腿上,讓一側耳朵朝上,對著中午的太陽,陽光灑滿全身,母親用一個耳勺,輕輕地清理你的耳道。清到最後,母親把一根頭髮對摺,搓成麻花的形狀,在耳道裡輕輕地撩撥,那種酥酥痒痒的奇妙感覺,讓內心深處感到無比愉悅。
近日,在鄭州市經三路與紅專路東北角耳聰採耳旗艦店,準備打造全國第一家專業採耳連鎖企業,推動中國採耳行業向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耳聰採耳董事長高元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真正的採耳,不是簡單地掏耳朵,更不是有個小勺、有把刷子就能夠實施的。專業的採耳工具有:竹耳扒、竹鵝毛棒、銅絲鵝毛棒、雞毛棒、夾子、震子、馬尾、刮耳刀、頭燈、手握式聚光燈、雙氧水、酒精、棉花棒、耳鏟、耳勾、銀針毛棒、工具箱等。此外,專業系統的知識與技術必不可少。
耳聰採耳所用的工具,都做了匠心的改進。比如耳扒,傳統的耳扒是掏耳勺的形狀,一是入耳涼、硬,二是末端的勺狀太厚,碰觸耳壁會疼。耳聰採耳使用的耳扒,類似掏耳勺,但用的是竹子,末端不是勺狀,而是略有彎曲的扁鏟狀,非常輕薄。採耳師將這樣的耳扒伸進耳洞,挨著耳壁,將耳垢輕輕挑起,然後用鑷子慢慢夾出,如蜻蜓點水般,和耳壁的接觸,沒有任何疼痛感。這樣的耳扒,沒有流水線生產,全是自主研發,手工二次打磨而成。
再如鵝毛棒,綑紮的是鵝翅大毛最根部的半釐米鵝絨,極其柔軟,帶給耳壁和耳膜的刺激更舒服。綑紮也不用竹籤,而用銀針,銀針纖細且有柔韌度,採耳師的手感更好,輕觸即止,如果用竹籤,觸感遲鈍,容易傷到耳壁。
此外,其他諸如銀勺、小孔雀毛、大孔雀毛、青絲等工具,耳聰的研發團隊在10多年的實踐中,做了各種改進,把耳道內最輕微的觸感發揮到了極致。
耳聰採耳共分14道程序,分別是耳部放鬆、清理耳洞、孔雀打耳、耳部消毒、銀勺刮耳、青絲打耳、鵝毛打耳、音叉震耳、音叉試聽、耳部消毒、耳部清理、耳部放鬆、耳部按摩、頭部放鬆。整個過程下來,用時70分鐘。
這些流程當中,有幾道程序特別精細化:耳部消毒一共兩次,第一次是在清潔耳洞時,用孔雀毛由淺入深打耳之後,用棉籤蘸酒精擦拭消毒。第二次是在銀勺、青絲、鵝毛三次打耳和音叉震耳後,用棉籤蘸雙氧水擦拭消毒。
打耳分兩種,共四次。第一次是孔雀打耳,用孔雀毛由淺入深,打掉貼在耳壁上的碎耳屎。後三次分別是用銀勺、髮絲和鵝絨,由淺入深,更側重於刺激耳壁和耳膜附近的敏感神經,產生陣陣的酥麻感,讓人身心舒暢。
音叉震耳,是用音叉與銀針鵝毛共同完成的。先將銀針鵝毛放入耳洞深處,撩撥著耳壁敏感神經,接著採耳師敲響音叉,震動的音叉貼上銀針,引起銀針共振,帶動鵝絨在耳洞深處撩動,給人帶來產生音顫的快感。
「我們公司堅持以人為本,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遵循現代醫學原理,成功研發、生產出先進的耳療工具系列,並且不斷研發改進新耳療工具系列,為消費者能有更好的耳部療養需求和效果提供了保障。」高元說。
新常態下,機遇與挑戰並行。興亦有道,融於生命方能興達。
「舒服、乾淨、健康,這是消費者的一致評價。」高元說,耳聰採耳在鄭州市健康產業領域異軍突起,該公司僅採耳項目一年收入近400萬元,這說明採耳行業是被市場認可的,未來市場發展空間潛力巨大。
據調查,鄭州市經三路與紅專路耳聰採耳旗艦店,不僅是鄭州市第一家做採耳保健的專業店,也是全國第一家真正專業的採耳店。
莫道不消魂,細捻輕撩,採耳亦健康。如果你想減輕一下工作壓力,體會一下採耳帶來的身心愉悅,不妨到耳聰採耳旗艦店進行嘗試體驗。